作者:SevenTech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6633373/answer/362315447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目前不能。
我們先看在國內市場銷量:
Canalys
根據Canalys的最新研究,中國大陸智能手機市場在2024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長10%,出貨量超過7000萬部。

Vivo以1310萬部的出貨量重新奪回了第一的位置,佔據了19%的市場份額。受新款Reno 12系列推出的提振,OPPO保持第二名,出貨量為1130萬部。榮耀排名第三,出貨量為1070萬部,同比增長4%。華為緊隨其後,出貨量為1,060萬部,位居第四,不過其增長略有放緩。小米同比增長17%,以1000萬部的出貨量重新進入前五。

蘋果以14%的市場份額排名第六,比去年第二季度下降了2%。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國內廠商佔據前五名的位置,蘋果跌出了前五。
相反,蘋果在中國大陸面臨瓶頸。從長遠來看,中國高端市場的機遇已經成熟。華為、榮耀、OPPO和vivo等本土品牌正在引領潮流,將AI等技術融入產品和服務中。對於蘋果而言,新發佈的iPhone16系列引入的AI在中國大陸的本地化在未來12個月將至關重要,然而蘋果AI在國內需要2025年上市,這也意味着蘋果對於中文交互式AI的引入還面臨監管部門審核與技術提升等問題。

Counterpoint Research
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總體需求保持復蘇態勢,銷量同比增長6%。
vivo 憑藉豐富的產品組合和強大的全國分銷網絡鞏固了榜首地位。
蘋果銷量仍呈現同比個位數的下滑,但Pro機型系列銷量佔比有所增長,
生成式 AI 功能正滲透到中端市場,手機品牌廠商也開始更新高端機型,預計第三季度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


小結,無論是Canalys還是Counterpoint Research從數據來看,蘋果在國內市場均呈現下降趨勢。國產品牌在高端市場在發力,鑒於蘋果AI在國內推遲將錯失其競爭優勢。
再來說說蘋果在國內的AI戰略:
蘋果早在WWDC 2024上就其生成式人工智能戰略發表了強有力的聲明。然而,發佈會之後一個揮之不去的問題是蘋果在中國引入Apple Intelligence蘋果智能的戰略。
A市場,國內廠商已經開發出具有良好中文推理性能的大型語言模型矩陣,包括華為的盤古大模型、Vivo的BlueLM、OPPO的AndesGPT,榮耀的YoYo等等。

蘋果AI戰略在中國為什麼重要?
中國不僅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也是蘋果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場。蘋果智能手機總出貨量的近五分之一來自中國。
另外,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蘋果服務收入的近16%也來自中國。因此,蘋果在中國的表現對其全球收入有重大影響,考慮到生成式人工智能所創造的巨大發展,蘋果必須為Apple Intelligence(蘋果智能)制定一個堅實的中國特定戰略。

如果蘋果能像其全球產品組合一樣,將Apple Intelligence(蘋果智能)手機引入中國,即從15 Pro和15 Pro Max系列開始,到2025年底,中國將有近8000萬部基於蘋果智能手機的iPhone。Pro系列在中國也越來越受歡迎。例如,在2019年首次亮相的11個系列中,Pro系列的貢獻為40%。在2023年的第15季中,這一比例將增加到66%。
雖然Apple Intelligence(蘋果智能)目前是免費的,但隨着它的成熟和用例的發展,蘋果可能會圍繞它建立一個服務商業模式,而中國龐大的安裝基礎可以在進一步增長服務收入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為什麼在中國延遲?
在中國,延遲也是由於類似歐洲的監管(歐盟的數字市場法案DMA)原因。蘋果必須確保其人工智能工具符合當地的數據保護和私隱標準。該公司正在與中國監管機構合作,了解國內市場的需求,並確保這項新功能符合這些標準。在該功能在中國推出之前,這種謹慎的做法對於解決當地的擔憂是必要的。
尋找國內大語言模型合作商
蘋果很可能會與中國的LLM大語言模型提供商合作,百度是最有力的競爭者之一。蘋果與百度合作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百度是大語言模型的早期開發者,它的文心一言一直是表現最好的。如果蘋果和百度之間的談判取得成功,這將極大地推動百度在移動設備領域的大語言模型的進展,尤其是在系統優化方面,因為大約五分之一的中國智能手機用戶擁有iPhone。

其他大語言模型選項包括:
智譜AI:成立於2019年,源自清華大學的技術成果及其著名的GLM-130B型,GLM-130B是一個具有1300億參數的雙語(中文和英文)雙向稠密模型。
Moonshot AI及其Kimi Chat:成立於2023年3月。2023年10月,Moonshot AI推出了首個支持輸入20萬漢字的智能助手產品Kimi Chat。這是全球市場上能夠產品化使用的大模型服務中所能支持的最長上下文輸入長度。
Baichuan AI(百川智能):成立於2023年4月,核心團隊由來自搜狗、百度、華為、微軟、位元組、騰訊等知名科技公司的AI頂尖人才組成。2023年6月15日,百川智能推出了70億參數量的中英文預訓練大模型——baichuan-7B
中國有200多家大語言模型供應商,但蘋果不太可能與百度或阿里巴巴以外的公司合作。當然收購也是可能的。
蘋果在國內AI競爭對手呢?
雖然一些中國智能手機OEM已經開發出具有良好中文推理性能的大語言模型矩陣,但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表示,華為是蘋果在中國的主要競爭對手。與蘋果一樣,華為在生式AI商業化方面也落後於蘋果,華為缺乏具有競爭力的硬件或晶片來本地運行生成式AI,但純雲推理仍然是可能的。這為蘋果提供了一些喘息的空間。
當然除了華為,國內品牌如OPPO、Vivo甚至All in AI的魅族也迎來國內中文AI的蓬勃發展。在蘋果發佈iPhone16系列之後,榮耀趙明表示:
「蘋果和榮耀在AI發展道路上殊途同歸,彼此之間比拼AI服務的體驗,才能贏得更多用戶,才能促進行業的創新。AI Agent將開啟智能手機新一輪的創新競賽,#榮耀Magic7#將是首款中國消費者可以體驗AI Agent的手機,更多驚喜值得大家期待。」
寫在最後:
總體而言,蘋果智能在中國的實施預計將落後於英語市場至少兩到三個季度。儘管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部署方面落後,但蘋果仍然有優勢是它在年輕人中的知名度和高認可度,以及它在高端市場的地位。
如果蘋果選擇與國內大語言模型合作,更多用戶將升級到iPhone 15 Pro或iPhone 16系列以購買具有生成式AI功能iPhone將提振蘋果手機銷量。
喜歡點贊收藏!歡迎關注Seven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