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6篇帖子。
科技人文杂志:台湾咖啡打开国际市场梦想可追
1楼 JosephHeinrich 2024-4-29 20:22
以生产高山茶著称的台湾,喝咖啡人口竟已超过喝茶人口,根据统计台湾2,300万人口每人每年喝掉130杯的咖啡,较十年前的50杯快速成长一倍。由于咖啡以新鲜烘焙取胜,风味最佳,国内咖啡业者大多改进口生豆自行烘焙;台湾本土产的咖啡在抢“鲜”方面占了优势,偏好台湾咖啡的消费者越来越多,带给台湾农民新的生机。更有业者看好台湾咖啡的品质,亟欲将台湾咖啡推向国际市场。

尽 管台湾是世界知名的产茶区,清香甘甜的台湾高山茶在中国大陆和日本,被视为抢手的高档货;但耐人寻味的是年轻一代喝茶的人口逐年下降,咖啡人口则刚好相 反,且成长速度惊人,整体咖啡年进口量已冲破两万公吨,十年大增1.6倍。而因此带动了国内农民种植咖啡的热潮,本土咖啡在咖啡市场异军突起,农民除了抢 攻内销市场,更企图拓展外销市场,打响“台湾咖啡”的名号。


■文/杨顺发  图/笠铨摄影

2楼 JosephHeinrich 2024-4-29 20:22
喝咖啡被视为西方文化的重要象征,国内咖啡豆绝大多数引进自国外,至于本土产的咖啡,在921地震前大家的印象都是中兴大学管理的蕙荪林场咖啡园,地震后则因云林古坑以咖啡为社造主题,而带动一股本土咖啡的空前热潮。
3楼 JosephHeinrich 2024-4-29 20:22
日治时代开启台湾咖啡种植史

事实上,台湾种植咖啡伊始于日治时代,甚至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清朝时代。根据美国哈佛大学Dr. Joe Wicentowski 在其专文A History of Coffee in Taiwan中提到咖啡首次移入台湾,是1884年英国德记茶叶公司自马尼拉引进100株咖啡苗,种在台北县的三峡。美国从军记者大卫逊(James W. Davidson)的著作台湾的过去与现在(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 1903)里面亦有记载咖啡的引进,但和前者略有出入,这篇文章写道:1880年代由德记洋行自旧金山引进。

1902年4月22日台湾总督府为“热带地方各种经济植物在一定区域内殖育,以谋补充本国财源”的目的,开启了台湾咖啡有系统的研究及种植,而后推广在东部、嘉义、云林一带大规模栽种,故据可靠的资料记载台湾岛上的咖啡种植已超过百年了。

日本治台,1895年6月田代技师随军来台,对台湾的气候、土壤、植物展开调查,1901年自印尼爪哇引进三种咖啡品系C. arabica L.(阿拉比卡种), C. liberica L.(赖比瑞卡种), C. robusta L.(罗布斯塔种)在恒春试种,以后又分别自牙买加、巴西和哥伦比亚引进不同品种,并成立“恒春热带植物殖育场”。随后于1912年移植到台东卑南, 1913年扩展至花莲,1916年发展到玉里。1919年把引进各品系收集到嘉义农试分所,做观察试验。1928年台湾咖啡试销日本,获得好评,掀起日本 多家著名商社企业化投资台湾咖啡种植热潮,也把台湾咖啡种植推向第一波高峰。当时著名的咖啡种植有花莲瑞穗农场、台东县森永农场、嘉义中埔赤星农场、民雄 赤司咖啡园、云林古坑农场等;现在中兴大学的惠荪林场,林场内的咖啡就是在这股热潮下,自1936年开始种植,约占地12.19公顷。1942年全台咖啡 种植面积将近1000公项。

战后,日本人归还台湾,在重视粮食生产下,咖啡不再被重视,多数遭人砍伐,或任其荒芜,到了1953年,面积只剩下4.9公顷。直到1954年,咖啡价格 暴涨,农民种植获利甚高,政府乃积极在云林县古坑乡荷包山推广种植,并辅助斗六经济农场设立现代化的咖啡加工厂。1958年,曾邀请美国农业部鉴定,分析 报告显示台湾咖啡的品质甚佳,相当于中美洲的中优级品。
4楼 JosephHeinrich 2024-4-29 20:23
5楼 JosephHeinrich 2024-4-29 20:23
6楼 JosephHeinrich 2024-4-29 20:24
古坑咖啡唤起人们对台湾咖啡的记忆

云林古坑咖啡始于1934年间,由日本三菱会社之图南产业株式会社经营,遍植于荷苞山、华山、十字关一带,全盛时期种植面积达300公顷之多,品种为阿拉 比卡种(以外销为主)。国民政府接收图南咖啡事业,于1947年成立台南县斗六经济农场,黄泉源担任场长,1950年改制为云林县经济农场。1959年组 织调整,陈连茂担任场长,并组成咖啡事业推动小组,由黎维枪技正担任召集人,同年10月成立咖啡加工厂耗资五百余万元,由德国进口大型烘焙机器,设备规模 庞大是远东首屈一指,,全盛时期有“远东第一大咖啡工厂”之称,厂长为廖贤雄,烘焙技师陈守宜。所生产咖啡以外销为主,或作为国内高级馈赠礼品。

唯在进口咖啡大军压境下,台湾咖啡渐居劣势,经济农场土地大多改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竹林,昔日的荷包山素有“咖啡山”的称誉,也渐被遗忘。921大地震,古 坑传出不小的灾情,重建时,地方政府和文史工作者以咖啡为主题进行社造,再度打响古坑咖啡的名号,也再度带动台湾咖啡种植的热潮。近年古坑咖啡以 “23.5”(北纬23.5度之意)为辨识标章,以便和其他产地的咖啡有所区分。

然而,在这之前,当地即有守护台湾咖啡的有心人士,默默付出心力,巴登咖啡创办人张莱恩即为代表人物,他的父亲是日治时代日本人在荷包山咖啡农场的雇工, 张莱恩小时候亲眼见证当年的咖啡荣景。1984年,他继承父亲的农园,在荷包山种植咖啡,并创设巴登咖啡,潜心研发,致力提升台湾咖啡的品质,尽管成果斐 然,品质凌驾进口咖啡,但由于国人对台湾咖啡认识不深,经营十分辛苦。随着古坑咖啡的驰名,张莱恩如今终于苦尽甘来,巴登咖啡不但成为台湾极品咖啡的代名 词,全省亦有七家分店,广受消费者的肯定。

另外一位幕后英雄则是赖星助,他是古坑地区首席的咖啡豆烘焙师傅,炒咖啡豆资历长达20多年,对台湾咖啡的属性了若指掌,他的儿子赖松志继承衣钵,父子二人在华山开设喜拉朵庭园咖啡,带动当地庭园咖啡风气,也为古坑咖啡品质把关。
7楼 JosephHeinrich 2024-4-29 20:24
东山、国姓、八卦山成后起之秀

台南县楠西乡的梅岭早期也是日本人种植咖啡的据点之一,东山乡民曾绿波曾于楠西乡日本人所经营的咖啡试验农场工作,战后他带回咖啡种苗,在东山崁头山栽 种。东山咖啡产地集中在崁头山175县道一带 ,位海拔高度五百至八百米。1991年当地农民赖正雄为配合政府农作转型,栽种了200多株的咖啡苗种经不断的研究改进,种植面积及产量,目前已是东山 乡最大。而为了推广东山咖啡,由当地21家咖啡店及60多位咖啡农,共同成立的“东山咖啡产业发展协会”致力推动品牌标章,让真正东山生产的咖啡,从此有 属于自己的认证编号,从编号便可以知道来自哪一个农家种的。

南投县国姓乡农会则是继古坑乡农会之后,大力推广咖啡的农会,本着当地蕙荪林场咖啡的悠久名号,农会全力辅导国姓乡农民种植咖啡,目前种植的咖啡,大约有 80多公顷。而为教导农民烘焙出在地咖啡该有的高品质,国姓乡农会特别邀请来自夏威夷的咖啡专家米盖尔,开办课程指导农民,从采收生豆到处理过程,一一示 范给农民。

南投县和彰化县交界的八卦山则是台湾咖啡的后起之秀,由于海拔适中、林荫遮蔽良好,也被认为是理想的咖啡种植地点。原本从事资讯工作的彰化市民郑锡鸿,五 年前从蕙荪林场带了几株咖啡种苗回彰化试种后,发现气候及沙质土壤,非常适合种植。八卦山种咖啡,一公顷可种三千株,第三年初生,第六年可以量产,每株年 收益约二千元,施肥与浇水少,收入比荔枝、龙眼或凤梨等农作好,因此已有不少果农有意加入,目前人数已有十七人,已正式向彰化市农会申请成立彰化第一个咖 啡产销班,第一任产销班长农友就推举郑锡鸿担任,希望为彰化八卦山咖啡打开了新市场。
8楼 JosephHeinrich 2024-4-29 20:24
9楼 JosephHeinrich 2024-4-29 20:25
台湾拥有生产高品质咖啡优势

至于目前全台种植咖啡的面积有多少?虽然农政单位尚未有正式的统计资料,但根据国际咖啡组织 (International Coffee Organization, ICO)的统计资料,台湾进口咖啡数量1988年6,746吨,2002年增加至28,700吨,2005年达到33,462吨。这资料与目前国内人口平 均咖啡消费量相近。如果把台湾咖啡生产占有进口量之3-5%,年产量即需1,000吨左右,种植面积将达到1500公项以上。

以一杯咖啡平均使用约七公克的咖啡推估,至今全台湾每年大约喝掉30亿杯的咖啡(含罐装等即饮咖啡),相当于2,300万人口每人每年喝掉130杯的咖 啡,较十年前约50杯多了超过一倍。特别的是,去年进口的咖啡当中,生咖啡进口量就高占一半以上,达12,364公吨、焙制咖啡和咖啡及其制品分别只占约 1,507公吨和7,323公吨。业者分析,该趋势显示台湾高达540万的咖啡族,享用咖啡时已越来越要求咖啡要新鲜烘焙,焙炒过再进口来台湾的烘制咖 啡,已无法满足咖啡族尝“鲜”的需求。而消费者对新鲜的要求,正给了台湾本土生产咖啡的市场空间。

台湾咖啡究竟有什么样的种植优势?咖啡种植的环境条件,主要在温度15-24℃,平均降雨量1500-2300mm之间。主要咖啡生产国大多位于赤道周边 的热带区,平地至低海拔区域气温高,无法种植咖啡。必须在1500米甚至2000米以上比较高海拔山区,才能找到适合种植咖啡的微气候条件。台湾位于 北纬22-25度,1500米以上高海拔区域平均温度低,不适合种植咖啡,1200米以下区域才适合咖啡种植。至于低海拔和平地虽然夏季温度高过咖啡 树的耐受30℃以上,会影响咖啡树成长,由于高温期非持续性,也可以利用遮荫法降低园区温度,所以低海拔和平地也勉强适合种植咖啡。

台湾咖啡还有什么吸引人之处?应该是台湾咖啡的独特品质。台湾位于世界高品质咖啡产区分布纬度内,加以台湾的海岛型气候,提供生产高品质咖啡优势,使台湾 咖啡的生豆外表呈现高级豆的主要特征─外表明亮,色泽自蓝绿至暗蓝色。冲泡后的品质带有高级豆特有的酸味,以及明显展现非洲豆专有的浓烈特质,香气展现出 核果香或橙果香、巧克力香与蜂蜜香,有些还带出轻淡花香味和浓稠红酒香。淡淡甜味和略带酸味,丰富的层次感,使行家发出连连赞叹声。

台湾咖啡最重要的优势就是新鲜与咖啡因含量低。一般喝惯综合咖啡豆以及即溶咖啡者,改喝台湾咖啡这种单品喝法,因为咖啡因含量比较低,变得比较容易入睡, 且降低心悸机会,对身体健康有较大助益。台湾咖啡风潮无形间把咖啡消费习性带往精品咖啡(specialty coffee)消费方向。
10楼 JosephHeinrich 2024-4-29 20:25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