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统计厅昨天(8/18)发布7月份经济活动人口调查,其中15至29岁青年族群有44.3万人不工作、不求学也不求职、选择“躺平”的休息人口较去年同月增加4.2万人,创下历年7月新高,甚至多于新冠疫情期间。
韩国《中央日报》指出,这些躺平人口意指在非经济活动人口中,没有重大疾病或身心障碍,但处于迷茫状态、想要休息的族群。
根据该统计,韩国815万青年人口中,7月的“躺平”人口达5.4%,在青年人口不断减少的情况下,也创下历年7月最高值。
依年分来看,2013年到2017年7月“躺平”的青年族群为20多万人,2018年超过30万人,2020年因疫情增至44.1万人,2022年减少到36.1万人,但自2023年又开始反弹。
除了60岁以上高龄层以外,韩国青年族群“躺平”人口也多于其他所有年龄层。30多岁、40多岁、50多岁躺平人口分别为28.8万、28.4万、39.4万;60岁高龄层则有110.1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青年层躺平人口缺乏工作意向,多达33.5万人对于“是否想工作”的提问给予否定回答,亦即约四分之三的躺平青年根本无意工作。
在仍想找工作的躺平青年中,有4.5万人表示“没有符合自己想要的薪资水平或工作条件的工作”;其余回答依序是“尝试过求职,但没有能做的工作”,“教育、技术、经验不足”,“附近好像没有能做的工作”,“没有适合专业或经历的工作”。
至于有意找工作却未找工作的原因,有42.9%回答“担心找不到薪水、工作条件理想的工作”,其他原因则包括“从前找过但没找到”,“因为缺乏教育、技术经验”等。
韩国《中央日报》报道,今年初从首尔某大学毕业的28岁李姓毕业生最近放弃就业,回到大田的老家休息。他主修人文和工商管理双学位,去年就开始找工作,但因文科生的就业大门逐渐变窄,“连简历的门槛都过不去,根本走不到面试或职业性格测试的情况越来越频繁”。他正考虑考公职或其他证照。
《中央日报》社论指出,韩国青年层的教育水平虽不断提高,但日益严重的就业两极化却使青年对工作望而却步,其中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的薪资差距是主因之一。
根据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的数据,2022年韩国劳工在大企业的平均月工资(税前)为591万韩元(约14.1万元台币),中小企业为286万韩元(约6.8万元台币),两者相差1.6倍。
此外,某些大企业的工会要求延后退休年龄,且许多企业更希望雇用更有经验的员工,都增加了年轻人的求职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