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日本政府為了保帳司機等工作崗位的權益,設定每年加班的工作上限,這本應受到肯定的好事,卻讓許多產業如臨大敵。未來日本社會可能會沒有足夠的司機載運貨物,甚至是服務乘客。
網購的產品準時到貨、偶爾趕時間叫輛計程車⋯⋯一般日本民眾習以為常的生活,背後卻是憑藉司機大哥們的高工時苦苦支撐。日本有超過3分之1的司機駕駛,加班時數超過新規要求的960小時,即使如此也只能勉力滿足交通運輸需求,因為這個產業的缺工問題極為嚴峻。
根據帝國資料庫的2024年1月的統計,「交通運輸/倉儲」的產業中,有多達65%企業有缺工問題,若細分至物流產業的話,這個數字更會達到72%,高居這次受影養的產業(還有建築、醫療)之最。
而根據厚生勞動署資料,汽車駕駛(包含公車、卡車等)今年5月的有效招募倍率(職缺數量÷求職人數,被用於判斷招募/求職難度)達到2.37,遠高於平均的1.24,顯見人手缺乏的狀況。野村綜合研究所就預估,2030年時日本可能將有35%貨物沒辦法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