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腦仁君
鏈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037573/answer/41744260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社會對孤獨症的關注不斷加強,媒體的報道也五花八門,使得大眾對孤獨症產生了不少誤解,康復教育人員應該了解:
①孤獨症不是一種心理疾病;
②孤獨症與父母的教養方式沒有關係;
③孤獨症患者就如同普通人一樣有不同的智商;
④部分孤獨症患者當中也會有個別的特殊能力;
⑤孤獨症不是只發生在兒童身上,它是終身的疾病;
⑥會有部分孤獨症患者沒有口語語言能力,但是他們可以藉助其他方式與周圍環境進行溝通;
⑦一般來說,孤獨症患者不是沒有情感交流,而是不懂得如何去進行情感交流。
社會大眾對孤獨症一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誤解,有些來自早期對孤獨症了解的不足,有些來自不正確的研究信息,還有一些來自媒體對孤獨症不正確的宣傳。
誤解1.孤獨症是一種心理疾病
解釋:孤獨症是廣泛性發展障礙,是與生俱來的,與心理障礙沒有關聯。如果一個孩子長期被虐待,不會導致他患上孤獨症;如果一個人長期獨處,也不會導致他患上孤獨症。
誤解2.孤獨症是因為教養方式不妥而導致的
解釋:幾十年前,在人們對孤獨症還不了解的時期,有些人認為,大人撫養孩子的方法不當會導致孩子患有孤獨症,尤其是孩子的母親。有一種說法叫做「冰箱媽媽」,意思是母親泠淡的養育方法會使孩子患有孤獨症。這種說法已經被推翻,孤獨症的發生與教養方式沒有關係。
誤解3.只有兒童才會得孤獨症
解釋:越來越多的實踐證明,孤獨症在兒童出生前產生,在出生後幾個月或者幾年癥狀才會顯現。需要注意的是,孤獨症是終生的,雖然有效與及時的康復治療可以幫助孤獨症患者不斷進步、走向獨立,但是並不表示孤獨症會止於兒童。
誤解4.孤獨症患者在智商方面低於普通人群
解釋:根據美國疾病防控中心在2009年的調查,大約46%的孤獨症兒童擁有平均值或者平均值以上的智商。雖然目前尚無靈敏可靠的測試孤獨症兒童智商的工具,以上提供的智商指數也僅代表一個估測,不過這個結果可以說明,部分孤獨症患者擁有與普通人群一樣或更高的智商。
誤解5.孤獨症患者在某方面有特殊能力
解釋:只有大約10%的孤獨症兒童呈現某一方面的「天才能力」。電影《雨人》中的主人公就是一個被稱為孤獨症型特才的例子,而不是一般孤獨症的例子。孤獨症型特才顯示出的特殊能力又被稱為「分裂能力」。這些超常能力包括記憶力、數學能力、音樂能力等。這些技能與日常生活中所需要運用的功能性技巧不同。
誤解6.孤獨症患者沒有感情,因此不會與他人建立友誼
解釋:每一個患有孤獨症的兒童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對病情較重的兒童來說,和他人建立友誼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但是絕大多數孤獨症兒童都會和其他人建立很好的感情。更多的時候孤獨症患者是不知道如何建立感情關係,而不是不想建立感情關係。孤獨症患者是很好的公民,他們會遵守規章制度,而且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和接納。他們最需要的是社會的理解,以及在生活、工作等各個方面的關注與指導。
誤解7.孤獨症患者不會說話
解釋:有一些孤獨症患者在語言方面發展遲緩,也有一部分孤獨症患者沒宥語言能力。現有數據表明,大約25%的孤獨症患者沒有口語語言或者僅有有限的口語語言表達能力。但不能因此說孤獨症患者不會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