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24篇帖子。
(轉載知乎)在牛津大學 (University of Oxford) 就讀是怎樣的體驗?
1樓 JosephHeinrich 2024-5-5 21:34
2樓 JosephHeinrich 2024-5-5 21:39
作者:Bessie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06768/answer/149802008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謝邀,2016年從牛津數學於統計本科畢業,考完最後一場試我哭了很久,然後做了一個現在看來都很艱難的決定:轉專業!
現在我完成了2年碩士插畫設計的學習,很慶幸這一路走來所做的決定,選了數學這個基礎學科,並且堅持自己的興趣學習了插畫。如果你對我的故事感興趣,不妨用7分鐘時間看一看吧~
(2016年作品 《我的三葉結》插頁)
一. 初見和再見故事從我第一次來到牛津說起,剛來英國的那一年是2011年,我申請了英國的高中,來到英國後一切都是那麼陌生,但又很有趣,初生牛犢果然是一點都不害怕lol。下了飛機後借宿在牛津小鎮
里的一家home stay,我和小夥伴在牛津市中心轉了轉,路過了幾個牛津大學的學院,也不知道怎麼進去看,便坐在街邊的椅子上吃了一個三明治。那時並不知道牛津竟然有二三十個學院,遍布在牛津城裡,只記得那天太陽很好。
第二次來牛津是冬天面試的時候,一切都很不一樣了,懷着不一樣的心情,看到了不一樣的景色。我和其他來面試的學生們住在學院的宿舍里,第一次感受到了牛津大學
的氛圍,在街上看到穿着學術服的教授們在學院和學院之間來來往往。
天氣雖然很冷,但是學院里學生和老師都特別友好,令人感覺很溫暖。印象很深的是在一天兩場的面試後,我在牛津的街上閒逛,看到一位年紀很大的老爺爺穿着學術服從一個學院走出來,看到我好奇的小眼神,還跟我打了個招呼。我心想這一定是學術界的某位大佬,頓時感到非常榮幸哈哈。面試帶來的緊張感頓時消散了,畢竟有這樣的面試體驗也是很寶貴的回憶了,加上面試的食宿全包,想想都很賺。
二. 入學儀式和部分學院後來如願以償拿到了牛津的offer,帶着很多的憧憬正式入學了。
牛津的開學儀式叫matriculation非常有儀式感。 大家穿着學術服和正裝,拿着學士帽,所有的新生聚集在牛津的謝爾登劇院(sheldonian theatre)聆聽校長對於所有新生的期許和祝福。先是一段拉丁文
致辭,再是英文的演講。用拉丁文致辭可以在牛津的很多正式場合聽到(雖然完全聽不懂什麼意思)。儀式大約持續半小時,然後大家就回到各自的學院拍集體照和個人照片了。

(今年因為疫情影響取消了也是挺可惜了。) 
大家都在matriculation結束後和同學們合影留念~
St Peter』s College我的學院叫St Peter』s College,是個相對比較年輕的學院。
在開學前,學校會組織新大二的學長學姐們兩兩組成一個「家庭」,作為「父母」帶一兩個大一新生,為他們貼心答疑指南。一個家庭按傳統會在開學時一起聚餐,相互熟悉,讓新生們更快地在新環境里交到朋友!可以說是非常暖心的傳統了。
(圖片來自牛津官網)

(攝影師 Nick Guttridge)
從建築風格上看確實比別的學院簡約(jianlou)一些,別的一些學院是這樣的:
Mansfield College
St John's College
Christ Church
Brasenose College
就放這些吧,看得我越來越酸了。
當然有牛津的學生卡可以去大部分的學院里玩,還是挺美滋滋的。
入學儀式的那天,所有的新生一起拍了合照。
這個合照就會一直放在學院的入口處的門房放一年,直到明年有新生來,換上他們的照片。所以第二年重回學院的時候,心情就會很複雜,有一種「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的感覺,就感覺可愛的門衛老爺爺不愛我們了。
門衛們真的很厲害,記人臉和人名的能力無人能及。學院里新生有一百多位吧,他們都能在剛開學沒幾天就記住!有些大的學院有幾百位新生,我一度懷疑,他們是不是對着我們的合照,一個個用放大鏡看過去,在背後寫上大家的名字。相比起來,我到本科畢業的時候只記住了一位門衛老爺爺的名字,太慚愧了。學院的門衛都特別友好,有幾個門衛每次都會和我熱情地打招呼,走進學院就像是回家的感覺一樣。
入學儀式的那天,除了合照,我們還在學院里的教堂聽院長介紹學院的歷史。
後來有一次,朗朗在我們學院給幾個音樂系的學生上大師課,也是在這個學院教堂。學院的很多小夥伴都去圍觀了還拿到了合影!

三. 社交,學術和睡眠01 各種活動和社交說起來,牛津的活動真的超級豐富了,Oxford union經常會有各行業大咖來演講,還有辯論會,之前火出圈的Cecilia 小姐姐就是因為一段辯論的視頻。還有各個社團組織的各項活動,比如嘉賓講座,就業宣講會,唱歌比賽,樂隊表演,牛津春晚,話劇表演,演奏會等等。只要你想得到的,應有盡有。
放一些活動照片~

(牛津春晚)
(oucs組織的春節活動)

(Oxford Union)
牛津中國論壇
也曾在Oxford Union裡面舉辦,可以有機會見到很多嘉賓老師嘿嘿。我去了其中的一次,大約是18年還是19年的那次。
露出迷妹的笑容
但是Oxford Union里的各活動因為座位有限,大家經常要排很長的隊,等很久搶票。經常可以看見長達一條街的隊伍,非常壯觀。
天天向上的節目組也來過牛津。 張含韻
小姐姐超級美膩,而且看着特別元氣有活力!
還有很多的明星和名人,不一一舉例了。因為是著名旅遊城市,在牛津有很大的機率碰到名人。英國的皇室和首相也經常來牛津,畢竟這裡是盛產首相的大學嘿嘿,英國歷史大多數首相都是畢業於牛津或是有在牛津學習的經歷。
大家都有很多機會,參加這些活動和社團。我也曾經作為一個架子鼓萌新,參加樂隊表演,回想起來也是很難忘的體驗了。到現在我還特別喜歡看樂隊現場演出,都是源於那個時候和朋友們排練的歡樂。雖然學習真的很忙,但大家還是擠出時間,一起為一首歌反覆地練習,在表演的時候迸發出團魂,那種感動值得體驗一次!
因為有學音樂專業的學生,一些學院里有架子鼓,音響,鋼琴 等等的一些樂器,只要跟老師打聲招呼就可以使用了。既然交了那麼多學費,不要浪費學院的資源哈哈。
大二的時候我也組織過painting club,和牛津的公益組織 eshine合作,邀請大家一起來畫購物袋來募集捐款。想在學院里舉辦活動非常方便,只要去找門房大叔登記一下活動時間和地址,就可以預定學院的公用教室了,所以,各個學院的小夥伴們經常會組織一些有趣的活動。因為是公用教室,我們平時跟導師上課也經常在這個房間里,所以房間里有白板和投影儀。
在大學的最後一年複習考試的時候,我會抽空畫些水彩解解饞,過個畫癮。完全自娛自樂, 也沒有看什麼課程,就只是想畫而已哈哈。因為一幅水彩作品相對完成比較快,而期末複習時間特別緊張,休息1h都是很奢侈的事,所以選擇了可以很快完成的但自己並不太擅長的畫材。後來有了iPad,作畫更方便了,就很少用水彩了。

牛津的中文話劇社每年都會排練一兩部話劇上演。話劇愛好者們千萬不要錯過!雖然同學們都不是話劇專業,但大家的表演都非常精彩。話劇社的社長兼導演會確定演出哪部話劇,然後召集對這部話劇感興趣的同學們試鏡,最後確定角色的人選,還要為話劇製作道具和布景。導演和演員們在漫長的排練後最終把作品帶到大家面前的時候,我總是非常驚訝同學們在學習之餘,竟然還能完成這麼棒的表演!
(話劇表演 《床上的愛麗絲
》) 
雖然有各式各樣豐富的活動,但因為學習節奏非常緊湊,經常只能眼饞,身體還是要乖乖地在圖書館做題。所以大家最常去的活動就是吃formal了,畢竟飯總是要吃的。
英國的大學裡只有牛津,劍橋,杜倫大學
有formal dinner。這是一種正式的社交晚宴,大家需要穿正裝以及一整套的學士服,才能出席。跟學校餐廳其實在一個地方,但是擺上這些餐具和蠟燭後,感覺整個氣氛都不一樣了。會感覺formal的菜肴比平時好吃,一方面是廚師更精心的烹飪,另一方面大概是高大上的氛圍烘托吧哈哈。工作人員會為大家上菜,有開胃菜,正餐和餐後甜點。大家可以一邊享受美食,一邊聊天社交。
在牛津的時候一度覺得,社交基本靠formal。我請你一頓,你請我一頓,似乎成了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兩頓飯的時間聊下來,怎麼也比較熟悉了。
一些社團還會在11月11號,光棍節的時候,組織single formal,吸引很多單身汪們紛紛報名。燭光晚餐配紅酒,氣氛滿分。
在這裡似乎沒有一頓formal
解決不了的事!如果有,那就兩頓!
ormal的食物,突然非常懷念……好想再去一次

在牛津大家的一個樂趣就是去不同的學院打卡formal。因為每個學院的大廚不同,有些大廚甚至來自米其林的餐廳。可以邊吃美食邊聊天,簡直太幸福了。
02 學習的一天 大家都說在牛津大學學習有個「三角理論
」,三個角分別是睡眠,社交和學術。Study, Sleep, Social, 這三個s裡面只能選擇2個。所以對於這麼多豐富的活動,真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要麼頂着兩個黑眼圈去嗨,要麼嗨一年然後考試哭唧唧,要麼修身養性好好學習。當然也有個別大神中的大神可以玩轉這三角,大家只能投去羨慕的目光。

牛津真的是個學術氛圍很濃厚的小城市,到處都是圖書館,學期內的時候隨處可見學生們抱着一摞書穿梭在學院和系大樓之間。

國的大學都是一年3個學期的制度,而牛津的學期特別短,只有2個月,所以,一年有半年都在放假,真的不誇張。但是上學的時候,時間就太緊張了,老師的教學進度也很快。 
所以我一天的生活經常是:
早上8點半睡眼惺忪地從床上蹦起來,10分鐘刷牙洗臉。
(學生宿舍,不同的宿舍樓一些不同,都是一人一個房間)
衝出學院宿舍跟小夥伴一起去數學系,在路上塞幾口三明治或者餅乾。
(牛津的數學系大樓)
9點lecture開始,一般有2節。每節課是知識點漫漫的1h,如果沒有提前預習一下,就只有狂記老師在白板上板書的份了。
兩節lecture後,大約是11點或12點,所以會在數學系的食堂里吃了午飯,然後趕緊回學院自習,或者趕去跟導師的tutorial。一個下午的學習時間又過去了,有時候實在體力腦力不支了,會回去宿舍小睡一會兒。
(tutorial跟導師上課)
吃完晚飯後,大家一般去學院的圖書館做題。每周一般都5張題目,不同學院稍微有區別。別看只有5張紙,每一題都可能絞盡腦汁想好幾個小時,最後也不一定能解出來。就是這麼尷尬。深深讓我知道自己智商和別人智商的差距。
一道數學題就需要整整一張A4紙,有時甚至寫滿正反面。寫完作業的紙捏起來分量也不輕了,拿訂書機訂好交給老師。因為題目很難,所以大家經常挑燈夜戰到凌晨一兩點。最誇張的一次是,我在圖書管里熬夜到了四五點,第二天還要去上課。凌晨四點多,上夜班的門衛依然精神抖擻,正在看節目。我去交作業的時候又困又累,蓬頭垢面的,還帶點羞愧,畢竟我可能是最後一個才完成的學生。門衛大叔的目光非常複雜,是一種,「我懂你」的感覺,突然讓我聯想到了少林寺的掃地僧
。他們應該已經見過很多個凌晨四五點來交作業的學生了。
牛津的圖書館都是很有年代感的,也非常漂亮。同學之間經常互相去對方學院的圖書館一起學習,如果要問什麼,那就是可以相互監督。當你看到大家都非常努力認真地學習時,你也不好意思不學習,哪怕盯着學習資料發獃,氣勢上不能輸!
甚至在平時吃飯,或者去河邊划船的時候,大家都經常會討論題目。有些會玩的導師甚至會把客堂搬到河裡。大家一起邊游湖邊講題。學院都有划船的福利,我們學院是只要交3英鎊,就可以免費借學院的小木船去Magdalen Bridge下的小河划船。
天氣好的時候也會三三兩兩在草地上坐着,聊天看書曬太陽。
<img src="https://picx.zhimg.com/50/v2-7953c66abafc7e0dd4a26a746fd0f4c5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12" data-rawheight="200" data-original-token="v2-2d7964a2c6315f1a83d487c37e32de73"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x.zhimg.com/50/v2-47fa9ba81878d2bd7beaf30e3615b112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2" data-original="https://picx.zhimg.com/v2-7953c66abafc7e0dd4a26a746fd0f4c5_r.jpg?source=1def8aca"/>當然不一會兒可能就會犯困了,果然還是圖書館裡學習效率高。
四. 牛津生活和期末考試在牛津的生活有很多暖心的小地方,比如在宿舍里丟了一隻襪子,會有人特地寫一個失物招領,把孤單的襪子送回給主人懷抱(jiaoshang)。
在一個暴雨天,放晴後天空中出現了雙彩虹
,有情侶在雨中接吻,空氣里充暖浪漫(ningmeng)的味道。
在考試的前夕,學院里的學長學姐會在學院的鴿子洞(學生的信箱)給學弟學妹們送上考試佩戴的康乃馨。
期末考試前,學姐送我的發發,牛津的朋友們都太暖心了!
因為牛津大學對考試着裝要求非常嚴格,大家胸前佩戴的花也非常有講究。白色康乃馨
代表第一場考試,紅色代表最後一場,中間幾場大家都佩戴粉色的。如果着裝不規範是不允許進入考場的,所以我經常會在考試前擔心自己忘帶了東西而錯過考試。對於這個着裝規定,大家也是愛恨參半了。曾經有一個對於是否廢棄這個着裝規定的投票,很大一部分學生還是支持延續這個規定,看來大家還是喜歡儀式感的。
大家在考完試後會接受小夥伴們trash「愛的洗禮」,也有一些學生會
跳進河裡。可惜作為一隻不會游泳的旱鴨子,我只有圍觀的份了。

大家可能會奇怪牛津的學生們為什麼要在考完試後跳進河裡???
大概是因為考試的壓力實在太大了,而且考試是持續10天到兩周的,每一門的難度都很高。放一張我一年裡所有的資料和做過的題合照。
一年的學習下來,到了期末,資料有這麼厚!
同學們,這是數學系!所有資料都是要求「全文背誦」,少一個字都不行的那種。我在申請前真是萬萬沒有想到數學系是對記憶里要求這麼高的學科。
申請大學之前以為:題目都是自己想出來怎麼解的,屬於船到橋頭自然直。
上大學了才發現:定義,定理,和推導過程都要記住。屬於從頭開始學造船。。。
還好除了考試季,生活還是比較美好的。牛津的市中心經常會有活動,比如有藝術品和手工集市,還有古董市場,大家可以淘自己喜歡的小物件和畫作。聖誕節的時候,街上會有一些大型的娛樂設施。

學院里有時會有婚禮進行時。我也有幸受邀請去參加了一場婚禮,在學院教堂里看到完整的英式婚禮,和大家一起在草坪上曬着太陽喝酒聊天,感受到喜慶的氣氛。
快到夏天的時候,很多學院都會舉辦舞會 (College Ball)。大家盛裝出席,喝酒聊天看錶演在學院里玩到天亮。
學術和浪漫的氣氛在這個可愛的小城市裡共存。大家聊起上學時的時光,無不充滿着懷念。這裡承載了我們太多的青春和酸甜苦辣的學習生活。 
五. 離開牛津在牛津度過了一年,兩年,三年;這是一段非常美好但又有些苦澀的時光。牛津像個潔白的象牙塔
,除了學習上的煩惱一切都不用你擔心。這裡的老師是各行各業的大神,同學們也很友好,還有可愛的門衛們和你噓寒問暖。在這裡可以完全投入到學術中。
但令我苦惱的是,我漸漸發現,自己並不適合鑽研數學,而是非常喜歡畫畫。我常常在學習的空隙里畫畫解壓,可是依然不覺得盡興。沒有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是最令我苦惱的地方。
(2018年作品 《顛倒空間》)
在暑假沒有太多學業壓力的時候,我學了油畫,發現在畫畫的時候我才是完整的自己。

(一些大學暑假時的畫作)
我沒有在數學裡找到自己,但是我在畫畫的時候找到了最開心的自己。一切的一切都讓我更加堅定了想轉專業學畫畫的念頭。
畢業後我也幾次再回到牛津,其中一次就是和家人一起來參加畢業典禮,和這個城市正式地說了再見。

也有一次來參加朋友的畢業典禮。我們拍下了這張照片,我畫成了畫,就像我們幾個剛入學那時的樣子,時間過的真快。我們都開啟了人生的另一個階段。
畢業後每次回到這個城市,從牛津的火車站出來,總覺得這裡空氣里的味道和其他英國的城市不太一樣。有一次回牛津的時候,我在朋友圈裡說了這個感受,其他小夥伴們表示感同身受,有人評論說這是知識的味道哈哈。可能是求知路上的鳥語花香吧。
16年本科畢業後,經過了一年半的時間學習插畫設計和準備作品集,我最終拿到了倫敦藝術大學的offer,圓了自己的一個夢想。還記得那天我修改作品集排版到了凌晨4點,睡了三個多小時後又起來繼續修改。扒拉了幾口早飯去那天上午的面試,在得知拿到了錄取通知時,我當著面試導師的面哭了出來。現在想想,大概我是第一個在錄取後哭了的學生吧。整個過程中有太多的困難和壓力,在那之後,我突然發現頭上長了第一根白髮。如果這是追求自己夢想的代價,這很值得。
經常有人問我,你會不會後悔曾經學了數學本科而不是藝術設計?
我會回答他們,一點也不後悔,反而我很慶幸有這樣一個經歷。因為在本科數學中鍛煉的思維,越長大越覺得受益匪淺,也幫助我更快速地學習新知識。最近在做一個美術項目,萬萬沒想到,本科學的數學還能在流程策劃和優化上起到幫助!
至於數學和插畫是如何產生關係呢,我們下篇再聊吧~

到這裡,故事說了一半;而下一篇,是我人生中的另一篇章了。
祝願大家都能收穫自己夢想的offer!


10.15更新
我是如何從牛津數學系轉專業到藝術的呢?今天更新了一下自己的經歷在這個回答里,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點開看看
非藝術專業申請藝術留學有朋友和我分享一下經驗嘛?103 贊同 · 61 評論回答

11.4更新
有很多同學私信問申請牛津的tips,我和幾個朋友課餘做的校園自媒體「小灰在牛津」最近幫大家建了個牛津申請交流群,想進的小夥伴可以留言,我空了拉你們~

3樓 JosephHeinrich 2024-5-5 21:40
作者:小籠包Sophia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06768/answer/275007566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牛津社會學全額獎學金博士在讀。
簡而言之,對一心想做學術的我來說,在牛津大學讀社會學是一種極致的體驗。
牛津是一所學院制院校,我所在的Nuffield學院,是牛津大學政治、經濟、社會學的精英學院。人們常說,牛津學社科的人很多,能進入Nuffield學院學社科的人卻是鳳毛麟角。還記得剛入學時,同學聽說我一個華人進入了Nuffield,紛紛來向我這個「大熊貓」打聽Nuffield的情況,我也確實為自己的學院感到驕傲和自豪。
學習方面,Nuffield確保每位學生都有充足的的獎學金和研究經費,這讓我能自由自在的開展研究。學院還為我這個博士生提供了一個獨立的辦公室,幸運的是我的隔壁就是一位諾貝爾經濟學獎
提名者,每天和這樣的學者做鄰居,不努力都不行啊!
我的辦公室社交方面,學院每個星期舉辦Formal Dinne
r讓我們和學界大佬零距離交流,學院還有自己的酒庄和產業,甚至我們social喝的酒都有自己學院產的,每周一次的晚宴大大幫助了我們建立自己的network。每天3:00pm左右下午茶期間,很多教授也會來小咖啡廳和我們一起聊聊有意思的學術idea。
Nuffield自產的白葡萄酒Nuffield小咖啡廳,無數學術創意誕生在這裡生活方面,我的衣食住行都被學院考慮到了,宿舍就在市中心,每天短短的通勤時間路過的都是牛津最美的風景,一日三餐也都被學院包圓兒了,請來的廚師還是米其林廚師,聽說我們學院還會和其他學院較勁,把更好的廚師挖角過來。
食堂美食總之,在牛津讀社會學的我,像一隻學術幼崽被學校和老師們小心保護起來,就是為了幫助我在就讀期間學到更多東西、交到更多朋友、享受更好的生活,為了讓我在追求博士學位的過程中成長為一個更優秀、更成熟的學者。我真心熱愛這種純粹的學術環境,同時也十分小心翼翼的學習和成長,為了能成為那個讓學院和導師驕傲的自己。
4樓 JosephHeinrich 2024-5-5 21:41
作者:李赫真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06768/answer/7108116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牛津教程 
我記得在牛津第一年,到圖書館去拿我接下來四年會用到的書籍。那些書又多又重。我拿到大概十本書,一本平均都有800面。每次放假或開學我都得搬進房間或搬回圖­書館。。。辛虧這些書籍只是參考作用,不需全部讀完。​

第一個教程的功課,我得利用那些書來解答十道題目。我的教授說大概會花費8個鐘頭。但我卻用了16個鐘。雖然有些暗示,但教授沒說在書籍的那一面能找到答案。在高中,我以為我找資料的速度很快。但這些書的內容不簡單。我發現我的同學都很用功。很多生物化學的題目我都得從頭自己學,自己找答案。所以我有些不明白教程的用途。既然我已找到答案,為什麼還需要上呢?但是最後我還是有些題目不完全了解​


我們得被答案「pidge」給教授。每個學生與教授都有自己的信箱,叫做「pidgeon box」。​


每個教授也有自己的辦公室。我的教授的辦公室很漂亮,有大又舒服。所以其實,我很高興能夠邊喝茶邊上課(茶是教授剖的!)。Oriel學院有四個生物化學學生,而我們上課時是兩個兩個的。​


第一個教程令我對學業感到開心滿意。我非常集中,對教授的解釋印象深刻。甚至,我寫他說的都寫得手痛了。第一堂課是教授教導我們。但接下來是我們介紹我們所學的課題,而教授會丟難題給我們解答。所以,上課之前做好準備非常重要。如果功課完成不了,最少必須讀好該讀的資料。我們上的這種教程一個星期兩三次。但第二年後,只有一個星期一次。​


不同科目的部門很多都在牛津城市的北部。很多學生都會經過一條路,叫做South Parks Road。走在這條路上,我經常想起我竟然考進了牛津大學
。每天早上,這裡都會有很多人散步或騎腳踏車。​


牛津學生的生活是,從早上9點讀書到旁晚5點。讓後接下來的時間就能放鬆。這種生活很像打工的人。我覺得我很多的英國朋友都能做到。我也希望能夠做到,但沒有他們那麼有紀律。就算他們晚上玩得很晚,早上還是比我早到圖書館。而且因為每個學院都有圖書館和餐廳(有些學院的很大,有些如我的就比較小),到差不多4pm,都會看見有些學生是穿着睡覺衣褲的。​


實驗與實驗室
我的實驗夥伴做實驗非常有了解。實驗室的規矩是,只要做完實驗,就能回家。但是最多只能待八個鐘頭。我和我的夥伴多數都是第一個回。通常到實驗室做實驗都會吃掉午餐時間。有些天,實驗不是很難時,我們會盡量在午餐時間之前回去,感覺真不錯。

實驗夥伴通常也是學院里的朋友。我們可以自己選實驗夥伴。我們學院的另一隊經常是最後一個離開實驗室。所以他們在教學助手(管理實驗室的人)當中算有名了。他們一般都很輕鬆地工作,邊做邊聊天。第二年,我們的夥伴調換,而我也變成最後一個離開實驗室:(​ 


牛津考試
在牛津,我們的考試制度比較特殊。我們的考試是年底考的(而生物化學,材料科學,政治經濟哲學等第二年都沒有考試)。而最後的考試成績只是有第二,三和四年的成績決定。其他三年的課程,最後三年大學的考試成績只有兩個星期的考試而決定。

所以,第一年的考試不會影響最後的考試成績。但是,我還是考到了一等榮譽,得到了穿上書生袍的資格。​
1st >~70%
2:1 60~70%
2:2 50~60%
3rd 40~50%

這個「sub fusc」的禮服我們經常穿。有兩種禮服,一種是考到一等榮譽的人穿的,另一種是其他人穿的。第一種比較好看,而且在冬天時也比較溫暖。有時,你會看到一些整天玩得朋友,去formal時卻穿上了scholar』s gown。​


既然整年既有一個考試,所以年底考試考的範圍非常廣。第三年考試考第二與第三年的功課,可說大部分人其實都已經明白課程的內容,但是難在把內容背下,然後再考試里發揮。​


三年年底,生物化學考六科。從禮拜一考到禮拜六,每天都考三個鐘頭。時間是非常緊迫的。甚至從2013年之後,安排的時間表改成拜六到拜六,只有一天休息。這是因為前幾批學生要求的。所以,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每個人壓力都很大,而有些學生選擇明年再考也是有的。​


有一個笑話我以前經常說,就是我依賴red bull 汽水
來溫習考試。我不是一灌灌開來喝,而是一次過打開十幾灌,倒入瓶子里喝。我有一個朋友在考試後告訴我,他在兩個星期內考十一科。他是讀古典文學的。而且古典文學與法律
在第一第二年是在年中考。所以,當每個人都沒有考試時必須溫習考試會比較難。考試後,教授跟他說這將會是他們學業上最大的難關,而他們已過了這關。​


我有一個朋友的媽媽竟然在考試期間過來陪她,因為她壓力太大了。當然,她一直在讀書,沒空聊天,所以媽媽只能在她旁邊看着電視,給予精神上的支柱。


牛津的考試很傳統。來到牛津的旅客對我們的考試也感到興趣。我們得穿sub fusc禮服
考試。這包括繫上白領結和拿着高帽。如不穿成這樣,根本近不了考場。所以考場里是這樣的。


但是在考場里是可以把袍和白領結
拿掉,因為可以很熱。我甚至連袖子都拉上了好讓我能夠舒服地考試。好笑的是考試之後,還得把它穿上才能走出考場。我第三年考的第五個試,沒把白領結繫上,竟然被考官攔住,要我把他穿上才能離開。


加上,我們也有戴上一朵康乃馨的傳統。第一天考試戴的康乃馨是白色的,象徵好運。接下來是粉紅色,最後一天戴的是紅色的。所以,我雖不願意,還得在房子里澆花!這些康乃馨
一般是朋友或學院提供,讓考試的氣氛活躍一些。​


我們在考試之後慶祝的很好。所以每個人無論考試表現如何都會開心。考完試的人從不同的柵門,便有朋友在外面等着與他們慶祝,拿各種汽水來潑他們,什麼水都有,肥皂水,啤酒等。​


這張照片是我的工程師朋友靠着牆被人用香檳噴。打開瓶蓋之後,瓶蓋竟然還打到他的臉。但最搞笑的是我看過一般朋友用焦糖來潑他的朋友,真是難以想像。​


考完試了,也有些人會跳入河裡,慶祝度過了難關。​
我們也有一種考試叫做「collections」。很多人覺得這很奇怪。Collections是迷你考試
,在每學期的考試考。學生一般都得在禮拜三以前回來,在禮拜四跟五考。這應該是必須的,應為牛津一年度假時間超過半年。而且如果你選擇退學一年,回來時必須在collections里考的60%以上才能回來。


學院科目晚餐
每年,我們都有一個一年一度的豐富晚餐,與同科的學生一起吃。比如Oriel生物化學的晚餐是Oriel生物化學生參與的。這個晚餐很特別,我們與教授一起像朋友一樣用餐。通常,有這些菜色:​
1) Champagne reception(香檳)
2) 4-5 course meal(豐盛的晚餐)
3) Drinks(啤酒)
4) Bar (optional)(到酒吧聊天)

我第一個晚餐非常豐富。在用餐的中間,有冰糕讓我們能忘記之前吃的食物的味道,準備下一道菜。​


我從來沒有在教授面前喝醉過。但是我的同學有。Oriel學院生物化學的頭教授是Dr Max Crispin,但我們稱呼他為Max,以他的名字稱呼他。我開始覺得不習慣。Max自拍了幾張,我也非常佩服他,因為他有自己的研究和開發公司,專門搞癌症這方面的。​


我記得一個特殊的早餐,有些搞笑。有一個喝醉酒的神學生昨晚有他的學院科目晚餐,竟然一直喝到了天亮。​


這就是我在牛津大學的經驗,希望與你們分享後,你們覺得有幫助。

5樓 JosephHeinrich 2024-5-5 21:42
作者:匿名用戶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06768/answer/2928788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蟹妖!
@尹筱天
@布之布之


被人邀請了很久啦...但是不知道寫點什麼...畢竟體驗太多了...很難整理出頭緒。
我是今年6月哲學政治經濟(PPE)專業畢業的。歡迎大家在評論中提問。問了我就寫。
===========================================
學習
關於我專業的綜述請看這裡我的回答:
政經哲專業具體是在培養什麼樣的人才?
然後上乾貨:
學習內容:


第一年:全部必修課。
哲學:General Philosophy (認知論、懷疑論、perception、歸納induction、primary and secondary qualities、心靈肉體二元論、自由意志、個人身份),邏輯學導論(propositional and predicate formal logic),功利主義(主要關注J.S.Mill Utilitarianism)。
政治:理論(盧梭《社會契約論》、密爾《論自由》、托克維爾《論美國的民主》、馬克思《共產黨宣言》The German Ideology等以及民主、自由、權利、意識形態等核心概念),Institutions(美英法德四國中三國的行政、立法、司法、黨派制度、political representation、政策延續性等)。
經濟:中級微觀經濟學,中級宏觀經濟學。
第二第三年:基本全部選修課,講我選的。
哲學:倫理學(形而上倫理學、利己主義/利他主義、功利主義、康德、Virtue Ethics、休謨、自由意志和道德責任、權利),早期現代哲學(笛卡爾、萊布尼茲、史賓諾莎、柏克萊、休謨、洛克),語言邏輯哲學(Definite Description、專有名詞、pragmatics、vagueness、隱喻、Truth、條件句、副詞、代詞、撒謊者悖論等)。
政治:政治理論(Power和權威、政治義務、民主、自由、權利、正義、平等、公共利益、意識形態、自由主義及其批判者:communitarianism、保守主義、女性主義、民族主義、社會主義)。
經濟:微觀經濟學(福利經濟學、信息經濟學、博弈論、industrial organisation以及競爭),宏觀經濟學(發展經濟學、Real Business Cycle、中期非完全競爭框架、短期波動、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歐元區問題),計量經濟學(機率論、統計學、回歸、times series econometrics、四個應用話題:不平等及貧困率、政策評估、通貨膨脹預期、消費理論),博弈論(很難列話題,學得好的話基本要看到Fudenberg & Tirole的textbook的level吧,純為了考試Osborne - Introduction to Game Theory也差不多夠用)
學習形式
Tutor布置reading list,每周兩篇1500字左右的essay(或者有些經濟科目的話,problem sheet),然後在一對二的tutorial上和tutorial partner以及tutor進行討論。牛津的tutor不是很水的...不是美國/中國概念上的。比如我的政治理論的tutor就是大學的professor(嗯大家知道在牛津混個professor比在美國還是要難那麼一點點的)。

6樓 JosephHeinrich 2024-5-5 21:43
北小都​:

一言以蔽之,可能就是,好像每天都生活在古老而夢幻的魔法世界中呢!其他關於牛津的電視劇電影就不提了,直接參見《發現女巫》的各種截圖吧。
打卡聖地,偶Bodleian必須是排名第一的!沒錯,我們的單車車籃也可以很復古!坐在這麼古典的reading room里,學習和戀愛真的可以兩不誤哦學院的chapel無時無刻不在散發著來自中世紀時期的神秘氣息和明星名人來場街頭偶遇也不是不經常有的哦當然,縱使美圖眾多,也展示不盡牛村豐富多彩而充滿津韻的美好生活。作為一枚在牛村混跡多年的老司機, 接下來就是具體開扒的時候啦~
暫時,僅分享十八點哈!1. 儘管有刷不完的sheets, 寫不完的essay,但是!吃formal
的時間總是能擠出來的。而且,往網一吃就是好幾個小時。吃完不過癮, 還要去學院的Bar里接着玩。

2. 雖然感覺自家學院的飯菜味道還是闊以的,但是,去別人家學院蹭飯的時候,還是要英式恭維一下,你們學院的飯比我們的好吃太多辣~~同時配上一雙星星眼~

3. 認識新的小夥伴,大家自報家門的第一句話總是,我是哪個學院,讀哪個專業的,研究課題是啥,我導師是誰,我導師如何如何厲害,我對我導師如何崇拜。。。

4. 第一年去學院古老而華美的Dining Hall吃formal,每次都要dress up得美美的,嫌Smart Attire規格不夠高,特別喜歡Black Tie的場。逛街的時候,特別關注那些blingbling的漂亮小禮裙高跟鞋,恨不得統統打包回家,吃一場換一套。拍照凹造型也是經常有用力過猛之嫌。

從Starter到main course再到desert,每次動刀叉前都要先調好光,擺好餐盤位置,完成美食大片的拍攝。回來發facebook還要仔細註明每道菜的菜名。。。比如,像偶家學妹小意的這組某次Christ Church formal圖這樣:
Roast Partridge Breast with Pickled Beetroot, Goats』 Curd, Date and CaperSeared Scallops with Feijoada, Garlic and Parsley SaucesRoast Duck Breast with Blackberries and Girolles, Cider Fondant Potato, Celeriac Purée, Irish CabbageDark Chocolate Tart, White Chocolate Brûlée and Oxford Marmalade Ice Cream結果到了第二年第三年,邀請別家學院小夥伴來吃formal,隨便一條連衣裙就搞定了。有學妹甚至毛衣秋褲啥的都穿着去Black Tie的場了。


5. 到了牛津之後,秒成G&D的死忠粉,當然不是前段時間被批的體無完膚全民抵制的那一個,是牛津當地的一個超火的雪糕品牌!目前在寸土寸金的牛村已經開了三家分店。是約會和朋友間小聚的聖地。超級推薦他們家的Oxford Blue和Pistachio口味!吶,請認準這個牌子哦6.學校還有學院的圖書館實在太過美好,學習氛圍超級濃,去圖書館完全成為了一種享受!現在回憶起來,都還能記得夏日的夜晚,靠窗坐在學院圖書館裡,開一盞小檯燈,被暖氣熏熱的夜風輕撫着寫論文的場景。《哈利波特》電影中,Hogwarts Library的取景地就在偶大Bod很多學院自家的圖書館也超級贊的,比如,Merton Library7.可能是答主本人長得比較友好,在大街上,經常會被遊客攔截下來打聽牛津大學的位置。剛開始的時候自己也不知道應該如何解釋,到後面,就能自豪得開啟講解員模式了:我們學校沒有校門口,參觀學校就是參觀各個學院。我們有38個學院,6個永久私人學堂
,分散在牛津市中心不同的地方……8. 對Boat Race產生了莫名的濃厚興趣。而且,特別崇拜學院裡面那些賽艇隊里的小哥哥小姐姐!有沒有覺得特別帥?!9. 去流經學院的Cherwell河上划船變成了常規娛樂項目。沒幾次下來,就堅定得認為Punting(用篙撐船)要比Rowing(拿槳划船)好玩多得多!10. Trinity term 的時候,最期待的不是放假,而是參加各個學院的舞會。因為舞會的票價還是有的小貴,一般在50-200鎊不等。所以,每次參加學院舞會,很多人最大的目標就是:要把票價玩回來!不過,像答主這種嗜睡狂魔,最高紀錄居然只撐到了凌晨1點半。。。而且還是在吃了兩塊巧克力,喝了一杯薑茶提神的情況下。結果就被那次同去的好友給鄙視了。。。PS. 牛津的舞會,一直玩到凌晨的話,是有特別獎勵的——就是,所有幸(ao)存(ye)者,一起拍一張Survivers』 Photo作為留念。以後拿出來,可值得炫耀啦。答主現在已經後悔了~~下次回去,一定要玩到天亮!
Survivers』 Photo一般都是攝影師從高處俯拍的,就像下圖醬紫~
11.在牛津,丟啥都不能丟自己的Bod card。沒有了卡,吃不了食堂的飯,進不了學院的門,借不了圖書館的書,商場、餐廳、奶茶店通通打不了折......感覺就是一下子從天堂跌進了地獄啊。補卡的費用記得那會兒是5鎊的樣子,倒也不貴。那麼,為什麼我會知道呢?因為平時玩得很好的一位學妹已經丟了N次卡了。。。希望今年不要再丟了哦,學妹大人~~
12. 剛住進學院宿舍的時候,很不習慣scouts(宿舍管理員)每天進來打掃衛生,隔周還會換好床單枕套。為了塑造東方妹子的居家好形象,每天只好把房間先收拾好再出門…沒幾周,就發現實在太麻煩,然後,就徹底放飛自我了…(所以,在牛津,scouts可能是最了解你的很多生活小秘密的人…)


13.不知不覺就成了講述歷史名人故事的小能手!因為,參加學院活動,學院的前輩們一定會跟你爆料各種學院名人的八卦。去其他學院蹭飯,飯桌上又會有更多其他學院的小夥伴們分享自家學院那些年的種種事迹。聽得多了,也能隨口能講了。比如,雪萊在Univ只待了一年就被學院開除了。據說他在牛津上學時整天泡在圖書館,每天的閱讀時間長達16小時,但只聽過一堂課。不過,被踢出學院的原因倒不是因為翹課,而是,他寫了一篇題為《無神論的必然性
》的論文~
比如,1602年Bodleian Library 建館的時候,Thomas Bodley爵士立了一堆館約,其中有一條是:館長必須保持單身!這項規定在第一任館長那裡就被華麗麗地無視掉了,而且還是當年就結了婚~後繼者們也幾乎都是工作結婚兩不誤。又過了兩個多世紀,這項規定才被正式廢止。
再比如,薛定諤
是在Magdalen 學院任教時接到了諾貝爾獲獎電話的。但是,那之前,他在學院里就已經很出名了。因為,來Magdalen學院報到的時候,他不僅帶着自己的夫人,還帶着懷孕的情婦。。。後面被全院的fellow給鄙視了。
還有哦,在十八世紀,Magdalen出了一位挺悲劇的Fellow。名字就不點出啦。這位fellow特別想在學術界作出一番事業。於是乎,就出版了一本研究古希臘詩人Apollonius Rhodius的「學術作品」。結果,差評如潮。有傳記作家調侃道,「當時古典學術界最權威的德國學者就是從這位同仁的三流作品中評估牛津的學術能力的」。後來,這位fellow就再也沒有出過書。再後來,他就成為了一名非常嚴厲的fellow
。。。
14. 日常學習生活碰到各路名人明星幾率太高,照說應該會鍛鍊出超強的免疫力。然額,並沒有。。。每次看到大牛教授來演講,還是會秒變迷妹,各種簽名合影要起來。17年第一學期,Oxford Union邀請的嘉賓中有影視圈的Sir Ian McKellen(甘道夫
,萬磁王
的扮演者),Jimmy Page(世界級結他手),Alex Pettyfer(風暴突擊者
的辣個小瀾孩),Liv Tyler(魔戒里那個漂亮的精靈公主)…時尚圈的Marc Jacobs,Cath Kidston,Calvin Klein,政界的Heinz Fischer(奧地利前總統),President Tarja Halonen(芬蘭第一位女總統),Monica Lewinsky,Chris Patten(彭定康,牛津大學前校長,香港最後一任總督),Kevin Rudd(陸克文,澳洲前總理),體育界的Mark Cavendish,Tom Daley……此處省略N個字。
英國皇室成員來的也很頻繁。女性成員一般都是來給某個慈善機構的活動站台,男性成員則是出席某個中心大樓的揭碑儀式。比如,
14年牛津大學
中國研究中心的新辦公樓落成的時候,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都來了。(PS.中心提供中餐,而且做的味道還不錯的說!)
17年5月,查爾斯王子
和卡米拉
到訪牛村。作為慈善機構Maggie's的主席,卡米拉當天下午要去探望住在Churchill Hospital的一些受該慈善機構幫助的癌症患者;而查爾斯則出席了伊斯蘭研究中心的一場揭碑儀式,並參觀中心的新大樓。
記得女王和菲臘親王最近幾年也來過,但是一時找不到具體的記錄了~~
PS. 動不動,你的老師同學就是某位名人。比如,Sir Ian McKellen目前是牛津大學有着悠久莎士比亞戲劇演出史的Worcester 學院的傑出訪問學者。
Maggie Smith,也就是《哈利波特》裡面的麥格教授的扮演者,17年拿到了Mansfield學院的榮譽教職席。
18年, 希拉里·克林頓
也成為了該學院的fellow!
史上最年輕諾獎得主巴基斯坦少女馬拉拉目前在LMH就讀。。。 妹紙去年還當選了學院的social secretary=D
馬拉拉妹子的參選海報就不一一列舉啦。
當然,歐洲的貴族同學肯定也是有的,只不過,很多人會隱瞞身份不讓太多人知道就是啦。
我記得我那屆有位小哥,聽別人說是挪威的一個貴族,家裡住超級大的城堡。不過,小哥看着很低調很害羞,一點不符合想像中神采飛揚的歐洲貴族形象哈~~不過,人還是很帥很有禮貌滴!


15. 你以為來牛津主要是學習的嗎?太天真啦。社交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連學習都能帶上一定的social function的呢!課餘之外,你會發現系所裡面有很多小規模的學生自發組織的定期舉辦的seminar, workshop等等。比如,最最常見的Graduate Work In Progress。
就是,每次都會有一位同學給大家分享下自己最近論文寫得咋樣了,有什麼新發現,哪裡困惑啦,然後其他在座的小夥伴們就會各抒己見,各種支招:這個論點的支持論據可以在XXX的某篇論文中找到,用同樣的方法論可以推導出XXX。。。
喲,論文終於討論結束了,接下來商量下去哪裡吃飯吧~~因為分享者的topic每次都不一樣,所以總能吸引到新人前去圍觀,藉機也能認識新的小夥伴,一舉多得啊。
這個時候,還是要分享下偶們高大上的考場美照滴,有沒有想去考一場的衝動?16. 牛津的peer pressure老大了。一不留神就發現,身邊全是學霸,而且還是拿獎學金的,看起來好像每天都在各種玩的那種!怎麼辦?想開點,習慣了就好。

17.遊客以及初來咋到的新生,是很容易被我們這些牛津老人識破身份的。因為,剛進村的新人們很容易犯各種認知錯誤。 比如,a.把University College和Oxford University搞混掉。
b.夏天去punting,也就是劃英式平底船,站在了船的「劍橋端」。
這裡要強行解釋一波:是這樣子滴。英式平底船的一端是一個高出來的平台,而另一端沒有平台,是一個向船中間凹陷下去的嵌了木板條的斜面

平台端是劍橋端,而斜面端則是牛津端。
事實上,對初學者來說,牛津端要安全得多,因為在平坦的劍橋端容易滑下去。


c.想當然地以為New College是一所新學院。
嘛~~雖然它在成立時的確是新的,但那是在1379年!In fact, 它是牛津大學另一個最古老的學院。


d.很多人都會把Magdalen學院的名字錯念成「Mag-de-len」(瑪-格-德-林
)。
這裡必須糾正一下,Magdalen的正確的發音是「Maudlin」(莫-德-林
)。用我們自家學院小夥伴的譯法,叫「摸-得-靈」。


e.牛津的老師們,叫成Oxford Teachers或者Oxford Professors,都是不對的哈。
因為,「老師」(Teachers)一詞只適用於中小學教師,而牛津大學擁有學校授予的教授頭銜者非常少——往往一個系只有一位~!所以稱呼牛津的老師們,常用且恰當的統稱是——「牛津導師」(Oxford dons)。
再細分一下,隸屬學院教職工隊伍的導師可以稱為「Oxford fellows」;被各科系指派來開堂授課的導師稱為「Oxford lecturers」;還有雖然單獨授課但實際上並不一定是某個學院的永久成員或者講師的導師就叫「Oxford tutors」。


18. 牛津大大小小的傳統活動實在太多,時不時就要打開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十月。新生入學後的第一周周末,所有人都需要參加Matriculation(入學典禮)。這是個必選項,不選就意味着永遠無法畢業了哦!入學典禮當天的着裝也是特別講究,學校嚴格要求大家必須穿上一件黑袍,一頂叫「mortarboard」的學士帽,以及全套sub fusc

一套sub fusc, 包括:
1. 一件深色西裝+深色鞋襪或一條深色裙子+黑色鞋襪或一條深色西裝褲+深色襪子
2. 一件深色外套(可能需要)
3. 一雙黑色鞋子
4. 一件白領子的白色襯衫
5. 一個白色蝴蝶結領結或黑色蝴蝶結領結或一條黑色領帶或黑色絲帶
在自家學院拍完同年入學的新生集體照以及個人照之後,大家會一同前往市中心的謝爾登劇院參加全校的新生入學典禮。


記得拍學院新生集體照時,工作人員給每個人都發了一張黃色的小卡片,讓大家寫上自己的名字,在排隊依次走到搭好的攝影架之前,將小卡片正面朝下放在一個小收納盒中。一開始,我還很好奇卡片的用處。直到幾周後收到裱好框的合照時,才發現對應的站位底下都備註了每個人的名字。真的是又古老又可愛的標記法呢!
因為劇場容量有限,所以不是所有新生都會在同一時段參加入學典禮。除了校長需要全天循環出席,學院的院長們只需在自家學院的新生們到場時出席即可。這裡心疼校長3秒鐘~~
因為學院很多,大家要分批入場,每場分配到的時間也很短。流程簡潔,整個過程如行雲流水,大概15-20min搞定。
你會和其他新生們引導到禮堂中間的一個過道兩側站立,自家學院的院長會坐在禮堂座位前。然後,儀式就開始啦!
牛津大學的校長會手持銀色權杖進入過道。此時,學院的院長會向校長鞠躬,口中開念一串拉丁文,請求對方將本院的學生正式納入牛津大學。校長接着會用拉丁文回復:「爾等今日已被錄入本校學生名單,需遵循本校一切相關法規。」(「Scitotevos in Matriculam Universitatis hodie relatos esse, et ad observandum omnia Statuta istius Universitatis, quantum ad vos spectent, teneri") 發言完畢之後,校長會用英文再做一個簡短致辭,然後,大夥就可以撤啦。
三四月。牛津劍橋賽艇對抗賽,也就是赫赫有名的 The Boat Race~
這個傳統賽事,可以說是每年必須打卡的牛村頂級熱門項目!
記得第一次去觀賽,傍晚的比賽,下午2點多先到火車站集合後,跟着牛津中國學聯大部隊浩浩蕩蕩出發來到倫敦。一想到終於有機會去泰晤士河邊吶喊」Shoe the Tabs!」 這句名口號的時候,內心超級激動的。(這裡稍微科普一下,口號的含義當然是給對方學校喝倒彩的。劍橋的小夥伴不要打我。。。打我,我也不會把你們的口號放出來的~~~)
在倫敦換乘Tube的時候差點和隊伍走散,幸好牛村的村民們還是自帶光環很容易識別的。跟着大家走到接近目的地的一個街角時,還有好多一看就是學校派出的粉絲後援隊成員在挨個給我們派發牛津藍的應援棒!
觀賽者真的敲多的!目的地是位於Bishop Park的Fielders Meadow的大螢幕下方,抵達時周圍已經聚集了很多人。通過大螢幕,可以看到兩校的選手們都已經做好了要一口氣拼掉對手的準備了。。。此處省略N多字。當然,最後是我們牛津的男隊和女隊雙雙勝出,哈哈哈~~~
五月。五月的第一天,Mayday, 也就是一個超級大日子。這天也就是傳說中的牛津學子集中跳橋日了。
據說,跳橋這個活動項目是1980s那會兒開始流行的。危險係數在牛津的各類活動中絕對能排前幾。
據說,最嚴重的事故發生在2005年。當時有1萬兩千多人參加了May Day的晨頌活動,很多人不顧勸阻硬是從莫德林
橋上跳下,結果有十人被送入了醫院。因為這個原因,牛津政府自2006年起採取了封橋措施,至2011年才重新開放。不過,這幾年,節日當天跳橋的新聞已經很少聽見了~
(估計大家對於牛津危險係數高的其他活動也很好奇,這裡我補充一個吧:新生周的pub crawl——也就是晚上去不同的酒吧一家一家喝過去。幾乎每年都會有新生因為醉酒出事故,比如,心臟病突發去世或者從樓道里摔下身亡…唉,這裡默哀3分鐘。。。)
那麼除了跳橋,這天還會發生什麼呢?
市中心會有一群群穿戴非常有英國民族風情服裝的人們在樂師的伴奏下歡快地跳着一種叫莫里斯舞
的舞蹈。
Magdalen學院的唱詩班會在黎明時分沿着日漸磨損的石階登上學院Great Tower的塔頂吟頌讚美詩歌。吟唱時長7分鐘,所唱內容為讚美詩Hymnus Eucharisticus,緊接着,便是20來分鐘的鐘鳴

由於晨頌會於6點準時開始,很多人不得不早早地趕到學院附近以求佔得一席臨近塔樓之位。不少學生更是直接玩個通宵,穿着前一晚參加晚宴的正裝,凌晨三四點鐘就直接過來坐等了。
這裡要友情提醒一下:
如果認識學院的成員,務必提前抱好大腿!因為Magdalen的成員是可以進到學院的庭院里超近距離欣賞晨頌的!
且不說答主那幾位學弟學妹,因為住學院宿舍,在被窩中就可以聽到晨頌,更有甚者從自己宿舍的窗戶就能看到塔樓上的精彩現場。
答主作為學院成員,當年也是享受了超棒的福利。
研一的時候,可以去Oscar Wilde Room,直接坐在房間外面的平頂上邊吃邊早餐邊觀賞晨頌!
研二的時候,學院里平日關係很好的porter
塞給我一張登塔票,於是登上了學院臨近主塔樓的另外一個塔樓的樓頂,從不同的角度又賞了一遍!看到底下大有擠爆High Street之勢的黑壓壓的人群,優越感爆棚啊~五月還有一項轟動牛津的大事,就是大學內部的夏季八槳(Summer Eights)了。舉辦時間是Trinity Term,也就是牛津第三學期第五周的周三至周六。
Christ Church Boat Club相比牛劍賽艇對抗賽,這項比賽在校外的知名度雖然不高,但在校內可是人氣爆棚的。
這項賽事始於1815年,中間有幾年因為戰爭等原因中斷過。目前,每年牛津幾乎所有的學院都會派出男隊和女隊參加這項賽事。
比賽規則還是很有意思的。根據上一年的排位,每13條船組成一個梯隊(division)。男隊共7個梯隊;女隊共6個梯隊。比賽以梯隊為單位進行。
一個梯隊比賽時,13艘賽艇會在下游沿岸依次排開,由舵手(cox)抓住系在岸邊固定位置的長繩。
賽艇間間隔約1.5個船位,隨着發令槍響,舵手鬆繩,全艇起槳開始追擊(bump)前艇,並盡量擺脫後艇的追擊。
一旦bump成功,兩艇就會靠岸,以便其他賽艇繼續比賽。全賽程大約1800米。一日賽事結束之後,根據追擊情況重新排位,進行下一天的比賽。

所有賽艇隊的終極目標就是,成為「Head of the River」——即第一梯隊的No.1,並一直保持下去!當然,無法奪冠的隊伍也不是什麼獎品榮譽都拿不到。四天都能追擊成功的賽艇隊,能拿到榮譽槳(winning blade)。據說,船槳會保留學院的獨特標誌,並印上每位槳手和舵手的名字,以及四天里追上的若干艘賽艇的名字;而四天都被追上的賽艇據說也可以拿個勺,取義大概是槳彎了不給力。


除了剛才提到的面向全員的大型傳統活動項目之外,還有一些具有學院特色的傳統活動。比如,
Merton有個出名的傳統叫Time Ceremony, 每年冬令時(十月的最後一個周日)開始的當天凌晨,學院的成員們會穿上全套牛津校服(sub fusc),繞着教工方院(Fellows』 Quad),一邊喝着波特酒
(port), 一邊倒退。
早些年,學生們還會舉着蠟燭進行這一儀式。據稱,這個儀式的目的是為了在英國夏令時調轉到格林威治
時間時,維護空間時間的完整性。


All Souls有項傳統要一百年才能遇到一次,而且一般是在1月14日。學院會在當天舉辦一場儀式:成員們會手舉燃燒的火把,吟唱着「野鴨之歌」,由坐在椅子上的「野鴨爵士
」帶領着,一邊繞着學院內部走,一邊找尋那隻傳說中在建院時從學院建築地基上飛出的巨型野鴨。
在「狩獵」途中,會有一人手持木棍,木棍上綁着一隻鴨子,行進在「野鴨爵士」的前方。在早期,木棍上系的是活鴨,後來換成了死鴨(1901)或木雕鴨
(2001)。
距今最近的一次是在2001年,所以,下次將在2101年了!重點是,其實誰都不知道這個傳統是怎麼來的。。。(捂臉)


除了大大小小的傳統活動之外,牛津還有很多滲透進大家學習生活的小傳統,比如:
本科生剛入學時,需要購買並在很多場合披上一件黑袍。袍子的專有名稱叫Commoners' gown。這種gown是無袖的,而且比較短,差不多剛過上半身。研究生同學穿的gown會更長些,大概過膝的樣子。而最拉風的就是傳說中的Scholars』 gown
了。
這種黑袍不僅有肥大的衣袖(據說這個設計當初是為了方便學生們用來藏酒),長度也是直逼腳踝,是只有年終考試中拿到first的同學,才有資格購買和穿上身的。因為,拿到了first,就不是一枚普通的學生了,直接晉級學者,而且還是官方授權的!
冬天參加各學院Formal Hall的時候,來個學者袍加身,不僅超級禦寒,還能一躍成為餐桌上的焦點~~


(對了,這裡再補充一個不成文的牛村共識。考上牛津(估計劍橋也是)的學生,大家對於相互間在其學習研究的專業領域的學術能力是高度認可的。你可能會聽到牛津歷史學系的學生在介紹自己的時候,不用a history student的稱呼,而是直接非常自豪地說,I am a historian ! 像答主自己是學古典學的, 自我介紹時很少說自己是 a classics student, 而是直接I am classicist ! 偶是一位古典學者~~)


即將成為新生的暑假裡,你就會知道所屬學院已經非常貼心地給你安排好了你的college parents. 所以,一到校,你就會發現自己不僅多了爸爸,媽媽,還會有兄弟姐妹。。。溫馨的學院家族生活由此展開!
入學時,參加新生舞會是必選項哦!運氣好的,直接搞定未來的Mr Right,運氣不好的,也能結識一幫接下來幾年天天抬頭不見低頭見的狐朋狗友。。。
其他的,等想到了,再來分享哈以上。
PS.隔着螢幕了解完偶們的牛村就讀體驗,是不是特別想親自嘗試下呢?不要猶豫,一切皆有可能。敬請移步乾貨滿滿的申請講解!
牛津申研不可不知的三大要點​
www.zhihu.com/lives/878657077537574912
7樓 JosephHeinrich 2024-5-5 21:44
作者:知乎用戶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06768/answer/11374606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算是強答吧,為歉。
今年一月中收到了牛津大學的master offer,Oriental Study(對就是你們唾棄的文科專業),還免了面試。但是學費高昂(基本無獎學金,英國碩士教育你懂的),學制只有一年,畢業後不好留校和找工作,家庭只是普通工薪,跟一般的小康還沒得比。於是就......把這份offer給拒了...拒了。
現在在國內一家遊戲公司苦逼幹活。每當精神疲憊,自感前途渺茫時,都會想起那張被我拒掉的,來自牛津大學
的offer。
看樓上的每條答案,都犯心絞痛。
最大的希望,是能在掙夠學費,往上爬一個社會階層後,再去到牛津大學,進修我喜歡的政治和哲學專業。
然後像樓上的朋友那樣,寫下一條長長的,圖文並茂的回答。
-----一條分割線-----
許久沒有來看答案,經友人提醒,回看一番,發現評論區挺令人不愉快的。遂做點說明。
我放棄的offer不止牛津一家,還有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研究型研究生的offer,以及香港大學中文系的全獎offer。放棄這些offer已經過去快一年了,這一年裡,我和家裡人努力進取,成功在廣州買下了第三套小區房。我自己經過一番打拚,學習了不少三維技術和程序技術,每月各類收入加在一起,比原來翻了一倍以上。雖然不知道現在的我,在貴乎能不能算是小康,但每一點技術進步,每一次精神成長,每一階段的社會層級爬升,都發生在放棄了牛津的這一年裡。我絕非因為貧窮而放棄,再說,能被貧窮擊倒的人,決計不配饗如此分量的光榮。我的夢想,是投身動畫和文學事業,寫出好的文學,拍出美的動畫。為此,拒掉一個文憑和虛銜,多做些務實的事情,並沒有什麼值得可憐或者非議的。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我尋我的道,也殉我的道。眾人評議可,爭議可,妄議則不可。
很多知友把我當成留學顧問,在下的意見是:我都是DIY的,事實證明並不困難,請注意培養定位信息和搜集資料的能力。都是有志於師夷長技的同道中人,希望你把我當朋友,不要把我當免費中介。
8樓 JosephHeinrich 2024-5-5 21:44
作者:知乎用戶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06768/answer/3046622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1.19 更新: 收到這麼多贊很高興。來傳幾張我自己拍的照片。
開學典禮
Oxford 北部的Port meadow. 我的最愛。
實驗室窗外的彩虹
----------------------------------------分割線-----------------------------------------------------
原回答:剛在實驗室設定好樣品預處理一小時的程序,回辦公室查郵件發現被黃繼新
邀請回答此問題。這個問題挺大,我盡量在半小時內回答好此問題。對不起,作為一個實驗科學工作者我實在太忙。
本人今年牛津化學系博三,所在課題組是本領域(電化學研究生物酶)世界最牛的,導師是英國皇家協會院士,本領域奠基人。牛津大學是學院制的,本科生所有衣食起居都由學院負責。牛津大學也是導師制的,每個學生都由一個導師負責,定期會面,言傳身教。我們博士研究生最主要的還是在課題組裡完成研究項目。我導師對我的影響很大,他今年六十多歲,老驥伏櫪,壯志不已,對科學抱着純粹執着的熱情,經常鼓勵我們,用他的熱情感染我們。其實剛來牛津的時候也不是很確定以後會做科研,但是隨着這兩年碰到很多執着嚴謹熱心探索新知的老師同學,慢慢覺得科學研究是一項很有意義,值得追求的事業。所以我每天都花很多時間在做實驗,讀文獻,見導師,聽學術報告上面,因為我總擔心自己不夠優秀,不能成為一個卓越的真理探尋者。
牛津的業餘時間有很多度過方式:在風光旖旎的泰晤士河上划船,去有着數百年歷史的圖書館裡讀一本小說,練鋼琴,做運動,去教堂,當然還有體驗各種美食美酒,去倫敦看音樂劇 (我發現和紐約百老匯的劇目有高度統一性)。
以上。但求真實,不求全面。
9樓 JosephHeinrich 2024-5-5 21:45
作者:lemon姜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06768/answer/3963252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好吧居然也被公眾號未通知就轉載了呢,受寵若驚,這篇回答是隨便寫寫的,還請公眾號@雅思哥 把我的選段刪除,轉文章不是大事,可是這做法太噁心——所以該回答【請公眾號們不要轉載】
—————————————————
我大三大三大三大三大三大三大三大三!
所以請小夥伴們不要問我讀研讀博的問題了::>_<::學長/姐們小的真不知道....
只說上課的話,我們這邊一般分為三塊,大課Lecture,虐心小課tutorial和虐心虐身的Lab...
因為專業緣故,所以被稱之為牛津最苦的專業之一……我覺得吧,沒有之一。
Lecture就是呼啦啦一堆人上課,每天九點雷打不動....大一兩節大二大三都是三節,沒什麼好說
Tutorial真是牛津神一樣的虐心的存在..完全,嗯,完全取決於教授心情!我們college算好的,一周兩節課,一小時到二個半不等,tutor高興還會給我們帶小零食~我們是一對三,一共九個人,有時候九個人一起上課,結果變成互黑吐槽大會,我默默地在吃小零食....#我tutor個個都很好~雖然有幾個講課講的讓我真心無力吐槽..#
每個學期開始呢,tutor們就會給你發一堆作業,這就是你一學期或者你一年的作業,做去吧少年...每周tutor會提前通知做什麼,什麼時候交,不交會怎樣?
....等着吧....tutor的怒火...我有同學就是不交作業,結果大tutor當堂開罵,那場面簡直太美...
作業的話基本就是題目,我college要求交手寫的notes,不能直接甩lecture notes過去tutor要罵人的....小自豪一下,我的作業歷來都是九個人裡面寫的最~好看的~但是正確率是另外一回事。
Lab是一大坑,多少化學狗累死在這...一年規定180個小時,不做完不能考試...我母上是國內某理工化學老師,她被我們這個實驗量嚇到了...#媽媽不應該讓你學化學#所以說老媽你不要再嫌我蠢了我都是給實驗糟蹋了...大一系裡安排,大二...要靠搶,搶實驗,搶位置,搶不到就只能做那些又難又噁心的...做之前要寫Prelab question,做完了寫Postlab report。一次六個小時沒有午飯。
沒有午飯!
沒有午飯!
沒有午飯!
我們是全牛津最耐餓/最餓專業!
對於中國學生來說,實驗最大的難度在於,沒有人會告訴你怎麼做,連儀器和裝置都要自己去找,不會了可以問旁邊的博士生或者實驗老師,但就是不會有人手把手地教了。我大一非常笨手笨腳,reflux都不會裝,很多時候都是呆站原地等老師來救我orz....一年訓練下來,現在已經可以到了實驗室穿上裝備就隨手抓儀器開始組裝了——雖然我的實驗還是老被實驗老師罵....
Anyway!國外大學非常之看重實踐,可見一斑。
Atkins什麼的,上課不會專門講的放心,自己看去吧...Lecturer也好有個性,都是自己準備個性化notes,有的沒有,上課要我們徒手抄notes....真是大力出奇蹟....不,徒手出notes...
Tutor布置作業也是,不會管你學了沒有,沒學就自學,學了...學了你也不一定會。一切都是靠自覺。牛津的化學系很大程度上是靠自己看書自己練習#當然還有大神搭救#,如果平時自己不走心,那肯定...肯定會掛的啊!而且只看atkins...沒用啊!要做題有時候還是要靠牛津自家的primer和lecture notes
大二狗已經養成了不會做就不做了的壞習慣.....當年我大一第一張作業就不會做哭了我個稀里嘩啦啊...但其實說不想做不要做啦,還不是乖乖爬起來繼續做。
別學我....
老師和自家學院的學生聯繫非常緊密,因為他一個人就教你們這幾個....你在學院里做了什麼他們八成都知道...也是...很心累...我大三學長真事,有一天tutor叫他去談話,說,娃,咱大三了別談戀愛了哦乖...反正你也找不到....學長也是一把淚....
我inorg tutor至今認為我很蠢#他其實人很好~是我....抄錯了那個公式從此不能翻身#.....org大一就沒上過60....最討厭phy結果phy學的最好...我教物化的女tutor每次看到我笑的跟花一樣啊......也許是因為我最聽話每次都交一沓notes....可是每次小零食我吃的也最多
好了...我得回去看organometallic了...下周due..lecture還沒講...我也是什麼都不會...
大一好歹也弄了個first..也就是期末考平均分70以上,雖然我有一門砸掉了...
first和非first的唯一差別,我感覺吧,就是考試和吃formal dinner的時候first有大袍子穿!我不太喜歡穿因為我的袍子太大了....穿大袍子比較拉仇恨哈哈,但其實...first太多了也沒什麼仇恨好拉,很多厲害的人也不都是first




牛津固然有大神,但更多的只是我們這些一邊刷書一邊吐血一邊還想着晚飯吃什麼,還念着下周社團要活動啊好開森的普通人~btw中國chemist們也是很歡樂~大家一起水深火熱(哭)
嗯試着弄了一下值乎,很快要到申請季了明顯感覺大家問的多了。。關於留英的事,能幫上的話就盡一點力吧\( ˙▿︎˙ )/

10樓 JosephHeinrich 2024-5-5 21:45
作者:Kay U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06768/answer/10868978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跑個題,牛津的page not found錯誤頁











等我明年再來補充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4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