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35篇帖子。
(轉載知乎)在亞琛工業大學(RWTH Aachen)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1樓 JosephHeinrich 2024-4-15 23:59
2樓 JosephHeinrich 2024-4-15 23:59
作者:知乎用戶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820926/answer/4157651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以為我大德村不會有人關注呢~我來為學校加把勁~
1、RWTH是什麼?
由於種種原因,德國高校在國內知名度不高,一般想來德國的人也不是很多,再加上有語言的要求,德國高校在國內想殺出一片天真是難上加難。不過,國人對於德國高校也不是一無所知,比如絕大多數人還是聽說過 慕尼黑工大(TUM)的。在工科方面,RWTH與TUM是並稱雙雄的。但是就個人而言,TUM還是要更勝一籌,因為RWTH的突出優勢還是在機械方面,還有建築。而TUM更均衡一點。此外,RWTH是德國TU9聯盟之一。如果是工科學生,RWTH還是不錯的選擇。
RWTH也是全德最受僱主青睞,和最易出「土豪」的學校之一,在它之上的就是以金融見長的曼海姆大學了。
RWTH的國際化也十分棒,全校12%的International student,學校的International Office 也十分友好。
2、亞琛是個怎樣的城市?
亞琛是個德國西北角的邊境小城,位於德國、荷蘭、比利時三國交界處。整個城市十分迷你,以至於Google map上,AACHEN的默認比例尺是1:100m,地圖上很長一段路,走路10分鐘就到了ORZ……對於我大天朝學生來講真是福利的不得了啊!
RWTH在亞琛就相當于吉大在長春的感覺(話說美麗的長春坐落在吉林大學裡),RWTH也是如此。整個學校散布城市的角落,也可以說因為有了RWTH,才支撐起了AACHEN的今天。
AACHEN雖然是個小城,移民也是隨處可見。尤其是城東,幾乎就是土耳其了(這點全德都是如此吧,柏林的同學應該體會更深),穆斯林是城市裡十分龐大的少數族裔,但是他們通常都非常友好,他們的食物也比德國的好吃許多。(我家門口的土耳其烤肉店2.6€一個卷餅支撐了我很久~)
在這裡,德語仍然是第一語言,但是由於學生和移民的原因,大部分人都可以講英語,普及程度到不會德語也可以生存的地步~
3、考試掛科什麼的真的很恐怖嗎?
RWTH的上課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上大課,就是人超級多擠在一個大教室里,教授基本看不清你的那種。這點和國內不同,你來不來,聽不聽都和教授沒有關係,他也不會點名查考勤,只要你最後考試過了就行。還有一類是小課,教授卡的嚴一點,要求作業的,但是仍然以考試過為第一準則。基本上每堂課都會有兩個不同的時段,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排課表。
當然,RWTH的掛科率是出了名的高。全德都奉行這種寬進嚴出的高等教育體制。據非官方統計(都是同學們私下傳的),RWTH的本科畢業率大概穩定在40%左右。這和我看到學弟那一屆的情況也基本吻合。
在ME這一塊,本科的平均畢業時間在11.5個學期,MB則是9.5個學期,都遠遠高於正常的8學期。但是研究生要比本科情況好一點,如果你能挺過本科階段,在這裡讀個研什麼的還是挺輕鬆的。
考試如果不過,和國內一樣有補考,三次機會。如果全部當掉,就只有轉學這一條路走了。
4、生活方便嗎?
因為AACHEN是個超迷你的城市,所以你可以說很方便,抬抬腳走遍整個城市,也可以說很不方便,想去個IKEA都要跑到別的城市去。但是作為學生還是有點優惠的:
交通
RWTH每學期註冊後會有一張交通卡,裡面是全北威州境內公交全免的巨大福利!只要不是跨州,想去哪就去哪。一卡在手,北威我有!這是北威州的規定,可以對比其他州的學校,就會發現這個規定良心的不得了啊!
公交買票全憑自覺,有月票和學生卡的隨意乘,不用刷卡,到站就下。但是沒有票的自己從前門上找司機買票,一般1.5€左右足以去你想去的地方,當然太遠的不說了~車上會有便衣查票,如果逃票被抓到是很慘的,大家還是誠信為好~
當然,AACHEN公交的最大問題就是班次太少(尤其是周末),偶爾還會晚點,簡直不符合德國人性格!但是車還是不錯的,滿大街的公共車輛基本都來自於梅賽德斯奔馳,包括垃圾車~推薦使用 DB Navigator 查詢公交,雖然經常不准~
購物
超市還是很多的,最大的 Kaufland東西還是挺多的,但是比沃爾瑪家樂福還是差很多,其他的REWE, Real, Netto, Kaise's,Aidl也遍布全城,著名折扣店Lidl 很平價。牛奶簡直比水都便宜,我最常喝的一種0.55€一升,味道還好~與此同時蔬菜卻貧乏的不得了,基本上就是土豆胡蘿卜生菜包菜番茄茄子西蘭花紫甘藍,嗯,對了還有各種顏色的柿子椒,每個顏色算一種,不同價的哦~肉類倒是很多,德國人也不忌口,啥都吃,尤其喜歡吃香腸!Kaufland里各種肉類只有一個冰櫃,而香腸有倆!還有一個貨架!買魚蝦等河海鮮可以去荷蘭魚市,每周二早上有,坐車20分鐘即可。但是荷蘭魚市上會英語的人不多,基本通用德語。
寢室文化
如果你申請到了寢室就看一下,沒有的話請跳過。畢竟這個幾率小於十分之一。
全城散布者10幾個宿舍區,每個宿舍區都是自管的。有自己的intranet,有自己的team,board,分管net,print,sports,occupation,wash,scan……都有選舉chairman和spokesman的過程,也會組織些集體活動。
5、最大的感受是?
寂!寞!寂寞!!
耐得住寂寞才能在這個城市活下去。
雖然德國人都很友好,但他們也都有自己的文化圈,中國學生還很難融進去,所以多數時間你要學會過形單影隻的生活,獨來獨往行走在異國他鄉的生活。


畢竟我們都是有夢想的人,知道我們走出國門是為了什麼。


祝題主在德村生活愉快~

3樓 JosephHeinrich 2024-4-16 00:00
作者:匿名用戶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820926/answer/7495326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2020年9月2號更新
研究生最後一門課成績出來啦
突然想起來可以給大家分享一下本科和研究生這個均分的分布圖哈 這只是EE專業的 而且算的只是已經畢業的人哈 可以看出 在2014年10月1號 到2017 年9月30號 我們整個系 一共有642個人本科畢業 然後 然後績點分布是這樣的 第一列是績點 第二列是畢業人數 第三列是有百分之幾的人是這個分數畢業的 第四列是你的分數在學院畢業的人中屬於前百分之幾
讓我們看一下我們電院一學期有多少人入學
以2019/2020 冬季學期 為例啊 本科有540個人入學 如果每年都有跟入學人數相同的人畢業 那麼三年應該有1500人畢業(只算冬季學期入學的) 而現實情況是夏季學期也有很多同學入學 (不多 比冬季學期入學的少) 我就算500 
怎麼說也得2000人畢業 但是實際情況你們也看到了

然後這張是研究生的
明顯看出分數高了很多對不對
我歸納總結的原因是 本科沒畢業的人就不會讀研
都讀到研究生了當然生源就會好一點 優勝劣汰嘛
答主沒有綁定國內的手機號所以沒法私信評論區的小夥伴 而且平時也不怎麼上知乎 看到評論區從五年前開始就有好多小夥伴給我提了問題但是我都沒答 感到很不好意思 我決定取匿啦 
有問題可以私信我哦 可能回的不及時 但是我會盡量幫助大家的
——————————————————-/
哈哈哈哈哈哈我明天就要考MMET(電力的數學方法論)了…… 
周末在家複習……自己做了Fommelsammlung 回顧了這一個學期學的這門課的所有東西
其實現在看看自己學到了很多 新學期剛開始的時候完全不知道這門課講的是什麼
現在回頭看一下 ……其實也就這些東西……我現在覺得也不難了……


人在過程中總是會抱怨……會覺得學業難……
其實……回頭看一看……好像也就這樣了……
RWTH 的電力在德國也算數一數二的 算是拿手專業吧 這麼一想(就當他是中國的中科大
吧)
那其實一看也不算難……自己這個學期也沒怎麼特別用工


重點是:RWTH 其實還是很不錯的!是個適合學習的好地方!也不是難到要死!像我這樣智商中等的只要生活重心放在學習上其實應該也沒什麼問題……(不知道我等到考完會不會再這麼說)


關於課業難度……關注的同學們可以拿我這門課來對比一下……(一共五門課)






我在這個電力本科第一學期的這一門專業:
一個星期有一節一個半小時的大課
有一節一個班小時的大練習課
有一節45分鐘的小組練習課
一共上了12個星期的課 就是12次大課+12次大練習課+10次小組練習課
一共十章的內容 重點全部就在上面那兩張圖上了




如果你想在RWTH念書
重點!!!!!! 德語一定要行啊!!!!!
可以通過上面的那兩張圖來感受一下!!!!這是我整理的!!!(大概就是這麼難 )……
這才本科第一學期啊……
好了!!!!!祝我明天考試順利吧!!!!
-------------------------------------------------------------------------------------------------------
我要來答一下 目前電力本科第一學期上了快三個月了。。。 體驗就是。。。 教授講的飛快。。。你一天不去上課就會落下很多內容 學的東西太多了 而且畢竟語言是有問題的 課上聽不懂課下再去搞懂就很難了 網上的相對應的中文資料也很少 反正真的挺苦的 



我再貼上我的課表。。。 並不是全部都去 大概去90%吧。。。 禮拜三禮拜四回家都要8點半了。。。 再燒個飯吃完都可以睡覺了 根本沒時間自己看了。。。 然後我們每天早上都是6:30爬起來的。。。。
—————————————————————————————————————————
我來更新了!
我沒有死在亞琛!
但是……
我還在亞琛



最近有一些新的感想想寫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現在是電力研究生第二學期, 一共算上本科是在第九學期
其實在亞琛待了四年半我真心覺得 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
身邊各種各樣的同學都有,有的人一個學期可以考20門試 4年本科+研究生畢業
厲害的人可以去ETH、MIT讀研
有的人來了亞琛就沒有在讀書,代購、打遊戲、旅遊
RWTH對一些人說很難,對另一些人來說很簡單
德國這幾年我成長了很多,其實我覺得每個人還是要focus在自己,不要和他人比較(我知道這很難,我們中國人從小競爭意識就很強烈)
我很反對中國人中的鄙視鏈,成績好壞、畢業時間長短、家庭條件等等
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人生選擇,有人看重社交,有人看重成績,個人追求不一樣罷了,家庭環境不一樣,起跑線當然也不一樣。你身邊那個門門5.0的同學很可能家裡有礦(seriously)
不要judge
別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
在RWTH,你需要有一顆堅強的內心。
每當用德語跟導師溝通,德國導師很尷尬表示沒有聽懂我的時候。
每當德國導師跟你講了一長串東西給你布置一長串指令而裡面的專業術語可能都還沒有中文翻譯,自己聽的一知半解在躊躇要不要再問一遍的時候。
每當德國人一眼就能在一堆文獻里找出答案,而自己需要慢慢一個字一個字去理解意思的時候。
每當身邊德國同學做演講,回答問題,和德國導師毫無障礙輕鬆嘮嗑的時候,而自己覺得自己就是所有人中最垃圾的時候。


很委屈的時候,太多了。
想哭的時候,太多了。
身邊的朋友,朋友的朋友,抑鬱的、輟學的、回國的、因為學分沒有修到要求而得不到簽證的,太多了。
朋友,看到這裡,無論你是準備要來RWTH的,還是已經在煎熬著跟我有同樣感觸的人。
請記住,再委屈,再沮喪,再難過,也要再堅持一下。

4樓 JosephHeinrich 2024-4-16 00:00
某匿名用戶:


大家答的都很客觀,很多人都抱怨亞琛難,個人覺得相對於其他學校確實是這樣。我再說個最近的事:上周所里改卷子,全專業掛了90%多,最高分才2.7。。我們幾個助教也納悶是不是題太出難了,想著要統一給大家提下分。結果教授說,讓他們明年接著考吧

5樓 JosephHeinrich 2024-4-16 00:02
作者:Water Pigeon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820926/answer/147122485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07.02.2021更新
距離上次更新一晃過了大半年了,我也到了第五學期了,想起來總是覺得自己渾渾噩噩莫名其妙地就過了快5學期,到了本科生涯的尾聲...上次更新以後德國就進入了長時間的封鎖期,加上又遇上了冬天,回想起來第四學期就像一場噩夢。
我報了大概40學分的課程,其中還有BuK和PSP這種大殺器,特別是PSP(Praktikum Systemprogrammierung) ,要在完全自學C語言的情況下(如果之前沒有自學過,因為學校基礎課不會講C)和隊友合作編出一個功能完整的ATmega單片機
,可能是我太菜了的原因,經常看個題目就會看一兩個小時,然後再去現學相關編程知識,隊友可能編完8個小問只要兩天,我可能編一個小問就要一天還不能保證不報錯,最開始的幾次作業我還能夠勉勉強強做下去,到了後面因為累積的問題太多,很多時候拿著題一整天對著電腦束手無策,朋友們說那段時間的我看起來特別憂鬱,一看就知道PSP的ddl快到了哈哈哈。
試想一科一周就要花我幾天時間還不一定做的出來,我還有5門其他課,每周都處於瘋狂趕各種ddl
的重壓之下,很多時候外面飄著雪,5點鐘天就黑了,趕了一天作業感覺好累,卻發現才不過只做完了一點點而已...這是唯一一個我經常懷疑我自己,想要ab掉很多課,甚至想休學的學期,所以如果有同學想要一學期拿很多學分一定要考慮清楚,像對我來說難度就真的很大。
當然上學期也不是一無是處的,因為疫情過於嚴重無法進行現場考試,很多學科直接採用了Bestanden Regelung,就是說只要你拿到了參加這科考試的Zulassung(靠平時的作業分),那你這科就直接算作Bestanden,直接拿到學分,但是不影響總平均分,我有3課都直接拿到了Bestanden,它們真的來得很及時,不然我是很難很難完整拿下這40個學分的(感謝各科教授!)
到了3月4月,冬天漸漸過去,感覺我的生活也重新有了點生機了,不再是每天待在家裡為各種事情感到壓抑,也不再是疲於奔命了。更多的是開始到處走走,時不時去科隆喝杯奶茶,萊茵河邊
坐一坐,沒事研究下穿搭買點新衣服,又或是開發點新菜譜邀請朋友來家裡吃個飯喝點小酒,也時不時和朋友去徒步。隨著疫情的逐漸好轉,那種感覺就像是春回大地萬物復甦一樣,我也開始覺得原來生活也不是一無是處毫無期待:)。
初春的教堂旁

徒步路上

雪天

雪夜

科隆
寒冬已至和大多數大學生一樣,到了第五學期我開始面對畢業後的選擇了,我是想要繼續讀研,但是具體讀哪個方向?選哪些課程?未來做哪方面工作?在哪個國家工作?在那裡工作有什麼長處和短處?有什麼要求?怎麼才能提升我的競爭力?......
這個時候才恍然大悟,自己第一年覺得歲月靜好,完全沒有想過這些問題,第二年又碰上了新冠疫情,每天疲於奔命和開導自己都來不及,更不想也沒空去想這些,現在到了最後一年了,一看自己渾渾噩噩地就過了這麼久了,未來有好多的未知數...於是我開始想方設法地獲取各種相關信息,嘗試著讓自己更加了解這個專業和以後的可能的工作,希望以此來更好地規劃我的研究生生涯。
如果說這疫情下接近一年的時間帶給了我什麼,我覺得獨自在異國度過那麼長時間的封鎖,各種高壓讓我心態變了很多,我不再那麼有點事情就喜歡抱怨了,現在更會去想實際解決方案,我也不會覺得學習上的高壓多麼讓我難受,一個Projekt沒做完我會連續熬夜甚至通宵去搞定它,即使我花的時間比別人多,學習能力沒有別人強,但我可能更在意我是不是真的靠自己能做出來並學到了東西,然後也慢慢學會了怎麼跟人相處吧,這中發生了太多事就不細說了,再有就是不再時時刻刻惦記國內各種美食,娛樂了xD,可能就是單純地佛了吧哈哈哈。
最後再放幾張最近的圖,看著它們想起這一年心路歷程,又是萬分感慨呀...聽說下學期大機率線下了,我可太高興啦,還以為自己讀了個Zoom大學,期待下學期遇見更多有趣的人和事~
土哥烤肉yyds
杜塞某烤魚

體育場日落
偶爾k歌很能釋放壓力

自製干鍋

室友的貓咪

info樓旁的花海

祝大家一切順利,stay healthy!
—————010101010101010—————
10.10.2020更新
說好的下學期期末再更新,我還是忍不住來了xD 因為今天是亞琛工大
150周年校慶,並且!我收到了來自學校的禮物------------一包爆米花xD



沒錯我出名了哈哈哈晚上8:15,可以一邊吃爆米花一邊看學校直播的校慶節目了哈哈哈。
另外6號時我去了電力2的Einsicht(我電力2差一分過) ,在最後一大題最後一小問和Assistant交流了好久,拿回來了那寶貴的1分!於是我電力2
踩線通過了哈哈(追求太低了) ,這樣一來我這學期所有科目全都通過了,總共拿了38個學分,雖然平均分不怎麼樣,但總體來說還是滿意了哈哈。對了搞忘說Louis了,Louis通過了所有一考並拿了1.7的平均分,早就高高興興回丹麥玩耍了... 可以明顯感受到我每學期和他的差距越拉越大了,下學期要好好研究下為什麼他進步這麼飛速... 
Schönen Abend euc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9.09.2020更新
我這學期的考試終於考完了,中午來更新一下。從8.1回德國開始複習,一直到現在,考了2個月的試,今天考完大家都好興奮,我只感覺好累(peinlich) 。
我昨晚上仔細想了想,下學期我又有6門大課,其中3門還是殺手課,我就這學期5門課這樣的學習節奏都感覺夠嗆,下學期如果以同樣節奏來學習備考一定會是個Disaster。所以我決定好好利用這個不到一個月的暑假,當然現在需要幾天來從高壓的考試月狀態緩過來(要去同學家擼 貓 啦!) ,然後好好計劃一下剩下的20來天,怎麼預習一下下學期三門殺手課
,或者預習下其中的重難點,我覺得很有必要。因為幾乎每學期的開始我都會多多少少覺得很不適應,很難去einsteigen
,我覺得一是我假期玩的太嗨,狀態沒法和開學接軌,二是面對完全新的知識沒有準備,如果這時不花時間去弄懂它們,那學期中自然更沒有時間了,所以期末總是很忙很高壓。
其實我還是有好多想在這個短暫假期里做的事,我想去徒步,想寫點文章,想天天打球,想繼續自學西班牙語。我也不知道我還有沒有時間去做完這些事,我覺得下學期的預習工作還是放在第一位吧,為了在下學期6門課的魔鬼課程中能平穩活下來 xD
哦對了,中秋節快到了,提前祝大家中秋快樂啊!我要去杜塞吃好吃的,然後去同學家吸貓,不知道你們準備怎麼度過這個在異鄉的中秋節呢哈哈 ,好了,下學期期末再更新吧 :D


----------------以下為原回答-----------------
RWTH Informatik Bachelor在讀,即將進入第四學期,寫下這篇回答時我正被考試月壓得透不過氣,藉著這個機會我就來回顧一下我在亞琛的這一年半吧。
我是夏季學期入學的,入學前有個Vorkurs,會教你一些Java編程和離散數學基礎知識,讓你能順(bei)利(can) 進入你的第一學期。真正的第一學期應該是冬季學期,所以我們算是插班生
,要去跟著第二學期的同學們一起上課。在Vorkurs里我認識了4個同學,他們分別是Louis, Julijus, Manuel和Christ,因為在開學前大家就認識了,所以正式進入第一學期後大家也基本在一起學習和玩耍。
第一學期時的大家感覺都是那麼的放鬆,雖然課程並不簡單,但是一共也只有3門正課,所以每周有大把的自我安排的時間,Louis會看整個周末的YouTube和Netflix,Julijus會看一周的權力的遊戲
,Manu會玩一周電腦遊戲(他想以後從事Game Programming相關工作) ,Christ因為住在科隆,每天往返亞琛需要兩個小時,所以他在課少的日子經常不會來學校(是的,翹課) ,而我,一個人初來亞琛,一切都很陌生,我想要延續自己良好的狀態,所以自認為平時還是比較認真的,作業周中完成,周末複習總結,然後偶爾玩玩遊戲,出去科隆杜塞
吃點東西,平時和女朋友聊聊天... 時間也就這麼飛快地過去了。到了第一學期中後期,大家像約好了似的,越來越頻繁地缺課,因為覺得反正Vorlesung都會錄製視頻上傳,不如就在家裡看。但我還是每周堅持去現場聽課,哪怕每次能聽懂的部分越來越少,最後下來還是得重新看一遍,因為在國內從來不敢想像逃課這種事。我記得最清晰的一節Lineare Algebra課,上課10分鐘我就開始聽不懂了,坐了一個小時多的飛機,當時下課走出教室時內心幾乎崩潰,感覺自己雖然一直在堅持,聽不懂的卻越來越多,這種堅持似乎沒有意義,於是期末時候幾節課我也選擇了不去面對殘酷的現實,而是在家裡等著看視頻。
期末快到了,Manu告訴我們他絕對自己學不下去了,會轉學到FH去,我現在都還記得那條消息最後他說的話:"Ich drücke euch die Daumen und wünsche euch alles gutes, vllt sieht man sich in der Zukunft noch.",發完這句話,群里久久沒有人說話,最後他也沉默著退出了群聊,從此失去了聯繫。
Christ因為平時缺的課太多,加上我們上的是第二學期的內容,他覺得即使參加考試也不會有太好的結果,如果等一年,學過了下學期的內容再來考,一定會更好的,所以他選擇了不參加所有考試,於是只剩下了我,Louis和Julijus參加了三門考試,最終我和Louis通過了所有考試並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Julijus則有兩門考試沒有通過,還記得那天在Carl門口,三個人一身輕鬆地走出考場,揮手告別,然後向三個不同的方向走去... 
第二學期在我記憶中是昏暗的,不僅僅是因為當時在冬天,太陽下山的很早,更是因為我的狀態起伏不定。回國休整了一個暑假,滿心歡喜回到亞琛,現在我就要和這學期入學的同學們一起上他們第一學期,我第二學期的基礎課了,我自認為應該很簡單,不用太花精力在上面,哦對了,我還去報了Spanisch的Sprachkurs,所以這學期一共有5科。
冬天的亞琛太陽下山地很早,卻起來地很晚,我有很多8. 30 am的早課和6. 30的晚課,我一開始還是保持了很高的出勤率,慢慢地我發現,為了上早課和晚課,我要在天沒亮就得起床出門,再離開學校時天竟然已經黑了,冬天晚上8點過的亞琛街頭幾乎已經見不到幾個人了(我回家路上),我是那麼的不習慣,於是我勸自己,反正可以看視頻,不用那麼早起,那麼晚回。恰巧那段時間女朋友給我推薦Mad Men(廣告狂人) ,於是Louis每天堅持上早晚課的時候,我們其他幾個都在家玩,我看完了7季廣告狂人
,買了好多Steam遊戲,每周好幾天都在和國內同學開黑,經常要周日晚上瘋狂補作業。唯一用點心的學科可能就是我的西班牙語了吧,到了十二月份,我意識到了自己已經很多作業不會做了,於是才想要去改變,但是想把狀態變差很容易,再升上來就很難了,恰好19年12月31日我和女朋友分手了,心情就更加複雜了,每天都在消磨時間和懷疑自我中度過,這樣的狀態自然也是沒有好結果的,於是第二學期的幾門考試我都考的很差,甚至有一科沒有過,得參加二考。而堅持百分百出勤的Louis拿到了均分1.3,Julijus只過了2科,Christ一科也沒能過,最後選擇了放棄在RWTH的學業,至今我也不知道他去了哪裡。
於是我開始反省自己,要洗心革面迎接二考和下學期,不能再水了,可這時corona來了。
我們一群人逃離了疫情爆發前的德國,在國內隔離14天後我迎來了我人生中第一個網課學期,一切課程都通過視頻錄製方式進行,我已經決定這學期必須每天的課程當天學完,周末回顧總結,於是我頂著6小時的時差,每天上課到凌晨,恰好這學期的幾門課特別難,然後課程總數又多,不少時候只能一個人夜裡看著滿篇的問題嘆息,為了提神,我每天都會喝一罐咖啡,然後學到凌晨2點左右,第二天早上9點再起床。
在國內學習的好處應該是不用花時間自己做飯和更加熟悉的環境,但壞處就是時差和網路讓每天學習變得很困難,就這樣我過完了我的Vorlesungszeit,8月初回到了亞琛。因為每天熬夜和喝咖啡,我的體重也暴漲20斤,回德國每個人都說我胖了好多... 於是現在每天在加大運動量嘗試abnehmen

現在已經是9月13日晚上了,我還有4門考試,最後一門在29日,我已經在考試月中複習了一個半月了,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可以說是過了一個半月的Dauerstress,心情很不好,身體狀態也一般,不過我也一直在努力調整自己,畢竟不論結果如何,29號以後這學期就結束了,也就只是2周多點的時間了。
今天偶然看到了RWTH 2019畢業典禮
,最後這位同學說的話讓我很是感慨,我在RWTH的日子已經過了一半了,我不知道剩下的一年半我還會經歷什麼,但我相信,在那之後,在畢業典禮上,再想起這幾句話,我一定會流下激動與感慨的淚水吧。
謹以此文與諸君共勉。






視頻來源: https://youtu.be/qYB12S9-VOg
6樓 JosephHeinrich 2024-4-16 00:02
作者:Htedsv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820926/answer/2927448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錄取
在我申請那年,亞琛的錄取B格是最高的,APS聯審是必須的,而且還要刷人,同屆同專業的就聽說有北大的同學被刷掉了,具體原因不詳。另外對比了一下亞琛、慕尼黑工大、卡魯的研究所人員背景,綜合感覺亞琛應該是最好的選擇(科研方面感覺Saarsland應該更不錯,不過可惜只有英語授課),所以最後決定來了亞琛。不過來了之後聽學姐說,前些年亞琛也是有不少二本學生走項目過來。不過本科學校不好也不能說在亞琛也學不好。比如這個學姐本科就是一本不太好的學校,但是在沒有學長學姐幫助的環境下總成績2.0畢業的。
地理環境
亞琛處在德國、荷蘭、比利時交境的地方。距離三國交境紀念碑坐公交車也就10分鐘,下車在爬山20分鐘就能到。亞琛城市不大,走一條城市的直徑也用不了1小時。所以一方面治安會比周圍的大城市(比如科隆、杜塞)好得多,另一方面物美價廉的購物場所就比較少(比如宜家和Primark),同時根據德國法律規定周日大的購物場所是不營業的,而大城市會有個別例外,但是小亞琛就沒有了,所以周日如果家中彈盡糧絕只能坐公交車去荷蘭的超市去買。
亞琛經常被稱作學生城,因為其學生比例要比正常城市高一些。同時,RWTH的各個校區也分布在城市的各個角落。
學生福利
除了在博物館等場所有優惠外,學生福利的主要內容應該就是免費公共運輸了,一學期260+歐的學期票中,大概一般的錢是用來買交通票的。北威州是德國大城市最密集的州,憑著這個票,可以在北威州範圍內乘坐除跨州列車(比如ICE)之外的所有公共運輸。這項福利北威州的學生都會享受到,不過其他州的學生票活動範圍可能還不到一個城市。
中國人
亞琛的中國人比例其實不算多,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博士,還有一部分是學熱門專業的,比如機械、車輛。學電子、能源、自動化方向的其次。學計算機的中國人這一年入學的一共只有5個人,其中還有一個是轉學過來的(應該是歷史上比較多的了),平時能見面的更少。
課程設置
Informatik在德國是屬於自然科學的(和化學、數學、物理在一個Fakultät下面),所以對應成「計算機科學」比較合理。不過從課程設置來說,應該算是理科和工科的綜合,數學和理論方向的課程的共同特點是想得多、記得少,平時有必須的作業,考試題量小。工科類課程恰恰相反。
補課
很多學校在錄取學生時都要求補基本本科課,雖然原則上是補重要、而且本科沒學過的課程,但根據自己和周圍同學的經驗,要求的補課都是難課,比如有些是通過率20%甚至更低的,當然,之後平時作業夠50%的人才有資格參加考試的。有些學生也會因為錄取時有補課要求而選擇別的學校。不過根據個人經驗來說,補課的內容都是非常有價值的,這學期補得一門「數理邏輯」基本讓我重新認識計算機科學了。
作業
看過學院網站的一個報告,大概是說近幾年RWTH Informatik專業的學生輟學率得到明顯改善,我想主要原因應該在於作業制度吧:有些課程會限制,只有平時作業能拿到50%的學生才有資格參加考試。而三次考試不通過才會被勸退。另外有作業的課也都會要求小組作業,對於中國人不多的專業,這一政策還是增加了不少我和德國同學接觸的機會。
上課與考試
RWTH上課難、考試難的說法由來已久,不過很少人會說為什麼難。根據這學期的經驗來說,上課難是因為課程量大,還拿「數理邏輯」來舉例:我在本科其實學過一門「離散數學」,其實基本內容很類似,同樣是學了一學期,「離散數學」學到的東西只是「數理邏輯」的第一章的子集(一共有4章)。考試與作業的難還是體現在題目的深度:就和ACM訓練一樣,不是把所有演算法都記住了、理解了就一定能做題,有些解題的思路真的是看「造化」。而ACM只能考察到能編程實現的「看造化」思維方式,很多有意思的思維方式可能只有通過做題(或者科研)才能被考察。

7樓 JosephHeinrich 2024-4-16 00:03
作者:德國留學小姐姐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820926/answer/164155954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備註:本篇內容出自「德國留學小姐姐」公眾號特約編輯Winterw,再次感謝她的辛苦編寫!
小可愛們,大噶好哇~一轉眼我已經來亞琛一年多了~今年恰好是亞琛工大建校150周年,這所坐落在三國交界處的百年名校,以其強大的科研實力和嚴謹的學風,享譽全球,更是德國僱主滿意率最高的院校。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這一年在亞琛工大的學習生活和體驗,給大家展示一下我眼裡的亞琛工大~PS:我在亞琛工大
就讀材料科學專業,所以以下內容都偏重「材料科學
」專業哦。亞琛的材料科學專業在德國的排名也是數一數二噠~
- 01 - 德國留學,亞琛工大的課程安排亞琛工大材料專業的碩士是以授課型為主,主要分了兩門大必修課和四個小模塊。
兩門大必修課分別是材料加工
和兩門實驗,主要是介紹對材料的一些應用和檢測手段。
四個小模塊分別是電子、奈米、結構、建築,但並不需要把這四個模塊都修完,只需要選擇兩個模塊修完相應的學分就可以了。我選擇的是電子和奈米方向,主要內容覆蓋了半導體相關的材料應用,材料在奈米尺度的一些性質,和一些表徵檢測手段。除了課程之外還要完成一個小課題和最後的畢業論文,時長要求分別是3個月和6個月,大家一般會選擇找一個大項目連在一起做,也可以分別找。
對於這裡的課程我個人感覺體系安排的很不錯,各門課之間聯繫緊密一脈相承,由淺到深。
比如拿電子方向的課程來說,必修主要介紹了大部分半導體相關的原理,結構知識,以及應用的材料,選修的課程比如薄膜就是介紹半導體器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固體技術
介紹了半導體器件的製備過程,這樣學習下來感覺一整個體系十分完整,有條理。
從上面的課程安排也可以看出,亞琛工大的材料科學是比較偏向電子和物理方向的,對於本科學的是高分子或者其他方向的同學可能沒有基礎一開始學起來就會很吃力。
我本人也是這樣的情況。亞琛工大在下錄取的時候也給我要求了必須要補修的本科課程,跟電子方向
聯繫很大,學過這些基礎課程之後碩士課程會容易理解的多。

- 02 -德國留學,在亞琛工大的上課體驗那麼在RWTH的這一年有怎樣的體驗,國內有哪些不同呢?
第一是語言: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剛開始上課的時候雖然大部分課程是英語授課,但由於基礎薄弱、教授口音,很多都很難理解,需要認真的看ppt複習和預習。
但所有的老師都非常nice,無論你在上課過程還是任何時候有任何問題,教授都會認真的幫你解答,直到你理解為止。
第二是課程形式:大部分課程都會配相應的練習課和討論課,是由助教來講解習題作業,習題課的內容跟考試關係很大。
有一些習題課是當場做,德語叫做Seminar,做的過程中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問助教,或者和組員一起討論,做完之後每個人還需要給所有同學講解一道題,起到一個很好的融會貫通的作用。

第三是作業形式:工科相關的專業很多都是習題,在練習課和討論課前完成,助教都會很認真的批改你的作業,並在旁邊寫下自己的意見。也有一些課是寫論文,比如實驗,教授會非常詳細的對你的論文的每一句話作出修改意見和反饋,給出詳細的評分標註,任何對此你有問題都可以跟他討論。
想起我第一次收到密密麻麻的pdf批註反饋的時候,真是十分驚嘆德國人的嚴謹和認真!
第四是對實驗課的重視:很多國內的實驗都是參觀體驗,水水就過了,但這邊的所有實驗課都真正的能讓你學到很多東西。實驗前會分成幾人小組,發給你幾十頁的實驗介紹,包括原理、操作、數據處理
等,需要你充分理解並記住。
我們基本都要一起討論很久,然後實驗當天助教會每個人提問,只有當你清楚的回答出每一個有關實驗的問題,助教才允許你開始做實驗,否則會讓你回去重新看。

實驗操作時助教幫你演示講解一遍,剩下的需要自己完成,助教在旁邊看著,有問題會提醒你,並根據你們的操作水平打分。實驗完成後有兩到三周的時間完成實驗報告,由組員共同完成。每一份實驗報告都會很認真詳細的批改,對你的數據,處理方式這些都會給出很具體的意見。每次做實驗都得打起一百二十分精神去完成,但真的是很鍛煉自己的一個過程。
總之,在這裡學習如果肯花時間的確是可以收穫很多東西,雖然經常寫報告寫作業到很晚但感覺很充實,每一份努力都會獲得值得的回報,對自己也是一個很大的成長和鍛煉。

- 03 -德國留學,亞琛工大的考試難嗎RWTH的考試是出了名的難,現在還清楚的記得第一門考試上來就是一本厚厚的習題冊……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拿錯了。考試以筆試為主,選修有一些是口試。看不懂、做不完、給分嚴,無疑是我對RWTH考試的三大印象!
慢慢經歷了幾次摸爬滾打,終於漸漸摸清了考試的一些竅門,想再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些經驗和體會~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這裡
的考試絕對不要想和在國內一樣考前三天突擊!!!幾乎每一門課程都要至少提前一個月開始複習,平常上課也要努力聽,ppt講義的內容每一個都要充分理解並記憶,幾乎不會有幾門課能給你劃重點。
只有當你能完全把這些知識變成自己的,考試的時候才能更好的理解題意並快速作答,拿到好的分數。
第二就是答題一定要非常規範。德國人的嚴謹和認真在批改卷子上真是淋漓盡致,對於模稜兩可,不按照規定答題的答案絕不手軟,所以一定要認真看清楚答題規範和題目要求作答。
第三就是要多和同學一起討論。在複習的時候大家互相幫助,互相啟發,理清楚知識的脈絡,不懂得地方一定要問,無論是問教授還是同學,不要抱有僥倖心理。對於實在沒聽懂的地方,我們還會一起看國內的網課,找相關的資料論文來研究。
相信你如果能很好的做到以上幾點,考試拿到優秀的分數是不成問題的。
雖然的確會有一些殺手課,掛科率高達70%這種,但是最重要的還是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最好。
仍然記得期末總在聖誕節過後,長達兩個月的考試月中,清晨天還沒亮圖書館門口撐著傘的長隊;討論室里你來我往的激烈討論;一起結伴去食堂吃飯的快樂;炎炎夏日一邊喝著冰水一邊在走廊里背書;在這些忙碌而黑暗的複習歲月里,支撐你一直努力到最後一刻的,就是考完之後歐洲隨心游的假期旅行啊!

- 04 -德國留學,亞琛工大的畢設、實習亞琛工大附近有很多研究所,他們對於去做畢設或者小論文的RWTH的學生都十分歡迎,並給出相當豐厚的報酬和很好的實驗設備,所以很多學生都會在第一年儘快上完課程,第二年能有時間去研究所實習,完成論文。
可以從相關網站上找到研究所的介紹,給你感興趣並與你所學相關的課題負責人發郵件,附上你的簡歷和成績單,如果他們需要並對你有興趣會邀請你去參觀面試。
研究所的氛圍也非常好,每一個同事,博士生小老闆都非常nice,會很認真的教你,會重視你的每一個意見,並且能學到很多東西。

一般項目時間是一年,完成一個小論文和大論文,兩次答辯,只要是認真做的,都能順利畢業並且拿到很不錯的分數~
這一年半的學習經歷,從手忙腳亂的新生,到能夠順利完成每一門考試,到疫情來臨後適應線上課程,最後能開始在研究所順利實習;經歷了亞琛
的寒暑春秋,現在回想起來每一份經歷都彌足珍貴和重要!前進過程中遇到的來自每一個同伴,前輩,老師的幫助和善意,都讓我對亞琛工大產生了非常好的印象和深厚的感情,充實並快樂的在這裡讀書和生活。
歡迎更多朋友也來亞琛工大,開始你們的故事和冒險!
備註:內容原創於公眾號「德國留學小姐姐」,如需轉載,請務必聯繫授權也非常歡迎小可愛們,來我們的專欄找我們玩呀~
https://www.zhihu.com/column/c_176625074​
www.zhihu.com/column/c_176625074
8樓 JosephHeinrich 2024-4-16 00:03
作者:匿名用戶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820926/answer/124751207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目前研究生某專業在讀,本科亞琛工大同專業,基本上8學期完成本科學業。經濟工程
機械方向和機械專業一樣,標準都是7個學期,實習的一個學期可以算作Urlaubsemester,所以勉勉強強也算7個學期畢業(雖然其實還是用了8個學期,不過畢業證上會寫7個)。其實很久之前就看到過這個問題了,最近又推送到首頁了,想想自己在亞琛也快4年了,隨便寫點東西,也算是給準備來亞琛的同學們一些參考。
學業
先說說學業方面吧,先說說大家最關心的難度。我自己因為專業特殊性實習要求相對麻煩,在第一個實習之前又沒有協調好具體要求,再加上碰上疫情,所以對時間上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如果是正常按部就班地學的話,對於國內能考上985的同學們,只要德語水平過關,用8個學期本科畢業,甚至按時畢業,還是能做到的。我自己所了解到的別的專業的同學,按時畢業的也大有人在,所以說真的學業方面,好像也沒有到很多人認為的那麼恐怖,但總體也不算輕鬆。當然了,別的專業咱也不敢評價,德國其他大學咱也沒讀過,至於和別的學校比到底算不算難,咱也不敢說的太絕對,大致上屬於難畢業的學校吧。
當然,學習方面因人而異,我自己是屬於平時都在放假,只有考試前一個月開始才是真正開始學習的那一類。考試主要靠突擊,所以學的也不算紮實,成績可想而知也就一般的水平,和那些大神們還是沒法相提並論的,說來也慚愧。在亞琛,真正要想考高分,尤其是某些殺手學科,還是非常難的。當然也有個別水課,所以這一點上差異性也比較大。亞琛考試期持續時間還是比較長的,運氣不好,第一門和最後一門可能長達兩個月,這也就導致了假期和其他學校比起來短很多,我基本沒有放過超過一個月的假。比如柏林的那三所,還有慕尼黑工大
,假期動輒兩個月,還是很讓亞琛
學生羨慕的。
生活
作為一個小城市,亞琛生活其實還是挺便利的,超市,郵局,藥店和餐廳基本都不會太遠。偶爾去荷蘭,比利時放個風也比較方便。
另外亞琛的天氣一直是出了名的差,由於地理位置出眾,經常下雨,特別是新生周的傳統就是下雨天配啤酒。


暫時就想到這麼多,之後有空再補充吧。
9樓 JosephHeinrich 2024-4-16 00:03
來答一波題吧好久沒人更新了。
第一學期,正在考試季。7門考試。因為自己很行。
然後第一門考試劃卷。
做模擬考試的時候感覺我們中國人擅長考試的不得了這些題目都可以承受。有個德國人學伴,他說主要是時間問題。一定要真正的理解才會。我不予理睬根我們將考試真是……
然而我第一門考試奔著2.0的基點刷了好幾遍練習題背了好多東西教授不會畫重點的沒有範圍講的都是範圍。看到卷子後感覺嗯熟悉的感覺坐著坐著發現時間已經剩半小時了還有一大半沒做完。然後知道自己不行了然後決定劃卷為了保持基點。
結果第二門還好,第三門自認為準備的很充分被了好多好多,結果考試一共一小時10道題,背的東西寫上就沒時間考慮其他計算題所以又失敗了……
哎……………
都是沒有女朋友的錯,鍋都推給未來的女朋友吧。因為一個人學校效率太低了……
rwth的考試我是信了……


作者:Leonardo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820926/answer/22045464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0樓 JosephHeinrich 2024-4-16 00:04
作者:子魚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820926/answer/105910473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疫情當前,亞琛的情況也不樂觀。希望亞琛一切都好,歐洲安好,平安度過多難之春。
在亞琛讀的博士。
雖然畢業之後每年都會回去,但是依然懷念在亞琛的日子,古老的小城和街道,偶爾落雪的冬天,和經常下雨的春夏秋。
亞琛的,或者說德國的博士整體來講畢業不難,因為沒有文章要求。所以導致了博士畢業生的水平上下限可以間隔很大,畢業年限可以很長很長。我研究所有一位全學校最熟悉的面孔,2003年開始讀博,現在還沒畢業。雖然您是開公司半職博士吧,可是這也太穩了,您博士開始那年出生的孩子今年都上大學了……
所里的博士水平都不錯,雖然文章產量低得驚人。不過做起事情來倒也是踏踏實實(有慢的成分在裡邊),博士期間學到了很多,從他們身上也學到了很多。
13年1月份在慕尼黑參加冬令營
期間,來到亞琛面試(也就是後來畢業的聲學所),那是第一次來到亞琛。因為不確定面試是否能成功,所以面試之後上車之前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從火車站走到RWTH主樓,把小城快速照了一圈。
當時研究所還在Burtscheid老城區,費了好大勁才找到這麼小個牌子Marschiertor,來亞琛後腳受傷之前一直在這旁邊一個學校的體育館和中國人打球。當時的口號是打到死,確實是打到死,周日打一下午,周一上午上教授的課困得跟孫子似的只有這麼一張超級糊的球場照片

德國的博士和大部分國家不太一樣,沒有小導師也沒有助理教授副教授帶,一般一個所里就一兩個大教授,完全沒時間帶學生,所以就得靠自己,用德國同事的話說就是ins kalte Wasser schmeissen(扔到冷水裡)。所以一定自己規劃好時間,你不找教授,教授可能永遠不找你。有的同事一年跟教授也就meeting一次,後果是我在所里期間就肄業
了兩個同事。
另外德國博士要承擔很多教學任務,帶學生,帶實驗課,期末考試出題批卷子,參與寫proposal或者教授的工業項目等等。

在亞琛住的第一個房子

亞琛的電院牛人很多,學生就業方向也都非常好。隔壁研究所的歐姆教授Jens-Rainer Ohm就是通信領域的大牛,上過他的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system上的要死要活的,最要命的是教授說話是單頻
的,非常之催眠。課開始的時候學生還不少,後來上著上著就到個位數了,教授網上有上課的視頻,所以不去也無所謂。可問題是聽著他的都能睡著。寫論文壓力大睡眠質量不好的學弟學妹們建議找找教授的視頻試試。黑歸黑,教授水平頂尖,為人也很平和。
一到夏天就煙霧瀰漫的西公園,一邊打球一遍聞著燒烤味混合大麻味也是醉了

RWTH有全世界最大的虛擬現實環境CAVE(不知道現在有沒有被超越),由我們所負責聲學系統。當時經常有訪客來我們就要去接客作demo。




每年聖誕節所里都要有聖誕party,既然是聲學所音樂肯定是少不了,既然是聲學所為了不擾民降噪肯定做得好,所以每年都是在消聲室
進行的。後來搬到新所周圍不是居民區就無所謂了。

2013年ITA所聖誕party

2014年唱了首21 guns,唱的不咋地

每年RWTH還會舉辦一次亞琛好聲音
。記不起來是哪年了,整場比賽進行完了主辦方邀請台下觀眾上去k歌,期間他們統計票數。台下沒人上去,後來有人起鬨讓一個主辦方的工作人員唱,哥們羞羞答答半推半就上去了,一首寂寞先生
炸裂全場,一下把參賽選手都比沒了。那天在場的同學舉下手!

每年春天都有的演出,忘了叫啥名了。當時一個朋友在舞蹈隊,去看過的唯一一次

一年兩次的嘉年華。離開亞琛前兩天去玩了一次,可能是當時身體不太舒服,出來差點沒吐了。



最喜歡的小街,有時候中午吃完飯來走一圈某年春天辦公室窗外的火燒雲

學校的兩個體育館可以免費進行各種體育活動,比如籃球、排球、羽毛球、跳操等等,提前在網上註冊即可。現在最懷念的就是那時候每周都跟球友打球的日子。

腳好了之後每周都來sporthalle打球(網上盜圖)

綠草,白雪,藍天,朝陽,女人和狗
告別那天

喜歡或者想學聲學的人可以考慮RWTH的聲學所,不僅實力強大,而且教授顏值還高
聲學的課非常齊全,還有各種各樣的實驗課


懷念還在學校的日子,慶幸最後一段學生生涯在RWTH度過,在亞琛度過。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