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411870/answer/7626662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题主抛砖引玉。
1.对于地图的描述不到位。
金田一中的关于「地图」的概念往往是用简略地图和漫画分镜来表示的。有时候看完了一个案件了,都不清楚各个房间(或地标)之间的相对位置。
这一点在真人电视剧中倒没有那么明显,因为真人电视剧是跟着主角的视角走的,所以观众能够看清楚每个房间相对位置。但是漫画的分镜就无法表现出来。(推荐大家看《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N
》,是真人版电视剧,拍得很好。)
举个例子,《狐火流涌杀人事件》中,农田、足球场、河、桥、神社等相对位置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看完还是没有搞清楚哪个东西在什么方位。
这个是《金田一》常用的地图,俯视图,和地图差不多:

这个是第二种地图,建筑物缩略图,和第一种差不多,这张图有点小,不过放大来看也是给人立体感不足的(《悲报岛杀人事件》):

大地图是有,但是还是不够好。
偏偏金田一的杀人事件解谜中,「方位」是非常关键的。
比如《亡灵校舍杀人事件》,这里面的诡计必须是以「立体」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亡灵校舍才能够解谜,然而我们只有一张平面图:

当然了,有的杀人事件也绝对不能以立体图示人,这样等于直接说出了诡计。这样一来一去,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画图类似电视剧那样,来一个「衔接」的分镜,让读者明白这个场景和另一个场景是如何衔接的。
我觉得比较好的画图方法,就是用斜对角四十五度的三维图来画出大地图和小地图。这样读者才能够更加清晰。
这个是正确模板:

正确模板二(《悲报岛杀人事件》),在这个事件中,各个地标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距离也是解谜的关键:

另外,我怀疑《金田一》这种「喜欢用时间和方位来解谜」但是同时叙述上又不清晰的做法,是跟岛田庄司
学的。
我看岛田庄司的《占星术杀人事件》的时候也有类似的感觉。其中最让我气愤的是《斜屋犯罪
》,这个推理小说也是必须用「立体」的角度才能够解谜,这样就非常考验漫画家画的「犯罪现场」的房屋的「立体图」。
金田一和岛田庄司什么关系,也不用多说了。
我觉得,以金田一这种本格派
的做法,是不能够在「地图」上面把读者绕晕的,本格派的守则是和读者公平竞技,把一切的线索都给出来。地图自然也得做得光明正大地把线索给出来了。
2.故事情节太过单一。
「暴风雪山庄模式」使用得太多了。搞得好像《名侦探柯南》现在那样子,总是三选一。
难道就不能够真的来一个「强盗杀人」吗?来点意外性的东西,不要总是那样三选一或者四选一。
而且总是计划杀人,意外杀人或冲动杀人的案件实在太少了。《吸血樱杀人事件》难得来一个冲动杀人,还是被弄成了计划杀人……
我觉得,哪怕是冲动杀人和意外杀人,能够找到证据来证明是谁杀的,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3.杀人犯的杀人动机都太过于「一致」。
基本山杀人犯都是有迫不得已的原因才杀人。凶手都是好人,每个被杀死的人基本上都是死有余辜。
凶手就不能多杀几个无辜的人来掩盖自己的杀人动机吗?看看《ABC杀人案》。
杀人犯是冲动杀人、彻头彻尾的坏人。或者是偷盗升级为抢劫,抢劫升级为杀人……或者是恶作剧演变成杀人事件等。
或者死者就是因为意外才死的——我不是开玩笑,也不是在讲《名侦探的守则》,我觉得这样写还真的很有趣味:「找出证据证明嫌疑犯无罪,证明这只是一场意外」,我觉得这样比证明杀人犯杀人更有难度。
4.主线剧情发展缓慢。
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态度等方面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
对于核心粉丝来说,1,很闷。2,缺乏话题度,粉丝想炒热都炒不了。(学学《海贼王》怎么埋伏笔吧,抖包袱也是一门艺术啊。)
以《名侦探柯南》举例,「少年侦探团」的步美、元太和光彦三人经过了柯南几百话的教育,现在对柯南是言听计从,只要是柯南的命令,柯南不必解释他们都会照做。
这是当然的了,柯南破案如神,什么大场面都控制得了,这么多集以来展现的气质和魅力足以让周围人敬重。很多警视厅的警官(比如高木涉、佐藤美和子、目暮警官等人)对柯南也不是那种「对待聪明的小孩」的态度了,已经隐隐是对待一位名侦探的态度了。
拿《金田一》的村上草太来说,他居然把金田一当做那种吊车尾看待,这个角色出场了很多次了。还总是对金田一说「我不知道为什么美雪会喜欢你」——我也很奇怪村上草太怎么会认为金田一是个普通人啊!在他眼中仿佛金田一从来没有破过案、也没有任何过人之处。
还有很多方面,主线剧情几乎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