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68篇帖子。
(轉載知乎)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博士生齊太磊持槍襲擊校園致 1 死,死者疑為一名華人副教授,如何評價這一事件?
1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 19:32
8月29日,南都記者獲悉,當地時間28日下午,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考迪爾實驗室附近發生槍擊案。據該校官網最新消息,截至目前,槍擊案件造成學校一名教職人員死亡,犯罪嫌疑人已被拘捕。據警方公布的信息及公開資料,嫌疑人系一名該校華人博士。


警方公布嫌疑人照片。
據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官網消息,當地時間28日13時2分許,校園警察接到通知稱,該校考迪爾實驗室發生槍擊事件。14時30分左右,犯罪嫌疑人被抓獲,目前已被拘留。16時15分左右,警方向校園發出「警報解除」通知,該事件不再存在直接威脅。校園警察正在與當地警方密切合作,收集信息並繼續採取徹底、專業的應對措施。
根據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校園警察此前發佈的緊急警報,考迪爾實驗室附近出現 「武裝危險人物」,警告中稱嫌疑人有武器並且極其危險,要求所有人緊急就地庇護,建議教職員工和學生躲在室內,等待進一步通知。
此外,警方還公布了嫌疑人的照片。據多家海外華文媒體報道,嫌疑人是來自中國的齊泰磊(Tailei Qi,音譯),根據學校提供的信息,齊泰磊就讀於該校應用物理科學系,自2022年起一直在該校擔任研究助理。
根據齊泰磊在社交媒體上的信息顯示,他2015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曾就讀於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並於2021年獲得材料科學碩士學位,隨後在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就讀博士研究生。
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在一份聲明中表示,28日的槍擊事件共造成學校一名教職人員死亡,校方已與遇難者家屬取得了聯繫。學校方面取消了28、29日兩天的所有課程和校園活動,並隨時為在校學生提供心理輔導工作。
2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 19:33
作者:李欣宜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624530/answer/319096903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我以前就講過,幾年前在美國自費讀個master出來找工作絕對是物超所值的,抽不中籤或者不想在美國生活也沒關係,不說就業時機問題畢竟這個誰也說不准,coursework-based track開開心心只要上課不用科研,而且只呆兩年少遭點罪,很大程度上能減少精神問題的可能性。因為大多數人就是對科研毫無興趣的,除此之外剩下少數有興趣的人在性格或者能力或者各種主客觀條件上也是不適合做研究的,強行為了研究生的學位而不得不做研究,既是傷害自己,也在傷害別人。氪金能解決的事,就不要用傷害任何人來換,命比錢珍貴太多。
拖延女兒學費來教育她行嗎?39 贊同 · 0 評論回答這也不是我一個人說的,很多老phd都這麼說,最後悔的事是為了省錢讀博。全世界範圍內都有類似的勸退,超過三分之一的研究生有不同程度的抑鬱傾向[1]
這位當事人好歹是真的因為家庭經濟問題客觀上的困難所以導向的悲劇。很多家庭其實有條件避免在子女身上發生這種事,但無論是直接的拒絕提供經濟幫助,還是間接潛移默化的給孩子灌輸吃苦是必要的,不獨立是罪惡的,導致孩子遇到經濟困難不敢向家人求助。這些就純屬吃飽了自己給作的。我還是那句話,國內家庭窮養是普遍現象,因為絕大多數家庭是真的窮,少數富起來的家庭也多是從苦日子過來的,最要命的是其實這些少數富起來的家庭也只是湊巧抓住了特殊時代造就的機遇,但卻錯誤的認為是他們自己的勤勞好學讓他們過上了好生活,這種思維慣性堪稱在電梯里做俯臥撐,所以錯誤的把卷/能吃苦和致富兩件沒啥關係的事進行了歸因和推理,形成獨特的窮養育兒觀。所以每次看見有人一本正經討論富養溺愛毀了年輕人我都想笑,不如去和烏干達的可憐兒童宣傳一下少吃高糖食物預防可怕的三高。

參考
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8-03803-3

3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 19:34
作者:使君子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624530/answer/318786289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來只是抱着事不關己的心態看這件事的消息,但是後來發現,受害者竟然是一個錄取過我的老師。。
而且這個老師給我的感覺是當時聯繫過的老師里人最好的導師,因此我一來不會先入為主地覺得是因為這是個華人老師所以怎麼怎麼樣,二來也希望人們在知道真相前少一些對他的惡意推測。
為什麼我會覺得他人好呢,我當時陶瓷很多老師,每封郵件都秒回的只有這一個,而且在疫情剛有苗頭的時候就在關心我的安全。而面試的過程也很愉快,沒有架子,一開始我還沒說話,他先花了十幾分鐘介紹自己的課題和實驗室,讓我覺得好像我在面試他一樣,我當時覺得這個老師還挺獨特的,有點可愛。
最後錄取的時候,其他學校老師的郵件更像一個通知,甚至有的可能只有官方的郵件,而這個老師還特意寫了一份很真摯的郵件邀請我,我當時看了很受觸動,可以給大家看一下:
他也主動提出讓我可以去聯繫任何他組裡的成員,這讓我當時的第一感覺就是,組裡的氛圍應當還是很不錯的。
而再次看到他提到說,UNC不像那些在北方的好學校,都在一些不安全的大城市裡,真的讓我覺得有些造化弄人。


至於齊太磊
,他的推特里也提到導師是個好人(good man)而不是領導(leader),他一直覺得有人在欺凌他說他壞話,而「奇怪的是導師說並沒有人跟他說這些」。
從他的推文里,能感覺到他精神狀態並不是很好,孤獨感充斥其中,尤其是兩性關係給他帶來很大的困擾,除此之外,學術方面也充滿疲憊,把它「看作是自己的工作卻要裝作是自己的興趣」,生活上僅有的分享就是做的幾道菜或者跑跑步,友情上也嚴重缺失,每天開心的事只有看到幾隻小貓或者幾隻小鳥。
我也見識過太多讀博期間精神狀態出現問題的人,有的確實是因為導師給的壓力,而有的則是導師很好,自己給的壓力太大,畢竟博士圈子太小過於閉塞情緒無法排解。如果是前者,建議提早跑路,而如果是後者,我希望能積極自救,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像我一樣沒心沒肺,每天傻樂,有些心理醫生的確很專業,而且也包含在了醫保裡面,像齊太磊這樣的寒門學子也不需要承擔什麼。


有人聽說這件事,說,幸好你沒去。
反而我覺得,我本身跟所有接觸到的人關係都不錯,朋友也說我很會安慰人,或許我當初跟他做了朋友的話,這對師生如今也不至於此吧。
4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 19:35
作者:Calting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624530/answer/318875811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世界真的小,Yan教授本來要和我一個朋友(博士跟我同校)開會談合作的。
首先得說齊同學
的心態確實有問題。不管原委如何,殺人都太過激了,齊同學最終也會受到法律的審判和懲罰。
但上過研究生的都知道,學生對導師做出這種過激行為,在學生不是神經病的情況下,一定存在着師生矛盾。聰明的導師面對這類學生(或者師生矛盾開始擴大化了),要麼釋放信息放人走(更聰明的會直接問你是不是覺得在我們這裡屈才了,你要不要轉組,要不要我給你寫推薦信,LSU就讓齊同學master out了嘛),要麼就好好引導,讓學生覺得雖然苦點但還是有希望,至少不要站在學生的對立面。
現在讀博不易啊,二三十年前或者更早讀博,不管啥天坑專業,出來混得above average是大機率的。現在讀博,不是強勢專業,捲來捲去看不到願景,學生會迷惘會困惑很容易心裡出問題,心態不好的那不就得炸了。
來給大家看看我的前華人導師怎麼bully
我的。按照科研成果,我前三年比這大哥可慘多了,一篇文章沒有。得虧我前導師碰到我這麼心態好的。
前情提要,前華人導師控制欲很強,每周組會喜歡定周五下午四點,組會沒有既定議程,組小,就是他抓着博士博後一個一個地問你這周幹嘛了,有什麼問題沒有解決,但是毫無時間觀念,前面跟一兩個人搞個一個多小時,然後發現時間過去了,可能老婆在家等他吃飯了,後面幾個人2分鐘結束。在會議室,不尊重人的表現有,坐你對面把HDMI線
朝你丟過來,一句show me something。你有不同意見,還沒說完,第一反應是No~~~, listen, blablabla。基本就是這裡我說了算,你的意見我不想聽,就按我的來。關鍵是,一天一個主意,你前面按照他說的還沒做完,他就來找你開會,哦,我覺得之前說的好像有什麼問題,我們再走另外一條路吧。我了個去,感情我們就是你的科研試錯小白鼠是吧。學生們你們得為我的科研精神服務,至於你們有什麼成果,那不是重點。
最後鬧掰是因為一篇文章,也是改來改去很煩人。最後終於投稿後收到修改意見了,審稿人的意見我都寫好了,他偏要重新按他的想法再搞一遍。我說那個有點畫蛇添足,而且會使得中間推導過程讀者可能會讀不懂,我們先交上去,看看審稿人先覺得行不行。不行,我們再按他說的做。他不聽,各種拉扯。中間有一次氣急敗壞,說我是10多年來第一個敢不接他電話的。最後我情緒來了,提出換組。
直接跳腳了,威脅我了,我的個乖乖,還直接在郵件里這麼說。
<img src="https://picx.zhimg.com/50/v2-6dd0bce9668739f1954671a1f14428fb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rawwidth="975" data-rawheight="163" data-size="normal" data-caption="" data-original-token="v2-34dd5c52881cade4b56a93cb3741827f"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x.zhimg.com/50/v2-e351913f196dab342512daf8379a48e7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7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6dd0bce9668739f1954671a1f14428fb_r.jpg?source=1def8aca"/>你還保留權利呢,我看你威脅的時候也沒怎麼保留啊
然後我就不鳥他了,他急了,找系主任了,系主任也是華人,想請系主任搞定我。這裡不得不不佩服系主任不愧是系主任,很會安撫我的情緒,給我分析利弊,差點我就留下來了。系主任那句話我現在還記得,give your advisor one last chance. 其實系主任對前導師的問題還是很清楚的。但前導師又來了個騷操作,這裡不細說了,我就頭也不回地開始離組的paperwork
了。
但此時前導師和系主任都不知道我在受到前導師的威脅之後已經向graduate school
表達我的擔憂了。但是前導師以為這事情還只是在系裡,他個人微操就能解決。他還是小看我了。但是他沒有死心,期間給研究生院院長發了好多郵件,給個例子,他一直以為是新冠居家辦公的原因。也確實是部分原因,新冠後,他不能面對面bully我們了,哈哈哈。
搞笑的是,他的控制欲又犯了,發了這個莫名其妙的郵件,要我學會傾聽,學會交流
這下研究生院院長看不下去了,最後一句話直接點明了 not by bullying but …
之前一直拖着不給我換組簽字,這下子不得不簽字了,還祝我好運,哈哈哈
確實好運了,前三年什麼都沒有,換了新的組,三年博士畢業了,哈哈哈
我是第一個在前導師組裡成功在系裡換組的,之前,一個朋友master out跑路了,一個小哥呆了一個學期跑路了,自我換組之後,每來一個,走一個(主要是兩個比我大一屆的留組博士的功勞,他倆嘗試了很多次沒有成功)。這是組裡的印度小哥畫的前組內博士生人數
現在唯一後悔的是拖沓了三年才換組,當然要不是新冠這個契機也不一定成功。所以各位讀博的朋友,當你發現你不喜歡你導師的工作方式,無力改變他人的時候,儘早選擇跑路啊
5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 19:35
作者:知乎用戶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624530/answer/318873004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這哥們荷蘭的,我想起我讀本科的時候也有個室友是荷蘭的,普通家庭


當時他大三,他親妹妹復讀時給他打電話,打到一半就說壓力太大,實在忍不住了,然後就哭了;他聽了也受不了,在這邊寢室里也哭,兄妹倆一個已經成功跨過高考龍門進了名校,一個還在掙扎,一起在哭,那場景我一輩子都忘不了


像尼德蘭這種特殊地方,高考復讀個1、2年,根本就不是事,非常正常,我那室友說


所以我不太同意其他答案說的「此人天資不高」、「這麼大還讀博」、「耽誤時間」、「為啥不轉碼」、「油滑」之類的評價。回頭指責別人路走錯了當然容易,但我們自己走路何嘗不是亂撞碰運氣


沒人去站在他的角度,想想他累不累(名字都叫「太累」)、苦不苦,想想他在高考、國內職場和美國學制下受的煎熬和折磨,想想他一直保持努力的不易


他也想出生就是北京人或是美國人,他也許也想學個計算機而不是納米,他也許也想生在稍微殷實之家有點後盾,他跟我們無數普通人一樣,摸到的牌太特麼爛了,打崩了才是常態,打成逆襲局才是少見


不了解受害人,我相信這個不是新盧剛案,盧剛案其實他導師是有點作死的,可能mean了一輩子最後碰到了猛人,但不該自殺,他才30歲上下,他老闆都75了,虧死


同為小鎮做題家,我在不了解情況的時候是會偏袒和同情齊的,畢竟我當年求學來,也看過各種事情。所以我可能對於本案的看法是偏頗的


我現在也還認為:小鎮做題家來美國確實是能逆天改命的一條正道;但這條路非常坑的一點我以前忘了說:頭5-10年的壓力是最大的


因為美國學校(尤其是生化環材系們)比公司黑暗太多,也因為頭5-10年沒身份,也因為這期間不理解美國,也因為這時候年輕沒經驗沒錢沒積累


反而一旦熬到了畢業、有身份、有正經工作、手頭有幾個錢,那就苦盡甘來,後面就沒什麼難度了,日子越發過得容易,又沒有年齡歧視,想發展想回國想躺皆可,最差還有福利和教會


所以,我覺得大齡來美國一定要慎重\就不要猶猶豫豫:要麼二十多歲鐵了心趕緊出國,趁着適應能力強、能吃苦、能轉變的年齡熬過最難熬的頭5-10年,要麼乾脆就別來不折騰——這幾年看過幾例出極端的自殺、哈人,都是大齡才出國的


此外,做題家最好找個能減壓的方向,比如玩電腦遊戲之類的,能夠抵消掉一部分壓力,那就很有效了


====想起一個老中教授====
我出來讀生化環材的第一年,也是最後一年,系裡正好來了個中國教授,快50歲了,看着憨憨的像個鼴鼠,當助理教授;他是加拿大身份,但快50歲了才當上這個不知名的學校的最初級的助理教授,一口中式磕磕巴巴的爛英文(後來被美國學生投訴過),也只能招募到中國學生


年輕人很mean的,我那時候就背後管他叫「民科「,其實我倆還是某種程度上的校友,只不過我剛二十歲出頭,畢竟年輕氣盛不懂事;後來我轉學時,他還問我「那你就以後不做XXX方向了?」我嗯了一聲,其實當時內心想的是XXX和整個行業都有什麼搞頭


忽忽十餘載過去,我忽然想起了此人,LinkedIn上一查,他6年到了副教授,又6年到了正教授,混得還算相當不錯了;此人生活也極幸福,養兩娃,老婆不上班,據說自己「一輩子不會做飯做菜」


講這個故事只是想說,人生也無所謂早發達晚發達,心態好能堅持大概也會放光芒吧。那教授國內80年代大學畢業蹉跎了將近20年,才去加拿大還是哪讀了博士,快50才跟30歲的人同一個起跑線


只要想得開,不見得壞吧


====Update Aug 30====
新消息,未證實,請參考更可靠的信息源(我忙沒時間驗證):


槍手的父母在3年、1年前相繼病逝,很不幸,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他也沒法回國奔喪,不知道是否加重了壓力


受害者似乎也有事情在身(在離婚?),家暴等記錄,北卡敬茶局有記錄可查


前文訂正:我前面說盧剛導師75歲死不正確,有人指出是47歲;但我不同意說盧剛導師沒問題,因為他導師故意晚寄出推薦信,用比較陰損的手段攪局導致盧剛找到的工作失效,這種報復手段阻別人路,是非常合理但缺德的手段,在美國這種比較彪悍的環境下不建議使用


補充個感想:大齡不見得就應該壓力大, 關鍵是要想得開、會隔離自己。又大齡、又跟別人攀比,那確實很不容易。我有個發小,聰明的躺平型混子,在美國排名600多名的學校讀博士,說她當年有個同門師兄,38歲,還呆在這爛校。她有一次含蓄但大膽問師兄,你這快40歲了還讀這麼爛的博士,精神壓力不大麼,年輕時沒規劃麼?她師兄愣了一下,說「也無妨啦,我年輕的時候,沒事時就坐在深圳的街頭看車水馬龍,就十幾年過去了,不後悔的」 總之回答蠻豁達的,一看就是想開了的人
6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 19:39
作者:知乎用戶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624530/answer/318770568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不知道多少人和我一樣,第一反應是算一下齊太磊的求學歷程。三十四歲,咋還在讀博士生呢?
我看很多人質疑這一點,我就簡單解釋一下。正常一般6周歲入學(偏遠地區7周歲)。小初高12年,本科4年。即使沒有碩博連讀,碩士學制3年。算下來,大部分正常博士生,25歲博士就可以入學。正常博士學制3到4年。這麼算下來28、29歲博士畢業,絕對是國內博士群體的主流,就算有點困難,一般30也都畢業了。考慮到現在國內還有不少高校有本碩貫通項目,碩博連讀更是很大一部分國內博士生的學制,畢業時間還能夠進一步提前,26、27的博士都不少見。一般博士二年級對應的年齡是25、26歲。對於國外的中國博士生群體呢,年齡相比會偏大一些,但是也就是大個一兩歲的樣子嘛……
(鑒於有網友批評,給出一點補充信息,6周歲入學,偏遠地區7周歲入學是現行<義務教育法>規定,也是答主親身體會。如有晚入學的網友,請綜合全國信息理解,勿把自己所處環境理解為全國慣例)
34歲的齊太磊,其實已經很反常,即使說出國耽擱了一點時間,是不是也太離譜了呀?就拿我來說吧,我比他小三歲都已經是個老博士後了,我的本科同學更有的都是碩導了。齊太磊的事情背後又有什麼樣的故事呢?他這咋還讀博士呢?是有什麼故事麼?
帶着好奇心,我開始了檢索。一路看下來,我發現事情還真是不簡單。我覺得齊太磊一路走得都不是尋常路,兜兜轉轉,充滿波折。
首先是高考失利,無緣天大,復讀一年考上武大。故事到這裡都還是勵志的。
上了大學之後呢?他10級本科,15年本科才畢業?本科咋讀了5年嘞?這是延畢啦?掛科啦?
本科學物理的,輔修了經管,然後工作去了蘇州新材料研究所做研發?這是個什麼單位,看着像個中科院下屬單位,結果一查是個民企?名字給人的感覺也是很野雞。正常武大畢業生會願意去那兒嘛?我不清楚具體情況,只是覺得隱隱間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了。
本來吧,學物理又輔修經管,這下一步不是應該目標做量化,去陸家嘴
華爾街賺錢麼?做材料好像有點劍走偏鋒。不過啊,也許他喜歡業界吧。做點超導材料也算是專業對口吧。或許是他家境貧寒,不得已要補貼家用吧。
接下來,又反轉了……
做了兩年研發工程師之後,他辭職去南科大
做了科研助理。這就讓人不理解了。研發工作不開心,想回到象牙塔
了麼?科研助理這工作實在是沒有啥前途。又掙不了大錢,又沒啥上升空間。屬於待遇又差又不穩定,也只能是作為一個過渡啦,後面也印證了這個判斷。我印象中想做科研助理也僅僅局限在申請博士要補充一下背景,或者倒貼某個大佬的情況。之前本科讀了五年,這是掛科了?去了業界幹了兩年又後悔了?然後去做科研助理,還是國內的?雖然南方科大
也算不錯吧,但這個歷程真的是波折。至此他也深陷生化材環了…學術界和工業界之間猶豫不決,這是大忌唉。
之後他的經歷就在領英上出現了三年的空檔。不過說起來他科研做得還挺好。從谷歌學術上可以看到。在南方科技大學,齊太磊做得不錯,發了一篇一作的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也有兩篇掛名的Advanced Materials。想必這幾篇文章給他申請北卡
加分不少。有同學指出他是去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讀了材料的博士,最後退學只拿了碩士學位。中途quit,這背後一定又有些難過的往事。對於我們這樣的外人,也就無從知曉了。但是這山望那山高,一次又一次重複,總是讓人覺得太波折了。
經過三年的「空檔」,齊太磊出現在了北卡。於是,33歲的他,成為了北卡教堂山
的應用物理博士新生。光鑷
,飛秒激光,非線性光學,光譜,機器學習,好傢夥這分析化學技能樹快點滿了啊。不管怎麼說,他科研能力還挺強的,一年多時間發了兩篇一作好文章。
雖然說他年紀很大了吧,但是,這個phd開局在我這個分析化學大同行看來也是很不錯的。這論文從發表期刊上面看都是准一流的水平了。雖然談不上很驚艷,但是也是非常不錯的了。畢竟我雖然已經是練習時長兩年的老博後,文章產出也大不如他。然而,我還保持着基本的身心健康,一時我竟然不知道說什麼好,也許是我皮糙肉厚不思進取吧。年紀這麼大,他壓力一定很大吧。我不知道內情,也不知道他的更多信息。
我只是想說,求學道路經不起太多的猶豫,走彎路只會給自己最後增加壓力。雖說有那些大器晚成的例子,但更多的是一步錯步步錯,沒有轉機的平凡人生。浪費的時間會轉移成無法釋放的壓力,說不定什麼時候,這壓力就把自己或者身邊人壓垮了。人生的選擇並不中性,想後悔沒那麼容易。別太和自己死磕,有的時候,我們不得已要順着發展路徑前進。沒有必要為了心中的執念(也許是科研,也許是出人頭地?)和自己較勁吧。有的時候退一步,還是有別的路可以走的。不撞南牆不回頭,可能要小心自己的腦袋。
換句話說,就算是一切順利呢?如果按他四年博士畢業算,2026年,他37歲博士畢業。除非有了不起的成果,發個NS,要不然未來不還是那樣。他一路追求的是啥啊?這麼跟自己過不去,難道是把科研當生命的人麼?還是說是進取心極強,非常aggressive的小夥子?可是,早幹嘛去了啊?三十多歲開始讀博士。等到畢業,37歲再做個博後?否則回國進個普通一本,他能接受這樣的結局?都已經破釜沉舟了,目標不得是華五
副高?一旦把自己逼到不卓越就沒前途的份上,自己也很難心態良好吧。
可憐寒門貴子,前途光明的人生卻最後以黯淡收場。真是讓人唏噓慨嘆。
我其實很好奇他的弟弟,又過出了怎樣的平行人生呢?算起來他弟弟也32歲了,人生上半場也快收尾了。希望弟弟過得開心快樂吧。
當然了,可憐齊太磊是沒有意義的。無論如何,這件事情還是太惡劣了,成年人,總不能一直拿苦難說事,畢竟怎麼樣的苦難也不能成為作惡的理由。人總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其中的是非,可能子彈還要再飛一會兒。看了一些回答,Prof. Yan 風評貌似很好。死在自己學生的槍下,真的是可惜了。而我,對華人教授在海外的生存狀態,了解的並不多。或許我的合作導師能更好體會Prof. Yan吧。感覺我導師以後也許以後會對我和我的師弟更客氣一點吧…
這種事情真讓人難過……
看到好多網友的銳評。我想再補充幾句。
我沒有絲毫年齡歧視的意思,所謂傲慢更是無稽之談。我只是想陳述,大齡將帶來博士生巨大的心理和社會壓力,這既影響讀博的體驗感,也將在未來就業上將自己推向不利地位。誠然,每個人都有追求自己發展的權力,追求夢想、實現自我也是我們艷羨的生活方式。但是,作為一個社會人,我們身上也同時具有不該忘記的社會角色,我們是子女,是伴侶,是父母。這些角色隨着年齡的增長也在不斷改變。我們也應該做好年齡相稱的社會角色,承擔起相應的責任。
另外,我們實現夢想的方式也應該考慮自己的具體條件。人生選擇應該考慮家庭條件,個人條件。年齡當然是個人條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對於單身大齡青年,他們身上背負的壓力,會進一步加重就讀期間的「痛苦」。我們身邊不乏佼佼者能適應這種壓力,並取得很好的成績。但這並不代表這種成功是容易複製的。這條難走的路有人走得通,但不是所有人都走得通。對於自我實現類的深造,在成家立業之後再進行比較相宜,在職就讀也是很好的協調方式。如齊太磊例,生活壓力,婚戀壓力,工作壓力,家庭壓力,同時降臨,這對一個年輕人來說是令人窒息的。
對於我們每個人,在人生道路上,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儘早思考未來道路,這才是我們推崇的方式。誠然,隨着閱歷的增加與條件的變化,我們發展方向會發生改變,我們也許會主動或者被動走很多彎路,甚至受到各方面的打擊。有的時候這種轉向難以避免,有的時候這種轉向是可以規避的。這些打擊能夠磨練我們的心智,促進我們的成長。但我們珍視打擊所帶來的成長,並不意味着我們情願接受打擊。普通人沒有那麼多的迴旋餘地,多次在不同領域和環境切換,實際上是在消耗我們本就不多的成功機會。我們更應該審慎前行,在人生選擇中認真積極,保持向上的姿態,在所處環境下做恰如其分的自己。
最後,也請體諒我分析的初衷。我自己也並不是一個一帆風順的幸運兒,我只是說了學術界我所知道一些對大齡博士不友好的事例。這些問題存在,但是並不完全合理。我也希望追求夢想的大齡博士生們都能得償所願,雖然我知道他們為此會付出更多的艱辛。
7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 19:39
作者:丁霄漢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624530/answer/318838882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預警:讀博勸退,玻璃心勿看。
如果我們以儒家的科舉價值觀來看,他是個如假包換的好孩子。他在國內當了三年的免費勞動力就為了申請北美的博士(2015-2018年),而且在2021年以32歲高齡quit之後,居然還繼續選擇讀博。在現在這個時代,我們的這一套價值體系還在指引着很多人錯誤地走上了讀博的道路,實在是令人扼腕嘆息。
有很多現實中的後輩和網友問過我要不要讀博的問題,我的回答都是一樣的,但有時候在一對一的問答中為了不傷害對方的感情,有些話不能說的非常直白。在這個勸退回答里我還是把話說得難聽一點吧。


你可能不熱愛學習。你的高考成績和本科成績只能證明你有耐受學習的能力,跟熱愛學習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大部分人搞學術都不是出於追求真理和追求知識的抱負,而是為了把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如果你真的有這種抱負,你可能會覺得自己與周圍的人格格不入。
當然了,你可能只是在無意識地假裝自己有這種抱負。你可能只是假裝自己喜歡探索未知的快樂,用拓展人類知識邊界的偉大夢想麻醉自己。其實你只是追求學歷而已,而不是追求真理。
讀博確實是嘗試改變命運的一種選擇,但是其期望收益很低,方差很大。就跟買基金一樣,你看到的都是混得不錯的,那些翻車的你看不到。
如果拿不到博士學位,你這讀博幾年獲得的能力可能會一文不值,沒有任何遷移到其他領域的價值。對了,能吃苦不叫能力,那就僅僅是能吃苦而已。
到頭來,很多人讀碩讀博的實質是承受三到五年的苦難,然後期望企業為你承受的苦難買單。
8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 19:39
作者:ChipsetS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624530/answer/318778299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更新一下,有網友找到Yan去年被指控的記錄
如何看待34歲北卡羅來納大學中國籍博士生因瑣事殺害華人導師?888 贊同 · 261 評論回答

Qi是22年一月進的組,提出控告是六月,這可牛逼了,看看齊之後調查結果會怎麼說吧。
比較奇怪的是負責逮捕的是Apex警方,也就是說發生在Apex,這地方是Yan的住址所在,但離教堂山大概有半小時以上車程,不知道這個指控跟齊有沒有關聯。又根據有說法陷入婚姻問題,感覺該指控是其家庭糾紛的可能性更大,不過至少側面說明Yan的精神狀態也不見得能有多好。
但看文字描述確實挺武德充沛的
不要帶着有色眼鏡去看問題,至少在這次事件里緣起幾成是導師還有待商榷,最好還是等更多信息披露了再下論斷不遲。
主要是齊本人經歷過於坎坷,從他LSU的master其實是能看出一些的,家境不算優渥的人會來美國讀一個材料方向的master?這個master其實就是PhD quit的馬甲了,畢竟讀博就是這樣的,只要學分修夠quit也給你發個master degree。
所以這哥們等於是從一個坑裡爬出來馬上又栽進下一個坑裡,一把年紀了看家境身上大機率還背負着養家糊口等等各方面的壓力。
說真的這樣的履歷你還說他是精英真的大可不必,精英不會30小几了還在為了讀博掙扎不起的,注意他甚至連candidate都還不是。他這個履歷綜合來看倒不如說反而滿滿的是一直不得意的灰暗感。這樣的出身加上諸多坎坷,心理出現問題倒才是毫不意外的。
只能說這真的無論對誰來說都是一出悲劇

9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 19:40
作者:老實人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624530/answer/318800425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這種全程不幸的人你只能遠離(高考復讀、本科延期、研究助理做4年、第一段PdD Quit只拿了Master,卻又馬上再找做Graduate Student),


你渡不了他,而他卻能帶走你。


齊太磊
(學生,34歲)2009年6月,河南高考603分,報考天津大學,未錄取[1]
2009~2010年,河南濮陽
復讀[1]
2010年6月,河南高考624分,封丘縣
排名第四,武漢大學錄取[1]
2010~2015年,武漢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本科用了五年,掛科?)[1]
(其中,2012~2014年,選修工商管理)[2]
2015年12月~2017年8月,蘇州新材料研究所
,SAMRI主要從事高溫超導材料以及相關電力設備研究開發,[2]
2017年8月~2019年4月,南方科技大學
,研究助理,[2]
(期間發表 一作Adv. Funct. Mater. 2019, 1905687[3] ,五作Adv. Mater. 2019,31, 1805656.[4],五作Adv. Mater.2019, 31: 1970040.[5])
2019年5月~2021年,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hD Candidate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echanical & Industri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6]
(PhD Candidate, Quit拿Master
[7])
2022年1月~至今,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Graduate Student,[8]
(期間發表 一作 Nano Lett.2022, 22, 21, 8482–8486.[9] ,一作Adv. Optical Mater.2023, 2301158.[10] First published: 30 July 2023, 文章剛發表不到30天)


嚴子傑
(導師,40歲)[11]2001~2005年,華中科技大學
,本科(材料科學工程+計算機科學雙學位)
2005~2007年,華中科技大學,碩士(物理電子學

2007~2011年,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Ph.D.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1~2015年,University of Chicago,Postdoc
2015~2019年,Clarkson University, Assistant Professor
2019~至今,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all, Associate Professor


一個剛tenure
的老師,
招了一個老大難學生,
第一年就讓他發了一作Nano Lett.和Adv. Optical Mater.,
這是他在前一個做 PhD Candidate 花了幾年都沒做到的事情,
這種情況下還能怪到現在的導師頭上,導師上輩子是做了什麼孽要倒這樣的霉。
參考

^abcda https://gaokao.haedu.cn/old/content/13768
^abcb https://www.linkedin.com/in/taileiqi/en
^c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fm.201905687
^d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1805656
^e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1970040
^f https://www.lsu.edu/eng/cimm/Profiles/Students.php
^g https://digitalcommons.lsu.edu/gradschool_theses/5474/
^h https://aps.unc.edu/student/tailei-qi/
^i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lett.2c02881
^j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om.202301158
^k https://aps.unc.edu/faculty-member/yan-zijie/
10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 19:40
作者:文超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624530/answer/318870997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為一個有高度相似人生經歷的人來回答
本人31歲,大齡科研狗,2010年第一次高考
2010-2011 無錫金榜復讀一年
2011-2015 徐州師範大學
 本科
2015-2018 華東師範大學
 碩士
2018-2022 上海交通大學
 博士
2022-now 康奈爾大學
 博士後
家庭開局情況 十八線小縣城農村 單親家庭
最窮的時候趴在地上吃鄰居丟的蘋果皮


所以我非常能體會他的體會,說兩點:


美國他來錯了美國是自由 民主 燈塔國
但是這對某些人來說 是一個極端無聊的地方 
我說的某些人主要是家裡沒錢的人
在美國留學的三種人徹底是三個階級 本科生都是家庭中產以上的 想想一年學費生活費 加起來沒個四五十萬下不來,讀四年。碩士一般是中產階級,兩年六七十萬還是可以負擔的。博士一般是小鎮做題家,因為不要錢 還可以領工資 買車租房旅遊的錢是有的。而我這種博後一般是學習成績不咋好的做題家,畢竟國內讀的博。
所以這裡的博士群體,基本上是最苦逼的,沒錢,沒錢,沒錢。去掉房租,去掉車錢生活費,留不下多少子。
這些子,不太可能獲得在國內一樣的廉價娛樂。
比如說,咱們實驗不順,去個館子80塊錢擼個串,畢竟這個世界上的問題沒有一頓燒烤不能解決的,如果有,那就兩頓。在這邊擼串呢,且不說很多大農村沒有,有的話中餐都是直接對標RMB,一頓最起碼80刀,你捨得麼。
心態不好,拉個兄弟吹吹比,搞點啤酒花生,吹完雖然也沒啥結果,但是心情也會好些,在這邊呢,你租的房子室友甚至可能是個抽大麻的黑大哥,搞些你也不懂的rap動作。
所以,在這邊,沒有娛樂活動,沒有人排解孤獨,待久了,真的容易玉玉。你如果有錢,到了假期去這玩,去那玩,那這裡比國內爽多了,打槍,各種國家公園,世界各地美食,米其林,各種新奇體驗,心情就不會不好。
但是如果,你不僅沒錢,壓力還很大。一方面,你遠在故鄉的父母給你打電話,明裡暗裡告訴你他們多慘,你要好好努力。另一方面,你生活的日常就是憋一口氣,憋着,只知道要努力,努力了一輩子,也不知道啥時候能有結果。回到家,這特麼這個地方真的地大,大農村你走出三公里也見不到幾個人,更別說找幾個懂你的人一起說,你就像那隻海洋里的鯨,卻沒人跟你共振,因為你這個年齡的人多半都成家立業,談論的話題跟你不一樣。這樣時間長了,肯定憋死了。我這麼一個樂觀的人,都經常很覺得很憋,一開始看到小松鼠,看到鹿還是覺得很有意思的,見多了之後,發現這地兒只有小松鼠,鹿,和萬年的樹和草
,如果你對學術無愛,也沒錢,也沒娛樂,也沒朋友,就真是坐牢。國內的時候我在上海,沒事拉兄弟下館子,泡澡,看電影,打卡探店,各種商場,在這大農村裡只能看松鼠……當然也有電影院,只不過是沒字幕的英語,也不會上映國內片子。
2.他的價值觀不健全
判斷一個人有沒有比較正確的價值觀的一個標準就是,他有沒有開始PUA他的父母。
我不知道具體他家裡人對他怎麼樣,這無關我這裡觀點的表達。我想表達的主要是一個人的正確價值觀的養成首先應該破除權威,對所有人來說,第一個權威就是父母。因為只有破除權威才有自主性,才有自我,沒有自我的人是可怕的。
所有回答都在討論他經歷導致他這個人精神有問題。我覺得,反了,應該是價值觀不對所以才有了不正常的經歷。
很多高學歷的人有這個問題,極端的要麼就是自殺或者殺導師,這些價值觀明顯不對的地方在於,他把自己的命看的太賤了。這也是因為價值觀教育的缺失,因為成長過程中一直被工具化,比成績,比高考,只是符號,沒有自我,不敢發出我自己的聲音,表達我自己的意見,順從我自己的心意。要知道,每個人的命都是最值錢的東西,沒有任何人配和我一換一,我才是這個世界的王,沒有形成這個認識的人基本上有一個算一個,沒活明白。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只存在互相馴化,這個世界的遊戲就是這樣,你得馴化你父母,你配偶,馴化你的老闆,你的小孩,還有你的狗。像訓狗一樣訓他們,這才是這個世界的正確打開方式。你來到這個世界,你是一個個體,除你之外的世界是另一個個體,要麼馴化他們,要麼被他們馴化。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只有利益,物質的利益,情感的利益。比如,你老婆哪件事做得好,你就給你老婆過節買禮物,她開心了,對你更好了,繼續那樣對你好;你老婆讓你不開心了,你跟他吵架,讓她也不開心,她改了。這跟訓狗沒區別其實,而她也是這麼訓你的。訓父母和老闆也是一樣,你做出了一個行為,他給你一個反饋,你想要的反饋和他給你的反饋不一樣,那你就改變方式,讓他給你這個反饋,這個方式是什麼,取決於你的聰明的大腦,與人斗其樂無窮。當你把你接觸到的人都馴化成你開心的樣子,你就不會玉玉,這基本也是你接觸到的所有世界,那你就把世界馴化了。然後所有人都這樣,這特麼不就是和諧社會麼,大家都其樂融融,每個人都過得開心。當然你會遇到無法馴化的人,或者你沒有那個段位去馴化他,那你可以換個人或者混就完事了。如果你去一換一了,這不是傻麼,他配跟你換麼,在你的世界,你才是遊戲主角,其他人都是配角,npc而已,給面子叫你聲哥,不給面子直接提到他就是我孫子xxxx就完事了。為了這樣一個NPC去一換一這……
所以世界觀成熟至少要認識到這一點,每個人都希望別人為他考慮,那誰為你考慮呢。必須要自私一些,尤其是苦出身的孩子,父母的苦難是他們自己帶來的跟你無關,你天天承受他的苦難了,搞得你也很苦,你下一代也是天天愁眉苦臉,直接苦祖宗十八代,每個人都不能成為自己做自己,都得做工具,做耗材。為別人成為工具是一件極其傻x的思想,這就很容易走極端,容易怨天尤人,恨自己,恨父母,恨導師。因為你覺得是他們把你害成了這樣,你為他們付出了你的青春你的一切但是你卻收穫了個錘子你就覺得憋屈,害人的小火苗,報復社會的小火苗就產生了。反而你清晰的認識到,我的每個決定就是為我自己做的,我做錯了是我自己傻x,這樣的人不可能怨天尤人天天想着和別人一換一,也不會過得擰巴,而是會去思考自己哪做的不夠好,怎麼去改正去提高。知道自己是誰,在幹啥,要幹啥,怎麼干,才是真正的成熟。
我是單親家庭出來的,我有個強勢的母親,但是我媽目前被我馴化的差不多了,基本上母慈子孝,她一旦出現一些錯誤判定並且開始噁心我我就PUA她,糾正她錯誤思想。99%父母認知都不如你,因為他們一看書少,二自己就沒有開悟,大部分都是過了個失敗的人生。你得教他,你不教他是害了他,也害了你。同樣的,伴侶也是,如果你發現到最後是她對,被她馴化了,那也沒關係啊,你認知提升了,大家生活更幸福了。導師也是,跟導師彆扭的原因主要還是身份不同導致的誤解,嘗試用他的邏輯糾正他告訴你遇到的問題,哪怕利益有衝突也可以談啊,比如他要你做實驗,你要轉碼,就可以拿出來談,擺事實講條件,先看看有沒有軟性解決辦法,比如他的實驗能不能跟代碼結合,不行的話,我做完xx後時間自由支配,再不行的話陽奉陰違啊,你晚上刷題白天犯困他能管得來你。所以說,其他人都是你的手段,讓別人變成你實現目的的工具,而不是自己是工具,沒達到預期把火發在別人身上,這不是傻麼,這就是世界觀不對
個人主體意識的覺醒,意識的自己才是那個負責人才是成熟的開始,如果還是怨天尤人,把問題歸罪於別人,再遇到心態失衡,走不走極端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這裡奉勸各位碩士博士,心態崩的時候對自己好一點,去放縱一下,吃點好吃的玩點好玩的,你不愛自己沒人愛你。國內遇到壞導師確實會有一些機會的,尤其是一些野心大的,因為考核緊,他們壓力也大,無奈水平又低,要的又多,所以容易pua學生,或者品德不行,記住,跟他們相處要學會PUA他們,而不是怨天尤人被他們操縱思想馴化成為工具然後想不開天天玉玉……


~~~~~~~~~~~~~~~~~~~
很多老哥對馴化這個詞怨念很深,評論區有贊成我的,也有攻擊我的。其實我想說的該讀懂得都懂了,讀不懂的跟我摳字眼那我也沒辦法,這個世界上的人智商就是有差異的,理解事物也是有差異的。下面我補充一下這個理論,人怎麼馴化自己。
我覺得這個問題的答案才是通往一個健全人格,建立自信,以及強大人格的開始。


首先,談一下自信的問題,相比別人,當我受到貶低,不信任,我壓根不會心態上受影響,比如喬布斯說他不需要顧及聰明人的自尊,所以共事起來很舒服。我也是這麼想的,聰明人不會跑大街上跟人路怒,也不會因為一句話就暴走怎樣怎樣。這原因除了聰明人知道自己該幹啥之外,還是因為聰明人大部分都是自信的,給我幽鬼
,不贏砍手。自信就會強大,就不會被別人一兩句話破防,面對別人的鄙夷也可以坦蕩的說出,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首先,邏輯是,你該自信,自己都不自信,誰信你。然後,自信的建立培養是,你做成了A,然後你想做B,B又做成了,接着你想做C,C也成了,那你一直做一直成,你就一定會自信了。有人說我跟他不一樣因為我太順了,那我在這裡自信一把,我還會持續不停的順下去。我跟他的開局是一樣的,路徑是一樣的,我跟他的不同就是我一直都是成了,而他很多事情沒成。我相信一個人,如果他明白怎麼規劃自己的人生,知道自己要啥,能力在啥,有自信能改變自我,那他不可能一直失敗,因為事物的發展是遵循規律的,這個規律就是第一性原理。
下面我來講人生的正確打開方式:
自信的建立是通過不斷的做成了很多事情,並且你總結出了你做成的那些事情的基本規律,並且發現你能做成更多的事情,於是乎你會真的相信,自己是可以改變的,環境和世界都是可以改變的。也因為做成了一些事情,所以明白做成它需要付出什麼努力,他的機率多大,能有個清晰的概念。就像去森林打獵,遇到一隻被我虐了N次的野豬,你壓根不會怕,心理上已經盤算怎麼去起鍋燒油了。所以培養自己把事情做成的經歷是必要的。
有了自信之後,要認識自己,這主要通過陽明心學
。其實你不認識自己,你只是認識想像中的你。真正的你是過去的無限個經歷組成的,反思一下過去一周的你做的事,比如你想減肥但是每天還是吃很多,但是你又很想減下來,於是你會痛苦,任何痛苦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於是陷入了,減肥,失敗,減肥,失敗的循環。那破局是,首先你該記錄下這周你的飲食和運動情況,比如之前你每天一個大雞腿,從不運動,然後你不用自責,那就是你,你得愛你自己,不用怨恨他。知道了之後,定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不是上周天天雞腿這周吃齋念佛,你堅持不了的,要靠意志。你該訂成這周4個雞腿,一次20分鐘長跑。很小的目標。第二周,這點進步就變成了你,你再去總結一下,周度計劃
,月度計劃,可行可堅持,如果你計劃沒問題,執行沒問題,瘦不下來就是物理規律有問題,不可能的。任何事情的解決方式都是這樣,認識自己的現狀,然後我們列個解決辦法,知行合一,然後去執行,反饋,提升,直到離你的願望更近。
第一性原理
就是任何一件事情的發生,都有其本質的底層原因,不要去為了表象去做一些無意義的判斷,而是去拆解,做成它需要什麼,分析怎麼做成。比如你喝到一杯奶茶,太好喝了,你這輩子從沒喝過這麼好喝的,所以因為它太好喝了,你肯定做的不如他這個判斷是錯誤的。正確的判斷是,你分析它的成分,製作方法有沒有可能得到,然後你有沒有能力去duplicate,如果配料你都有,方法也掌握了,超過他只是時間問題。當然你不可能做成所有的事情,要有那個判斷這個事情可不可成,總結下來可行性很高,那你就去做,按照第一性原理去做,那你會不停的做成很多事情。這也就是很多投資人投人不投項目的原因,那個人做啥成啥,那我就會相信他後面就算是去乞討都能變成連鎖。做啥成啥的原因不是因為他是神人,而是他有精準的判斷和很好的執行力,知道自己要做啥,能做啥,並且把能做的做得很好,於是才會一直成功。
自信有了,第一性原理掌握了,並且結合陽明心學,你就可以開始馴化自己了。你的願望是什麼,你想過一個什麼樣的人生。我在2014年的時候,大學打了三年遊戲,那時候分手了,有一天,我得知了我那時候在一起三年的女朋友,她是蘇州人,她簽約了當地一個小學,是個編製教師了。而我,在一個普通二本,渾渾噩噩,持續性混吃等死,間歇性躊躇滿志。我當時很灰暗,為什麼別人都把生活安排的很好,而我卻快畢業了,雖然沒掛科,9門60分,也不知道找啥工作,前路迷茫。甚至我埋怨自己打的遊戲都不是主流遊戲,在一個很一般的城市(其實我還是很愛徐州的),我來到這個世界,精彩卻是別人的。我要去上海!這是我第一個想法,因為我不想爛在人堆里,我知道上海是中國最好的地方,所以我要去。這個動力是我考研的動力,於是全班倒數第一,被人嘲笑說:你也來圖書館學習啊(戲謔的語氣)。考研是第一個我很想做,然後做成的事情,這給了我很大的自信。在之後仍然是這個思路,以我想要什麼樣的生活為願景,然後分析利弊得失和可行性。事物發展符合第一性原理,你相信這個規律,相信自己,那你就會去做成它,達到你想要的狀態。
比如說,我說過了我以後不走教職。因為我分析了,成本收益,路徑,我的願景。比如我選專業也是一樣,我想過一個自由輕鬆的生活,我也很喜歡物理專業,所以我選擇了應用物理,而不是理論物理。我之後的願景是自我價值的實現和一份物質上回報還可以的生活,那通過找教職的方式實現它不是不可以,但是代價太大了,所以博士後只是我當前的一個階段。有人會說,誒你沒找到教職你就是失敗者。不,他錯了,我以前還嘗試過轉金融,我去陸家嘴,券商實習過,但現在去看我履歷,不會有人關心我是不是轉金融失敗了。以後也是一樣,我10年後的履歷可能是工業屆取得了成功,或者我賺夠了我需要的錢,這時候你再來看我有沒有拿到教職,這真的很重要麼?人重要的是自我價值的實現,這個實現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有人自媒體成功了,有人做生意成功了,有人當教授成功了,我只需要找到一條我適合的路,我的價值也會實現。而按照我之前的內功心法,馴化自己馴化環境,如果我這樣活着卻得不到我期望的收穫,只可能是一個原因,物理規律錯了。而物理規律不可能出錯。
有些天坑專業的學生悲劇在於,學了一個自己不喜歡的專業,並且一條道走到黑最後也沒能得到一個好的工作。我想引用一句愛因斯坦的名言,瘋狂就是重複同樣的行為卻試圖得到不一樣的結果。我這裡補充一句,更瘋狂的是明知得不到想要的結果還要去這麼做。在選專業之前難道不是已經知道了這個專業的發展和結局嗎,現在信息這麼透明,如果在畢業的時候才知道不好找工作,自己又不喜歡,那去選這個專業就是一件很迷惑的行為。這就凸顯出了選擇比努力重要。如果有考研考博的朋友對這個不明白我會把我對於這個問題的思考,不是具體哪個專業好,而是怎麼去想這個問題,怎麼去選學校選導師,選專業。之前我也在交大分享過,很多家長結束後聯繫我說很受用。我看看下周有沒有時間更新一波。這裡我並不是要改頭換面變成人生導師,我很反感那樣,我不信仰權威,我也不希望自己是權威。我只是提供一些我個人的思考,如果你覺得我能幫到你那我會很開心,如果你覺得我說的沒意義那也沒關係,這裡不是我牟利的地方,我和你一樣只是一個經常刷知乎的普通人。只不過這個回答火了我看有快1000收藏,那說明我之前習以為常的觀點別人可能覺得受益了。不過我還是那個觀點,人要愛自己信自己,讀了個坑的專業沒關係,每個人都會有決策錯誤的時候,但是只要有第一性原理思維和知行合一思維,最終都會實現自己的價值。
所以總結如何馴化自己:無非是你想怎樣,你能怎樣,你怎樣去做。相信自己可以做到,然後理性思考實現的可能性,確定了方案一步一步去實現。


~~~~~~~~~~~~~~~~~~~~
針對評論區再更新:
1.馴化這個詞的理解
我最早聽過一個理論,就是人類馴化了貓貓狗狗,但是你會發現貓狗加起來數量比人還多,而且你得按照它們的習性去照顧它,你得鏟屎,溜它,給它洗澡給它吃,就有人會問,到底是人馴化了貓貓狗狗,還是其實人被他們馴化了。所以這個詞在我看來比較中性,至少沒有那麼恐怖。
2.如何反向PUA導師和父母
導師和父母的不一樣在於他們在關係中比你強勢,相對來說你沒有那麼多可以使用的辦法,但是仍然有幾招是有用的。我說的PUA是,利用手段達到某種目的,團結誰打擊誰,打個巴掌給個甜棗啥的這種類似的手段。對關係里的強勢者,一個保護自己的辦法是劃定原則,劃定邊界。你要告訴他他的邊界感在哪裡,比如他給我安排了超量的活,或者給我安排了不該我做的雜活,那我會去跟他談。我會說,額,導師您好,所以我給你取快遞是我向您學習的一部分嗎,這個事情有助於我畢業嗎?我只是想明白我需要做什麼不需要作什麼。(看導師性格,換不同措辭語氣)其實就是告訴他,你讓我做了我不該做的事情了,這件事情你讓我做我沒辦法不做,但是你得知道,這超出我的邊界了。每一件事情你都去劃定邊界他後面自己也會煩,這特麼的我自己去拿個快遞5分鐘,跟你解釋我得半小時。你的目的是怎麼讓一個壓榨你的人不那麼壓榨你並和你統一戰線,那就是你要表現出一些原則性劃定邊界,同時也要有團結好他的能力。總之是明確你的目的,然後想一想有哪些手段可以操作。不過其實我覺得反而有利益關係的同學或者師兄弟間的人際關係比跟導師的可能還複雜一點,跟導師大部分利益一致,一起發論文,最多push一點,劃劃邊界就還好,也可能我遇到的導師都還不錯,沒遇到特別壞的。還有一個實用的點是,其實一般來說新人進組會發現導師會特別倚重一個跟了多年的大弟子帶你。那你快速融入的話其實反而是團結好那個大弟子會更容易變成自己人。我不是說任何事情都要去與人爭鬥,相對來說大部分情況下就是大家都在做自己的事情,只是提供了一個視角,你利益受損的時候保護自己。還有就是遇到導師極端不好的情況怎麼避免:答案,選導師的時候就排除掉。怎麼選我下周再回答。
~~~~~~~~~~~~~~~~~~~~
再更,同一問題下有另一個答主這麼回答:
「我父母總覺得讀書無用,即使我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我家趕上了房地產的熱導致一堆沒上過大學的親戚們翻了個身,父母覺得是讀書導致我聽力下降,叫我別讀了。但我又一直有着高學歷的夢,反覆溝通得不到認可的我報復性地說: 你說不讀,那我退給你看。」
然後這個答主從浙大退學了。
這種父母不PUA他就是對不起自己。再分享一個思路,換位思考。比如他這個父親對一個考上浙大的孩子老說讀書無用論
的目的是什麼?很明顯,考上浙大就是別人家的孩子,是別人羨慕的對象,結果自己的爹卻覺得他讀書好不懂賺錢肯定沒事還罵幾句書獃子。他貶低你的目的其實就是怕你翅膀硬了不好操控,告訴你他還是你爹,他要控制你,你要聽他的,他怕你比他強。很多窮人最壞的地方就是非得要把他自己的窮病傳給下一代,喜怒無常的性格,嫉妒的內心,短視,熱愛吃苦,投機,不懂長遠發展,思想封閉。所以要明白,如果不想變成和他一樣,那你就不能用他的思維想問題,也不能陷入他的框框裡面去。用自己的未來去賭氣是很不理智的行為,強者從來不需要向弱者去證明什麼。
我媽以前常說,xxxx的兒子多好,你哪裡哪裡不好。他每次說我都會反擊:那xxxx有五套房,你有麼,你給我留什麼了?你怎麼不跟王健林比呢,我還想做王思聰呢。父母對小孩的貶低很多時候就是為了操控,為了維持他的權威而已,保持自信,不要跟他一般見識。反正我是很可惜那位答主的做法,不過人認知的提升也需要時間,可惜血氣方剛的年齡段衝動換來的是後來好多年的彌補。
如果我是他,我就會跟那個爹說,爸,我上大學了,現在開始,我已經獨立了,我做的任何決定,都是我想好的,如果你有意見,我希望你是最後一次跟我說這個話。這個書我讀定了,這件事我也做定了,如果你再來跟我反對,我一定會跟你剛到底,如果你持續不改,我不允許任何人來阻擋我實現夢想,父子一場請好自為之,如果你不讓我做,我會恨你一輩子。
如果時間可以倒流,我希望我能幫當年18歲的那個答主對他父親說這一番話。
至於讀書無用論的論調,在當下的中國會有很多市場。讀書這條路不適合所有人,但是相對來說,是普通人出頭的比較確定的一條路。有人當主播年薪百萬,初中學歷。有,但是這比例幾個人能做到呢?雖然說我一直認為做生意做的好的人,商業上成功的人是更厲害的,因為這個世界說白了是商業的世界,他們更懂人性和世界的運作法則。但是,還是一樣,機率,階級躍遷那麼容易麼,錢那麼好賺麼?普通人,沒錢沒資源就算了,父母不成助力反而是阻力,眼界還低。所以普通人出頭就是要麼從小混社會摸爬滾打你能起來,這其實也很難;要麼就好好讀個書,搞一門賺錢的技術,從賺工資開始,攢錢,購入資產,搭建人脈往上走,這是個比較簡單且確定可以實現的路徑。學歷越高確實不一定有用,但是你高中學歷除了流水線打螺絲,賣賣避孕套,送送快遞,還能幹嘛?講個例不講普遍規律就是耍流氓。現實生活不是演電影,爽文男主誰都想當,但是你能麼,夢裡啥都有,當然了,緬甸kk園區也有。我從二本,到985,到頂級985,到常青藤學校,看到的就是四種不同的人生。二本同學大體做做房產中介小本生意,985的碩士同學很多找了一線城市教師公務員工作,交大呢,我只知道基本不會被卡學歷,基本上靠一己之力中產生活沒啥問題。康奈爾這種常青藤就不說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精英,說不定哪個人就是阿卜杜拉
國王的孫子。這就是好學校之於普通人的價值。就別說同學人脈資源,行業資源等等。我不是說勸你去考研,我從來也不建議,我只是說,讀書不是適合所有人,但是是一條適合有定力,有能力,家庭一般,靠自己逆襲的一條可靠路徑。但是同樣,好學校就那麼多,有人可以做到,有人不可以,卷學歷只是一條路,不是全部,商業世界才是主流。如果不可以當然我建議還是去鑽研賺錢技巧,去擁抱市場,真刀真槍去拼殺。
好了就說這麼多了,評論區別杠我了,大哥沒有文化,但大哥愛你。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4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