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85篇帖子。
(轉載知乎)如何看待港科广官网称「筹建中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不是香港科技大学的分校(校区)或南沙(广州)校园」?
1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5 19:33
主页 |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hkust-gz.edu.cn/zh-hans
2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5 19:33
刘芷宁:


当时听起来“一校两地”感觉广州比清水湾好多了,所以我拒掉清水湾
提前批之后差点就去港科广。。。
一年前,朋友在北美读完master想继续读PhD,感觉北美没有国内舒服想要回国,但又不想去一个纯国内高校。进了hkust的组之后发现在筹建港科广就感觉非常合适,他老板在广州也有名额,所以就询问老板他能不能transfer到广州“校区”。
诡异的事情来了,老板告诉他组内能转到广州的名额有限,但有意向的同学太多,竞争十分激烈。。。最后就只有组里最猛的两三个fresh PhD拿到了名额,能在港科
广建好之后去那边学习。
所以可以确定当时的说法不是现在类似港中深的办学性质,不管是内部还是外部,说法都是“一校两地”,不然朋友在hkust的组内不可能出现这种争抢去广州的情况。当时在网络上搜到的各种信息也都言之凿凿的说“跟港中深
性质不同”。那样的话,拿着hk的奖学金在广州花,开销小生活方便,导师一样,学位一样,属实舒服。
(PS,提前批给我发offer的老板告诉我,如果以后要来可以走广州校区申请)所以我当时的打算就是拒掉提前批,如果北美全聚德就去港科广躺了,没想到还能整这一出。只能说社会经验还是不足,投资startup需谨慎
说来惭愧,我就是高赞答案里说的想“拿着奖学金潇洒甚至还想买房爽爽”的那种人,但是别人知道是不是广州的我觉得根本无所谓,都读到PhD了,拿paper说话就可以。不知道现在的意思funding
是还按香港标准还是变成内地标准(2500/m)?如果变内地标准那确实有点坑,如果还是HK标准,跟同样的导师,那还是很爽,如果全聚德了我还是愿意去。。。

3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5 19:34
作者:Joyful Galileo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0494701/answer/246783172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利益相关:中外合作大学
毕业,有意申博时研究过港科广

作为一个中外合作大学出来的同学,对这套话术和体系再熟悉不过了。
这个官宣正式说明,港科广和其他中外合作大学在组织结构上并没有任何区别,甚至在与本部的联系程度上还不如上纽

中外合作大学含义上有两层,其一是名义上的独立,中外合作大学需要有独立法人地位和中方合作校来满足国内政策要求;其二是与本部实际的关系,在满足国内政策要求的基础上,到底是在实际运作中实现海外本部国内校区的功能,还是分开管理,这个由各校和海外本部自行定义。
上纽虽然也是中外合作大学,但这个合作主要是为了满足政府定义的要求,在实际运作上好歹在中方官网的说明中保留了“纽约大学全球体系的三大校园”的说明,可以视为海外校园。而港科广这是从中方官网上直接否认了与外方的“分校”“校区”关系。
不过是否是校区关系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对中外合作毕业后影响较大的是学历认证
。首先,这些开设硕博项目的中外合作大学都是没有国内硕博士点的,也就是毕业后只获得外方学位,即在HKUSTGZ读硕博获HKUST学位。然而,在中外合作大学学习时,如果期间没有出境去本部学习超过180天,只能做中外合作办学
认证;如果可以去本部学习超过180天,可以申请国(境)外学历认证,当然认证是否成功case by case。这两个的本质区别就是算不算留学生,与免税车
、人才政策等方面挂钩。在这些政府主导的毕业生政策中,国(境)外学历认证至少可以从官方文件的层面佐证你的留学生身份(即使你只在本部读了半年多),而中外合作办学认证只能指向国内大学毕业的事实。
所以,考虑到学历认证的问题,中外合作大学的项目中有无明文规定的本部学习时长对学历认证是决定性因素。举例,上纽的博士项目要求第一年在纽约呆一整年,西浦博士如果能在利物浦
呆超过6个月(官方是3-6个月),港科广21级博士先在清水湾
读一年再去广州,这些才有可能符合国(境)外认证要求。但是如果项目中没有本部学习机会(如22级及以后的港科广),或仅仅是导师的口头承诺,或海外交换去本部以外的学校,那必须做好拿不到留学生身份的准备。
如果没有在本部学习超过180天,虽然你拿了港科的学位,但是你的毕业院校是港科广。
但是从2023年开始,香港高校的内地合办校也可以申请IANG签证且时长延长为2年,港科广当然也在内。这个政策缩小了港校和内地合办校的政策差别,相比其他中外合办显然也是具有更大的优势(上纽是没法申请OPT的,西浦
也没法搞到PSW)。此外,港科广和港科未来似乎会有“跨校园学习计划”,如果有稳定选项提供学生签证在香港修读180天以上,认证的问题就会好很多了。
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 | 入境事務處​
www.immd.gov.hk/hkt/services/visas/IANG.html回到港科广,港科广的MPhil/PhD项目适合以下几类人:


用MPhil做跳板申请海外PhD的:本部学位,产出机会大
拿不到满意海外funded PhD:港科学位title强,有funding
只有海外非顶尖学校的自费MS:港科广MPhil
实力可以,不咋花钱
在国内双一流和港科广PhD中纠结:港科广科研氛围多少还是自由些,奖学金明显更多
想要有科研产出进入工业界:港科广学术还是行的,工业界不看排名
个人因素需要离国内越近越好:爱人和亲友比港科广是不是留学重要得多
考虑去香港发展:至少和非top985以及世界排名100+的海外学校相比要更加方便,港科广毕业可以有两年IANG直接去香港同样,它也不适合以下的人群:


从最高学历毕业后需要用到学校排名和评级(如考公、人才引进
、金融、教职):不好意思,虽然你拿港科学位,但你的毕业院校港科广没有国际排名,也不是双一流
就是想去海外:不好意思,港科广在就读期间还是以内地和香港为基本盘的,毕业后倒是可以海外博后当然,任何读博都要建立在导师不坑的基础上,遇到个坑导师甚至都远不如随便找个工作了。工作随时可以跑路,要是遇到坑导师,沉没成本
就高了。
综上,港科广是个好学校,来中外合作大学没问题,但是要搞清楚你能获得哪些东西,以及这些东西和你的期望是不是一致。很多同学并不能提前思考这些问题,导致期望与现实完全错开,回头因为这个信息差怪罪当时的自己和学校。这完全没必要,一定要先看准自己的期望和学校的特点再做出决定。打个比方,如果毕业后需要国际排名或双一流,但不去QS50或者985跑来港科广,那属实南辕北辙了。
4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5 19:34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0494701/answer/246397449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属实是“一科各表”了哈哈哈
我是今年offer holder。
我们群里的概念,港科广和港科大就是独立排名,宣讲会上也说了是独立排名;也因此,从我入群开始,硕博群的同学们就有在劝退新入群的学生们。
关于选调,这一点说的更多了,只要加了硕博群,就该知道港科广不能参与选调。所以大家经常在黑港科广是“四非大学”
关于法人、财政独立,这是中外合办方面的基础常识。


关于学位证,到目前为止,官方给的答复一直都是“由本部颁发”,“和本部学位证一样”。但其实这很令人不放心:如果学位证不出现“广州”的字样,那广州这边的倪校长如何署名呢?如果学位证出现了“广州”两个字,那和本部就会有很大的区别(参照港中深的学位证就和港中文本部不一样);如果不署名,倪校长不要面子的嘛?~~
难道要本部的学位证也做更改,给倪校长一个署名的地方?这样倪校长的名字可以出现在所有人的证书上喽。
关于学历认证,学校的答复是会尽力使同学们满足海外留学的认证,会尽力促进两地资源共享,但认证、共享能普及到多少学生,还是个未知数。




同学们其实不存在多少信息差。
不存在有些回答说的,“被忽悠去南沙”;就算一开始有信息差,在入群之后也都消除了。
不存在有些回答说的,“拉了就是拉了,前后言行不一致,已经内讧了”;因为大家都知道两校法人独立。但学校确实模棱两可,而且试图在用“发展定位层面“的“分校”这一表述来吸(hu)引(you)学生。
同学们的核心诉求在于:广州学位证是否能做到和清水湾学位证完全相同,如果有差异,广州学位证具体会是什么样子。
同学们不满意的地方在于,没有关于学历认证和资源共享的明确可行措施。
同学们非常现实的考虑在于,如此高的奖学金可持续性如何。


群炸了的原因在于,“两校一体”规划中,体现“一体”的种种举措很不明晰,然后现在学校官网关于广州法人地位的陈述又有“分离主义”的味道;所以借着这个由头,需要有一场对话商议。
官网公布这一常识的原因在于,教育部官方文件是禁止“去筹转正”中的学校进行任何宣称和招生,更不能搞模棱两可、投机取巧。在去筹转正的关键阶段,可能是有好事之人举报了港科广吧,所以学校赶忙发布了这一声明~(好事之人还蛮多的哈,最近知乎好些人在无脑黑港科广)




官网有这一声明,也算是彻底捅破这层窗户纸了;那学生和校方就更应该打开天窗说亮话!

5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5 19:34
“瓜熟蒂落”说的是事情发展有其规律和约束。果农心急采摘过早就把果子给糟蹋了,所以负责任的果农会有耐心。同理,创新的东西要突破旧有的束缚而不夭折,就不得不精心呵护,精心培育,耐心等待合适的时机才向世人展示。另一方面,创新的东西也容易被各种质疑,质疑者的出发点也因质疑者的立场而异。这个时候,个人的素质,包括认知水平,定力(独立思考,不被带节奏的能力),对风险的评估能力和承受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了。经验告诉我们,当众人都认可一件事情是个好机会时,获得这个机会的竞争就很激烈了,竞争就在常说的“红海”中。
我会让子弹飞一会儿。


作者:WU Jingshen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0494701/answer/246674841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6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5 19:35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0494701/answer/246290637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从内地体制上来看,港科广就是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声明说的没错,这点和港中深类似。
从学校定位来看,之前学校放出的口风是港科大一体,一校两地,法人、财政独立,资源互补,现在来看是有改口风的意思,这一点需要过一段时间再论证。
目前来看,也是规划上看,广州和清水湾校区的联系比较紧密,至于未来广州是否会更加独立还需要时间来考量。
不过私认为,如果做好了22年之后入学港科广没有留学认证的准备,着重考虑学术体验和生活质量,来科大广州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补充几点:
1.利益相关,hkustgz学生
2.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按照内地条例,它一开始本质上就是法人独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这个可能会产生一定的信息差,部分申请者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我认为申请者和校方都存在部分责任,一个是申请者自己没有做好充分了解,一个是校方可能不会过分强调中外合办而是聚焦于“一校两地”的宣传方式,这个容易给人带来误解。
3.我不认为这会给申请者和在读学生产生太大落差,往往是自身心理预期过高导致的。如果您真的水平很强,为何不在offer选择的时候直接去北美顶校顶级组读phd,屈尊来港科广是为何呢。大家都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出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能来港科广肯定有其适合你的地方。不过对于那些一直以为港科广就是和港科清水湾完全一样的同学,出了这个事儿,我还是建议你慎重考虑能否接受这个落差。
4.我认为目前的理想情况是,在尊重内地条例的情况下,广州和清水湾能够保持合作。还有就是学位证和学历认证的问题:
在学位证方面,是本部授予的肯定没问题,至于有没有广州字样我们不必纠结,不会以为没了广州字样就可以装作是在清水湾学习的同学了吧?自信是自己获取的,拿成果和能力说话。
在留学学历认证方面,我个人希望广州校区能够在这方面多关注同学需求,据我目前了解22年之前的同学是有四年签证的并且在香港学习过,这些同学是可以认证为港澳台学历的(只要在香港累积天数达到6个月即可认证),但22年入学及之后入学的同学是没有签证的,想要认证留学生就得出去待6个月,这方面稍微折腾了一些。
4.至于学位含金量问题,港科广这类属于中外合办体制的博士目前处于一个中间地带,跟海博or985博都无法在一个很好的标准下比较。目前处于开荒初期,你是愿意留在这一起奋斗呢?还是愿意去现成的地里收获果实呢?我个人是觉得既然读到博士了,不需要用所谓的“海外名校”、“985双一流”等头衔去证明自己了,在哪都可以开花,不要把自己的不成功归结于外界。

7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5 19:36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0494701/answer/246507663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写在前面的态度:校方前后表述不一致是事实。校方应勇于承认,而不是自己用着误导性的材料进行宣传,却怪罪于学生的“胡乱解读”。
————————————————————
2022.6.29更新:距离 0429《重要声明》发出整整两个月后,MOE在其官网上发布了如下公告。应该是意味着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去筹”成功了。
“颁发香港科技大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证书”在此公告中得到了确认,但没有提及毕业证…期待校方的解释。
原文链接:
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
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206/t20220629_641653.html————————————————————
2022.06.24更新:根据热心群友向广州ZF网上咨询的回复,“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正在筹建过程中”“没有对外招生”。那么之前宣讲过程中出现的那么多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字样,是否涉嫌违规招生呢?校方的书面解释尚未等到。
此外还可知,在距离开学报道不足两个月的今天,港科广目前还未“去筹”。不知道开学之前还能“去筹”吗?校方为何不及时通报“去筹”进展呢?如不能及时“去筹”,解决措施是如何呢?
另外被校方“误导”放弃了其它offer招进来的同学,校方除了怪罪学生的“胡乱解读”之外,是否有别的切实的处理方案呢?
————————————————————
2022.06.21更新:群友发现,学校官网对于颁发学位的Q&A默默做出了调整。相比于原先的回答,现在的版本删去了“The degree diploma
 will be identical to that of other programs at Clear Water Bay Campus”。根据有道词典的翻译为“学位证书将与清水湾校区的其他课程相同”。
↑原来 | 现在↓
另外,距离2022.04.29《重要声明》发布近两个月了,校方的官方答复依然没有等到。“子弹”还没“飞”到吗?
————————————————————
2022.05.30更新:一个月过去了,校方没有update任何新的进展。“让子弹飞一会儿”,这一会儿有点久哦。对于校方,港科广只是一次跨学科的尝试。而对于学生,是伴随一生的学历,更是人生不可逆的两/四年所生活的地方。望校方早日有正式书面回应,给出明确的陈述。
————————————————————
2022.05.07更新小插曲:逛知乎,感叹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2022年3月24日,也就是《重要声明》发出的一个月多前,港科大广州功能枢纽的知乎账号在某个回答中清楚的将“清水湾
校园”和“广州校园”并列。这显然与《重要声明》中的第一点“不是香港科技大学的分校(校区)或南沙(广州)校园”相背。凭我个人理解,更不是所谓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广州校园”。不知道是《重要声明》起草的太突然,还是学校的工作人员也在“胡乱解读”。
————————————————————
2022.05.06新进展: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官网(网址:https://hkust-gz.edu.cn/zh-hans)打开后已经看不到《重要声明》的弹窗。
————————————————————
2022.05.04更新个插曲:在KPF对港科广校园设计理念宣传片的17秒处,KPF的President, Jamie von Klemperer对设计的宗旨也是“一所大学,两个校园”。设计方接收到校方的信息也是如此,看来KPF也在“胡乱解读”校方的意思?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区将成为零碳排放校园设计新标杆-哔哩哔哩】 [0分17秒] https://b23.tv/pVgLHZN
————————————————————
2022.05.04二更:“香港科技大学 快讯”公众号的认证主体居然是“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筹)”。“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筹)”注册“香港科技大学 快讯”的公众号去进行宣传,这样的行为是不是让申请者有“胡乱解读”的空间呢?根据《重要声明》的第一条,这样的行为是不是有“碰瓷”的嫌疑呢?
另外,“香港科技大学 快讯”下方菜单栏处的“香港校园”和“广州校园”是不是与《重要声明》第一条“不是香港科技大学的分校(校区)或南沙(广州)校园”相背呢?如此公众号的存在,是不是与《重要声明》第二条“不开展任何形式的招生宣传活动”相背呢?
————————————————————
关于《重要声明》第一点中提及的“不是香港科技大学的分校(校区)或南沙(广州)校园”,与先前多次招生宣讲或网上的公开信息不符。
1.从“2022年硕博
招生线上宣讲会”视频27分25秒中截取的“双方”交叉互补的示意图
中可见,将“香港校园”和“广州校园”字样分别标注于两侧。而4月30日的答疑会中,校方将“广州校园”解释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广州校园”。
2.在英文版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官网中,将“HKUST Guangzhou Campus”(中译: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园)与“HKUST Clear Water Bay Campus”(中译:香港科技大学清水湾校园)并列。
3.在香港科技大学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微信号:HKUST_official)多次的推文中,也将“广州校园”和“香港校园”并列。
公众号下方菜单栏也将“广州校园资讯”和“香港校园资讯”并列。
个人态度:充分理解校方办学愿景,但不能将单方面的愿景作为招生“噱头”。这些明确与“香港校园”并列的“广州校园”信息,都会影响申请者的判断。而不是4月30日答疑会
中一句“那是你们自己理解的”或“你们理解的是错的”粗暴的否定。使用这些极具误导性的信息进行宣传,难道全部归责于申请者的“误解”吗?既然去筹之前不能确定,那之前又为什么要这样宣传呢?
————————————————————
关于学位证是否有“广州”字样,回顾了之前的一次线上宣讲,明确说“一样的,没有‘广州’两个字,都是一模一样的”,详见如下视频57分29秒。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先导计划”2022年硕博招生线上宣讲会-哔哩哔哩】 https://b23.tv/lUR8QMh
而在4月30日的答疑会中,吴副校长明确说,因为尚未“去筹”,不能给出明确答复。
前后表述不一致的问题,不知校方如何解释?
————————————————————
全程看了答疑会,结合之前参加的部分宣讲,就《重要声明》中的第二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先说结论:《重要声明》中所谓的“不开展任何形式的招生宣传活动”与事实不符。
1.官方QQ群、官方微信群已存在近八个月,群中讨论量不计其数。而离奇的是,2022年4月29日下午,也就是声明发出的当天下午,毫无征兆被双双解散。
↑官方QQ群 | 官方微信群↓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bb76746d2800853d441f32007b2ca524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rawwidth="1170" data-rawheight="234" data-size="normal" data-original-token="v2-e1358d6cb92a201416c5fc3e5674feb5"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1.zhimg.com/50/v2-bb76746d2800853d441f32007b2ca524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70" data-original="https://picx.zhimg.com/v2-bb76746d2800853d441f32007b2ca524_r.jpg?source=1def8aca"/>2.某次线下招生宣讲中使用的PPT中公布的官方信息来源中的微信公众号也有明确的“港科大广州”字样。
某位老师使用的话筒更是有明确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字样。
更有甚者,“港科大(广州)”为港科大2.0。
针对这些明确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信息,不知道校方对关于《重要声明》第二点中的“不开展任何形式的招生宣传活动”如何解释?
————————————————————
另外,对今天答疑会中胡同学
的努力致以敬意。我谨代表自己声明,他今天发出的疑问,可以代表我的疑问。很钦佩他行为,再次感谢!
————————————————————
附上《重要声明》全文:
8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5 19:37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0494701/answer/246556572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港科广 Mphil offer holder
当时confirm这个Offer原因很简单,
1是funding足够,可以经济独立,不用再靠父母花几十万供我出国读研究生,将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还给他们。拿了海外的Msc,专业和氛围也很喜欢,但觉得有点太贵了,而且Msc基本上一年,觉得时间太短了、生活费用太高了;
2是专业设置特别契合。说实话第一次看官网的时候最吸引我的是专业设置,不同学域的交叉,双导师设置,这个模式特别吸引我。后来看别人讨论才关注学位的问题,能直接港科大最好,加了广州也没事;
后来参加了2次答疑会,包括昨天那场辩论我也看了,还是挺敬佩校长放假第一天来给我们答疑,说实话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校长,虽然前期存在画饼的嫌疑,但并不觉得是港科大主观上意图这样做,我们广州校区的奖学金远超学费和生活费,基本是0成本读大学,学校干啥要当资本家"坑骗”我们,这对他们也没有任何好处。
在大陆办学的体制比较复杂,要适应本地的体制机制,个人对港科广还是有耐心的。本人很反感用“四非”来粗暴简单形容这个学校,自己都不认可自己的学校的话,那我也没办法了。而且美国粗了常春藤,还有那么多优秀的学院,他们有些压根不参与世界排名,一样培养出了非常有用的人才,这类学校在那些只看排名的国人眼中是比四非还不如吧?比来比去有啥意思。
本身选择这个项目也是不想再卷了,卷title卷大厂卷来卷卷去有何意思,不如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项目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多好啊。
总之,个人从未纠结学位认证、留学认证的问题,未来并不打算进体制内,对我这类人的影响几乎为0。未来比较想去申海外博士/留hk或者海外工作,有没有广州关系不大,这两条路都是看导师和个人能力了。
总之,目睹了这些争吵/争论/争辩,我只能说,某些国人心智尚需开化。
对于纠结的人,我只能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独立思考,不要被别人所左右。
9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5 19:37
Bio-voyager​:

其实根据我和吴校长在知乎上公开的一点点回复,不难看出校方其实是很希望达到两个校园是同一个品牌,包括一起排名、两边教授和学生含金量相等等等。
当然,做没做到,这一点真的不是校长能决定的。但我相信,只要有机会,港科大全体的意愿都是同一个港科大,一起排名,两边流动可以很顺畅频繁。
从敢为天下先的学术架构和第一批领导都用的是港科大全职教授这一点也可以提现校方一定是全力以赴想这么做的。不然以港科大如今的工资和声誉,来到大陆招聘几个正教授和讲席教授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首届学生和首批老师,目前来看是并不弱于清水湾
的PhD和faculty。感兴趣的话也可以看看清水湾的faculty,也存在第一学历不是很好的现象。也存在刚毕业的博士就过来任教的现象。事实上,很多著名的大学也都接CS和EE等热门专业的fresh PhD来直接做助理教授。
港科大
和港科大广州在这方面并没有多少差别。
另外争议很大的一点,在于学位的含金量。我关于这一点就很不理解了,无论学位是广州还是如何,全世界都知道这是港科大全力以赴做的校区,难道招聘单位真的不看毕业生质量只看这个人毕业于哪吗?含金量应当是取决于头几批学生的质量,而不该取决于三十年前成立的香港科技大学。这个是很明显的事实吧?即使毕业证学位证没有差别,也还是有很多方式可以辨认出你是哪个校区的吧。
同一个一模一样的毕业证,就能藏起是广州校区毕业生的事实。或许不太可能。也绝不是校方希望的,更不是给了这么好的条件和理念来创办广州校区的目的。
我知道我这句话一出来,很可能很多人在下面骂我。但,您真的是为了一张文凭而来的,还是您是看中了港科广
的理念,寻求更好的知识和技能而来的。这件事情的答案就很明显了吧。
中国大陆已经有清北复交、上科大南科大中科院大学
和中科院最顶级的各个院所了。他们的博士毕业生和学术型硕士毕业生,都是无法享受海龟人才政策的。但不意味着他们在任何一个工作中走不远。
选择港科大广州,希望带着选择南科大
上科大等新型大学
的心态。自己是来学本事的,自己是来做好的研究的。
以目前情况来看,混港科大文凭的暂时希望不要考虑港科大广州。以后大概也不行…
提议在最后面,大家都在纠结港科大广州最后有倪校长的签字因此有区别。
那为什么没人提议,清水湾的文凭也加上倪校长的签字,让两边的文凭完全一样呢?不解…
10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5 19:38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0494701/answer/246683929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2.8.26更新:
不建议想做科研的同学用ustgz的mphil做跳板了,学校不鼓励mphil跟在某个老师下一直做科研,因此该文章关于mphil的论调基本都是错的了。非常遗憾,一心学术的同学直接申请phd吧,或者去申请HK的自费mphil。


2022.5.3更新:
本人做了新的调研过后,对于本人提到的ustgz的mphil做跳板申请phd和港三mphil差不多这个表述,本人认为无法现在下定论。为了不误导看这个问题的读者,我选择在后文删除这句话。在港科广2022后第一届mphil(不包括几年前的先导计划)毕业前,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尽管如此,如果mphil能在港科广进一个顶会组,毕业后申请phd是可能优于国内大部分学硕的,我拿港科广system方向的组说,有刚入职的AP带MICRO+ASPLOS的,system hub也有王平安老师的学生带N篇顶会入职的,在这样的组做科研,成果上限还是比较高的。


下面是原回答:
来来来我来指出大家都一些问题。从这个回答乱像里面我可以窥见不少港科广的录取者都是精致的机会主义者,当然这不一定是贬义,取决于你是我说的哪一种同学。关于你们最关心的问题,我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如果错了欢迎评论区列出证据打我的脸。


22年开始入学港科广的学生,即使学位证和本部99%以上都一样(保守一点),给你180天以上的留学认证,你也是无法享受人才引进政策的。西浦,上纽,宁诺都有phd,他们都有出国交流机会,至今没有任何人有拿到孔雀等政策福利。各省市明确说了不支持中外合办,你和本部的材料再像也是中外合办的学生。
港科广是不是中外合办,能不能认证,对mphil影响是最小的,因为港科广的学术环境确实高于内地大多数学硕,对于想发论文的同学,来这里并不亏。即使港科广的mphil拿着港科广的毕业材料去工业界,再不济也是可以当你985(港中深就是当985硕)。业界对于中外合办的学生相对不会卡那么死。当然你目标如果是业界,请去本部msc,时间短,一些项目门槛更低。
接2,对phd影响较大,但是良好的学术环境下可能产出更多顶会,鉴于国内教职还是数论文数A会都时代,港科广可能拉低了phd的下限,但是上限是你们自己创造出来的,能摸到港科广上限的话,也比大部分985土博强了。 我在这里还是要说一些不太好听的话,就是不少港科广的同学没有真正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你认为学校虚假宣传,实际上是你太贪,什么便宜都想占。投资领域有一句话非常对:你永远赚不到认知范围外的钱。港科广也是同理,如果你认知不到自己想在港科广得到什么,你不可能在这里得到你想要的,能得到的也不一定是你想要的。什么意思呢?我给你们解释一下
1. 港科广对于目标北美顶尖phd的本科生,是非常好的跳板。对于这想利用港科广作为积累学术经验,现阶段申请不到北美phd的本科生,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缓冲地带。对于这些同学,你不需要关心学位证是否一致和人才引进还有工业界target school的问题,那是你博士毕业后需要关心的。
2. 对于业界出来(30+年龄),想拿个博士文凭充实一下自己,以后还打算回归业界或者去二本找教职躺平的,港科广也是不错的选择。工资福利够好,老婆孩子不至于生活质量下降太多,学术环境纯粹,比起抛下家庭去海外或者拿国内4000+土博的工资,内地没有比港科广更香的去处。
3. 对于本身有research experience的本科生,以后有海外博后计划的,港科广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备选方案(注意不推荐是第一选择)。一些学校由于10043还有政治影响(点名国防七子),港科广是他们比起土博更好一些的选择。鉴于本科生直博的年龄优势,就算港科广拿了一个phd以后去海外重开,年龄也不过30-31岁,甚至刷一个博后也不到35,论文够的话直接拿海外优青回国,也不见得亏到哪里去。当然对于这些同学,有海外顶会组phd的offer的话,还是推荐优先海外组,如果没有海外顶会组全奖offer,或者申请到的不是海外顶会组,或者家里经济条件不够你读自费的phd的话,港科广也很适合你。
综上,港科广适合和不适合的人都有,拿着不合适的期望来这里的话,你应该反思自己是否来之前就知道research是什么,你毕业后想做什么,学术界/工业界选人的要求是什么,还有最重要的,你来这里你想学什么,得到什么。比起抨击学校虚假宣传,你应该反思自己是否思想上太幼稚,行动上太模糊,选择得太势利。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4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