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一代:「現在白領也很多」
數十年過去,新一代的中國朝鮮族中有人逐漸擺脫長輩過去從事的3D工作,能夠在韓國中產階級及白領勞動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我們父母輩來韓國工作只能做苦力活,男人要去工地搬磚,女人只能去飯店洗碗。但近來在韓國工作的(中國)朝鮮族大部分都是大學畢業,漢語、英語和日語都會,只要沒有地方方言口音,能說標凖的韓國語,跟韓國人溝通基本無障礙,比韓國大學畢業生性價比更高。所以在公司上班的白領也很多。」
在韓朝鮮族第二代維娜(Vina,化名)告訴記者。
1991年出生的維娜從中國延邊自治州的老家來到首爾工作定居已經10年了。作為時常往來中、韓兩國出差的電商主管,維娜透過微信告訴記者稱,上個月底發生在韓國華城工廠的大火令她跟族人感到心痛,因為死傷者多數是來延邊的老鄉。不幸受波及的老鄉,在韓國辛苦打工的經歷跟長輩相似。
維娜告訴BBC說,自己也曾是「留守兒童」。
中學時候,維娜的爸媽決計一同到韓國工作,爸爸先讀研究生,媽媽則辛苦地去餐廳打工寄錢回老家,墊付家計。維娜被留在延邊由姥爺及姥姥照顧,直到考大學那一年,媽媽回來陪了她一年再回去首爾。父親在韓國讀完博士班之後,就開始在當地的藥廠工作,擔任研發者,媽媽則可以暫時不用天天去餐廳當服務員。
「經濟上最艱難的時候,我媽媽撐起來我們家。現在我媽媽已經退休了,爸爸也打算幾年後搬回去延邊工作。為什麼?可以說落葉歸根嘛!他們也比較喜歡延邊的天氣!」維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