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6篇帖子。
(轉載知乎)什麼叫咖喱?咖喱是由什麼做成的?
1楼 JosephHeinrich 2024-6-16 23:17
2楼 JosephHeinrich 2024-6-16 23:18
暖暖nuannuan:

咖喱是一種醬料,以薑黃
為主料和其他多種香料粉末調配製作而成,具有特別的香氣。咖喱原產於印度,不論是從國家上來分,顏色上來分,還是配料細節上,種類都非常多。咖喱用途廣泛,且已形成各國風味,是東南亞很多國家是必備的調料,在西餐中也常用到。
------咖喱是什麼製作的---------
  咖喱作為醬料,是許多香料放在一起煮製成,以薑黃為主料,和陳皮、茴香、胡椒、番椒
等調製而成。印度最初吃膻味較重的羊肉,但是單一的香料並不能除膻,因此便用多種香料粉末組合成濃汁烹飪,效果出奇的好,這就是現在的咖喱粉,咖喱粉的爆粉應該避光保存,免得香氣揮發。
----咖喱是什麼味---------
  咖喱粉最初的存在是因為印度,味道濃香、辛辣,現在不僅僅是作為調味品,也可以指代用咖喱烹調的食品。咖喱種類眾多,不論是從國家上來分,還是顏色上,或者是配料細節上的口味來區分種類,都讓你眼花繚亂。
  咖喱常用於東南亞國家的菜系,是重要的調料,比如印度、日本、泰國等國家,常用來和肉類拌飯一起吃。
---營養價值
--------
① 咖喱的主要成分是薑黃粉、川花椒、八角、胡椒、桂皮、丁香和芫荽籽
等含有辣味的香料,能促進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增加胃腸蠕動,增進食慾。
② 咖喱能促進血液循環,達到發汗的目的。
③ 美國癌症研究協會
指出,咖喱所含的薑黃素
具有激活肝細胞並抑制癌細胞的功能。
④ 咖喱還具有協助傷口癒合、預防老年痴呆症
的作用。
⑤ 咖喱可以改善便秘,有益於腸道健康。
推薦幾款咖喱做的美食:香辣咖喱蝦
、咖喱土豆雞塊
、咖喱羊肉炒飯
3楼 JosephHeinrich 2024-6-16 23:19
作者:峰浪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1454150/answer/297321697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咖喱是一道廣受歡迎和享有盛譽的菜肴,它在世界範圍內眾所周知並且備受青睞,但你了解咖喱的起源和在不同國家間的聯繫嗎?如果不了解的話,那麼今天我將為你介紹一下咖喱的歷史,並且為你闡明它在不同時期和形式下對世界的影響。
咖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的印度次大陸。根據歷史記錄,當時的印度人將各種香料混合在一起,用於調味肉類和蔬菜。不過,當初的這種菜肴與現在的咖喱其實有些不同。在當時,這種調料被稱作「Masala」,意為「混合香料」。到了15世紀時,梵文文獻中已經出現了「咖喱」這個詞,意為「酸辣湯汁」。
在印度,咖喱是非常普遍的菜肴,不過正如其他菜肴一樣,咖喱也受到了各種文化和宗教的影響。這種菜肴在印度教和伊斯蘭教文化中都很常見,而印度及周邊國家的佛教文化則對菜肴的發展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在16世紀,葡萄牙探險家渡過印度洋來到印度,從而開啟了咖喱在世界範圍內的傳播。葡萄牙人將咖喱帶回了歐洲,並在當地製作了一種名為「curry powder」的混合香料,成為了現代咖喱粉的雛形。
咖喱後來經由英國殖民地行政機構推廣到加勒比海和其他殖民地。印度移民和東南亞移民也將咖喱的技巧和風格帶到了英國和殖民地。在這一時期,咖喱開始變得多樣化,不同區域的咖喱也因其配料和調味方式而具有多種變化,如德裔美國人製作的「綠色咖喱」和泰國人製作的「紅色咖喱」。
隨著全球貿易的發展和移民的增多,咖喱的受歡迎程度已經超越了原來的地域和文化限制,成為了一道廣受歡迎和全球性的菜肴。今天,你可以在世界各地的餐廳和食品店中找到咖喱,從小吃攤到高端餐廳都可以嘗到不同菜系的咖喱。
咖喱的影響不僅僅體現在美食領域,它還對世界文化和商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比如說在英國,咖喱已經成為了英國文化的一部分,超過六千個印度餐館遍布全國。同時在商業上,咖喱的普及推動了香料貿易和生產的發展,從而帶動了世界經濟發展。

在東南亞,咖喱以不同的形式和口味出現在許多國家的飲食文化中。在泰國,咖喱被廣泛使用於許多菜肴中,像是咖喱雞、咖喱蟹和咖喱麵條等。泰國咖喱最為著名的是紅咖喱,以其口感辣、香濃為特點。在印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咖喱也是非常受歡迎的菜肴。這些國家的咖喱以椰漿和各種香料混合,味道濃郁、香氣四溢。
在日本,咖喱也成為了人們喜愛的食品。日本咖喱口味悉數大膽創新,事實上,日本的咖喱與印度和南亞的傳統咖喱完全不同。日本人以咖喱為靈感,開發了許多獨具特色的菜肴。比如咖喱煮麵、咖喱炸豆腐和咖喱烤鰻魚等,這些菜肴通常以甜咖喱為主,讓人感覺口感柔滑,而不至於太辣。
在美國,由於移民的影響,咖喱得以成為了美國本土美食之一。美式咖喱通常具有多變的菜肴風格,有些添加了美國本地特色調料和食材。美國咖喱通常是辣明顯,風味豐富,口感濃厚。它也經常作為速食食品出現,咖喱雞肉和咖喱紅薯
餡餅成為了許多美國人的最愛。
自從咖喱從印度傳入世界,咖喱在不同國家經歷著自己的歷史和文化背景發展,它經由移民、貿易和跨文化交流而形成了許多不同形式,從而產生了相應的美食文化。咖喱不僅是一道美食,還是各種文化和歷史的載體,並在全球的多個地方留下了自己的足跡。
不得不說,咖喱是一道歷史悠久、多樣化和普及全球的菜肴,它的歷史足跡幾乎可以追溯到人類文明的初期。不斷的變化和發展也讓它成為了一個文化的載體,體現著人類歷史、地域和習俗的多樣性。

4楼 JosephHeinrich 2024-6-16 23:19
作者:會寫會畫儒儒麻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1454150/answer/282579367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近,我迷上了蔬菜咖喱。
在較厚的鍋子里加薩拉油,將蒜末放進去炒熱爆香,接著再將切成一口大小的豬肉、洋蔥、胡蘿卜、茄子、青椒、芹菜、南瓜、西藍花(西藍花很容易散架,所以最後才放)等放進鍋中炒透之後「唰」地將水加進去,水滾後將浮沫撈乾淨,轉中火炖煮到食材變軟,關火,剝開我家御用的「佛蒙特咖喱(中辣)」』的咖喱塊,加入鍋中溶解之後,再開小火炖煮。
我喜歡把咖喱飯用的白飯煮得硬邦邦的,然後將它盛進咖喱盤裡,再淋上滿是蔬菜的金黃色咖喱醬。很快地,咖喱就陷入一粒粒的白飯之間,這是「第一天的咖喱」。在我家,只要一做咖喱,隔天和第三天也都得吃咖喱。
第二天以後,重新熱過的咖喱淋在白飯上時,會雪崩似的緩緩滑落,但不會陷進飯里,味道也更為成熟。光是看咖喱下陷的程度,我就能判斷這是第一天的咖喱,還是第二天以後的。
「佛蒙特咖喱」上市時,我念小學二年級,所以前前後後已經吃了超過四十年。我經常看著母親將巧克力磚似的固態咖喱剝開,丟進鍋子里。咖喱塊掉進去之後不久,鍋里就會出現金黃色的濃湯,咖喱的味道也在家中散開。
「蘋果和蜂蜜,濃稠地融化了。」
這是西城秀樹唱的歌,不過我當然吃不出蘋果和蜂蜜原本的味道,也沒看過蘋果和蜂蜜加進去的過程。但是既然他說加了,我也就認為加了,幼小的心靈便覺得咖喱味道柔和好吃。
對了,佛蒙特咖喱是借用美國的佛蒙特州來命名的,但這個佛蒙特州似乎沒有佛蒙特咖喱,只有使用蘋果和蜂蜜的民間療法「佛蒙特療法」,據說這就變成了後來的佛蒙特咖喱。
有一天,我去朋友家玩,對方請我吃咖喱當晚餐。「我們家也吃佛蒙特咖喱哦!」
朋友這麼說。但當我看見盤子後,大吃一驚。蔬菜用料和我家一模一樣,有胡蘿卜、洋蔥、土豆等,不過旁邊竟然躺著牛肉塊。我用湯匙壓了一下,發現牛肉塊煮得很爛,幾乎可以輕易將
牛肉纖維剝下來,讓我覺得好感動。
我們家煮咖喱用的是豬肉,而且還很薄,所以回家後,我立刻向母親報告。
「我們家也來做加那種肉的咖喱吧!」
我記得自己這麼懇求母親。
那還是可以靠咖喱的食材內容判斷家庭經濟狀況的時代,所以朋友惠子曾笑著說過:
「哇,在我青森老家那裡,小時候吃的咖喱飯都不是加肉,而是加魷魚呢!所以我一直以為咖喱飯就是要加魷魚,直到長大成人,第一次吃到加肉的咖喱時,還覺得這家人好奇怪,咖喱里
面竟然沒有魷魚……」
也有人說:
「我們家的咖喱都會加竹輪哦!」
這家的咖喱大概被當成和關東煮一樣的炖煮料理了吧!我的祖母做的咖喱,有時候會加竹筍和芋頭。
小學時代的死黨真子家裡,則是在世界上還沒出現豬排咖喱飯之前,就已經會將炸豬排或是荷包蛋放在咖喱飯上一起吃。
話說回來,我當時在車站前的食堂點咖喱飯時,店員會把如同花束似的套著餐巾紙的湯匙,和裝了水的杯子一起端來。
有好幾次,我都看見別人拆開餐巾紙,先把湯匙前端放進水杯中稍微沾濕後,才開始吃咖喱。
我不曉得原因是什麼,但我也不是不能理解想在吃咖喱之前,先把湯匙弄濕的心情。我心想,說不定這才是吃咖喱飯的正確方式。
我曾經目擊過這是「禮數」的證據。初中畢業旅行到東北地區去的時候,我們搭乘觀光巴士,中途下車到旅館吃午餐。旅館打通隔間的大宴會廳中,擺著一百六十名學生的咖喱飯。咖喱飯齊刷刷地排成相對的兩列,每份咖喱飯旁邊的水杯里都插著湯匙,同樣齊刷刷地林立著,非常壯觀。
咖喱飯就像這樣,無論是食材還是食用方式,全因個人喜好做出改變。只是那時候,日本人仍舊覺得咖喱是印度料理。
所以在大阪世博會的「印度館」點咖喱,卻看到和家裡的佛蒙特咖喱完全不同的料理送上桌時,我真的大吃一驚,徹底糊塗了--「那我們之前吃的咖喱,到底是哪裡的咖喱啊?」
有人說,「日本是歐亞大陸的』小鋼珠盆』。」這是高野孟的著作《最新·世界地圖的閱讀方法》中的一節。
在我們看慣的日本地圖上,塗成紅色的日本列島恰好位於正中央,其西邊就是遼闊的歐亞大陸。
然而,如果改變視角,將地圖沿順時針方向轉九十度使原來的西方朝上來看的話,日本列島就會位於彷彿巨型小鋼珠台的歐亞大陸的「小鋼珠盆」位置,接受從遙遠的羅馬和伊朗、印度和緬甸、中國、俄羅斯、北方圈」流出,經過各式各樣的路徑,後浪推前浪似的蜂擁而來的物品和文化,以防止其掉進下方的太平洋中。這個小鋼珠盆來者不拒,將接收的東西彼此混合,創造出其他有模有樣的東西來。這令人驚異的雜居性、社會和文化的包容性、多元性,就是日本的特色。
發源於印度的咖喱小鋼珠被英國彈走,漂洋過海變身為咖喱麵包和咖喱烏冬面,甚至連湯匙沾水之後再吃這種珍奇的禮數都跑出來了。
這就是日本獨有的「進化」。

5楼 JosephHeinrich 2024-6-16 23:19
作者:ruka314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1454150/answer/269057619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說到咖喱,你腦海中浮現的是什麼?
說到咖喱,就想到印度。雖然咖喱源於此處,但「咖喱」這個字並不是印度人發明的,在印度的商店或家中不會看到咖喱粉,印度人也沒有天天吃咖喱。所以,我們怎麼會有這些謬思?又,「咖喱」到底是怎麼來的?


在說明咖喱的由來前,先澄清一個觀念:並非所有的印度料理都與咖喱有關。印度有 29 邦,分成 7 個聯邦屬地。不僅東西南北的菜色完全不同,即使只相隔幾百公里,飲食習慣也可能完全相異。可儘管各地區的料理風格迥異,卻往往都被貼上咖喱的標籤。
作者 Lizzy Collingham 在《咖喱:一個關於廚師和征服者的故事》 (Curry: A Tale of Cooks & Conquerors) 一書中提到:「咖喱,其實是歐洲人強加於印度飲食文化的概念。」這句話,可以從英國殖民印度說起。
當時,貿易商英國東印度公司為了塑造自己統治階級的形象,公司高層僱用很多印度人當廚師、廚師助手、管家或服務生,甚至聘人專門磨香料。廚房團隊分工精細又龐大,每天為其家人朋友提供豐盛的料理。



這些佳肴其實都不盡相同,也有自己的名字,比方說 Korma 是以肉、蔬菜、香料及優格炖煮而成,Rogan Josh 則以羊肉、大蒜、洋蔥、香料及酸奶等做成。菜色間的細微差異因地區及用料而有所不同,不過,英國卻把這些陌生的料理通通稱為咖喱,咖喱也就成為混合香料、蔬菜及肉類一起製成的料理統稱。
後來,英國人回到家鄉,思念印度菜時,會在各種料理上灑上廚師事先調好的混合香料,並給這些菜肴取名為咖喱。他們後來也自製咖喱粉,用到的香料有時甚至比混合香料瑪莎拉 (Garam Masala) 來得多。



咖喱這個名詞,很顯然也影響了其他國家的料理。18 世紀隨著英國向外擴張版圖,印度勞工來到世界各地,印度的烹飪技法結合當地食材,形成各有特色的咖喱。
比方說,泰國人把喜歡的香茅
及椰奶加入印度混合香料,經典的泰式咖喱就此誕生。加勒比海地區的咖喱,則加入當地受歡迎的山羊肉、蓋亞那辣椒及千里達辣椒
。至於日本,雖然沒有直接受到英國殖民影響,但 19 世紀中期,因英國貿易商的廚師引進,而開啟日本人對咖喱無窮無盡的喜愛。



追根究柢,咖喱一詞雖然忽視了印度料理變化豐富的特性,不過,卻也因咖喱的模煳定義,在世界各地與當地料理融合,發展出各具特色的變形。
6楼 JosephHeinrich 2024-6-16 23:20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