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黑齒常之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504899/answer/11124875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主要是越來越多的保留了民國國籍、世居在韓國的山東人(即狹義的韓國華僑)由於生活不便而選擇了歸化韓國。
1949年大陸政權交替,但由於新政權與南韓直到1992年才互相承認並建交,因此南韓境內的華人一直是自動中華民國國民身份。
這些人生活很不便,雖有民國國籍但在台灣沒有戶籍,去台灣還得簽證,很憋屈。以前在韓國也得隔幾年續簽,現在韓國給他們修法,使他們擁有了永住權,不用再那麼麻煩。不過還是有許多不便,無法像台灣人或韓國國民一樣隨便在大陸經商等等。因此有許多人直接選擇了歸化韓國。
拓展一下,韓華這個群體在華人中比較特殊,同化(也就是韓化)非常嚴重,很多人幾乎只剩下血統是中國了。韓華嬰兒出生會同時向韓國民政部門和台灣駐韓代表處申報。韓華學校幾乎全被台灣所掌控,來自台灣的支援較多(綠營執政時支援就貧乏了),但目前大陸政府正在暗中爭奪這些學校的掌控權。韓華團體大部分腳踏兩隻船,同時與兩岸使館接觸,政治立場幾乎全部是深藍。很多藍的發紅。
--------------------分割線-------------------
PS:再拓展一下,與韓國華僑類似的群體有中國朝僑,這兩個都是存在感很低的群體。
中國朝僑不是中國朝鮮族,當初(1945-1949)在華朝鮮人大多加入中國國籍成為中國朝鮮族時這些人保留了朝鮮國籍。當時中國大陸承認的是北方,所以這些朝鮮人不管祖籍南北都自動獲得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國籍。
中國朝僑擁有中國永住權。他們沒法自由去韓國玩,不像中國朝鮮族,也不像脫北者那樣去了就自動韓國國籍。韓國政府不把他們認作脫北者(因為有中國永住權)。因此許多老家在南韓的朝僑,甚至出生在三八線以南的朝僑都無法回家看看。韓媒報導過一個朝僑老畫家(出生在南韓)無法參加在韓舉行的自己的畫展。我現在在機場,回頭找時間上一下連結,還有個在中朝總聯(朝僑組織)的官網,到時候也貼一下。
現在很多朝僑也像韓華一樣為了生活便利追求加入所在國國籍。朝僑換成中國國籍一般是通過通婚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