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鲜感和蜜月期,往往最令人快乐和投入。移英都一样。 相信不少移英港人在三五七个月后,逐渐习惯英式生活,“蜜月期”已过,开始觉得平淡,萌生想离开一下英国去充充电的念头。 在香港,试过拖着行李箱上班,一放工就直奔机场,近近地飞一转台北、东京、大阪或者曼谷,来个快闪两日三夜无难度。然后星期日晚到港,星期一继续返工。对公司部分同事来说更是例行公事。 移民英国之后再无这支歌仔可唱?非也! 其实在英国生活,去欧洲国家旅游比从香港飞东亚和东南亚更方便。由伦敦出发,基本上一、两个小时飞机已经可以去到巴黎、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苏黎世和米兰等欧洲热门旅游城市。
|
|
今次小俩口欧洲渡蜜月,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维也纳的小旅行。 趁阿女Emma仲细 (提起仍是觉得过意不去),我和太太去了奥地利、距离首都维也纳仅仅三十分钟车程的乡镇Mödling。这个地方可能比较少人认识,但历史悠久,有不少城堡和古迹,保育工作做得相当好,处处都令我有种穿越时空的奇思妙想。 Mödling的生活非常写意,当地人经常对擦身而过的人微笑点头,很友善。整个社区的节奏和步伐较慢,街道行起来很宽敞,这种laid-back的生活令人向往。据闻奥地利居民的福利制度完善,加上整个社会有种“幸福感”,让我有少少冲动想移民来这里居住。不过,当地的移民政策非常严谨,不单只要考核德文程度,又要进行各式各样的审查,所以想归想,冬瓜都煲不好的我,德文不了。 即使看似乡下地方,其实有不少富裕的中产阶级和专业人士居住。他们并非因为负担不起维也纳的房租和物价而搬离城市,而是向往一种和大自然connect的生活态度,放工便去行山、露营,在工作和生活之间取得平衡。这一点,港人真的要学习一下,在欧洲太卖力,会令人嗤之以鼻,觉得你根本不懂得何谓活着。
|
|
我们的度假花了很多时间留在维也纳,体会到为何维也纳能打败全球逾一百七十个城市,连续十一年蝉联全球最宜居城市榜首,更在《经济学人》智库的“全球宜居城市指数”中取得冠军宝座。政府的补助政策、可靠的基建、完善的教育和医疗服务,还有多元和丰富的文艺活动,让维也纳一直成为全球最宜居城市。 当地的交通系统非常发达,火车、地铁、电车也非常方便,车站都没有闸口,靠乘客自律买车票,强调信任。当然,不会一次出现四十位票务员查票,我们搭了二十次车也没有见过人查票。 维也纳座落在多瑙河畔,几乎一半面积也是绿化用地,城市规划更似一条令人非常舒畅的缓步径。所见的地方干净企理,不似纽约街头周围都是垃圾。四月的春日天气虽不太隐定,但仍无阻居民到公园赏花、晒太阳、放松身心。白天有阳光的时候着一件T裇已经没问题,但入夜后可能只有几度,需注意保暖。好处是四月属于淡季,不会太多游客,确保耳根清净不会太挤迫。 一个宜居城市,人文气息同样重要。贵为音乐之都,是全世界音乐家梦寐以求的深造首选之地。几百年来,孕育了无数个音乐大师,莫扎特、贝多芬、海顿、舒伯特和创作《蓝色多瑙河》的小约翰·施特劳斯等等,也在这个城市写下辉煌的一页。 驰名中外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每年开卖,门票一迅间便即售罄,但不用挨黄牛飞。以巴洛克建筑风格闻名的美泉宫是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每年盛夏也会举办免费户外音乐会,吸引全世界的乐迷专程搭飞机来看维也纳爱乐乐团表演的风采。奥地利的歌剧也是世界首屈一指,维也纳国立歌剧院每场演出近乎坐无虚席,其盛大的歌剧院舞会更是一票难求。 维也纳还是建筑之都和艺术之都,新艺术建筑风格的足迹随处可见,维也纳建筑师Otto Wagner和巴塞罗那的建筑师高第一样,在城市留下很多伟大的建筑作品。 奥地利的历史充满传奇色彩,早在几百年前的哈布斯堡王朝又称为奥地利王朝,是欧洲史上最显赫、统治地域最广的王室之一,更曾坐拥神圣罗马皇帝的帝位。即使后来帝国走向衰落,在十九世纪中期成立的奥匈帝国也是军事、经济和外交的列强。直至奥匈帝国在一九一八年因为一战战败而解体,演变成为两个不同的国家。 战后的奥地利,在国际关系和秩序上扮演着一个中立的角色,并积极参与联合国的工作。虽然奥地利作为世界三十大经济体,但新一代的人民似乎更热爱和平,享受着充满文艺气息的生活,和过去的历史很不同。
|
|
扯得太远,说说令人惊喜的美食。基本上在维也纳随便一间餐厅也不会令人失望。这里的维也纳香肠和法兰克福肠非常美味,连街头任何一间小食摊挡卖的香肠都是既便宜又味美,只要加一点辣椒,味道已经是另一种层次。每一餐每一口,太太都以《中华一番》来形容我的表情。 堪称是奥地利“国菜”的维也纳炸肉排 (Wiener Schnitzel) 受当地人和游客欢迎,地位好像英国的炸鱼薯条 (Fish and Chips) 一样,卖相则与日式吉列猪扒相似。至于口感味道,外脆内软、鲜嫩多汁,配搭薯仔沙律一起吃,正到连食指都识郁。奥地利菜不是法国菜的精致,有点似德国菜,朴实无华、带点常风味,但吃起来味道层次再丰富一点,而且非常开胃,令人难忘 。 漫步在维也纳老城区的街道,在历史悠久的咖啡馆饮一杯香浓的Einspänner咖啡,吃一件朱古力萨赫蛋糕 (Sachertorte),看一份报纸,已经可以打发一个早上。中午去博物馆或皇宫欣赏各式各样的艺术珍藏,然后傍晚去看一场户外音乐会,这种悠闲又充满文艺气息的美好时光,是维也纳人最引以为傲的生活态度,也是我和太太都相当享受的蜜月之旅。 美中不足的是,回看这一篇,我要成为Travel Bloggers和Foodie的话,仍需努力,只好捉埋太太去多几次旅行将勤补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