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53篇帖子。
(轉載知乎)你们怎么看待在韩国打工的这些人?
1樓 JosephHeinrich 2024-8-4 17:33

在异国他乡韩国打拼的人,外界怎么看他们?算边缘人群


2樓 JosephHeinrich 2024-8-4 17:33

朝鲜族20岁来韩国,如今在韩国已经呆了八年,没文化也没什么技术,一直在工厂流水线打螺丝,一个月400来万韩币,折合人民币20,000多点。手里也攒了六十多个,去年回国,家在东北某边境城市,本想着靠这点钱在国内买个房子,然后国内躺平,回国之前也在家乡托人找到工作了,在物流公司就快递分拣之类的工作一天12个点,一个月也能拿到六七k左右。然后回国干了不到半个月果断辞职,主要是落差太大,东北的冬天夜班多冷啊,熬大夜快递卸车,体力活一晚上200,在韩国坐班打螺丝一晚上就15万韩币了,而且韩国工厂一天三顿饭都供,夜班除了三顿正餐外,凌晨还给发泡面火腿肠之类的当宵夜。我在国内这个工厂吃饭还得自己花钱刷饭卡。对于朝鲜族来说,上韩国签证都不是问题,在哪儿干都是干,为什么要留在国内呢?



作者:会飞的猫头鹰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5388403/answer/349764724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3樓 JosephHeinrich 2024-8-4 17:33

陽光院景仁:


中國人在韓國打工,韓國人在中國打工,這真的那麼重要嗎?重要的是哪裡有適合你自己的工作機會,而不是用地主、權貴的利益圈(也就是所謂主權)把自己也圈進去。

4樓 JosephHeinrich 2024-8-4 17:33

作者:九乡河龙牙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5388403/answer/349901862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个话题我竟然有点小小的发言权......

我之前也提过我有个老同学山东农村的,从他记事起他小学文化的父母就在韩国济州岛务工,待遇不错给他南京婚房首付攒下来了,青岛市区二老养老房全款攒下来了。

宿舍夜谈的时候也常听他说过韩国务工的故事,我们也会经常问他韩国怎么样,是不是真的吃不起苹果、肉类......某种程度上他算是否认了吧,因为他爸妈这种务工人员都能正常吃水果和肉类,并且进口牛肉比韩国国产还便宜量大......但是美食不如中国丰富是真的。

不过回归正题,通过他我了解到两个社区"日本打工"、"韩国打工"这两个百度贴吧,反正多年前人还是挺多的,现在很久没去逛了不知道近况如何。

从这两个贴吧就能看出来大家是怎么看待的,我印象非常深刻......

在韩国打工、日本打工这两个贴吧中,那时候有两类人发帖交流:

第一类人,以中青年务工人员为主,交流务工信息和招聘信息,同时也会咨询首尔、大阪、东京的华人圈,比如哪里租房、看病方便之类的.....

第二类人,以青少年(基本上贴吧身份XX中学7级、XX初中9级这样)和中老年愤青为主......主要就是在贴吧里骂这群去日韩务工的中国人"丢人现眼",基本上就是宏大叙事那一套,中国有核武、中国GDP.....你们这群人竟然去日薄西山的日韩务工,简直没有远见之类或者转发一些类似观察者网发布的日韩负面新闻,表明这群出海务工的人后面必然会倒霉。

最开始的时候日韩务工的人偶尔还会和第二类人吵几句,比如"我去日本、韩国是去挣钱养家,不是去当总统首相的.......","你在小地方低文化水平比我本人在日韩务工更懂日韩是吗?",后来基本上这两类人在各自的帖子里面发言了......

我同学也和说我,他父母在韩国务工这个事情他小时候也不好意思跟同学提,只要一提就是"棒子国也有人去啊....."、"你爸妈在韩国做棒子吗?".......

不过说实话,随着国内35+失业的现象.....去日韩务工的越来越多,或许后面会有所改善吧。

5樓 JosephHeinrich 2024-8-4 17:35

知乎用户QmHojR:


为了生存。。。你去哪里都是为了赚钱啊,不管是韩国还是别国。。。我在大田留学期间,也是在工厂兼职,工资确实很高,但是都是熬夜费,我们那个车间山东人特别多,大多是叔叔阿姨的年纪,他们挣钱有错啊?


6樓 JosephHeinrich 2024-8-4 17:35

作者:耗子兰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5388403/answer/349893254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这个问题是不是可以延伸为您们怎么看待在韩国打工的东北人?因为在那边打工的还真是东北人居多。正经留学和打黑工的暂且不说,就说说最主要的两种。

第一种,通过婚姻中介大姑娘嫁韩国/日本老头(高龄光棍儿)。就跟咱农村去越南媳妇一个道理。去了之后先生个孩子过几年,感情好了继续过,感情不好混到身份踹了老头,想办法把爹妈兄弟姐妹弄过去,打工挣钱过几年要么回国要么留在韩国继续打工。

我家邻居一个阿姨,离婚了带了2个大儿子,阿姨人到中年四十多一点,风韵犹存,通过中介嫁给了韩国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子。去了之后先是只照顾老头的生活起居,后来混熟了就出去打工,紧接着把儿子整到韩国打工,赚了钱儿子回到了老家买房娶老婆,阿姨也跟老头子离婚了,因为老头子发现阿姨总拿钱贴儿子。我读初三那一年阿姨带着老头回来过一趟。那时候我奶奶正在看韩国的那个《看了又看》这个电视剧上瘾,阿姨就空降回来了。阿姨的装扮跟里面的韩国老太太一模一样。烫了个标准的韩国老太太羊毛卷,穿了一身西装套裙,一条珍珠项链围在脖子上,涂着红嘴唇,旁边是穿着西装带着金边眼镜的韩国老头。我妈穿着下地的衣服灰头土脸的,我爸开着他的584拖拉机也是同样的灰头土脸,高兴的跟阿姨寒暄。阿姨当时的优越感简直爆表。

从五常过来种地的水稻户跟我爸说,你们这的房子太破了。我爸说这房子都是部队当年过来开荒盖的所以家家户户都一样。那个大哥说,你们这不行,我们那边房子都可漂亮。因为一个村一个村的姑娘往外嫁,不找中国人,就嫁日本和韩国。挣了钱了就寄回家修房子。我在旁边听着,心里默默地加了一句,去嫁老头子吗?可是那时候,通过中介走出去似乎是她们最好的出路,也是一家人最好的出路。牺牲了一个孩子的婚姻,换取了整个家族命运的改变。这个交易并不亏。

第二种,是通过中介拿到工作签证踏上韩国打工的旅途。

我家邻居叔叔,下岗后站过大岗,刷过大白,收过破烂。经历过东北下岗潮的人应该能够想象出来,当时惨淡的日子。国家工人一下子成了无业游民,要自谋生路糊口,其中辛酸难以言喻。后来实在没辙跟着中介花了20多个(四处借钱凑齐的),大概05年左右踏上了韩国打工的旅途。他的工作是在工地拧钢筋,不要小瞧这个活,这个是需要技术和资质的,辛苦是辛苦挣得是真的多,不到一年就把借的钱还上了。叔叔在韩国一待就是十几年,挣的钱都寄给家里了。家里的阿姨带着儿子在老家生活。后来工作签证到期了,叔叔打了几年黑工,打黑工那几年有一次从工地摔下来了,因为身份问题没敢去医院,就那么扛着。从家里去韩国他说带的最多的就是药。后来他找了当地一个女的假结婚,弄了个身份继续打工,那女的隔三差五就去勒索他,管他要钱。为了那么个身份,叔叔没办法,要钱就给要钱就给。叔叔就这么咬牙坚持到儿子结婚,才回老家。回到老家他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再也不特么去韩国了。叔叔吃了太多苦受了太多的委屈,身体都造完了。韩国留给他的只有这十几年的辛酸。

相比叔叔的苦难,阿姨的日子就滋润多了。阿姨不干活在家里,跳跳舞,传传销,谈谈情,说说爱。叔叔的钱被她折腾光了大半。叔叔的儿子也滋润,因为老爸在韩国做牛马,他在学校里面撒撒钱,早早恋,早早辍学。阿姨做的最聪明的是把儿子的女朋友供出来了,女孩子一毕业俩人就结婚了。结婚第二年阿姨因为癌症过世了。期间估计又折腾进去不少钱,儿子不上班在家啃老爹。叔叔的养老本不知道现在还剩下多少。

我不能以偏概全,通过身边的几个例子来下结论。所以我只说我自己感觉得。人但凡不是逼不得已,又有谁会愿意背井离乡,言语不通的去国外打工呢?又有哪个姑娘愿意嫁给只见了1面就跟人家去另外的国家,跟不认识的人睡在一个被窝里。都是被逼的实在是没办法了。在韩务工确实比在国内挣得多,留在那里也无可厚非。我发现出国务工也有鄙视链。就是去韩国务工好像是最受歧视的。不要阴阳怪气的,在哪里的打工只要踏踏实实的挣钱都不丢人

以前韩国瞧不起咱们,因为咱们确实比不上人家,所以人家可以花点钱娶个大姑娘回去。现在不同了,同样的钱老头子们要去越南菲律宾娶大姑娘了。一个博主嫁到韩国,那时候婆婆谁都骂,博主的爸妈兄弟妹妹都被婆婆骂过,瞧不上中国的东西,说吃不了,现在呢,媳妇通过网络挣钱了,婆婆把亲家当座上宾,说中国的东西好吃。为什么以前不好吃,现在好吃了呢?经济地位决定上层建筑。这话放在国家之中也可以。


7樓 JosephHeinrich 2024-8-4 17:36

如水:


挺好的啊。

又不是干啥伤天害理的事,人家就是讨个生活啊。

要我说,还不够,国家层面应该组织人去日韩等发达国家去做外劳。

反正国内现在很多行业劳动力过剩。

留在国内也是卷,不如给个机会让他们出去赚钱。

反倒是这些发达国家本国的某些劳动力会对外来廉价劳动力有点反感吧。

8樓 JosephHeinrich 2024-8-4 17:36

排骨:


都是底层的话,在韩国打工比在日本打工收入高。

9樓 JosephHeinrich 2024-8-4 17:37

还是挺羡慕的,我老婆是延边人,他们那里很多朝鲜族都在韩国务工,工资要比国内高一大截。定期务工往返的这部分人群消费水平也明显比当地汉族高。这估计也是延吉这个城市消费水平较高的原因。

相对应的,朝鲜就差一些,当地有很多买来的朝鲜老婆,还有不少偷偷过来务工的朝鲜人。

不过不管是哪里人,在哪里工作,大家都是努力让自己、让家人过的更好的普通人。对社会边缘人的这个说法,我不赞同。



作者:光北律所高然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5388403/answer/349902627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0樓 JosephHeinrich 2024-8-4 17:37

楼主的重点是想听好的一面还是坏的一面?

我这里啥都有。




作者:jimmy 思异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5388403/answer/349870032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