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68篇帖子。
(轉載知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博士生齐太磊持枪袭击校园致 1 死,死者疑为一名华人副教授,如何评价这一事件?
1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 19:32
8月29日,南都记者获悉,当地时间28日下午,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考迪尔实验室附近发生枪击案。据该校官网最新消息,截至目前,枪击案件造成学校一名教职人员死亡,犯罪嫌疑人已被拘捕。据警方公布的信息及公开资料,嫌疑人系一名该校华人博士。


警方公布嫌疑人照片。
据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官网消息,当地时间28日13时2分许,校园警察接到通知称,该校考迪尔实验室发生枪击事件。14时30分左右,犯罪嫌疑人被抓获,目前已被拘留。16时15分左右,警方向校园发出“警报解除”通知,该事件不再存在直接威胁。校园警察正在与当地警方密切合作,收集信息并继续采取彻底、专业的应对措施。
根据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校园警察此前发布的紧急警报,考迪尔实验室附近出现 “武装危险人物”,警告中称嫌疑人有武器并且极其危险,要求所有人紧急就地庇护,建议教职员工和学生躲在室内,等待进一步通知。
此外,警方还公布了嫌疑人的照片。据多家海外华文媒体报道,嫌疑人是来自中国的齐泰磊(Tailei Qi,音译),根据学校提供的信息,齐泰磊就读于该校应用物理科学系,自2022年起一直在该校担任研究助理。
根据齐泰磊在社交媒体上的信息显示,他201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曾就读于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并于2021年获得材料科学硕士学位,随后在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就读博士研究生。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在一份声明中表示,28日的枪击事件共造成学校一名教职人员死亡,校方已与遇难者家属取得了联系。学校方面取消了28、29日两天的所有课程和校园活动,并随时为在校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工作。
2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 19:33
作者:李欣宜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624530/answer/319096903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以前就讲过,几年前在美国自费读个master出来找工作绝对是物超所值的,抽不中签或者不想在美国生活也没关系,不说就业时机问题毕竟这个谁也说不准,coursework-based track开开心心只要上课不用科研,而且只呆两年少遭点罪,很大程度上能减少精神问题的可能性。因为大多数人就是对科研毫无兴趣的,除此之外剩下少数有兴趣的人在性格或者能力或者各种主客观条件上也是不适合做研究的,强行为了研究生的学位而不得不做研究,既是伤害自己,也在伤害别人。氪金能解决的事,就不要用伤害任何人来换,命比钱珍贵太多。
拖延女儿学费来教育她行吗?39 赞同 · 0 评论回答这也不是我一个人说的,很多老phd都这么说,最后悔的事是为了省钱读博。全世界范围内都有类似的劝退,超过三分之一的研究生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倾向[1]
这位当事人好歹是真的因为家庭经济问题客观上的困难所以导向的悲剧。很多家庭其实有条件避免在子女身上发生这种事,但无论是直接的拒绝提供经济帮助,还是间接潜移默化的给孩子灌输吃苦是必要的,不独立是罪恶的,导致孩子遇到经济困难不敢向家人求助。这些就纯属吃饱了自己给作的。我还是那句话,国内家庭穷养是普遍现象,因为绝大多数家庭是真的穷,少数富起来的家庭也多是从苦日子过来的,最要命的是其实这些少数富起来的家庭也只是凑巧抓住了特殊时代造就的机遇,但却错误的认为是他们自己的勤劳好学让他们过上了好生活,这种思维惯性堪称在电梯里做俯卧撑,所以错误的把卷/能吃苦和致富两件没啥关系的事进行了归因和推理,形成独特的穷养育儿观。所以每次看见有人一本正经讨论富养溺爱毁了年轻人我都想笑,不如去和乌干达的可怜儿童宣传一下少吃高糖食物预防可怕的三高。

参考
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8-03803-3

3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 19:34
作者:使君子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624530/answer/318786289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来只是抱着事不关己的心态看这件事的消息,但是后来发现,受害者竟然是一个录取过我的老师。。
而且这个老师给我的感觉是当时联系过的老师里人最好的导师,因此我一来不会先入为主地觉得是因为这是个华人老师所以怎么怎么样,二来也希望人们在知道真相前少一些对他的恶意推测。
为什么我会觉得他人好呢,我当时陶瓷很多老师,每封邮件都秒回的只有这一个,而且在疫情刚有苗头的时候就在关心我的安全。而面试的过程也很愉快,没有架子,一开始我还没说话,他先花了十几分钟介绍自己的课题和实验室,让我觉得好像我在面试他一样,我当时觉得这个老师还挺独特的,有点可爱。
最后录取的时候,其他学校老师的邮件更像一个通知,甚至有的可能只有官方的邮件,而这个老师还特意写了一份很真挚的邮件邀请我,我当时看了很受触动,可以给大家看一下:
他也主动提出让我可以去联系任何他组里的成员,这让我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组里的氛围应当还是很不错的。
而再次看到他提到说,UNC不像那些在北方的好学校,都在一些不安全的大城市里,真的让我觉得有些造化弄人。


至于齐太磊
,他的推特里也提到导师是个好人(good man)而不是领导(leader),他一直觉得有人在欺凌他说他坏话,而“奇怪的是导师说并没有人跟他说这些”。
从他的推文里,能感觉到他精神状态并不是很好,孤独感充斥其中,尤其是两性关系给他带来很大的困扰,除此之外,学术方面也充满疲惫,把它“看作是自己的工作却要装作是自己的兴趣”,生活上仅有的分享就是做的几道菜或者跑跑步,友情上也严重缺失,每天开心的事只有看到几只小猫或者几只小鸟。
我也见识过太多读博期间精神状态出现问题的人,有的确实是因为导师给的压力,而有的则是导师很好,自己给的压力太大,毕竟博士圈子太小过于闭塞情绪无法排解。如果是前者,建议提早跑路,而如果是后者,我希望能积极自救,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我一样没心没肺,每天傻乐,有些心理医生的确很专业,而且也包含在了医保里面,像齐太磊这样的寒门学子也不需要承担什么。


有人听说这件事,说,幸好你没去。
反而我觉得,我本身跟所有接触到的人关系都不错,朋友也说我很会安慰人,或许我当初跟他做了朋友的话,这对师生如今也不至于此吧。
4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 19:35
作者:Calting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624530/answer/318875811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世界真的小,Yan教授本来要和我一个朋友(博士跟我同校)开会谈合作的。
首先得说齐同学
的心态确实有问题。不管原委如何,杀人都太过激了,齐同学最终也会受到法律的审判和惩罚。
但上过研究生的都知道,学生对导师做出这种过激行为,在学生不是神经病的情况下,一定存在着师生矛盾。聪明的导师面对这类学生(或者师生矛盾开始扩大化了),要么释放信息放人走(更聪明的会直接问你是不是觉得在我们这里屈才了,你要不要转组,要不要我给你写推荐信,LSU就让齐同学master out了嘛),要么就好好引导,让学生觉得虽然苦点但还是有希望,至少不要站在学生的对立面。
现在读博不易啊,二三十年前或者更早读博,不管啥天坑专业,出来混得above average是大概率的。现在读博,不是强势专业,卷来卷去看不到愿景,学生会迷惘会困惑很容易心里出问题,心态不好的那不就得炸了。
来给大家看看我的前华人导师怎么bully
我的。按照科研成果,我前三年比这大哥可惨多了,一篇文章没有。得亏我前导师碰到我这么心态好的。
前情提要,前华人导师控制欲很强,每周组会喜欢定周五下午四点,组会没有既定议程,组小,就是他抓着博士博后一个一个地问你这周干嘛了,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但是毫无时间观念,前面跟一两个人搞个一个多小时,然后发现时间过去了,可能老婆在家等他吃饭了,后面几个人2分钟结束。在会议室,不尊重人的表现有,坐你对面把HDMI线
朝你丢过来,一句show me something。你有不同意见,还没说完,第一反应是No~~~, listen, blablabla。基本就是这里我说了算,你的意见我不想听,就按我的来。关键是,一天一个主意,你前面按照他说的还没做完,他就来找你开会,哦,我觉得之前说的好像有什么问题,我们再走另外一条路吧。我了个去,感情我们就是你的科研试错小白鼠是吧。学生们你们得为我的科研精神服务,至于你们有什么成果,那不是重点。
最后闹掰是因为一篇文章,也是改来改去很烦人。最后终于投稿后收到修改意见了,审稿人的意见我都写好了,他偏要重新按他的想法再搞一遍。我说那个有点画蛇添足,而且会使得中间推导过程读者可能会读不懂,我们先交上去,看看审稿人先觉得行不行。不行,我们再按他说的做。他不听,各种拉扯。中间有一次气急败坏,说我是10多年来第一个敢不接他电话的。最后我情绪来了,提出换组。
直接跳脚了,威胁我了,我的个乖乖,还直接在邮件里这么说。
<img src="https://picx.zhimg.com/50/v2-6dd0bce9668739f1954671a1f14428fb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rawwidth="975" data-rawheight="163" data-size="normal" data-caption="" data-original-token="v2-34dd5c52881cade4b56a93cb3741827f"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x.zhimg.com/50/v2-e351913f196dab342512daf8379a48e7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7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6dd0bce9668739f1954671a1f14428fb_r.jpg?source=1def8aca"/>你还保留权利呢,我看你威胁的时候也没怎么保留啊
然后我就不鸟他了,他急了,找系主任了,系主任也是华人,想请系主任搞定我。这里不得不不佩服系主任不愧是系主任,很会安抚我的情绪,给我分析利弊,差点我就留下来了。系主任那句话我现在还记得,give your advisor one last chance. 其实系主任对前导师的问题还是很清楚的。但前导师又来了个骚操作,这里不细说了,我就头也不回地开始离组的paperwork
了。
但此时前导师和系主任都不知道我在受到前导师的威胁之后已经向graduate school
表达我的担忧了。但是前导师以为这事情还只是在系里,他个人微操就能解决。他还是小看我了。但是他没有死心,期间给研究生院院长发了好多邮件,给个例子,他一直以为是新冠居家办公的原因。也确实是部分原因,新冠后,他不能面对面bully我们了,哈哈哈。
搞笑的是,他的控制欲又犯了,发了这个莫名其妙的邮件,要我学会倾听,学会交流
这下研究生院院长看不下去了,最后一句话直接点明了 not by bullying but …
之前一直拖着不给我换组签字,这下子不得不签字了,还祝我好运,哈哈哈
确实好运了,前三年什么都没有,换了新的组,三年博士毕业了,哈哈哈
我是第一个在前导师组里成功在系里换组的,之前,一个朋友master out跑路了,一个小哥呆了一个学期跑路了,自我换组之后,每来一个,走一个(主要是两个比我大一届的留组博士的功劳,他俩尝试了很多次没有成功)。这是组里的印度小哥画的前组内博士生人数
现在唯一后悔的是拖沓了三年才换组,当然要不是新冠这个契机也不一定成功。所以各位读博的朋友,当你发现你不喜欢你导师的工作方式,无力改变他人的时候,尽早选择跑路啊
5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 19:35
作者:知乎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624530/answer/318873004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哥们荷兰的,我想起我读本科的时候也有个室友是荷兰的,普通家庭


当时他大三,他亲妹妹复读时给他打电话,打到一半就说压力太大,实在忍不住了,然后就哭了;他听了也受不了,在这边寝室里也哭,兄妹俩一个已经成功跨过高考龙门进了名校,一个还在挣扎,一起在哭,那场景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像尼德兰这种特殊地方,高考复读个1、2年,根本就不是事,非常正常,我那室友说


所以我不太同意其他答案说的“此人天资不高”、“这么大还读博”、“耽误时间”、“为啥不转码”、“油滑”之类的评价。回头指责别人路走错了当然容易,但我们自己走路何尝不是乱撞碰运气


没人去站在他的角度,想想他累不累(名字都叫“太累”)、苦不苦,想想他在高考、国内职场和美国学制下受的煎熬和折磨,想想他一直保持努力的不易


他也想出生就是北京人或是美国人,他也许也想学个计算机而不是纳米,他也许也想生在稍微殷实之家有点后盾,他跟我们无数普通人一样,摸到的牌太特么烂了,打崩了才是常态,打成逆袭局才是少见


不了解受害人,我相信这个不是新卢刚案,卢刚案其实他导师是有点作死的,可能mean了一辈子最后碰到了猛人,但不该自杀,他才30岁上下,他老板都75了,亏死


同为小镇做题家,我在不了解情况的时候是会偏袒和同情齐的,毕竟我当年求学来,也看过各种事情。所以我可能对于本案的看法是偏颇的


我现在也还认为:小镇做题家来美国确实是能逆天改命的一条正道;但这条路非常坑的一点我以前忘了说:头5-10年的压力是最大的


因为美国学校(尤其是生化环材系们)比公司黑暗太多,也因为头5-10年没身份,也因为这期间不理解美国,也因为这时候年轻没经验没钱没积累


反而一旦熬到了毕业、有身份、有正经工作、手头有几个钱,那就苦尽甘来,后面就没什么难度了,日子越发过得容易,又没有年龄歧视,想发展想回国想躺皆可,最差还有福利和教会


所以,我觉得大龄来美国一定要慎重\就不要犹犹豫豫:要么二十多岁铁了心赶紧出国,趁着适应能力强、能吃苦、能转变的年龄熬过最难熬的头5-10年,要么干脆就别来不折腾——这几年看过几例出极端的自杀、哈人,都是大龄才出国的


此外,做题家最好找个能减压的方向,比如玩电脑游戏之类的,能够抵消掉一部分压力,那就很有效了


====想起一个老中教授====
我出来读生化环材的第一年,也是最后一年,系里正好来了个中国教授,快50岁了,看着憨憨的像个鼹鼠,当助理教授;他是加拿大身份,但快50岁了才当上这个不知名的学校的最初级的助理教授,一口中式磕磕巴巴的烂英文(后来被美国学生投诉过),也只能招募到中国学生


年轻人很mean的,我那时候就背后管他叫“民科“,其实我俩还是某种程度上的校友,只不过我刚二十岁出头,毕竟年轻气盛不懂事;后来我转学时,他还问我“那你就以后不做XXX方向了?”我嗯了一声,其实当时内心想的是XXX和整个行业都有什么搞头


忽忽十余载过去,我忽然想起了此人,LinkedIn上一查,他6年到了副教授,又6年到了正教授,混得还算相当不错了;此人生活也极幸福,养两娃,老婆不上班,据说自己“一辈子不会做饭做菜”


讲这个故事只是想说,人生也无所谓早发达晚发达,心态好能坚持大概也会放光芒吧。那教授国内80年代大学毕业蹉跎了将近20年,才去加拿大还是哪读了博士,快50才跟30岁的人同一个起跑线


只要想得开,不见得坏吧


====Update Aug 30====
新消息,未证实,请参考更可靠的信息源(我忙没时间验证):


枪手的父母在3年、1年前相继病逝,很不幸,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他也没法回国奔丧,不知道是否加重了压力


受害者似乎也有事情在身(在离婚?),家暴等记录,北卡敬茶局有记录可查


前文订正:我前面说卢刚导师75岁死不正确,有人指出是47岁;但我不同意说卢刚导师没问题,因为他导师故意晚寄出推荐信,用比较阴损的手段搅局导致卢刚找到的工作失效,这种报复手段阻别人路,是非常合理但缺德的手段,在美国这种比较彪悍的环境下不建议使用


补充个感想:大龄不见得就应该压力大, 关键是要想得开、会隔离自己。又大龄、又跟别人攀比,那确实很不容易。我有个发小,聪明的躺平型混子,在美国排名600多名的学校读博士,说她当年有个同门师兄,38岁,还呆在这烂校。她有一次含蓄但大胆问师兄,你这快40岁了还读这么烂的博士,精神压力不大么,年轻时没规划么?她师兄愣了一下,说“也无妨啦,我年轻的时候,没事时就坐在深圳的街头看车水马龙,就十几年过去了,不后悔的” 总之回答蛮豁达的,一看就是想开了的人
6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 19:39
作者:知乎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624530/answer/318770568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知道多少人和我一样,第一反应是算一下齐太磊的求学历程。三十四岁,咋还在读博士生呢?
我看很多人质疑这一点,我就简单解释一下。正常一般6周岁入学(偏远地区7周岁)。小初高12年,本科4年。即使没有硕博连读,硕士学制3年。算下来,大部分正常博士生,25岁博士就可以入学。正常博士学制3到4年。这么算下来28、29岁博士毕业,绝对是国内博士群体的主流,就算有点困难,一般30也都毕业了。考虑到现在国内还有不少高校有本硕贯通项目,硕博连读更是很大一部分国内博士生的学制,毕业时间还能够进一步提前,26、27的博士都不少见。一般博士二年级对应的年龄是25、26岁。对于国外的中国博士生群体呢,年龄相比会偏大一些,但是也就是大个一两岁的样子嘛……
(鉴于有网友批评,给出一点补充信息,6周岁入学,偏远地区7周岁入学是现行<义务教育法>规定,也是答主亲身体会。如有晚入学的网友,请综合全国信息理解,勿把自己所处环境理解为全国惯例)
34岁的齐太磊,其实已经很反常,即使说出国耽搁了一点时间,是不是也太离谱了呀?就拿我来说吧,我比他小三岁都已经是个老博士后了,我的本科同学更有的都是硕导了。齐太磊的事情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他这咋还读博士呢?是有什么故事么?
带着好奇心,我开始了检索。一路看下来,我发现事情还真是不简单。我觉得齐太磊一路走得都不是寻常路,兜兜转转,充满波折。
首先是高考失利,无缘天大,复读一年考上武大。故事到这里都还是励志的。
上了大学之后呢?他10级本科,15年本科才毕业?本科咋读了5年嘞?这是延毕啦?挂科啦?
本科学物理的,辅修了经管,然后工作去了苏州新材料研究所做研发?这是个什么单位,看着像个中科院下属单位,结果一查是个民企?名字给人的感觉也是很野鸡。正常武大毕业生会愿意去那儿嘛?我不清楚具体情况,只是觉得隐隐间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了。
本来吧,学物理又辅修经管,这下一步不是应该目标做量化,去陆家嘴
华尔街赚钱么?做材料好像有点剑走偏锋。不过啊,也许他喜欢业界吧。做点超导材料也算是专业对口吧。或许是他家境贫寒,不得已要补贴家用吧。
接下来,又反转了……
做了两年研发工程师之后,他辞职去南科大
做了科研助理。这就让人不理解了。研发工作不开心,想回到象牙塔
了么?科研助理这工作实在是没有啥前途。又挣不了大钱,又没啥上升空间。属于待遇又差又不稳定,也只能是作为一个过渡啦,后面也印证了这个判断。我印象中想做科研助理也仅仅局限在申请博士要补充一下背景,或者倒贴某个大佬的情况。之前本科读了五年,这是挂科了?去了业界干了两年又后悔了?然后去做科研助理,还是国内的?虽然南方科大
也算不错吧,但这个历程真的是波折。至此他也深陷生化材环了…学术界和工业界之间犹豫不决,这是大忌唉。
之后他的经历就在领英上出现了三年的空档。不过说起来他科研做得还挺好。从谷歌学术上可以看到。在南方科技大学,齐太磊做得不错,发了一篇一作的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也有两篇挂名的Advanced Materials。想必这几篇文章给他申请北卡
加分不少。有同学指出他是去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读了材料的博士,最后退学只拿了硕士学位。中途quit,这背后一定又有些难过的往事。对于我们这样的外人,也就无从知晓了。但是这山望那山高,一次又一次重复,总是让人觉得太波折了。
经过三年的“空档”,齐太磊出现在了北卡。于是,33岁的他,成为了北卡教堂山
的应用物理博士新生。光镊
,飞秒激光,非线性光学,光谱,机器学习,好家伙这分析化学技能树快点满了啊。不管怎么说,他科研能力还挺强的,一年多时间发了两篇一作好文章。
虽然说他年纪很大了吧,但是,这个phd开局在我这个分析化学大同行看来也是很不错的。这论文从发表期刊上面看都是准一流的水平了。虽然谈不上很惊艳,但是也是非常不错的了。毕竟我虽然已经是练习时长两年的老博后,文章产出也大不如他。然而,我还保持着基本的身心健康,一时我竟然不知道说什么好,也许是我皮糙肉厚不思进取吧。年纪这么大,他压力一定很大吧。我不知道内情,也不知道他的更多信息。
我只是想说,求学道路经不起太多的犹豫,走弯路只会给自己最后增加压力。虽说有那些大器晚成的例子,但更多的是一步错步步错,没有转机的平凡人生。浪费的时间会转移成无法释放的压力,说不定什么时候,这压力就把自己或者身边人压垮了。人生的选择并不中性,想后悔没那么容易。别太和自己死磕,有的时候,我们不得已要顺着发展路径前进。没有必要为了心中的执念(也许是科研,也许是出人头地?)和自己较劲吧。有的时候退一步,还是有别的路可以走的。不撞南墙不回头,可能要小心自己的脑袋。
换句话说,就算是一切顺利呢?如果按他四年博士毕业算,2026年,他37岁博士毕业。除非有了不起的成果,发个NS,要不然未来不还是那样。他一路追求的是啥啊?这么跟自己过不去,难道是把科研当生命的人么?还是说是进取心极强,非常aggressive的小伙子?可是,早干嘛去了啊?三十多岁开始读博士。等到毕业,37岁再做个博后?否则回国进个普通一本,他能接受这样的结局?都已经破釜沉舟了,目标不得是华五
副高?一旦把自己逼到不卓越就没前途的份上,自己也很难心态良好吧。
可怜寒门贵子,前途光明的人生却最后以黯淡收场。真是让人唏嘘慨叹。
我其实很好奇他的弟弟,又过出了怎样的平行人生呢?算起来他弟弟也32岁了,人生上半场也快收尾了。希望弟弟过得开心快乐吧。
当然了,可怜齐太磊是没有意义的。无论如何,这件事情还是太恶劣了,成年人,总不能一直拿苦难说事,毕竟怎么样的苦难也不能成为作恶的理由。人总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其中的是非,可能子弹还要再飞一会儿。看了一些回答,Prof. Yan 风评貌似很好。死在自己学生的枪下,真的是可惜了。而我,对华人教授在海外的生存状态,了解的并不多。或许我的合作导师能更好体会Prof. Yan吧。感觉我导师以后也许以后会对我和我的师弟更客气一点吧…
这种事情真让人难过……
看到好多网友的锐评。我想再补充几句。
我没有丝毫年龄歧视的意思,所谓傲慢更是无稽之谈。我只是想陈述,大龄将带来博士生巨大的心理和社会压力,这既影响读博的体验感,也将在未来就业上将自己推向不利地位。诚然,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发展的权力,追求梦想、实现自我也是我们艳羡的生活方式。但是,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身上也同时具有不该忘记的社会角色,我们是子女,是伴侣,是父母。这些角色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在不断改变。我们也应该做好年龄相称的社会角色,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另外,我们实现梦想的方式也应该考虑自己的具体条件。人生选择应该考虑家庭条件,个人条件。年龄当然是个人条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单身大龄青年,他们身上背负的压力,会进一步加重就读期间的“痛苦”。我们身边不乏佼佼者能适应这种压力,并取得很好的成绩。但这并不代表这种成功是容易复制的。这条难走的路有人走得通,但不是所有人都走得通。对于自我实现类的深造,在成家立业之后再进行比较相宜,在职就读也是很好的协调方式。如齐太磊例,生活压力,婚恋压力,工作压力,家庭压力,同时降临,这对一个年轻人来说是令人窒息的。
对于我们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尽早思考未来道路,这才是我们推崇的方式。诚然,随着阅历的增加与条件的变化,我们发展方向会发生改变,我们也许会主动或者被动走很多弯路,甚至受到各方面的打击。有的时候这种转向难以避免,有的时候这种转向是可以规避的。这些打击能够磨练我们的心智,促进我们的成长。但我们珍视打击所带来的成长,并不意味着我们情愿接受打击。普通人没有那么多的回旋余地,多次在不同领域和环境切换,实际上是在消耗我们本就不多的成功机会。我们更应该审慎前行,在人生选择中认真积极,保持向上的姿态,在所处环境下做恰如其分的自己。
最后,也请体谅我分析的初衷。我自己也并不是一个一帆风顺的幸运儿,我只是说了学术界我所知道一些对大龄博士不友好的事例。这些问题存在,但是并不完全合理。我也希望追求梦想的大龄博士生们都能得偿所愿,虽然我知道他们为此会付出更多的艰辛。
7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 19:39
作者:丁霄汉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624530/answer/318838882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预警:读博劝退,玻璃心勿看。
如果我们以儒家的科举价值观来看,他是个如假包换的好孩子。他在国内当了三年的免费劳动力就为了申请北美的博士(2015-2018年),而且在2021年以32岁高龄quit之后,居然还继续选择读博。在现在这个时代,我们的这一套价值体系还在指引着很多人错误地走上了读博的道路,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
有很多现实中的后辈和网友问过我要不要读博的问题,我的回答都是一样的,但有时候在一对一的问答中为了不伤害对方的感情,有些话不能说的非常直白。在这个劝退回答里我还是把话说得难听一点吧。


你可能不热爱学习。你的高考成绩和本科成绩只能证明你有耐受学习的能力,跟热爱学习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大部分人搞学术都不是出于追求真理和追求知识的抱负,而是为了把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如果你真的有这种抱负,你可能会觉得自己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
当然了,你可能只是在无意识地假装自己有这种抱负。你可能只是假装自己喜欢探索未知的快乐,用拓展人类知识边界的伟大梦想麻醉自己。其实你只是追求学历而已,而不是追求真理。
读博确实是尝试改变命运的一种选择,但是其期望收益很低,方差很大。就跟买基金一样,你看到的都是混得不错的,那些翻车的你看不到。
如果拿不到博士学位,你这读博几年获得的能力可能会一文不值,没有任何迁移到其他领域的价值。对了,能吃苦不叫能力,那就仅仅是能吃苦而已。
到头来,很多人读硕读博的实质是承受三到五年的苦难,然后期望企业为你承受的苦难买单。
8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 19:39
作者:ChipsetS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624530/answer/318778299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新一下,有网友找到Yan去年被指控的记录
如何看待34岁北卡罗来纳大学中国籍博士生因琐事杀害华人导师?888 赞同 · 261 评论回答

Qi是22年一月进的组,提出控告是六月,这可牛逼了,看看齐之后调查结果会怎么说吧。
比较奇怪的是负责逮捕的是Apex警方,也就是说发生在Apex,这地方是Yan的住址所在,但离教堂山大概有半小时以上车程,不知道这个指控跟齐有没有关联。又根据有说法陷入婚姻问题,感觉该指控是其家庭纠纷的可能性更大,不过至少侧面说明Yan的精神状态也不见得能有多好。
但看文字描述确实挺武德充沛的
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看问题,至少在这次事件里缘起几成是导师还有待商榷,最好还是等更多信息披露了再下论断不迟。
主要是齐本人经历过于坎坷,从他LSU的master其实是能看出一些的,家境不算优渥的人会来美国读一个材料方向的master?这个master其实就是PhD quit的马甲了,毕竟读博就是这样的,只要学分修够quit也给你发个master degree。
所以这哥们等于是从一个坑里爬出来马上又栽进下一个坑里,一把年纪了看家境身上大概率还背负着养家糊口等等各方面的压力。
说真的这样的履历你还说他是精英真的大可不必,精英不会30小几了还在为了读博挣扎不起的,注意他甚至连candidate都还不是。他这个履历综合来看倒不如说反而满满的是一直不得意的灰暗感。这样的出身加上诸多坎坷,心理出现问题倒才是毫不意外的。
只能说这真的无论对谁来说都是一出悲剧

9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 19:40
作者:老实人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624530/answer/318800425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种全程不幸的人你只能远离(高考复读、本科延期、研究助理做4年、第一段PdD Quit只拿了Master,却又马上再找做Graduate Student),


你渡不了他,而他却能带走你。


齐太磊
(学生,34岁)2009年6月,河南高考603分,报考天津大学,未录取[1]
2009~2010年,河南濮阳
复读[1]
2010年6月,河南高考624分,封丘县
排名第四,武汉大学录取[1]
2010~2015年,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本科用了五年,挂科?)[1]
(其中,2012~2014年,选修工商管理)[2]
2015年12月~2017年8月,苏州新材料研究所
,SAMRI主要从事高温超导材料以及相关电力设备研究开发,[2]
2017年8月~2019年4月,南方科技大学
,研究助理,[2]
(期间发表 一作Adv. Funct. Mater. 2019, 1905687[3] ,五作Adv. Mater. 2019,31, 1805656.[4],五作Adv. Mater.2019, 31: 1970040.[5])
2019年5月~2021年,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hD Candidate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echanical & Industri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6]
(PhD Candidate, Quit拿Master
[7])
2022年1月~至今,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Graduate Student,[8]
(期间发表 一作 Nano Lett.2022, 22, 21, 8482–8486.[9] ,一作Adv. Optical Mater.2023, 2301158.[10] First published: 30 July 2023, 文章刚发表不到30天)


严子杰
(导师,40岁)[11]2001~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
,本科(材料科学工程+计算机科学双学位)
2005~2007年,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物理电子学

2007~2011年,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Ph.D.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1~2015年,University of Chicago,Postdoc
2015~2019年,Clarkson University, Assistant Professor
2019~至今,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all, Associate Professor


一个刚tenure
的老师,
招了一个老大难学生,
第一年就让他发了一作Nano Lett.和Adv. Optical Mater.,
这是他在前一个做 PhD Candidate 花了几年都没做到的事情,
这种情况下还能怪到现在的导师头上,导师上辈子是做了什么孽要倒这样的霉。
参考

^abcda https://gaokao.haedu.cn/old/content/13768
^abcb https://www.linkedin.com/in/taileiqi/en
^c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fm.201905687
^d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1805656
^e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1970040
^f https://www.lsu.edu/eng/cimm/Profiles/Students.php
^g https://digitalcommons.lsu.edu/gradschool_theses/5474/
^h https://aps.unc.edu/student/tailei-qi/
^i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lett.2c02881
^j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om.202301158
^k https://aps.unc.edu/faculty-member/yan-zijie/
10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 19:40
作者:文超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624530/answer/318870997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为一个有高度相似人生经历的人来回答
本人31岁,大龄科研狗,2010年第一次高考
2010-2011 无锡金榜复读一年
2011-2015 徐州师范大学
 本科
2015-2018 华东师范大学
 硕士
2018-2022 上海交通大学
 博士
2022-now 康奈尔大学
 博士后
家庭开局情况 十八线小县城农村 单亲家庭
最穷的时候趴在地上吃邻居丢的苹果皮


所以我非常能体会他的体会,说两点:


美国他来错了美国是自由 民主 灯塔国
但是这对某些人来说 是一个极端无聊的地方 
我说的某些人主要是家里没钱的人
在美国留学的三种人彻底是三个阶级 本科生都是家庭中产以上的 想想一年学费生活费 加起来没个四五十万下不来,读四年。硕士一般是中产阶级,两年六七十万还是可以负担的。博士一般是小镇做题家,因为不要钱 还可以领工资 买车租房旅游的钱是有的。而我这种博后一般是学习成绩不咋好的做题家,毕竟国内读的博。
所以这里的博士群体,基本上是最苦逼的,没钱,没钱,没钱。去掉房租,去掉车钱生活费,留不下多少子。
这些子,不太可能获得在国内一样的廉价娱乐。
比如说,咱们实验不顺,去个馆子80块钱撸个串,毕竟这个世界上的问题没有一顿烧烤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顿。在这边撸串呢,且不说很多大农村没有,有的话中餐都是直接对标RMB,一顿最起码80刀,你舍得么。
心态不好,拉个兄弟吹吹比,搞点啤酒花生,吹完虽然也没啥结果,但是心情也会好些,在这边呢,你租的房子室友甚至可能是个抽大麻的黑大哥,搞些你也不懂的rap动作。
所以,在这边,没有娱乐活动,没有人排解孤独,待久了,真的容易玉玉。你如果有钱,到了假期去这玩,去那玩,那这里比国内爽多了,打枪,各种国家公园,世界各地美食,米其林,各种新奇体验,心情就不会不好。
但是如果,你不仅没钱,压力还很大。一方面,你远在故乡的父母给你打电话,明里暗里告诉你他们多惨,你要好好努力。另一方面,你生活的日常就是憋一口气,憋着,只知道要努力,努力了一辈子,也不知道啥时候能有结果。回到家,这特么这个地方真的地大,大农村你走出三公里也见不到几个人,更别说找几个懂你的人一起说,你就像那只海洋里的鲸,却没人跟你共振,因为你这个年龄的人多半都成家立业,谈论的话题跟你不一样。这样时间长了,肯定憋死了。我这么一个乐观的人,都经常很觉得很憋,一开始看到小松鼠,看到鹿还是觉得很有意思的,见多了之后,发现这地儿只有小松鼠,鹿,和万年的树和草
,如果你对学术无爱,也没钱,也没娱乐,也没朋友,就真是坐牢。国内的时候我在上海,没事拉兄弟下馆子,泡澡,看电影,打卡探店,各种商场,在这大农村里只能看松鼠……当然也有电影院,只不过是没字幕的英语,也不会上映国内片子。
2.他的价值观不健全
判断一个人有没有比较正确的价值观的一个标准就是,他有没有开始PUA他的父母。
我不知道具体他家里人对他怎么样,这无关我这里观点的表达。我想表达的主要是一个人的正确价值观的养成首先应该破除权威,对所有人来说,第一个权威就是父母。因为只有破除权威才有自主性,才有自我,没有自我的人是可怕的。
所有回答都在讨论他经历导致他这个人精神有问题。我觉得,反了,应该是价值观不对所以才有了不正常的经历。
很多高学历的人有这个问题,极端的要么就是自杀或者杀导师,这些价值观明显不对的地方在于,他把自己的命看的太贱了。这也是因为价值观教育的缺失,因为成长过程中一直被工具化,比成绩,比高考,只是符号,没有自我,不敢发出我自己的声音,表达我自己的意见,顺从我自己的心意。要知道,每个人的命都是最值钱的东西,没有任何人配和我一换一,我才是这个世界的王,没有形成这个认识的人基本上有一个算一个,没活明白。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存在互相驯化,这个世界的游戏就是这样,你得驯化你父母,你配偶,驯化你的老板,你的小孩,还有你的狗。像训狗一样训他们,这才是这个世界的正确打开方式。你来到这个世界,你是一个个体,除你之外的世界是另一个个体,要么驯化他们,要么被他们驯化。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利益,物质的利益,情感的利益。比如,你老婆哪件事做得好,你就给你老婆过节买礼物,她开心了,对你更好了,继续那样对你好;你老婆让你不开心了,你跟他吵架,让她也不开心,她改了。这跟训狗没区别其实,而她也是这么训你的。训父母和老板也是一样,你做出了一个行为,他给你一个反馈,你想要的反馈和他给你的反馈不一样,那你就改变方式,让他给你这个反馈,这个方式是什么,取决于你的聪明的大脑,与人斗其乐无穷。当你把你接触到的人都驯化成你开心的样子,你就不会玉玉,这基本也是你接触到的所有世界,那你就把世界驯化了。然后所有人都这样,这特么不就是和谐社会么,大家都其乐融融,每个人都过得开心。当然你会遇到无法驯化的人,或者你没有那个段位去驯化他,那你可以换个人或者混就完事了。如果你去一换一了,这不是傻么,他配跟你换么,在你的世界,你才是游戏主角,其他人都是配角,npc而已,给面子叫你声哥,不给面子直接提到他就是我孙子xxxx就完事了。为了这样一个NPC去一换一这……
所以世界观成熟至少要认识到这一点,每个人都希望别人为他考虑,那谁为你考虑呢。必须要自私一些,尤其是苦出身的孩子,父母的苦难是他们自己带来的跟你无关,你天天承受他的苦难了,搞得你也很苦,你下一代也是天天愁眉苦脸,直接苦祖宗十八代,每个人都不能成为自己做自己,都得做工具,做耗材。为别人成为工具是一件极其傻x的思想,这就很容易走极端,容易怨天尤人,恨自己,恨父母,恨导师。因为你觉得是他们把你害成了这样,你为他们付出了你的青春你的一切但是你却收获了个锤子你就觉得憋屈,害人的小火苗,报复社会的小火苗就产生了。反而你清晰的认识到,我的每个决定就是为我自己做的,我做错了是我自己傻x,这样的人不可能怨天尤人天天想着和别人一换一,也不会过得拧巴,而是会去思考自己哪做的不够好,怎么去改正去提高。知道自己是谁,在干啥,要干啥,怎么干,才是真正的成熟。
我是单亲家庭出来的,我有个强势的母亲,但是我妈目前被我驯化的差不多了,基本上母慈子孝,她一旦出现一些错误判定并且开始恶心我我就PUA她,纠正她错误思想。99%父母认知都不如你,因为他们一看书少,二自己就没有开悟,大部分都是过了个失败的人生。你得教他,你不教他是害了他,也害了你。同样的,伴侣也是,如果你发现到最后是她对,被她驯化了,那也没关系啊,你认知提升了,大家生活更幸福了。导师也是,跟导师别扭的原因主要还是身份不同导致的误解,尝试用他的逻辑纠正他告诉你遇到的问题,哪怕利益有冲突也可以谈啊,比如他要你做实验,你要转码,就可以拿出来谈,摆事实讲条件,先看看有没有软性解决办法,比如他的实验能不能跟代码结合,不行的话,我做完xx后时间自由支配,再不行的话阳奉阴违啊,你晚上刷题白天犯困他能管得来你。所以说,其他人都是你的手段,让别人变成你实现目的的工具,而不是自己是工具,没达到预期把火发在别人身上,这不是傻么,这就是世界观不对
个人主体意识的觉醒,意识的自己才是那个负责人才是成熟的开始,如果还是怨天尤人,把问题归罪于别人,再遇到心态失衡,走不走极端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这里奉劝各位硕士博士,心态崩的时候对自己好一点,去放纵一下,吃点好吃的玩点好玩的,你不爱自己没人爱你。国内遇到坏导师确实会有一些机会的,尤其是一些野心大的,因为考核紧,他们压力也大,无奈水平又低,要的又多,所以容易pua学生,或者品德不行,记住,跟他们相处要学会PUA他们,而不是怨天尤人被他们操纵思想驯化成为工具然后想不开天天玉玉……


~~~~~~~~~~~~~~~~~~~
很多老哥对驯化这个词怨念很深,评论区有赞成我的,也有攻击我的。其实我想说的该读懂得都懂了,读不懂的跟我抠字眼那我也没办法,这个世界上的人智商就是有差异的,理解事物也是有差异的。下面我补充一下这个理论,人怎么驯化自己。
我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才是通往一个健全人格,建立自信,以及强大人格的开始。


首先,谈一下自信的问题,相比别人,当我受到贬低,不信任,我压根不会心态上受影响,比如乔布斯说他不需要顾及聪明人的自尊,所以共事起来很舒服。我也是这么想的,聪明人不会跑大街上跟人路怒,也不会因为一句话就暴走怎样怎样。这原因除了聪明人知道自己该干啥之外,还是因为聪明人大部分都是自信的,给我幽鬼
,不赢砍手。自信就会强大,就不会被别人一两句话破防,面对别人的鄙夷也可以坦荡的说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首先,逻辑是,你该自信,自己都不自信,谁信你。然后,自信的建立培养是,你做成了A,然后你想做B,B又做成了,接着你想做C,C也成了,那你一直做一直成,你就一定会自信了。有人说我跟他不一样因为我太顺了,那我在这里自信一把,我还会持续不停的顺下去。我跟他的开局是一样的,路径是一样的,我跟他的不同就是我一直都是成了,而他很多事情没成。我相信一个人,如果他明白怎么规划自己的人生,知道自己要啥,能力在啥,有自信能改变自我,那他不可能一直失败,因为事物的发展是遵循规律的,这个规律就是第一性原理。
下面我来讲人生的正确打开方式:
自信的建立是通过不断的做成了很多事情,并且你总结出了你做成的那些事情的基本规律,并且发现你能做成更多的事情,于是乎你会真的相信,自己是可以改变的,环境和世界都是可以改变的。也因为做成了一些事情,所以明白做成它需要付出什么努力,他的概率多大,能有个清晰的概念。就像去森林打猎,遇到一只被我虐了N次的野猪,你压根不会怕,心理上已经盘算怎么去起锅烧油了。所以培养自己把事情做成的经历是必要的。
有了自信之后,要认识自己,这主要通过阳明心学
。其实你不认识自己,你只是认识想象中的你。真正的你是过去的无限个经历组成的,反思一下过去一周的你做的事,比如你想减肥但是每天还是吃很多,但是你又很想减下来,于是你会痛苦,任何痛苦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于是陷入了,减肥,失败,减肥,失败的循环。那破局是,首先你该记录下这周你的饮食和运动情况,比如之前你每天一个大鸡腿,从不运动,然后你不用自责,那就是你,你得爱你自己,不用怨恨他。知道了之后,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不是上周天天鸡腿这周吃斋念佛,你坚持不了的,要靠意志。你该订成这周4个鸡腿,一次20分钟长跑。很小的目标。第二周,这点进步就变成了你,你再去总结一下,周度计划
,月度计划,可行可坚持,如果你计划没问题,执行没问题,瘦不下来就是物理规律有问题,不可能的。任何事情的解决方式都是这样,认识自己的现状,然后我们列个解决办法,知行合一,然后去执行,反馈,提升,直到离你的愿望更近。
第一性原理
就是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都有其本质的底层原因,不要去为了表象去做一些无意义的判断,而是去拆解,做成它需要什么,分析怎么做成。比如你喝到一杯奶茶,太好喝了,你这辈子从没喝过这么好喝的,所以因为它太好喝了,你肯定做的不如他这个判断是错误的。正确的判断是,你分析它的成分,制作方法有没有可能得到,然后你有没有能力去duplicate,如果配料你都有,方法也掌握了,超过他只是时间问题。当然你不可能做成所有的事情,要有那个判断这个事情可不可成,总结下来可行性很高,那你就去做,按照第一性原理去做,那你会不停的做成很多事情。这也就是很多投资人投人不投项目的原因,那个人做啥成啥,那我就会相信他后面就算是去乞讨都能变成连锁。做啥成啥的原因不是因为他是神人,而是他有精准的判断和很好的执行力,知道自己要做啥,能做啥,并且把能做的做得很好,于是才会一直成功。
自信有了,第一性原理掌握了,并且结合阳明心学,你就可以开始驯化自己了。你的愿望是什么,你想过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我在2014年的时候,大学打了三年游戏,那时候分手了,有一天,我得知了我那时候在一起三年的女朋友,她是苏州人,她签约了当地一个小学,是个编制教师了。而我,在一个普通二本,浑浑噩噩,持续性混吃等死,间歇性踌躇满志。我当时很灰暗,为什么别人都把生活安排的很好,而我却快毕业了,虽然没挂科,9门60分,也不知道找啥工作,前路迷茫。甚至我埋怨自己打的游戏都不是主流游戏,在一个很一般的城市(其实我还是很爱徐州的),我来到这个世界,精彩却是别人的。我要去上海!这是我第一个想法,因为我不想烂在人堆里,我知道上海是中国最好的地方,所以我要去。这个动力是我考研的动力,于是全班倒数第一,被人嘲笑说:你也来图书馆学习啊(戏谑的语气)。考研是第一个我很想做,然后做成的事情,这给了我很大的自信。在之后仍然是这个思路,以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为愿景,然后分析利弊得失和可行性。事物发展符合第一性原理,你相信这个规律,相信自己,那你就会去做成它,达到你想要的状态。
比如说,我说过了我以后不走教职。因为我分析了,成本收益,路径,我的愿景。比如我选专业也是一样,我想过一个自由轻松的生活,我也很喜欢物理专业,所以我选择了应用物理,而不是理论物理。我之后的愿景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一份物质上回报还可以的生活,那通过找教职的方式实现它不是不可以,但是代价太大了,所以博士后只是我当前的一个阶段。有人会说,诶你没找到教职你就是失败者。不,他错了,我以前还尝试过转金融,我去陆家嘴,券商实习过,但现在去看我履历,不会有人关心我是不是转金融失败了。以后也是一样,我10年后的履历可能是工业届取得了成功,或者我赚够了我需要的钱,这时候你再来看我有没有拿到教职,这真的很重要么?人重要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个实现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人自媒体成功了,有人做生意成功了,有人当教授成功了,我只需要找到一条我适合的路,我的价值也会实现。而按照我之前的内功心法,驯化自己驯化环境,如果我这样活着却得不到我期望的收获,只可能是一个原因,物理规律错了。而物理规律不可能出错。
有些天坑专业的学生悲剧在于,学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并且一条道走到黑最后也没能得到一个好的工作。我想引用一句爱因斯坦的名言,疯狂就是重复同样的行为却试图得到不一样的结果。我这里补充一句,更疯狂的是明知得不到想要的结果还要去这么做。在选专业之前难道不是已经知道了这个专业的发展和结局吗,现在信息这么透明,如果在毕业的时候才知道不好找工作,自己又不喜欢,那去选这个专业就是一件很迷惑的行为。这就凸显出了选择比努力重要。如果有考研考博的朋友对这个不明白我会把我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不是具体哪个专业好,而是怎么去想这个问题,怎么去选学校选导师,选专业。之前我也在交大分享过,很多家长结束后联系我说很受用。我看看下周有没有时间更新一波。这里我并不是要改头换面变成人生导师,我很反感那样,我不信仰权威,我也不希望自己是权威。我只是提供一些我个人的思考,如果你觉得我能帮到你那我会很开心,如果你觉得我说的没意义那也没关系,这里不是我牟利的地方,我和你一样只是一个经常刷知乎的普通人。只不过这个回答火了我看有快1000收藏,那说明我之前习以为常的观点别人可能觉得受益了。不过我还是那个观点,人要爱自己信自己,读了个坑的专业没关系,每个人都会有决策错误的时候,但是只要有第一性原理思维和知行合一思维,最终都会实现自己的价值。
所以总结如何驯化自己:无非是你想怎样,你能怎样,你怎样去做。相信自己可以做到,然后理性思考实现的可能性,确定了方案一步一步去实现。


~~~~~~~~~~~~~~~~~~~~
针对评论区再更新:
1.驯化这个词的理解
我最早听过一个理论,就是人类驯化了猫猫狗狗,但是你会发现猫狗加起来数量比人还多,而且你得按照它们的习性去照顾它,你得铲屎,溜它,给它洗澡给它吃,就有人会问,到底是人驯化了猫猫狗狗,还是其实人被他们驯化了。所以这个词在我看来比较中性,至少没有那么恐怖。
2.如何反向PUA导师和父母
导师和父母的不一样在于他们在关系中比你强势,相对来说你没有那么多可以使用的办法,但是仍然有几招是有用的。我说的PUA是,利用手段达到某种目的,团结谁打击谁,打个巴掌给个甜枣啥的这种类似的手段。对关系里的强势者,一个保护自己的办法是划定原则,划定边界。你要告诉他他的边界感在哪里,比如他给我安排了超量的活,或者给我安排了不该我做的杂活,那我会去跟他谈。我会说,额,导师您好,所以我给你取快递是我向您学习的一部分吗,这个事情有助于我毕业吗?我只是想明白我需要做什么不需要作什么。(看导师性格,换不同措辞语气)其实就是告诉他,你让我做了我不该做的事情了,这件事情你让我做我没办法不做,但是你得知道,这超出我的边界了。每一件事情你都去划定边界他后面自己也会烦,这特么的我自己去拿个快递5分钟,跟你解释我得半小时。你的目的是怎么让一个压榨你的人不那么压榨你并和你统一战线,那就是你要表现出一些原则性划定边界,同时也要有团结好他的能力。总之是明确你的目的,然后想一想有哪些手段可以操作。不过其实我觉得反而有利益关系的同学或者师兄弟间的人际关系比跟导师的可能还复杂一点,跟导师大部分利益一致,一起发论文,最多push一点,划划边界就还好,也可能我遇到的导师都还不错,没遇到特别坏的。还有一个实用的点是,其实一般来说新人进组会发现导师会特别倚重一个跟了多年的大弟子带你。那你快速融入的话其实反而是团结好那个大弟子会更容易变成自己人。我不是说任何事情都要去与人争斗,相对来说大部分情况下就是大家都在做自己的事情,只是提供了一个视角,你利益受损的时候保护自己。还有就是遇到导师极端不好的情况怎么避免:答案,选导师的时候就排除掉。怎么选我下周再回答。
~~~~~~~~~~~~~~~~~~~~
再更,同一问题下有另一个答主这么回答:
“我父母总觉得读书无用,即使我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我家赶上了房地产的热导致一堆没上过大学的亲戚们翻了个身,父母觉得是读书导致我听力下降,叫我别读了。但我又一直有着高学历的梦,反复沟通得不到认可的我报复性地说: 你说不读,那我退给你看。”
然后这个答主从浙大退学了。
这种父母不PUA他就是对不起自己。再分享一个思路,换位思考。比如他这个父亲对一个考上浙大的孩子老说读书无用论
的目的是什么?很明显,考上浙大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是别人羡慕的对象,结果自己的爹却觉得他读书好不懂赚钱肯定没事还骂几句书呆子。他贬低你的目的其实就是怕你翅膀硬了不好操控,告诉你他还是你爹,他要控制你,你要听他的,他怕你比他强。很多穷人最坏的地方就是非得要把他自己的穷病传给下一代,喜怒无常的性格,嫉妒的内心,短视,热爱吃苦,投机,不懂长远发展,思想封闭。所以要明白,如果不想变成和他一样,那你就不能用他的思维想问题,也不能陷入他的框框里面去。用自己的未来去赌气是很不理智的行为,强者从来不需要向弱者去证明什么。
我妈以前常说,xxxx的儿子多好,你哪里哪里不好。他每次说我都会反击:那xxxx有五套房,你有么,你给我留什么了?你怎么不跟王健林比呢,我还想做王思聪呢。父母对小孩的贬低很多时候就是为了操控,为了维持他的权威而已,保持自信,不要跟他一般见识。反正我是很可惜那位答主的做法,不过人认知的提升也需要时间,可惜血气方刚的年龄段冲动换来的是后来好多年的弥补。
如果我是他,我就会跟那个爹说,爸,我上大学了,现在开始,我已经独立了,我做的任何决定,都是我想好的,如果你有意见,我希望你是最后一次跟我说这个话。这个书我读定了,这件事我也做定了,如果你再来跟我反对,我一定会跟你刚到底,如果你持续不改,我不允许任何人来阻挡我实现梦想,父子一场请好自为之,如果你不让我做,我会恨你一辈子。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希望我能帮当年18岁的那个答主对他父亲说这一番话。
至于读书无用论的论调,在当下的中国会有很多市场。读书这条路不适合所有人,但是相对来说,是普通人出头的比较确定的一条路。有人当主播年薪百万,初中学历。有,但是这比例几个人能做到呢?虽然说我一直认为做生意做的好的人,商业上成功的人是更厉害的,因为这个世界说白了是商业的世界,他们更懂人性和世界的运作法则。但是,还是一样,概率,阶级跃迁那么容易么,钱那么好赚么?普通人,没钱没资源就算了,父母不成助力反而是阻力,眼界还低。所以普通人出头就是要么从小混社会摸爬滚打你能起来,这其实也很难;要么就好好读个书,搞一门赚钱的技术,从赚工资开始,攒钱,购入资产,搭建人脉往上走,这是个比较简单且确定可以实现的路径。学历越高确实不一定有用,但是你高中学历除了流水线打螺丝,卖卖避孕套,送送快递,还能干嘛?讲个例不讲普遍规律就是耍流氓。现实生活不是演电影,爽文男主谁都想当,但是你能么,梦里啥都有,当然了,缅甸kk园区也有。我从二本,到985,到顶级985,到常青藤学校,看到的就是四种不同的人生。二本同学大体做做房产中介小本生意,985的硕士同学很多找了一线城市教师公务员工作,交大呢,我只知道基本不会被卡学历,基本上靠一己之力中产生活没啥问题。康奈尔这种常青藤就不说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英,说不定哪个人就是阿卜杜拉
国王的孙子。这就是好学校之于普通人的价值。就别说同学人脉资源,行业资源等等。我不是说劝你去考研,我从来也不建议,我只是说,读书不是适合所有人,但是是一条适合有定力,有能力,家庭一般,靠自己逆袭的一条可靠路径。但是同样,好学校就那么多,有人可以做到,有人不可以,卷学历只是一条路,不是全部,商业世界才是主流。如果不可以当然我建议还是去钻研赚钱技巧,去拥抱市场,真刀真枪去拼杀。
好了就说这么多了,评论区别杠我了,大哥没有文化,但大哥爱你。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4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