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7篇帖子。
(转载BBC中文网)韩国华城工厂致命大火:一位中国朝鲜族女工留给母亲的最后短信和影像画面
1樓 JosephHeinrich 2024-7-4 18:51
失去女儿的具海玉说,没有一天能好好睡觉,一切又像是醒不来的恶梦。
2樓 JosephHeinrich 2024-7-4 18:52
“我到医院要认领尸体,大家都叫我不要看,我说我还是要见我姑娘(女儿)最后一面吧……我看了,我不相信那是我的姑娘,我姑娘本来很漂亮的,现在我的姑娘没有了,都没有了......”
7月2日,来自中国吉林延边、在韩国工作多年的具海玉女士在女儿遇难的华城向BBC中文泣诉,她也是一位生活在韩国的中国朝鲜族人。
韩国官方称,6月24日上午发生在毗邻首都首尔的京畿道华城市ARICELL电池工厂的大火导致23人遇难,其中17人为中国公民,除了中国工人外,遇难者还包括一名老挝人和5名韩国人。中国媒体随后证实遇难中国人绝大多数是朝鲜族女性。这是韩国近年来死亡人数最多的火灾之一。
具海玉的女儿别丽梅今年37岁,刚到这家工厂工作一个月左右,就在意外中遭逢不幸。具海玉与其它几十位伤心的遇难者亲人一样,在6月24日接到噩耗。在这起电池燃爆事故及随后的大火中不幸遇难的人,是他们的儿女或伴侣。
具女士先把眼泪擦干,慢慢的把女儿丽梅传给她的最后一个短信展示给记者看。那是火灾当天早上7点51分,按照惯例,女儿每日开工前后都会回复妈妈的早安信息,简短的一句“上班了”问候母亲。而下班后,女儿也一定会传给她一句“下班了”,数年如一日,从不间断,但这一次却成了母女两人最后的交流。
3樓 JosephHeinrich 2024-7-4 18:52
这次事故导致的重大伤亡震惊了韩国社会,韩国总统尹锡悦在大火当日便赶赴现场指挥。中国大使馆高度关注此事并称全力救助。众多外媒及本地媒体也赶到意外现场报道,多数针对韩国层出不穷的电池公共安全灾害及外籍劳工的劳动处境艰困有所抨击。


4樓 JosephHeinrich 2024-7-4 18:52
缓慢的赔偿进度

7月2日,BBC中文记者在滂沱大雨中来到首尔南方车程约一小时的华城市。
在华城,从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等地赶来的遇难者家属都被安置在市政厅休息,了解事故调查及赔偿进展。现场布满了哀悼的挽联及控诉的标语,一场又一场大大小小的记者会召开 ,追问著这起造成严重伤亡的事件。

5樓 JosephHeinrich 2024-7-4 18:52
韩国劳工组织的维权人士在市政厅举牌,要求厂方及政府负责补偿受害者家庭,更好地保护外来移工权益。
6樓 JosephHeinrich 2024-7-4 18:52
韩国劳工组织在事故现场张贴标语,要求厂方及政府负责补偿受害者家庭,更好地保护外来移工权益。
7樓 JosephHeinrich 2024-7-4 18:52
当地工会代表及政治人物在会上声嘶力竭的呼吁厂方及政府负责,但让BBC记者印象更深的却是家属疲累而焦急的表情——他们对事故调查和赔偿的进展颇有微词。
一些家属告诉BBC,他们眼下只想拿到合理的赔偿,同时让死者赶紧下葬。许多人暂时抛下工作来到华城,除了深陷哀伤,还要面对许多繁复的当地法律程序及文件认证。
有家属已感到苦不堪言:“他们说,这种工伤补偿只能给丈夫老婆,不能给女儿儿子,但我跟孩子的妈早就离异了,现在要怎么办?”带着16岁儿子从中国延边过来处理前妻后事的苏先生无奈地告诉BBC。
8樓 JosephHeinrich 2024-7-4 18:52
从延边赶来的苏先生(左)和儿子仍在酒店里焦急地等待事故处理结果。他的前妻在事故中遇难。
9樓 JosephHeinrich 2024-7-4 18:52
同许多遇难者家庭相似,具海玉也来自中国东北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她现在住在韩国安山市,一个中国朝鲜族人聚集的城市。2014年,她与当时20几岁的女儿丽梅一起从中国来到韩国工作,除了考虑在韩国有亲友可以接待之外,也希望开启人生新篇章,多赚一点钱。女儿在中国还有一位16岁的儿子,跟前夫居住。
如今,女儿出事,具海玉在中国工作的儿子及在韩国定居的妹妹及家人都尽速赶到华城帮忙,但事件发生已超过一周,调查赔偿的进度让她感到非常不满。
10樓 JosephHeinrich 2024-7-4 18:53
这起惨烈的工厂爆炸事故共造成23名工人遇难,17名为中国公民,多数是朝鲜族女性。7月2日,现场已经拉起警戒线,但工厂被大火烧毁的痕迹仍清晰可见。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