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YotsuyaLight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27830/answer/3461854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为在大阪生活一年的海外狗,请容我先占个坑,等忙完最近手里的事情以后让我来说说这座与众不同的的城市。一定会来答完这题!
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
更新于 2015/01/10
这一拖就拖了一个月。看前人答主写了挺多,还配了很多图。本来不想写了,但觉着答应了别人就还是要说到做到的,所以还是来把我的答案补全。作为一个工科狗,习惯性地要总结一下前辈答主的答题内容。@赤坂将大阪与东京做了简单比较后,通过以下四点介绍了大阪(1)物价(2)玩乐(3)交通(4)居民素质 另一方面,@刘琳通过以下3点主要介绍大阪(1)大阪的商业设施布局(2)大阪的风土人情(3)城市周边的玩乐
我目前不住在大阪市区,虽然快要搬过去了。常去大阪的市中心梅田,工作的地方也是京阪神
地区出身的日本人居多,对于大阪的风土人情还算有点了解。之前2位答主的大体内容可以认为是介绍了大阪是什么样的。接下来我想通过引入一些与国内城市的比较来回答这个问题。同时,简单介绍一些关于大阪的历史背景知识,以帮助各位更好地了解为什么大阪会形成这样的城市风土。
(1)背景知识
以下做些简单的城市介绍
之一 大阪的定义
题主所问的是大阪。狭义地说,大阪指代日本关西第一大城市大阪市。广义来说指代大阪府。府内又划分为33个市、9个町和1个村。大阪市位于大阪府内,名义上归大阪府管辖。但实际行政级别却与府相同,为此大阪府知事与大阪市市长经常吵架,因为他们所制定的政策法规经常相互矛盾。我们通常所说的一些关西或大阪的风土人情是大阪市与大阪府共有的。所以,接下来的介绍中取广义上的大阪。
之二 大阪的历史
大阪故称大坂,是日本古时商业的重心之一。在日本提到大阪,大多会想到精打细算的大阪商人形象。大坂的兴盛得益于丰臣秀吉
在此兴建大阪城,并于城下兴建商业街广纳商贩聚于城下开展商业活动。同时得益于丰臣政权的兴盛,大坂作为全日本的商业重心的地位在丰臣时代打下了基础。至江户时代
,大坂经历过一段失落期,后德川幕府
将大坂列为直辖行政单位,开河道修栈桥。水道栈桥之多以至于大坂有了水之都的称号。德川幕府命各地的大名将蔵屋敷设于此,用以存放周转上缴朝廷的贡米
。而德川幕府则在此处设立衙门将所受贡米卖于各地所来之商贩,筹得资金。借此,大阪的工商业得以再次兴盛,并培育了影响日本近代历史的大阪商人群体。可以说商业的兴盛也造就了大阪人的一个特点-商人气质。
可以对比上海之于中国,以及国内对上海人精打细算的印象。借此大家或许可以体会到这种商人气质,在后续的风土人情介绍中会细说。
下图便是水之都大阪,借此或许可以想象当年水路繁忙的样子。

之三 与东京相比
大阪和东京相比,硬件标准很多地方是不如东京的,赤坂已经说了一些。因为东京都可以说是在二战后重新规划,从0开始建造的一座城市。现在东京的格局则是在参考各国经验以及日本战前城市规划经验的基础上建成的。世界上大多是城市都是在原有基础上改建、改造而来。大阪也不例外。
(2)风土
题主想问的是关于居住在大阪的感觉。我在关西住了1年多。虽然不住在大阪市区,但大阪也常去。因为日本本来就不大。如之前所说,真的要比硬件,东京比大阪好。但说到居住的感觉,那就是主观评价了。我的感觉是住的很舒服主要特点是(1)气候宜人温差不大,少有重大自然灾害;(2)交通便利;(3)商业设施齐全便利
之一 自然气候
大阪地处日本近畿(jin ji)地区,大概是中部位置,具体请自行百度。由于靠着瀬戸内海,所以大阪的气候被称为瀬戸内海式气候。表现为,四季分明,温度与降水安定,无剧烈的温差。就气候来说,居住体验比起东京好得多。
同时,灾害方面,得益于瀬戸内海式气候,大阪也没有暴风雪,泥石流之类的自然灾害。偶尔会有台风光临,但也并不算严重。就日本的主要灾害地震来说,个人感觉虽然历史上有过著名的阪神大地震
。但关西的地震相比东京所在的关东地区要少得多。我在大阪1年多就遇到过一次3级的地震。大概是关东处于板块挤压的前列线吧。具体请自己百度,我不是学地理的。
之二 交通设施
大阪交通是相当便利的,虽然与东京的繁忙与线路数量要低一个量级。但与国内地铁线路最多的上海相比,大阪的电车线路还是远远超过上海的。所以即使比东京少,但大阪的交通绝对可以称得上便利。不仅解决了大阪府内的交通还邻接京都、神户,构成了京阪神都市圈。这大抵是日本全国大城市共有的一个优点吧。国有铁道JR与各种私有电车并存,提供了更好出行解决方案。市场经济就是比计划经济
有优势,期待国内能借鉴一下,多开放。以下可以看一下大阪的电车运行图。

大阪的最主要的商业中心,在上图红圈的JR西日本大阪
站,阪急电车梅田站的区域。快速电车一般15分钟一班,从左上角的兵库县尼琦站到大阪站只需要15分钟左右。到了那儿,便有你想要的吃喝玩乐了。
这里提供一个Pdf下载链接,有兴趣的可以移步去看看
http://www.ryoko.info/rosen/train/pdf/osakafu.pdf
之三 商业设施
大阪的吃喝玩乐设施很丰富,刘琳
已经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我就不再赘述。
如赤坂
在答案中所提到的「东京的商业区很多,分布在不同的地方,规模、人流量都很大,即使不是每一个都能超过梅田,也基本都能和难波同级或者更好,所以繁华的地方就是多。这些不是一个人带着“喜欢大阪”的感情就能改变的。」,大阪的城市副中心比东京要少。东京的城市副中心多,且与铁道完美结合。大阪和东京一样,将铁道系统与商业设施的进行了很好的结合。也就是住宅、商场、餐饮设施大多围绕铁道站点周边布局。所以即使城市副中心少,也不会有不方便的感觉。出门就是地铁站,地铁站旁有商场、有饭店。可以比较上海的龙之梦布局,比如虹口龙之梦。
毕竟大阪没东京人口多、面积大,并不需要这么多城市副中心。
关于这个商业设施与铁道结合的模式,可以参见我写的关于东京交通的一个答案,其中对于这个交通发展模式做了介绍,以下是不要脸的推广。
「不要脸的推广」:都说东京都城市圈的交通好,那么东京的交通究竟好在哪里? - 俞佳侃的回答
(3)人情
先做总结,我觉得在大阪居住,和关西人一起工作最大的感觉是,与其他地方的日本人更少的隔阂感、距离感。
德川幕府将大阪打造成了日本粮食货物的中转站,造就了大批商人,也成就了大阪的商业、文化。而商人就是惟利是图。此处并非将惟利是图作为一个贬义词来用。如前文所说,大阪是一座商业城市。而商人注重的是利润,所以一切不能产生利润的繁文缛节、繁琐习惯都是令他,们讨厌的。单刀直入提升效率、锱铢必较增加利润,可以说大阪人的性情中充满了商人的气质。大阪名物之一的箱寿司
便是具体表现之一。大阪商人为了利用好便当盒,把寿司切得四四方方便于更好地利用便当盒的空间。

上图出自网络
http://blog.xuite.net/a1244992/dorechin01/7350031-%E8%AE%93%E4%BA%BA%E8%A1%A8%E6%83%85%E8%B1%90%E5%AF%8C%E7%9A%84%E5%A3%BD%E5%8F%B8
这大概也是大多数日本人对大阪人的印象是小气抠门。这一点和同为商业城市的上海很是相像。说是小气精明也罢,终究是脱胎于历史的文化现象。与其他地方的日本人相比,大阪人的性情和中国人比较接近,虽然本质上他们还是日本人。日本人一般都注重自我空间,即使是好朋友也会保留自我空间。日语称之为建前,大概就是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感。作为日本人,大阪人也有建前,但相比于其他地方来说,大阪的建前少得多。例如,更容易和陌生人搭话。我一女同学的朋友到大阪来旅游,洗温泉。由于不知道日本先洗澡再入池子的规矩,准备先进池子泡泡再洗。被一大阪大妈拦了下来,得知是游客一通讲解。基本上都要上来帮小姑娘搓背的节奏。换了别处的日本人,大概不会吧。我工作的地方由于大多是大阪出身的人,大抵也有这样的感觉,更少的隔阂感(注意不是没有隔阂感、距离感)
最后,欢迎大家有机会到大阪看看,毕竟自己体验比在知乎上看人说书要来的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