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师Keith:
这东西的本质就是以录取难度来衡量一切,跟国内HR只认第一大学学历一样,只信任筛选历史,不信任任何学校的教育系统能通过培训不但能把学渣变好一点,还能靠卡毕业保毕业生能力下限。
归根到底,还是玩单一维度的评价方式,只是斗不过有钱有权的人,就找一个他们用不着跟你卷的维度在自己高潮。
以后还想有这么实诚的孩子给你们讲实话?没了,周公子之后再无实话
明白了你在社会的生态位跟读书没毛关系,那读书才叫读懂了
我20多年前大三的时候,突然有了一批“三本学生”出现在我的校区,他们是三本制度的第一年,住在更好的宿舍楼有空调,与我们二本学生之间相互鄙视。我那个时候很单纯,也跟我们二本的校友一起鄙视三本的同学,鄙视他们是学校bar降低了好大一截交钱才进来的。而他们也鄙视二本的同学——这帮穷逼会读书还以为自己了不起了?
如何看待QS 2025充钱结果?
www.zhihu.com/question/658115118?utm_psn=1783474989623816192
最近QS2025发布,一群人猛喷英联邦背景的地区的大学充钱上榜,势必要造一个“我的bar以上牛逼,我的bar以下皆水”的意识。
别人名校就是名校,为了自己的长远发展,要选尽可能日后会成功并且把成功归因于学校的人。除了少量可能改变世界的人在发论文的时候或者维基百科上个人信息页带上学校的名字,也包括“成功人士”——能给学校捐款的人。谁能成功?那当然是父母成功了的孩子更容易成功,怎么把这些人筛选出来又保留体面?那当然是看你能不能交得起学费。
你能交得起学费,也得以后愿意为学校捐款。你一直在周公子底下打工,能有多少闲钱?还舍得挤出来捐给学校?
而你通过了所谓的bar很高的筛选,你会觉得你日后如果成功,跟学校有一毛钱关系吗?不会的,你会觉得这一切都是靠我的天赋我的努力得来的,没有这个学校也会有别的学校,是我给了他成为我踏脚石的机会,而不是站在他的肩膀上面我能看得更远。你怎么可能心里念着给学校捐钱呢?
反倒是够不着这个学校的人,被这个学校挑出来,赋予了信任——你在我这里读完就会成功的,请相信我们学校。这样的学生更容易日后捐钱支撑学校持续地成为名校,能拿出这些钱的人,也更大概率管着那些什么资源都没有,也就只有bar定高一点才能被人看出优势的人。
大部分人都依靠家庭,承认这一点不应感到困难。你哪怕读上全奖博士,你也得感谢自己没有兄弟姐妹摊薄家里的教育支出让你家没逼你初中毕业出去打工,没改你中考志愿去中专进厂打螺丝,父母没长期伤病让你可以安心上学不用本科毕业马上给家里还债,没被你用掉了上大学的存款导致上不了大学的兄弟要靠你早点赚钱凑老婆本和托关系安排工作……你才能接受当个饿不死但也养不起家的博士五年。靠自己?除非是孤儿院出身吧。
我三本的本科校友,如果在现在这个时代就是可以花钱买一年英硕怀念终身的一份回忆。
双非一本
智联招聘结果,原来留学鄙视链只占人群中的不到1%呀?
博士生的就业数据不好找,我就放不了了。看看现在的本科生研究生就业数据,到底是谁鄙视谁?而且留学圈鄙视链与社会权钱鄙视链相比,哪个才是更被广泛认可的鄙视链呢?
而鄙视链的中下游——留学日本的同学们,已经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