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沒有發現我們去上班好像我們同事尤其是稍微年輕一點的同事基本都是喝茶的偏少,絕大部分都是喝咖啡。 比如開會前大都會搞杯星巴克,最差也得搞個瑞幸,似乎在年輕人看來,提神類飲料已經從茶慢慢轉向了咖啡。 但其實年輕人偏好喝咖啡這可真是個錯覺,從數據上看,我們中國大部分還是依舊以茶為主。
|
|
首先你看茶葉的種植面積:全球茶葉種植面積最大的是中國,其次是印度,截止到2018年,截止到2018年,我國的茶葉種植面積已達4395.6萬畝,佔全球茶葉種植面積的6成以上。 2018年中國茶葉產量統計是277.6萬噸,而全球的茶葉產量不到600萬噸,我國的茶葉產量接近一半。
|
|
關於茶葉消費量諸位可以再看,2018年,全球的茶葉消費量是五百多萬噸。 而僅僅國內的茶葉消耗量就達到了204萬噸,這是總量消費,而不是人均消費,中國人口眾多,這些量再多,一人均就不高了。 也就是說,在國外的茶葉是300多萬噸。 我們看看咖啡的情況,咖啡在中國的消費量並不大,2018年,我國咖啡消費量只有12.8萬噸,即使現在2020年了,你翻一倍,也遠遠比不上幾百萬噸的茶葉啊。
|
|
在我國,茶葉和咖啡的銷量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 在茶葉消費市場,據調查,男女性消費者比例相差不大,女性消費者比例為50.05%,男性消費者則為49.95%;而18-25歲的消費者則為20.15%,26-30歲的消費者比例為19.17%。目前茶葉已經幾乎成為全民飲品,無論男女、青年老少都有一定的茶葉消費行為。
|
|
據統計,2019年全國18個主要產茶省(自治區、直轄市)茶園面積4597.87萬畝。其中,可採摘面積3690.77萬畝,超過300萬畝的省份是雲南、貴州、四川、湖北、福建。未開採面積超過100萬畝的省份是貴州、四川、湖北。 2019年,全國干毛茶總產值達2396.00億元,增幅11.06%。 所以大家請看,茶葉在我們中國還是頗有霸主地位的嘛! 那我們再從主觀層面去看看,有人以為現在年輕人喝的是茶,喝的是咖啡,其實都不是!他們只是希望想喝到快速而又廉價的雞血罷了。 只不過咖啡正好滿足了這個需求。
|
|
茶和咖啡作為世界三大飲品之一(另外一個是可可),都能提供咖啡因。不同的是,茶葉中除了咖啡因之外,還有少量的茶鹼。 咖啡因能夠和大腦中的受體結合,促進血液流動,提升血壓,讓人興奮,從而擺脫疲倦狀態。對於睡眠嚴重不足,平時996,下班要麼約會聚會,要麼和娃鬥智斗勇的社畜來說,簡直是續命神器—俗稱雞血。 不過但凡有比較,就有傷害。和茶葉相比,咖啡能夠更廉價,更快速的補充咖啡因,因此得到了社畜們越來越多的喜愛。
|
|
為什麼說咖啡比茶葉更快速補充咖啡因呢?研究人員對咖啡和茶葉中的咖啡因含量進行了測量,結果顯示單位重量的茶葉比咖啡含有的咖啡因高的多。粗看起來,似乎喝茶才是補充咖啡因的正道。 但是茶葉和咖啡豆的沖泡和飲用方式不一樣,關鍵在於把咖啡因轉移到茶湯或者咖啡中。所以這是個典型的化工傳質問題。 大家常喝的茶葉都是片狀(比如龍井)或者條狀/大顆粒(比如鐵觀音)(應該沒幾個人喜歡茶包吧),而咖啡豆在咖啡機里會變成粉。按照我們化工的觀點,單位時間內的傳質總量取決於傳質通量何面積。 在通量類似的前提下,傳質面積越大,傳質總量越多,因為咖啡都是粉狀,所以能從咖啡中提取出來的咖啡因越多。泡茶只是一個普通的擴散傳質過程。
|
|
這樣一來,有點類似強化傳質,提取效率也幾何級上升。沖泡咖啡的過程相比泡茶有更高的傳質通量和傳質面積,單位時間內能提取出來的咖啡因總量也就高得多。 根據統計,一杯8盎司的咖啡中,咖啡因的含量普遍在100mg以上,而一杯茶中只有幾十,算起來,一杯咖啡的咖啡因含量至少是茶的五倍。 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的茶是按照老外的方式,使用茶包沖泡的。如果按照我們中式的沖泡方式,咖啡因的含量更低,保守估計十倍應該是有的。 所以假設一名社畜的上午時光需要一杯咖啡就可以拯救,那麼如果他喝茶,則需要十杯。一上午灌那麼多水,半小時去一趟廁所,那這就有點不大現實了。 所以說不管是喝茶還是喝咖啡,只不過是現在的生活節奏太快,品茶要慢,要用心,味盡方能回甘,但現在已經不允許人們能靜下心來去品茶,換句話說,這就是個快節奏生活,而咖啡更適合這個節奏罷了。
|
|
|
|
10樓 2409:896a:6113:1b78:bd21:ffe7:*:*
2024-5-3 01:01
咖啡☕️好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