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匿名用戶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535058/answer/15164860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此處為分割線,之前關於International Academy
的描述略有不準確的地方,已修正。

————————————————————————————————————
誒。。。作為Aachener發表一點不成熟的小看法:
很多人都說:德國大學不看國際排名。箇中原因想必「留德華」們都很了解:
1. 德國大學大部分專業都是德語授課。英授有,但很少,對學生的吸引力和國際上的競爭力比較有限。(針對英美對於德國大學不用英文的情況,於是RWTH辦了個International Academy,專治英美各種不服)。
2. 德國大學經費來源,部分靠項目合作、企業資助,也還靠政府撥款。前陣子FPD提出要在北威州
範圍內對非歐盟國家及難民群體的學生收取學費,被廣大學生群眾成功阻擊。
3. 德國大學科研成果問題。都說談科研成果,看paper數量。可德國人不興這個,又能如何?(當然國內paper滿天飛,其中不乏精品,但是濫竽充數的也有不少。國際刊物退回中國作者發表的論文是鐵的事實,如2015年3月英國現代生物出版社
退回43篇論文,其中41篇來自中國。8月德國Springer出版社
退回64篇,大部分來自中國……我讀本科的時候也看過其他老師把一個實驗的內容拆開來分兩次發論文的情況,這個不會是個例吧?)
4. 德國大學學生畢業率的情況。QS等排名是考察學生畢業率的,這讓RWTH情何以堪?不符合我的要求的學生,難道我也得放水讓他通過、拿著我發的畢業證書走上社會嗎?(對此RWTH在2013年進行了一次改革,目的是降低考試難度,以降低學生自殺率,這理由找的棒!)。
最後針對RWTH的情況,單獨提兩點:
之前有看過RWTH的具體排名,比如QS。上面單項評分,如教師隊伍的國際化這一項RWTH就沒得分。難道RWTH就沒外國教師嗎?我認識的就有好幾個。RWTH:「你沒拿到數據,這鍋也得我背?」
英授課程。某天我登陸Campus Office,驚訝地發現我們專業出現了第七個方向(原本只有六個),「Railway System Engineering」,德授專業Bahnsystemingenieur的英文翻版。據在研究所交流的博士學長透露:他的德國同事被學校要求,被迫開了這個英授專業,以顯得國際化。至於為什麼開鐵路。。。難道是為了迎合中國人的需求?嘛,全球應該也沒其它國家這麼火熱地搞鐵路了吧。
最後一點,根據Times Higher Education(泰晤士高等教育
)公布的最新排名,RWTH排在第78位,其實我們也挺滿意的了。畢竟排名多高,也不代表我們自身實力有多麼強。但是母校排名能靠前一些,做學生的,也是很高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