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是如何進入中國的?
大陸地區最早是傳教士帶進來的,目的是滿足他們自己的口舌之欲,絕對不是為了推廣咖啡哈。當時中國處於半殖民地時期,各種教派進入傳教,但傳教士們明顯是喝不慣茶葉的,所以他們將咖啡給帶來種植了,這就是最早的中國咖啡。
咖啡是何時進入中國的?
整個中國最早種植咖啡的是台灣省。時間:1884年
最早且很有名氣:雲南大理朱苦拉村由法國傳教士田德能種植。時間:1892年
很早但沒有名氣:雲南瑞麗景頗地區英國傳教士景極引進種植。時間:1893年
1908海南引種了咖啡,不過效果不太好,還有幾個地區也有種過,都沒有好的效果。
1952年,雲南農業試驗場芒市分場的科技人員從弄賢寨帶了70餘公斤鮮果帶回到保山市潞江壩試種,發現適應性表現良好,品質優良,並由此不斷發展壯大。
20世紀80年代末,雀巢開始在雲南思茅地區(現在的普洱市)引種卡蒂姆咖啡,從此中國咖啡種植面積開始遞增,在不斷摸索中品質也有大幅度提升。
至今,中國咖啡在不斷的改進和培育中已經有很好的品質了,雖然沒有特別突出的風味,但云南咖啡作為單品或拼配豆都是可以比肩大部分國外咖啡了。而我們國內很多喝咖啡的人甚至都不知道雲南咖啡,更別說不喜歡喝咖啡的人了,正因如此,雲南咖啡每年均是以生豆的形勢賣給雀巢以及國外一些大的咖啡豆商,大部分咖啡經過多番輾轉後再次流入中國,卻不在是「國產咖啡」,而變成了「進口咖啡」!
所以,有可能你所買的很多進口咖啡,有很多卻是真正的國產.......多麼痛的領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