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3篇帖子。
(转载中央广播电台)中产阶级勒紧裤带过日 中国难靠提振消费救经济
1樓 JosephHeinrich 2024-4-16 19:29
电动车的热销可说是近来中国消费的热点。图为中国比亚迪汽车。(中新社提供) (图:中央社)
2樓 JosephHeinrich 2024-4-16 19:29
多项分析指出,提振消费是拉抬萎靡中国经济的关键,不过专家说,别对今年中国的消费成长抱持期望,毕竟消费的关键在于民众的收入和负债比,而这两个指标目前看来都不好。
香港南华早报今(16)日报道,即使中国各地方政府相继颁布富有创意又相当吸睛的倡议以促进消费,但中国消费主力,也就是规模约莫5亿人的中产阶级,他们的消费动力依然不见起色。
由于中共高层致力提振自疫情以来的惨澹经济,北京当局针对电动车、房地产与旅游业,陆续颁布振兴消费的措施,并且中国中产阶级也舍得为了教育和旅游而掏腰包,但许多民众仍担忧就业前景。
又因房地产业低迷许久,更迫使若干屋主必须缩衣节食,像是41岁的马先生被裁员只得靠遣散费度日,他急于出售名下3栋房产,因为市价从数年前人民币80万元(下同,约新台币350万元)的高点如今降至50万元。
更让他头痛的是给孩子请家教,一堂课是1000元,一个月就是4000元,何况他还有两个儿子。
中国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近期发布的调查显示,约莫43%的中国25至45岁年龄层中产阶级坦承,去年他们的总体资产缩水,但2022年的比例是31%,2021年是8%,以致这群庞大的消费主力,花钱不敢大手大脚。
调查另发现,46.1%的中产阶级家庭对于理财投资趋于保守,宁愿存钱保现,只有9.8%的比例自认对待投资理财的态度正面乐观,而2022年上述两项调查的比例,分别是10.6%与21.4%。
即因如此,多项分析指出,由于对房地产与金融市场普遍缺乏信心,导致中国消费者更舍不得购物,虽然电动车的热销可说是近来中国消费的热点,不过也并非没有隐忧。
获益于当局挹注可观资金于科技和制造业,加上因政策作多和补贴的利益,促使中国电动车的生产大幅成长,导致中国的有识之士感到担忧,也引发他国指控中国产能过剩造成的可能危害。
中国电动车商上月发布报告称,交车数大幅成长,此前今年初则是成长趋缓,不过低价比拼的价格战,以及消费者期待当局颁布更多有利于提振车辆销售的措施而观望,使得各方质疑中国电动车产业的前景。
像是算盘打得精、税后月薪5000元的23岁李女说,靠父母帮忙,买台10万上下的电动车应该不成问题,但是她不着急下单,因为厂牌多价格势必再降。
标普全球评级(S&P Global Ratings)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高路易(Louis Kuijs)上月发表报告说,当前中国主要的风险在于消费和房地产疲弱,而决策官员的因应之道是采取促进投资来带动成长。
不过路易指出,这只会造成若干商品市场的产能持续有增无减,并压缩商品价格与业者获利。
此外,虽然淄博烧烤与甘肃天水麻辣烫等爆红带动当地旅游业,不少人乐观中国旅游业复苏,但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对此存疑。
他比较今年和疫情爆发前的2019年春节长假,以及过去半年期间主要假期的游客数发现,并未全面恢复至2019年的水平。
因此李迅雷指出,不要对今年的消费成长抱持期望,毕竟消费的关键取决于民众的收入与负债比,但这两个数据目前看来都不好,并说当前中国致力于国有投资之际,也应以相同力道提升家庭支出。
他说:“我认为这是经由财政与税制的改革,增加民众收入和缩减收入差距的良机。”
3樓 JosephHeinrich 2024-4-16 19:29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