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54篇帖子。
(轉載知乎)在大阪生活是怎樣一番體驗?
1樓 JosephHeinrich 2024-6-15 20:57
大阪作為日本第二大城市、關西第一大城市,經常被拿來與東京做比較。同時,以東京為代表的關東 和 以大阪為代表的關西 之間的對比討論更是日本人和旅日中國人之間樂此不疲的話題。

看過「在東京生活是怎樣一番體驗」後,不禁想到「在大阪生活是怎樣一番體驗」呢?

相關問題:
在東京生活是怎樣的一番體驗?
在京都生活是怎樣一種體驗?
2樓 JosephHeinrich 2024-6-15 20:58
作者:YotsuyaLight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27830/answer/3461854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為在大阪生活一年的海外狗,請容我先佔個坑,等忙完最近手裡的事情以後讓我來說說這座與眾不同的的城市。一定會來答完這題!
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
更新於 2015/01/10
這一拖就拖了一個月。看前人答主寫了挺多,還配了很多圖。本來不想寫了,但覺着答應了別人就還是要說到做到的,所以還是來把我的答案補全。作為一個工科狗,習慣性地要總結一下前輩答主的答題內容。@赤坂將大阪與東京做了簡單比較後,通過以下四點介紹了大阪(1)物價(2)玩樂(3)交通(4)居民素質 另一方面,@劉琳通過以下3點主要介紹大阪(1)大阪的商業設施布局(2)大阪的風土人情(3)城市周邊的玩樂
我目前不住在大阪市區,雖然快要搬過去了。常去大阪的市中心梅田,工作的地方也是京阪神
地區出身的日本人居多,對於大阪的風土人情還算有點了解。之前2位答主的大體內容可以認為是介紹了大阪是什麼樣的。接下來我想通過引入一些與國內城市的比較來回答這個問題。同時,簡單介紹一些關於大阪的歷史背景知識,以幫助各位更好地了解為什麼大阪會形成這樣的城市風土。
(1)背景知識
以下做些簡單的城市介紹

之一 大阪的定義
題主所問的是大阪。狹義地說,大阪指代日本關西第一大城市大阪市。廣義來說指代大阪府。府內又劃分為33個市、9個町和1個村。大阪市位於大阪府內,名義上歸大阪府管轄。但實際行政級別卻與府相同,為此大阪府知事與大阪市市長經常吵架,因為他們所制定的政策法規經常相互矛盾。我們通常所說的一些關西或大阪的風土人情是大阪市與大阪府共有的。所以,接下來的介紹中取廣義上的大阪。
之二 大阪的歷史
大阪故稱大坂,是日本古時商業的重心之一。在日本提到大阪,大多會想到精打細算的大阪商人形象。大坂的興盛得益於豐臣秀吉
在此興建大阪城,並於城下興建商業街廣納商販聚於城下開展商業活動。同時得益於豐臣政權的興盛,大坂作為全日本的商業重心的地位在豐臣時代打下了基礎。至江戶時代
,大坂經歷過一段失落期,後德川幕府
將大坂列為直轄行政單位,開河道修棧橋。水道棧橋之多以至於大坂有了水之都的稱號。德川幕府命各地的大名將蔵屋敷設於此,用以存放周轉上繳朝廷的貢米
。而德川幕府則在此處設立衙門將所受貢米賣於各地所來之商販,籌得資金。藉此,大阪的工商業得以再次興盛,並培育了影響日本近代歷史的大阪商人群體。可以說商業的興盛也造就了大阪人的一個特點-商人氣質。
可以對比上海之於中國,以及國內對上海人精打細算的印象。藉此大家或許可以體會到這種商人氣質,在後續的風土人情介紹中會細說。
下圖便是水之都大阪,藉此或許可以想像當年水路繁忙的樣子。


之三 與東京相比
大阪和東京相比,硬件標準很多地方是不如東京的,赤坂已經說了一些。因為東京都可以說是在二戰後重新規劃,從0開始建造的一座城市。現在東京的格局則是在參考各國經驗以及日本戰前城市規劃經驗的基礎上建成的。世界上大多是城市都是在原有基礎上改建、改造而來。大阪也不例外。
(2)風土
題主想問的是關於居住在大阪的感覺。我在關西住了1年多。雖然不住在大阪市區,但大阪也常去。因為日本本來就不大。如之前所說,真的要比硬件,東京比大阪好。但說到居住的感覺,那就是主觀評價了。我的感覺是住的很舒服主要特點是(1)氣候宜人溫差不大,少有重大自然災害;(2)交通便利;(3)商業設施齊全便利

之一 自然氣候
大阪地處日本近畿(jin ji)地區,大概是中部位置,具體請自行百度。由於靠着瀬戸內海,所以大阪的氣候被稱為瀬戸內海式氣候。表現為,四季分明,溫度與降水安定,無劇烈的溫差。就氣候來說,居住體驗比起東京好得多。
同時,災害方面,得益於瀬戸內海式氣候,大阪也沒有暴風雪,泥石流之類的自然災害。偶爾會有颱風光臨,但也並不算嚴重。就日本的主要災害地震來說,個人感覺雖然歷史上有過著名的阪神大地震
。但關西的地震相比東京所在的關東地區要少得多。我在大阪1年多就遇到過一次3級的地震。大概是關東處於板塊擠壓的前列線吧。具體請自己百度,我不是學地理的。
之二 交通設施
大阪交通是相當便利的,雖然與東京的繁忙與線路數量要低一個量級。但與國內地鐵線路最多的上海相比,大阪的電車線路還是遠遠超過上海的。所以即使比東京少,但大阪的交通絕對可以稱得上便利。不僅解決了大阪府內的交通還鄰接京都、神戶,構成了京阪神都市圈。這大抵是日本全國大城市共有的一個優點吧。國有鐵道JR與各種私有電車並存,提供了更好出行解決方案。市場經濟就是比計劃經濟
有優勢,期待國內能借鑒一下,多開放。以下可以看一下大阪的電車運行圖。 

大阪的最主要的商業中心,在上圖紅圈的JR西日本大阪
站,阪急電車梅田站的區域。快速電車一般15分鐘一班,從左上角的兵庫縣尼琦站到大阪站只需要15分鐘左右。到了那兒,便有你想要的吃喝玩樂了。
這裡提供一個Pdf下載鏈接,有興趣的可以移步去看看
http://www.ryoko.info/rosen/train/pdf/osakafu.pdf
之三 商業設施
大阪的吃喝玩樂設施很豐富,劉琳
已經做了比較詳細的介紹,我就不再贅述。
如赤坂
在答案中所提到的「東京的商業區很多,分佈在不同的地方,規模、人流量都很大,即使不是每一個都能超過梅田,也基本都能和難波同級或者更好,所以繁華的地方就是多。這些不是一個人帶着「喜歡大阪」的感情就能改變的。」,大阪的城市副中心比東京要少。東京的城市副中心多,且與鐵道完美結合。大阪和東京一樣,將鐵道系統與商業設施的進行了很好的結合。也就是住宅、商場、餐飲設施大多圍繞鐵道站點周邊布局。所以即使城市副中心少,也不會有不方便的感覺。出門就是地鐵站,地鐵站旁有商場、有飯店。可以比較上海的龍之夢布局,比如虹口龍之夢。
畢竟大阪沒東京人口多、面積大,並不需要這麼多城市副中心。
關於這個商業設施與鐵道結合的模式,可以參見我寫的關於東京交通的一個答案,其中對於這個交通發展模式做了介紹,以下是不要臉的推廣。
「不要臉的推廣」:都說東京都城市圈的交通好,那麼東京的交通究竟好在哪裡? - 俞佳侃的回答
(3)人情
先做總結,我覺得在大阪居住,和關西人一起工作最大的感覺是,與其他地方的日本人更少的隔閡感、距離感。
德川幕府將大阪打造成了日本糧食貨物的中轉站,造就了大批商人,也成就了大阪的商業、文化。而商人就是惟利是圖。此處並非將惟利是圖作為一個貶義詞來用。如前文所說,大阪是一座商業城市。而商人注重的是利潤,所以一切不能產生利潤的繁文縟節、繁瑣習慣都是令他,們討厭的。單刀直入提升效率、錙銖必較增加利潤,可以說大阪人的性情中充滿了商人的氣質。大阪名物之一的箱壽司
便是具體表現之一。大阪商人為了利用好便當盒,把壽司切得四四方方便於更好地利用便當盒的空間。
上圖出自網絡
http://blog.xuite.net/a1244992/dorechin01/7350031-%E8%AE%93%E4%BA%BA%E8%A1%A8%E6%83%85%E8%B1%90%E5%AF%8C%E7%9A%84%E5%A3%BD%E5%8F%B8
這大概也是大多數日本人對大阪人的印象是小氣摳門。這一點和同為商業城市的上海很是相像。說是小氣精明也罷,終究是脫胎於歷史的文化現象。與其他地方的日本人相比,大阪人的性情和中國人比較接近,雖然本質上他們還是日本人。日本人一般都注重自我空間,即使是好朋友也會保留自我空間。日語稱之為建前,大概就是與人保持一定的距離感。作為日本人,大阪人也有建前,但相比於其他地方來說,大阪的建前少得多。例如,更容易和陌生人搭話。我一女同學的朋友到大阪來旅遊,洗溫泉。由於不知道日本先洗澡再入池子的規矩,準備先進池子泡泡再洗。被一大阪大媽攔了下來,得知是遊客一通講解。基本上都要上來幫小姑娘搓背的節奏。換了別處的日本人,大概不會吧。我工作的地方由於大多是大阪出身的人,大抵也有這樣的感覺,更少的隔閡感(注意不是沒有隔閡感、距離感)

最後,歡迎大家有機會到大阪看看,畢竟自己體驗比在知乎上看人說書要來的真切!
3樓 JosephHeinrich 2024-6-15 20:58
作者:Drizzt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27830/answer/8731712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大阪在住三年,雖然距離題主提問已過很久……還是想就我的所見稍微寫一點。

民風奔放
在不影響他人的前提下,大阪人不避諱在公共場所放開聲聊天。我剛來大阪時日語非常差,有時候在路上通過偷聽(?)身旁行人的對話內容來練習聽力。
大阪人遇到紅燈是會停下來等的,然而後勁不足,偶爾燈還沒變綠你就會看到一兩個人帶頭噌噌往外沖。
作為非典型日本人,大阪人連乘手扶電梯都不靠左而靠右站,多麼特立獨行啊……平時基本就是各種被黑,京都人和神戶人也並不願意跟大阪人一同被稱為關西人。
垃圾分類並不嚴格
這點是相對其他城市來說。很多住宅區都允許住戶把可燃、不可燃、瓶罐甚至食物等裝在同一個袋子里,最後統一拿到垃圾處理中心進行分類。剛到大阪的時候我很認真地做了分類,拿到扔垃圾的地方一看只有瓶罐是單獨回收的,沒有其他分類標識。
而日本其他地方則是住戶自行分類,之後在垃圾處理中心還會再次檢查。每個城市的垃圾分類標準都不同。
逛街購物非常方便
東京的多個購物商圈位置比較分散,大阪則主要有三個購物核心區:難波-心齋橋,梅田-JR大阪站
,天王寺
。除了個別品牌之外,大部分商品都可在其中任何一個購物圈內盡數網羅
。難波與心齋橋周邊光是大小藥妝店就有十幾家,梅田周邊有10座左右的購物中心和百貨,天王寺周邊則是近年重點規劃的商業區,前年還建起了日本第一高樓阿倍野Harukas
(也是一座購物+餐飲+娛樂的複合樓)。
車站的指示牌不夠人性化
去過日本的很多地方,跟其他主要城市相比,大阪的路線指示牌算得上含糊了。我方向感不好,為此一度苦惱過。
拿東京來說,新宿站
60+個出口(另一種說法是上百個,「出口」的定義不同),但我幾乎沒有迷路過。只有一次我在站里的某個儲物櫃存了東西,當時時間比較趕,我後來一時着急找不到那個儲物櫃了…...
而大阪的車站指路牌常常是不連續的,有時候沿着箭頭走了一段就找不到指路牌了。尤其是梅田站,從車站出來你會發現去往很多場所的路線都沒有標註,一臉困惑找路的人可不少呢。
還有一個小疑惑,我的google maps在梅田站是失效的,不止是地下街,連地面上也幾乎沒有正確過,至今不解。有人跟我一樣嗎?
北部人和南部人互相看不慣
大阪有鮮明的南北差別,南部的難波和北部的梅田
也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商業圈,前者比較接地氣,後者略微高大上。南邊有點下町的庶民味道,北邊則高級住宅區較多,南邊的地標知名度和遊客數量遠大於北邊。南大阪
人覺得北邊冷漠、喜裝逼;北大阪
人則認為南邊太吵、格調低。不過雖然存在南北之爭,倒並不嚴重。
南邊的心齋橋(道頓堀)
北邊的梅田
大阪人的幽默感與溫柔
日語里有個說法叫ノリがいい,大意是懂得炒熱氣氛、會做出配合對方的反應。日本人普遍對大阪人有這個印象,雖然褒貶不一。
舉一個節目里看到的例子。在街上遞給路人一根大蔥(對,你沒看錯)讓他簽名,對方往往會一臉或茫然或防備地看着你。而大阪人則會接過大蔥裝模作樣地寫字,然後」突然發現「:」這根本不是筆啊你這八嘎「。
我認識的大阪人也基本都自帶吐槽屬性,不論是否表裡不一,至少與他們相處都輕鬆有趣。
一體多面
可能很多人對大阪的印象只有元氣、有趣與人情味。但我覺得它是一座完全符合生活美學的城市,有文藝的街道和小店,有宅文化圈,有商務范兒的樓區,有充滿市井味的小商店街,也有雲淡風輕的海港。萬般風情總有一款適合你。
都說吃在大阪
這是真的,下到特色小吃上到本膳料理
,全方位滿足你的胃與味蕾。最出名的還是平民美食章魚燒、炸串和狐狸烏冬
(きつねうどん)。除了日式料理,日本的西餐做得也非常好,追求細節忠於本源,大阪的米其林三星中有一家就是西班牙餐廳。

暫時只想到這些~總的來說大阪真的是座很不錯的城市。再往外圍點兒說除了大阪市,大阪府也有非常多值得去的好地方。
4樓 JosephHeinrich 2024-6-15 21:00
作者:吉川明靜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27830/answer/43882965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眼看着距離上次更新已經快一年過去啦,依然還有不少朋友在給我留言,那麼我再更新一些更加deep的大阪去處吧。
想直接看更新內容的請拉到文末(更新於令和元年6月19日):
--------------------------------------------------------------------------------------------
作為在心齋橋附近買了公寓、打算退休後去居住的准大阪人(笑),我來給大家掃盲一下,作為旅行者來說大阪(市)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大阪市中心好玩的地方主要有三大區域:北邊(キタ)、南邊(ミナミ)和新世界&安倍野(あべの)地區
首先我們從南面開始說:
南面可以講是比較庶民化
時尚化的娛樂區域,主要可去的地方有
1)心齋橋筋商店街:大概是中國遊客最人滿為患的景點ww,也是大阪最有名的一條商店街。各種琳琅滿目的小店和百貨公司交相輝映,是第一次來大阪必去的地方。
2)道頓堀
:順着心齋橋商店街從北往南走即可到達的美食區域。大阪號稱日本的美食之都,而這裡集中了非常多的名店,各家門前偌大的立體看板非常有意思。順便一說PS遊戲如龍2的主要場景之一就是道頓堀w
3)美國村與堀江
:從心齋橋商店街往西過一條街就到的時尚服飾購物天堂,學生和年輕人比較喜歡逛的區域,偶爾還可以看到熱情的黑叔叔在店門口吆喝拉客。再往西面去一點的堀江,則是集中了大量的家裝和雜貨的時髦店鋪以及咖啡館,非常適合小資青年們逛街。

4)難波
(なんば):難波位於道頓堀的南面。如果是從關西國際空港入境的話,坐南海電鐵抵達的終點就是這裡。因此難波地區的幾條商店街例如千日前道具屋筋和戎橋筋商店街終日都是人滿為患,難波東南面的一小塊地區被稱為里難波,頗有不少好吃的小館子,一到晚上家家爆滿。
5)日本橋:從難波地區往東面走,就是日本橋地區。日本橋有兩個好玩(吃)去處,一個是黑門市場,可以體驗日式大排檔(但最近遊客增多也造成了價格上漲),另一個是被稱為西日本秋葉原
的宅文化一條街(オタロード),各種宅物應有盡有,比東京秋葉原
也不遜色多少。

新世界&安倍野是懷舊與時尚交相呼應的兩個鄰近區域,作為大阪深度游的話不可不去。
1)新世界&通天閣:新世界地區是個充滿了80年代濃濃懷舊風的所在,各色店鋪都充滿了下町風情。通天閣
被稱為大阪的艾菲爾鐵塔,在其之上可以一覽大阪市的風光。順便一說,新世界還有兩處懷舊街機廳,充滿了兒提時代的記憶,去玩的時候不妨找找看?

2)阿倍野harukas
:日本最高的大樓,商場餐館美術館一應俱全,上去觀光層的話需要額外購買門票。從阿倍野harukas能欣賞到大阪最美的夜景。
3)天王寺公園:具有100年悠久歷史的動物園,飼養着200多種1000多頭動物。附近的四天王寺
也可一看。
北面是以大阪站和梅田地區為中心的繁華街,整個地區由十幾棟摩天大樓與宛如迷宮般複雜的地下世界構成。各種美食與購物讓你眼花繚亂。
其他遊覽景點:
1)大阪城:大阪的象徵?既是城堡又是公園,一年四季遊客絡繹不絕。
2)天保山&海游館
:日本最大的水族館,巨大的水槽前可以獃獃地看上一個下午。水族館出來後可以乘坐天保山大觀覽車
和遊覽船。

3)天滿&天神橋筋商店街:日本最長的商店街,可以逛上一天以及吃上一天。
4)鶴橋:韓國城,各種韓國飲食和特色商品,在這裡感覺跟在韓國也差不多了吧。
5)中之島
:各種具有歷史感的建築以及美術館和博物館,玫瑰花園也相當賞心悅目。
6)USJ:也就是日本環球影城
啦。大人小孩都可以玩上一整天(或許還不夠)的主題樂園
。北京的環球影城造完之前,不先來玩一次嗎?
——————————————————————————————————————
又補了些圖,今天就先介紹到這裡啦。今後興之所至就會對這個回答做更新補充。
大阪能夠深度玩的點實在太多啦……
對於大阪好玩好吃有興趣的,可以留言。有時間繼續更新~
——————————————————————————————————————
更新於2018年7月17日
今天來更新一下大阪的PowerSpot吧
1)住吉神社:大阪歷史最悠久的神社之一,靈力非常充沛的地方。
2)四天王寺:相傳是聖德太子建造的名寺,這裡的地藏菩薩據說非常靈驗。
3)勝曼院:據說是求姻緣
相當靈驗的所在


4)大阪天滿宮
:合格祈願相當靈驗的所在,夏天舉辦天神祭
的時候非常熱鬧。
5)阿倍王子神社&安倍晴明神社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大阪也有祭祀名陰陽師安倍晴明的神社。這個晴明神社要比京都的那個小得多,位於阿倍王子神社
的背後。喜歡晴明的同學可以去逛一下(王子神社和晴明神社都有紀念品可以買)
下次再更新啦~~
—————————————————————————————————————
以下內容更新於2019年6月19日
1)港區-空庭溫泉
:今年新開張的關西最大級溫泉主題公園,以安土桃山時代
文化(也就是信長秀吉時代啦)為設計概念,分分鐘感覺穿越回日本戰國時代。無論是溫泉場還是室外大型庭院都非常有設計感,飲食也相當不錯,作為大阪的新旅遊去處強烈推薦。當然,如果想體驗更加傳統的關西室內溫泉體驗,也可以去位於新世界的溫泉大世界

2)大正區-小沖繩:大正是個四面環水的區,由於歷史上的遷移造成該區的居民大約有1/4具有沖繩血統,因此大正區也被稱為小沖繩
。大正車站附近以及平尾本通商店街都有為數不少的美味沖繩菜(我能說沖繩菜更接近中國菜嗎)以及沖繩特產商店,想要順便體驗沖繩風情的觀光者可以到這裡來逛逛。另外該區雖然除了大正
站外並沒有其他的軌交車站,但有趣的是保留了幾處相當原生的輪渡口,坐着免費輪渡小船花上一兩分鐘抵達對岸真是令人非常之懷舊。
3)京橋:被稱為大阪東面玄關的交通樞紐京橋,是個B級美食林立的歡樂街,雖然整體的氛圍比較古早,但並不影響可以在此發掘大量令人垂涎三尺的美味。
下次想到了再更新吧……

5樓 JosephHeinrich 2024-6-15 21:01
作者:fuku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27830/answer/23208753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來大阪生活將近兩年
總體來說很喜歡這個城市 人熱情 不虛假
雖然很うるさい 但是關西腔
里透露着對生活的熱愛❤️
我剛來的時候是作為語言學校的學生過來的
在中國的一線城市碩士畢業 又在大手日本企業工作三年 對日本的嚮往可以比過任何人
之所以選擇大阪是因為它作為大城市卻沒有東京物價那麼高 

剛剛來的時候 生活用品基本上是在百元店和家裡帶來的 和語言學校的一群弟弟妹妹們一起探討哪的鍋好 哪的魚便宜 上課 打工 做飯 基本上是這麼度過的 

我打工的地方是711便利店
 因為離學校近的緣故 老闆娘是個典型的大阪女人 霸道 強勢 但是卻透着一股俠氣 店長不讓往回拿東西
上課是離便利店很近的學校 在大阪的語言學校離排名靠前 後來我找到工作 真是幸運

我要很感謝這個學校 可能日本的很多學校都很好 但是我遇到的這個學校的老師 這個學校的氛圍都讓我覺得自己不是一個人 不管是語言上的 還是進路上的 都可以和老師相談 讓我覺得 根本沒有必要一個人逞強 倒不如把問題攤開 早點找到解決的辦法❤️ 
這也是我來日本後想法發生改變的一點
我和其他同學不一樣 目的來日本是求職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中午 我接到了現在公司面試合格的電話
求職的過程 包括作夜行巴士一夜來回去東京就忽略了…

好多人說 在日本就職 要做到八個字

早睡早起 實力主義
的確是這樣 要調整好作息 要照顧好自己 還要真的拼出自己的實力
到現在工作快一年了 我依然認為是這樣 並堅持了早睡晚起 笑
我喜歡現在的工作 喜歡日本 喜歡大阪
因為大阪交通方便 我去遍了關西整個地區 以其東京 沖繩 去日本47個地方是我想做的
我最近喜歡吃魚 


來日本進入第四年
我現在開始了主婦生活
經營自己的翻譯公司
長項是口譯~
因為我口語好一些
6樓 JosephHeinrich 2024-6-15 21:01
作者:若大將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27830/answer/3458564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不邀自答。作為交換留學生在大阪待了大半年。在東京待了3個月,對比一下說可能會比較好理解。
大阪話。和之前學的日語還是不太一樣,起伏比較大,聲音比較大,各種各樣生動形象的擬聲擬態詞。和標準語相比,個人感覺大阪話感情更加豐富。
大阪人。在大阪交流的時候,去的公立的大學,學生基本上來自關西地區,大阪,京都,兵庫,和歌山,奈良之類的地方。東京的人,無論男女,打扮的都很精緻,大阪的話,相對而言,比較隨意。女生化的妝感覺比東京女生要濃,男生裡面夏天穿大褲衩的人比東京要多。總的來說,很熱情。特別是大阪的大媽們。
在大阪玩兒。東京的話,山手線那一圈兒池袋新宿澀谷秋葉原什麼的都能玩兒,大阪的話,繁華街感覺比較集中,主要是在心齋橋和梅田那一塊兒。不過和東京比,大阪有一個好處,就是離其他旅遊城市近。關西圈的京都奈良就不說了,離四國也近,去九州也是一個晚上夜行巴士的距離。東京的話,感覺在這方面遜色於大阪。還有就是,在大阪的話,能去甲子園看比賽。不太懂棒球規則,但是氛圍是很好的。
在大阪吃。大阪號稱天下的廚房,飯店自然很多。海鮮多,壽司味道很不錯。但是,代表性的基本上就是お好み焼還有章魚小丸子了。不過,大阪人民一般在自己家裡也會做這些小吃,在大學的社團合宿的時候,晚飯基本上都是自己做的お好み焼和章魚小丸子。大阪的中餐,感覺水平沒有東京的水平高,以大阪王將為代表。
大阪的外國人。中國人的話,學校裡面有一大波,然後市中心有一波做生意的。在道頓崛吃過一次東北大叔的刀削麵,850日元。實在是想吃了,沒辦法。韓國人/朝鮮人很多,集中在鶴橋附近。金正恩的媽媽就是在大阪出生長大的。歐美人的數量,感覺沒有東京多。
大阪的環境。從帝都去的大阪,感覺空氣很清新。但是日本人覺着大阪是全日本空氣數一數二差的地方,自來水也不如其他地方好喝。。。不過公園綠地很多,晚上在裡面跑步很舒服。
7樓 JosephHeinrich 2024-6-15 21:02
作者:我叫夢迪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27830/answer/23174097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為在大阪京都 神戶都住過的關西扛把子可以回答一下啦。 
京都是古城居民們有着自己的傲氣,神戶算是開放的比較早的城市,西洋風建築偏多。大阪就是中國的東北啦! 
在大阪生活了一年 不知不覺學了好多關西腔
,在關西地區我也做過導遊,能玩能吃的地方都能給你講出來。
大阪主要有兩個商圈 梅田
 和難波。相對於來說梅田更加商業化一些,難波更親民化一些,購物的好去處。還有道頓堀的飲食一條街更是匯聚了大阪的眾多小吃美食。下面上圖啦。
道頓堀橋上的合影
櫻花季的櫻之宮附近
大阪城內的天守閣

大阪站活動限量的小黃人展
環球影城usj里哈利波特門前的合照
還有好多好多 介紹不過來,大阪總歸來講是個比較髒亂的城市,尤其是難波 道頓堀
 心齋橋這幾個地方。但是對於我來說是個更像中國的不讓我那麼想家的地方。
8樓 JosephHeinrich 2024-6-15 21:03
作者:介紹日本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27830/answer/14751315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你好,我是「有時候」住在大阪的日本人:Hong!
我喜歡去大阪「日本橋」(東京也有這名字地方),這裡是「大阪的秋葉原」。
日本橋在難波的旁邊(走10分鐘左右就到達),「オタク」專賣店也好多。
大家在這裡買漫畫,遊戲,figure,等等。
我也常常來日本橋買「萬智牌」(是一種有名的Trading Card Game)。
大家應該不理解為什麼這張卡片那麼貴?圖片的兩張卡那裡存在區別?!。。。夠了,這文章目的不是說明這張卡的魅力。
我想說。。。日本橋的魅力!
日本橋有「寂寞感」(對不起,我自覺這表現是不禮貌)。
沒有秋葉原的「熱鬧」,人也不多(照片的「假面女子」是,日本地下偶像「假面女子
」的研究生)。
可是,我不太喜歡「太熱鬧」的風氣,因為買東西的時候我不要說話, 不要排隊,不要看其他人!
我想一個人進入「自己的世界」!!!
我覺得,秋葉原已經變了「人氣觀光點」。
很多外國人來那裡,買東西,有各種活動。
可是日本橋還有「DEEP」的風味。
照片是kinki kids 堂本光一
的熱烈粉絲的「痛車(いたしゃ)」。
你看,她(他?)的車牌數字!51!51=ごーいち=こういち(光一)!!
駕駛員也已經在自己的世界!哈哈-。


更加,日本橋的租房也便宜。
秋葉原是在「千代田區
」=日本最高級地區之一。可是日本橋呢?
不太貴。
如果你準備6萬日幣左右的租費,可以住日本橋!(如果有7萬多,更好)
(照片都是自己拍的哦!)


INTRO-JAPAN新企劃"私人訂製旅行扭蛋"
9樓 JosephHeinrich 2024-6-15 21:03
張艾菲​:



日本警察最彪悍要看大阪府警,
比大阪警察更彪悍的是大阪人民,
擱別地的立本人(說的就是東京人)早秒慫了。
大阪市民們遇見打架鬥毆,抓人啥的,
會直接原地找個舒服的姿勢,淡定品鑒……


東京警察招聘海報↓


大阪警察招聘海報↓

10樓 JosephHeinrich 2024-6-15 21:04
作者:小寶在大阪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27830/answer/256534270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以下是我初到大阪生活的記錄。
2022年6月24日,我告別了家人,離開生活了33年的家鄉贛州,隻身一人前往日本。
儘管出發前已做足了攻略,但畢竟是在疫情期出國,也聽到一些關於出境受限的傳言,難免會有些擔心。事實證明一切是我多慮了,除了碰到行李超重和輪渡誤點的小插曲外,海關只詢問了我去日本的原因,在我提供相關資料證明後便放行了。
當飛機即將落地,我透過機窗俯瞰着這座既陌生又熟悉的城市,彷彿一切都不太真實。直到我進入關西機場,聽到工作人員說著日語,看到滿是日文的抵達大廳,我才恍過神來,自己終於來到了大阪。
前兩篇記錄傳送門

小寶想去大阪:疫情之下創業移居日本記錄(國內篇)
小寶想去大阪:疫情之下創業移居日本記錄國內篇(二)


離開贛州和到達大阪時發的朋友圈

大阪生活初體驗
在到達大阪的當天,我就住進了提前租好的房子。雖然早已有心理準備,知道面積只有十七平米,也沒街景可看,但不得不承認,當我親眼看到房子的那一刻還是傻眼了。除去衛生間,只比國內家裡的書房大一點點,窗外也被對面的公寓遮擋住了大部分視線,讓我感覺有些壓抑。不過好在房租便宜,地段也還不錯,為了節省開支只能慢慢適應了,爭取早日換個大點的住所吧。
我在大阪租的房子在大阪生活的半個月里,因為日語太爛也碰到了一些糗事:第一次坐地鐵就坐反、在洗衣房把烘乾機
當成了洗衣機,去餐廳吃飯被拒後才知道是預約制、誤把穿着工作服的客戶當成了店員。
最不習慣的是日本的物價,整整比贛州高出好幾倍,最近都在外面吃飯開支太大,所以打算購買一輛單車,便於採購食材自己做飯。最不適應的是家人和好友不在身邊,入睡前和妻子女兒視頻通話,分享各自一天的日常。在大街小巷拍些照片,發在朋友圈與好友互動,都是我緩解孤獨的良藥。


近期的一些計劃
現正在慢慢適應一個人在大阪的生活,還有很多生活上的雜事需要處理,忙完這段時間後會報一個日語培訓班,之前那點日語基礎完全不夠用,也融入不了當地的生活。最重要的是把公司業務確認好,一方面需要收入來平衡現在的開支,另一方面關係到每年的簽證續簽。
關於自媒體的計劃,公眾號會繼續分享我在日本的故事,短視頻也正在準備中,接下來公眾號會以文章+視頻的方式來和大家見面。要做的事和需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後期更新速度可能稍慢,請大家見諒。
寫在最後
從計劃到抵達大阪,我等待了18個月,在出發前我曾多次想像,如果能順利來到大阪,我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激動還是平靜?
答案是:由激動很快轉為了平靜,因為深知接下來將面臨各種困難與挑戰。現在的一切都要從零開始,時常我也會倍感壓力,但這是自己選擇的路,再難也要走下去,唯有調整好心態,專註於自己要做的事情。
很喜歡愛比克泰德
的一段名言:對於可控的事情,要保持謹慎,對於不可控的事情,要保持樂觀,人只能做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情,你要接受,這個事實,並且以樂觀的心去應對這一切。
與君共勉


小寶
2022.7.8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