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戰略委員會研究員薩吉特表示,「我認為綜合審查更新版,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台灣在英國的政府部門和國會都得到很大的關注,這主要是中國立場改變產生的結果。」 回顧保守黨執政下,與台海相關的政策轉變巨大,2010年卡梅倫時期展開與中國的黃金時代,隨着中國挑釁行為加劇,英國2021年推動「向印太傾斜」(Indo-Pacific Tilt)的國防政策,英國航空母艦首度穿越台灣海峽。保守黨近年對中態度逐漸強硬,極可能接掌執政的工黨是否能延續? 地緣戰略委員會研究員薩吉特指出,「工黨一直是支持北約、貿易、核威懾,和強大跨大西洋團結的政黨,工黨黨魁施凱爾就是這些立場的代表,我不認為選民會相信,未來的工黨政府在面對北京或莫斯科的威權主義時會軟弱。」 工黨已承諾一上任,就會全面審查保守黨任內的對中關係,這份審查結果將會形塑英國未來的對中戰略。再看工黨影子內閣的佈局,值得關注的有,影子亞太事務大臣長期致力於捍衞人權。而影子國防大臣也已表達在印太地區列席的強烈興趣。 地緣戰略委員會研究員薩吉特表示,「工黨影子國防大臣希利非常熱衷於AUKUS(澳英美三邊安全夥伴協定),也非常看重其中的事務,因此我認為這種轉變表明,即使他們可能不會使用「傾斜印太」這個詞,工黨也開始認同英國在印太地區擁有利益的想法。」 工黨影子外交大臣提出外交核心策略:進步現實主義,將對中政策聚焦為3C:挑戰、競爭、合作。普遍認為,這與現有政府將中國視為劃時代的系統性挑戰,主張的三個策略:保護、結盟和交流,有其一致性。 但同時,工黨提出經濟成長為執政主軸,在經濟與安全需求間如何權衡,將不意外繼續成未來英國新政府的頭痛問題,或許工黨的解方中會更強調國際多邊結盟,但基本立場,不會有太大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