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26篇帖子。
(轉載知乎)日語和韓語相比,哪種語言的敬語更複雜?
1樓 JosephHeinrich 2024-6-11 18:27
本人是日語愛好者,覺得敬語學起來真不是那麼容易的。
最近在看韓國李御寧的著作《日本人的縮小意識》。看到書中「敬語的發源地是韓國,韓語中的敬語語法比日語要微妙細緻得多,而且變化相當複雜,這一點日語是無法比擬的」這一句時,我坐不住了。期待既懂日語又懂韓語的高人賜教,洗耳恭聽。
2樓 JosephHeinrich 2024-6-11 18:28
作者:王贇 Maigo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528297/answer/4126944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呃,我來晚了……
我覺得廣義的「敬語」,可以包括下面幾項內容:
1) 句尾的形式;
2) 詞語的尊敬與自謙形式(主要是動詞);
3) 委婉的說法。
下面針對日語和韓語逐一比較。
============================================
一、句尾的形式
日語只有兩種形式:敬體(以です・ます結尾)和簡體(以原形結尾)。
韓語目前常用的有四種形式,以動詞하다(做)為例:
1) 합니다:最尊敬的形式,一般用於初次見面時,或者正式場合。一般也是初學者最先接觸到的形式。
2) 해요:一般的尊敬形式,用於已經認識的人之間的日常對話。
3) 해:非尊敬形式,用於親密的人之間,或者故意想不禮貌的時候。
4) 한다:非尊敬形式,主要用於書面語。
在我初學韓語的書中,還提到了如下兩種形式:
5) 하오:我幾乎從未見過。
6) 하네:用於年長的人對比他小的成年人說話,我見過的主要是韓劇中嶽父對女婿使用,另外也可以用於領導對下級。這種形式的陳述句尾하네現在也被單獨拿出來用作感嘆,但其它句尾,如祈使句尾하게,僅局限於我上面列舉的情形。
後來我還接觸到了第7種形式:
7) 하나이다:極尊敬的形式,僅用於對神、皇帝等說話時。
所以在句尾的形式方面,韓語更複雜。
二、詞語的形式
在日語、韓語中,一些常見的動詞都有一些特殊形式,用於表示尊敬或者謙讓。
@韋豐
的答案中有全得嚇人的日語「尊敬語・謙譲語・丁寧語」的表格。我在下面選取很有代表性的、表達授受關係的詞,跟韓語比較一下。


日語中的「給」有如下幾種說法:
あげる:一般或略謙讓的「給」,用於接受者與給予者地位相近或略高時。
さしあげる:謙讓的「給」,用於接受者比給予者地位高時。
やる:較粗俗的「給」,用於接受者比給予者地位低時。
くれる:專用於「給我」,用於給予者比「我」地位低、相近或略高時。
くださる:尊敬的「給我」,用於給予者比「我」地位高時。
「接受」有如下兩種說法:
もらう:一般的「接受」,用於給予者比接受者地位低、相近或略高時。
いただく:謙讓的「接受」,用於給予者比接受者地位高時。
韓語中則只有下面幾種說法:
주다:一般或略謙讓的「給」,可對應日語的あげる、やる、くれる。
드리다:謙讓的「給」,對應日語的さしあげる。
주시다:尊敬的「給」,對應日語的くださる。
받다:「接受」,可對應日語的もらう、いただく。
正如這個例子所示,日語用於表示謙敬的詞語形式比韓語複雜。
還有一點值得說明的是,日語中的「尊敬語・謙譲語・丁寧語」往往與普通形式沒有聯繫,是全新的詞;而韓語用一個中綴-시-可以導出大部分動詞的尊敬形式(上面的주시다就是)。
此外,名詞方面,日語、韓語都有一系列用在人名後的敬稱(日語有さま、さん、くん等,韓語有님, 씨等);但日語還有尊敬詞頭お/ご,韓語沒有。
三、委婉的說法
委婉的說法主要體現在服務人員對顧客的用語上。這一點也是日語比韓語複雜,日語甚至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舉兩個例子:
1) 客服郵件中寫的「請與我們聯繫」
日語:弊社にご連絡くださいますようお願い申し上げます。
韓語:저희에게 연락하시기 바랍니다.
這兩句中相同的詞有「我們」的自謙語(弊社/저희)、聯繫(連絡/연락)、希望(願い/바라다),以及句尾的尊敬形式。除此之外,韓語只有一個表示尊敬的中綴-시-用在了「聯繫」這個動詞上。而日語則還多了這麼幾處:「聯繫」前面用了尊敬詞頭「ご」,後面用了「給我們」的尊敬語「くださる」;「希望」前面用了尊敬詞頭「お」,後面用了表示「說」的自謙語「申し上げる」。
2) 食品包裝上寫的「(冷藏後更)美味」
日語:……おいしくお召し上がりいただけます。
韓語:……맛있게 드실 수 있습니다.
這兩句首先句尾都是用的尊敬形式。在用詞上,韓語只用了「吃」的尊敬形式드시다,而日語除了用了「吃」的尊敬形式「召し上がる」以外,還使用了表示「接受」的自謙語「いただく」,表示從對方「吃」的這個動作中受益。韓語的意思直譯就是「您可以美味地吃」,而日語直譯則是「我們可以從你美味地吃這件事情中受益」。
日語這個「いただく」還常常用在使役形後面,構成「させていただく」的形式,用作「する」的自謙語。其中的含義,就是把自己「做」的事,看成是對方恩准自己做的事。例如:
- 貨物をお送り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我們給您送貨,直譯為「我們接受您讓我們送貨的指示」。注意這裡面「送」還用了自謙形式「お送りする」!
- ……ご注文をキャンセル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如果您沒有按時付款的話)我們將取消您的訂單,直譯為「我們接受您讓我們取消您的訂單的指示」。其實我剛剛接觸「させていただく」這種說法的時候,頗不習慣它用於這種對對方不利的動詞,因為它有一種推卸責任的感覺(親,是您讓我們取消訂單的哦,到時候收不到貨不要怪我們哦)。不過日本人可從來不這麼想。
============================================
下面是結論:
1) 在句尾的形式方面,韓語比日語複雜;
2) 在詞語的謙敬形式方面,日語比韓語複雜;
3) 在委婉的說法方面,日語比韓語複雜。
===========2015.03.08更新,答
@韋豐
===========


我的答案發佈後,不少知乎用戶以及知乎日報讀者對我的第一條結論有異議,認為我過分簡化了日語的句尾形式,對日語不公平。
@韋豐
答案中3月7日23:30更新的這一部分,可以看作這種觀點的代表。這些觀點不能說是錯誤,但是持這些觀點的朋友們可能沒有理解我劃分句尾形式、詞語形式、委婉說法的標準,所以我來解釋一下。


我劃分句尾形式與詞語謙敬形式的標準,是看二者能否疊加。如果一個比較長的句尾形式可以拆分成一個或多個詞語與更基本的句尾形式的疊加,那麼我僅把這個更基本的句尾形式看作句尾形式,把拆出來的單個詞語看作是詞語的謙敬形式;如果能拆出多個詞語,並且構成相對固定的搭配,則看作是委婉說法。
有一種比較相似的劃分方法是,明確地提高或降低句中某個對象的詞語,看作詞語的謙敬形式;只是使句子聽起來更禮貌的東西,看作句尾形式。按照這種劃分方法,尊敬語和自謙語會被算作詞語的謙敬形式,而丁寧語則會被劃作句尾形式,丁寧語的歸屬就會與我的劃分結果不同。當然,這也與我的用語(「詞語的謙敬形式」)不夠準確有關——從字面來看,它的確沒有包括丁寧語。
舉幾個各位有異議的朋友常舉的例子:
1) ……ございます。這可以拆成ござる+ます,所以我把ござる分析成ある的丁寧語,僅把ます看作句尾形式。
2) 書いていただけませんか。這可以拆成「書く」的て形 + いただく的可能形 + ます的否定形 + 疑問助詞か。我對各個成分的分析是:いただく是もらう的自謙語,ます是句尾形式,「~てもらえないか」(剝離了自謙語和句尾形式後剩下的東西)是委婉說法。
上面這些解釋,應該能解答
@韋豐
補充中第2部分的內容。那裡列出的16種形式,其實是句尾形式、詞語的謙敬形式、委婉表達三者的16種組合按禮貌程度的排列,並不僅僅包含我說的「句尾形式」。


另外,我說的句尾形式,是僅僅控制句子的禮貌程度的,並不包含能夠表意的成分。於是我們再來看
@韋豐
補充中第1部分的內容。在這部分,他提到日語還有「であります・っす・である・でござる・じゃん・じゃ・のじゃ・ですこと・だわ・なの・かしら」等句尾形式。其中,「ですこと」「だわ」中的「こと」和「わ」,就是能夠表意的語氣詞,把它們剝離之後剩下的「です」「だ」,才是句尾形式,恰好一個是敬體一個是簡體。


上面的這些形式還涉及到一個現象,就是縮略和省略。比如「じゃん」,它是「じゃない」的縮略,從句尾形式上看是簡體。再如「なの」,它其實是省略了句尾的判斷動詞(及其句尾形式),實際可以採用不同的句尾形式補全為「なのだ」或「なのです」。
按照我的劃分標準,日語敬語的大部分複雜的東西,就都被分類到「詞語的謙敬形式」及「委婉的說法」中了。剩下的「句尾形式」,可以理解為專指「體」——敬體和簡體。類似地,韓語中「句尾形式」就專指階稱。
另外還想再補充兩點:
1) 同一種「體」或「階稱」中的否定形、疑問形、命令形等,算作表意成分,不算多種句尾形式。
2) 有人說我考慮了韓語古語,而沒有考慮到日語古語,並提到日語文語中的句尾形式「はべり」「そうろう」。這兩個的確可以與「ます」並列。不過,我對韓語的古語不了解,不知道古語中有沒有更多的階稱;而하오, 하네這兩種階稱現在只是在淡出歷史舞台,尚未變成古語。

3樓 JosephHeinrich 2024-6-11 18:28
謝邀 這個公認是日語更複雜吧。 
韓語的敬體大體分為3種
1.敬語아/어/여요 這個在口語中經常使用,屬於比較輕鬆的敬語形態。
2.습니다/습니까 著名的思密達,用在正式場合,例如新聞播報等。
3.在一般動詞後加(으)시,特殊動詞用特殊動詞敬體形(例如드리다),對教授說話時,對父母長輩說話時,還有主持人對觀眾說話時(算是一種服務意識)的尊敬。例:對教授說話,或對其他人說教授為교수님以表示尊敬。第三種形態可以與第一或第二種同時使用。
日語敬體部分就交給日語比我好很多的 
@王贇 Maigo醬來說吧~ Maigo醬~~~
----------------------------------------
20150305 20:58 GMT +9 更新
有幾位朋友說沒那麼簡單~就能寫出這題的答案...
你們是想讓我吧 符合以上三條的敬語體 例如 (으)십시오 之類的語句全寫出來嗎?
好吧,允許我傲嬌一下,就是不寫~//其實我就是懶...
題主,韓國人好意思腆着臉說,你不能當真啊...


作者:房子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528297/answer/4115384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4樓 JosephHeinrich 2024-6-11 18:28
不說語法詞彙變化,就說使用對象。是日語複雜。
韓語的敬語是絕對敬語,只要這個人你覺得是需要尊敬的,那麼在任何提到他的場合都用敬語,比如長輩上司(不論是對方的,還是自己的),我跟別人提到我的爺爺,要用敬語。
日語要分遠近內外。對自己的長輩上司的確是要尊敬,但是那隻限於自己人內部,如果遇到外面的人(比如別人家的人,別的公司的人,別的團體的人),那麼提到自己長輩上司的時候就不能用敬語,有時還用謙語。
貌似韓語的敬語只有尊敬的吧,日語的敬語還有自謙語。


作者:HISAHARA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528297/answer/4124856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5樓 JosephHeinrich 2024-6-11 18:28
Laurence:


無疑是日語更複雜,韓文主要專註於詞尾變化,日語的排列組合讓人慾仙欲死啊~而且,韓國人說日語敬語起源自韓文不知是何根據,日語文言的敬語唐宋就有了,那個年代的韓文呢?自己的文字都沒有,正式文書還是用的漢語文言文,口語有記載嗎?求證。

6樓 JosephHeinrich 2024-6-11 18:29
作者:魏香珍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528297/answer/12807503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我日語1級,韓語 TOPIK 6級。再加上一個英語這三種語言皆可流暢聽說讀寫,,韓語稍微差一點。具體學習原因恕我不表。
我的感覺:
使用的規範和嚴格程度來說。當屬韓語。
對父母,兄長,上司一律都要用敬語。
而日語就輕鬆多了。對皇室對客戶對外是要用敬語沒錯,但是對家人,兄長,甚至級別差別不大的上司下屬,就顯得隨意很多。
但是從文法層面來說,韓語的敬語又比較簡單 ~시다,~게서之類的為主。
日語的敬語,就有很多形式。
和韓語差不多的,初次見面的同齡人~です ~ます就可以了。
輕微的尊敬 :~される (XXに行かれましたか)
尊敬 ~になる ・ ~ていらっしゃる
還有名詞前面要加 御 就是韓語所沒有的。
我想說的是其實敬語不要害怕,作為外國人,能說敬語就已經比一般學習者更優秀了。我見過許多國內的學習者完全不使用敬語 (比如直接去問 日本人ですか,而正確應該是 日本の方ですか)。就算對於日韓國家的人來說,敬語也是在家庭,學校,社會逐漸學習的。很多本國人也說的很多錯誤。就像我見識過國內很多公司人員說中文完全不用敬語,你怎樣怎樣,連個請字也不懂的說。或者說英文不會用 appreciate,kindly之類的一樣。所以放輕鬆,多點自信就好。畢竟如果你已經到思考敬語的水平了,就不再是初學者了。
7樓 JosephHeinrich 2024-6-11 18:29
作者:KH Chang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528297/answer/4126059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不太清楚比較的方法,但是從我個人的角度看,韓語的語法一般比日語複雜(比如韓語的多種未來式,元音和諧等規則日語沒有),就如同我的主觀感受是俄語語法比英語複雜一般。當然不同人可能得到不同結果。
韓語具體的語法詞彙似乎中文沒有統一翻譯。我嘗試着做一下總結。
1. 動詞結尾
動詞結尾有兩個方面,正式程度和禮貌程度。從「正式-禮貌」到「非正式-隨意」,還有書面語和口語的區別,現存的動詞結尾大約有6-7種。
2. 動詞變化
尊敬主語的情況
比如說:奶奶去了商店。主語奶奶是地位高的人,所以需要使用尊敬的動詞。
對於需要尊敬的人,會使用 (으)시 詞根,使得動詞變為尊敬型態。同理某些動詞有特殊的不規則尊敬型,完全是其他的動詞。
尊敬賓語的情況
比如說:感謝大家的關心。由於希望表達對大家的尊敬,所以使用自謙的動詞。
3. 名詞
這個中文和日文也有,比如用貴姓代替姓等等。
4. 格助詞
比如主語格助詞 이/가 --> 께서。
5. 代名詞
有用於自謙的代名詞,常用的比如 나 --> 저, 우리 --> 저희。
倒是第二人稱的「你」,雖然有很多種基於禮貌程度的變化,但是基本不會在韓語對話中出現,而是用名字、職位等代稱。
6. 頭銜
比如-님, -씨等。相當於中文的-先生,-老師,-大人等。
--
當然,韓語已經沒有皇室了,所以一些古老的尊敬動詞也看不到了。但是在聖經中,或者一些模仿古代的電視劇中還能見到。另外,上個世紀常用的一些動詞結尾現今也似乎有些衰退。
舉幾個常用的敬語應用例子,所有例子都是口語、非正式場合,書面語或正式場合另論:
對平輩:我去了學校。
나 학교에 갔어.
我 學校 去(過去式、隨意)。
對平輩:老師去了學校。
선생님께서 학교에 가셨어.
老師(尊稱、尊敬型格助詞) 學校 去(尊敬主語、過去式、隨意)。
對平輩:老師讓你去學校。
선생님께서 학교에 가라고 하셨어.
老師(尊稱、尊敬型格助詞) 學校 去(引用) 說 (尊敬主語、過去式、隨意)。
對年長的同學:老師讓你去學校。
선생님께서 학교에 가라고 하셨어요.
老師(尊稱、尊敬型格助詞) 學校 去(引用) 說 (尊敬主語、過去式、禮貌)。
對老師:校長讓您來學校。
교장선생님께서 학교에 오라고 하셨어요.
校長(尊稱、尊敬型格助詞) 學校 來(引用)說 (尊敬主語、過去式、禮貌)。
對家長:老師讓您來學校。
선생님께서 학교에 오시라고 하셨어요.
老師(尊稱、尊敬型格助詞) 學校 來(尊敬型、引用) 說 (尊敬主語、過去式、禮貌)。

8樓 JosephHeinrich 2024-6-11 18:29
作者:林 彌也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528297/answer/26429712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單以「使用場合及必要性」來談這兩個語言的敬語體系的話,現代日語可能會更寬鬆一些。一些語言學家認為其理由是日本更早的接受西方平等思想而廢除大部分社會階級區分的緣故。


日本的敬語使用場合有個重要影響因素就是雙方親近關係。親近程度達到一定程度,有時候是可以忽略年齡身份等因素的。比如說親子關係,在家裡父母與孩子使用平語對話,日本人覺得這完全沒有問題。而韓國相對來說會比日本更保守一些,這樣的情況沒有那麼的普遍。
日本的影視作品中我們偶爾能看見老師與學生用平語交流(舉個例子《K-ON》),而在韓國人看來就算再親密,師生之間不用敬語簡直跟造反沒區別,再不良的混混面對老師等長輩的時候還是會乖乖使用敬語說話。如果有興趣可以去翻《蠟筆小新》的日版與韓版比較一下看看,日版小新對幼兒園老師使用的是平語,而韓版翻譯時全部改成了敬語。


除了親近關係外,剩下的因素就是年齡與身份階級了。在職場等身份階級確定的情況下,後輩或下屬人無論年齡差距有多大,必須與前輩或上司使用敬語。那前輩與比自己年長很多的後輩該如何交流?現代日本使用哪種似乎沒多大講究,只要上下關係成立小年輕對老頭子可以很平常地使用平語。韓國就非常頭痛,一旦處理不好會引發一系列人際問題。


還有一點就是,日本也好韓國也好,近些年在非正式場合(非商業,軍隊,官僚等雙方身份差距明顯的場合),逐漸捨棄掉了使用敬語體系中的「上-下」形式,改用「尊-平」形式溝通,實在便利了不少。
9樓 JosephHeinrich 2024-6-11 18:29
青海里皮蓬:


那啥……日語。
什麼叫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日語簡直發揮到了極致……
另外說說古日語的敬語……一般來講古日語教程都會花三四頁,全是動詞特殊的表達形式,那個時候古韓語還沒有文獻記載呢(手動再見)

10樓 JosephHeinrich 2024-6-11 18:29
明顯是日語更加複雜。韓語只要加語尾시 께서 께,另外記住幾個不規則變換드리다 주무시다 드시다就好了。
日語光是來る就有尊敬語お越しになる、おいでになる、いらっしゃる、來られる、お見えになる,謙讓語參る等等變換。不要說語尾的各種變換了,往往說了一大句不知道怎麼結尾。


作者:Jie Zhu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528297/answer/5627996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