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零无晴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037537/answer/271120202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一次在知乎回答问题,有点紧张……
这个问题问得比较宽泛,但是我觉得可以稍加整理,表述为:“在中国(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有多少语法或者语法表述/阐释是已经过时了的”,这个问题可以被进一步拆分成两个方面:
真“过时”的语法,即在现在的英语语言使用中已经不会用到或者很少使用到的语法;
假“过时”的语法,即因为语法研究的发展而被逐渐弃用的阐释,或是和英语普及教育割裂开的专业表述。
那么接下来就用举例子的方式来说明吧。
笔者认为上述方面的第一个方面涉及的情况是少之又少的,可并不代表没有,比如whom的使用,一般课本里在教授定语从句是可能会提到whom是作为who的宾格形式引导特定的定语从句的,例如:
He is my best friend, whom I give my special present to every year.
课本语法强调在类似的例子中使用到的whom是不可以被who取代的,然而在实际上的语言使用里,whom大有被who全方位取代的趋势。
当然,像whom这样的例子可以说少之又少,毕竟编写课本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英语教学,既然如此,其中收录的语法规则都是经过了审慎的斟酌和考虑的,何况whom虽然有被who全方位取代的趋势,但仍然会出现在一些语言使用的例子当中,还不能算是彻底过时。
上述方面的第二个方面涉及的情况比较常见,这里举一些例子来说明:
·时态。相较于用传统的“四种时间四种状态”来划分时态种类,现在(或者说专业领域)更乐于用“两时两体”来划分时态种类。这种区别并不意味着传统的时态划分方法已经无人使用,只是现在因为有了更加专业化的表述,使得普及教学和专业学习涉及到的语法阐述相互割裂开来。
·浊化。虽然我知道这个问题问的是语法,但是我还是很想提一提这个问题,浊化是一个在专业表述里已经被弃用的说法,语音学对这类现象更加准确的表述是:不送气化(unaspirated)。
上面提到的两个例子,前一个是“和英语普及教育割裂开的专业表述”的具体表现,后一个是“因为相关研究发展而被弃用的说法”的具体表现,这其中后者是最符合题目问到的“过时”的,不过要知道,要是课本收录的语法知识那么容易过时,我们为什么还需要用各种课本来学习英语和其他外语呢?进一步来说,哪怕现在课本日新月异,但是和语法知识相关的内容本身是不会有太大变化的,因为人家语言就那样,一时半会整不出什么新花样,对吧?当然,当你从普及式都学习进入到专业化的学习时,你会意识到笔者在这篇回答里提到的“割裂”确实是无处不在的,这种“割裂”既是让英语普及教学得以延续的关键(对内容的取舍和简化),也是英语专业存在的价值所在(细致地学习一门语言及其文化从而掌握交流能力)。
好了,拉拉扯扯地讲完了,回答里若有任何错误欢迎挑刺指正,也欢迎评论区讨论,我说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