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緬甸越南印度尼西亞東南亞地區的零食包裝真的很討喜,尤其是拍照的時候,色彩鮮艷豐富比如喜達撈麵、yumyum冬蔭功面等等薩瓦迪卡這類口音,說起來聽起來都扭扭捏捏別彆扭扭地燙嘴,但一印到商品包裝上就很卡哇伊加熱帶異域風情了共五包調料包。裡面的調味粉包,味道跟泰語第四聲一樣很有那味兒了,主角光環的一味調料,多吃可能會上頭三連包調料包一排,拆起來費了我老半天勁兒,廚房裡沒把剪刀着實是很不方便省事左邊:調味粉+炸紅蔥(由上到下)右邊:辣椒醬包+甜醬油包+調味油包(由上而下)李老二牛肉丸,吃過最好吃的牛肉丸了絕絕子一包八九顆。每次煮麵煮粉放幾顆,一碗鮮牛肉湯底就成了。針對一人食的宅男宅女,它可以是冰箱裡的四季常囤的凍齡男神女神。煮火鍋也是一絕我和着麵條煮過之後,又讓它趕場子入了空氣炸鍋,更神了瘋了,空氣炸鍋真的不是雞肋!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下下圖講解。做鐵板燒的餅咯。湖南今天突然降溫了,我也想演一張餅在床上平攤。本人也是屬於廚房裡隨和一派,家裡有什麼我就用什麼,什麼好買什麼打折我就吃什麼,喜歡吃什麼就細節精靈地愛吃啥加啥。比如這張餅,就是我對廚房「隨和一派」的詮釋。熟白芝麻、蒜苗、麵包糠、炸雞粉、肉餡兒、糯米粉……就是把家裡現有的,我喜歡的,覺着可以給味道增添光彩的……都無所不用其極地加進去了ps家裡竟然沒有耐儲存的包菜,這不科學中間過程一度有些狀況嚴重,餅太干油太少火太大,又加之攤得太厚anyway它明明外層已經焦糊了,但裡面卻還是淡黃色的流質糊糊這是二度烙餅後的成果:我加了糯米粉和炸雞粉,剛吃了!是焦脆的糯米餅!瞬間想起了初中校園冬天的傍晚,如果走得晚就會在學校下坡的空地一角,看見一個賣鐵板糍粑的小攤,這會兒攤位旁等的人已經不多了5毛錢一個的鐵板糍粑,小攤阿姨會用鐵鏟把已經熟了的糍粑,一下下用力按壓到它的最大直徑,再刷上一層辣椒醬,撒上提味的蔥花,最後麻利地拿兩根竹籤串牢固好了,就遞到你寒風裡等得瑟瑟的手裡(有時會需要返工再加一兩根竹籤來固餅,每到這個時刻,旁邊的人看着阿姨的動作,都會跟着臉色緊張下,怕它掉……)鐵板糍粑餅吃起來又香又脆,冬天上學早上起不來下午想趕緊走,這個小攤是偶爾走得晚時,走在冷風中,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朗。那一刻它就是堪比日式鐵板燒這等尊貴美食,在我心中。這愛心發射的鐵板蛋,比特幣直呼內行空氣炸鍋牛肉丸的圖文講解來啦。候可愛了打開空氣炸籃的一刻,驚為天人!趕完空氣炸鍋場子的牛肉丸,不僅變得膨脹了不少,而且炸得上色均勻,之前圓面上一些小凹凸不平的肉質,也變得光滑細膩,看着就肉香四溢,Q彈緊緻有嚼勁。剛徒勞努力地擺拍了很多張照片後,首當其衝就是趕緊嘗它一口,哇味道果然誠不欺我橘子皮的香味也是記憶力冬日的熟悉味道家鄉的冬天,有人會從外地以批發價從鄰省的廣西江西帶回來一麻袋一麻袋的臍橙和沙糖桔。營多中文版85g,還不錯嘛。它本來不是叫撈麵,是炒麵。我直接用鍋燒水煮熟,而後把水倒出鍋,所有的調料味都撕開全擠了進去。用筷子造了一造,也算是讓它名副其實一點,是炒麵不是撈麵。還有想接觸下泡麵煎到兩面黃的口感。阿曼達的泡麵鐵板燒教材也是要把泡麵入鍋造一造(奧地利的小胡,最開始聽他《真·說得比唱得好聽》的神奇口音,真的會笑不活)今天的驚喜!我做出了比烤雞腿還好吃的空氣炸鍋炸肉本來昨天剁肉餡調肉餡,是要烤肉餅的。但鑒於小試牛刀炸出來的肉餅,裡面口感不到位所以我今天這頓就升級了下,先用微波爐把已經的冷凍肉叮了幾分鐘,熟成七八分了然後索性用筷子直接把大肉塊扒拉成了小塊塊。除了讓它更好炸熟到烤肉味,也是想復刻的小攤燒烤肉餅,家裡沒荷葉其實也玩不來。扒拉開的小肉塊,用200度的高溫炸了幾分鐘。肉上面的芝麻是在廚房做泡麵時,用空氣炸鍋烤水煎包時剩下的。一邊在廚房忙活一邊整點東西,讓飢餓和食慾來個結合。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切黃瓜,總想偷工減料來一截黃瓜邊啃邊做飯,也讓多少有些油膩的廚房,散發著黃瓜的清香今天在廚房忙活時的水煎包,也是一個邊做邊吃的鮮活例子。來安利下空氣炸鍋水煎包,在碗里倒一點水和一點油,兩個廣州酒家的蓮蓉包,空氣炸鍋185度大概15分鐘。炸出來是醬紫的,燈光原因,加這是加了芝麻後又復烤了幾分鐘的。第一個沒加芝麻復烤的是醬紫。上面的外皮已經口感金黃酥脆,下面的包子皮就是接近蒸包子的口感,但又有點韌勁。裡面的蓮蓉餡兒可以像豬仔包一樣口吐芬芳,豆沙包蓮蓉包就是要像這樣,包子有熱騰騰的內餡,內陷又軟乎細膩順滑綿密才叫好吃嘛我上次直接把包子放進去空氣炸,一不留神,裡面的蓮蓉餡兒,就成了一顆已經和包子外皮分離的蓮蓉硬糖。回到李老二牛肉丸。空氣炸鍋二次加工後,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了,真的會讓我想到土耳其烤肉,以及湖南人煮米粉時,喜歡油炸掉一些水份後再煮到油水相融的肉臊子,我這還多加了芝麻呢夾了幾塊冬瓜到成品上。晶瑩剔透,顏值又提分了。原本加了火紅的番茄醬白芝麻細蔥花就足夠上鏡了。當然雖說是營多做的鐵板燒,但這一盤裡我最愛的還是空氣炸鍋李老二牛肉丸,還有這幾塊焦香入味的烤肉三層口感的大阪燒,做得雖然不正宗,但我也恍惚get到了好幾分它的美妙(我最近老在做一些不正宗的吃食耶,雖然它們味道也不賴)炸的雞蛋餅蓬鬆又香嫩,最底下的麵餅有鐵板糍粑的口感,中間部分又是綿軟的大阪燒的正宗吃法就是三層一起入口,中間是世界十大泡麵之一的營多撈麵,味道是有甜辣蔥香的地道東南亞風情,層次豐富的平民美食享受。口感Q彈勁道,原料是採用的優質澳洲小麥粉、印尼棕櫚油。爽滑的麵條,據說是加了木薯粉。日式大板燒確實是泡麵略高級(做作)的吃法。再來個容易提高幸福感,提升高級感的溫泉蛋就更好了!
129g的最好吃,然而最近不賣了,肯定是奸商策略。
香港的靠近第一個版本 後面兩個都是大陸版的
内容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