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2篇帖子。
(轉載知乎)怎麼看韓國首都首爾人口時隔32年再次跌破千萬?
1楼 JosephHeinrich 2024-4-1 20:31


2楼 JosephHeinrich 2024-4-1 20:33
作者:子安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47460447/answer/176353740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三個原因來說,給大家上一些韓國的統計數據吧。最早的一個原因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首爾的人口疏散,而近期的兩個原因分別是首爾的生活成本和因此導致的生育率問題。前兩個是機械流出,後一個則和自然增減有關。
首先來看一下首爾近70年來的人口總趨勢。
下面這張圖是首爾市從1950年到今年1月的人口變化趨勢。可以看出,首爾人口的大幅增加是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到90年代前期結束。前期是戰爭結束,人口增長之後,嬰兒潮一代的很多人為了謀生紛紛「上京」,後期正好是韓國經濟騰飛時期。
首爾市人口變化趨勢


90年代前期,首爾市的人口就開始逐步下降。初期的原因主要是首都圈一期新城的開發。首爾市的面積是605平方公里,而且還有不少區域是住不了人的。500多平方公里的區域里最多的時候擠了1060萬人,現在還有965萬人。拿台北市做個對比,台北市面積271平方公里,目前人口只有259萬。
在地方人紛紛「上京」的年代,首爾明顯過於擁擠,從而導致一系列城市病。比如現在作為旅遊景點的清溪川
以前兩邊搭滿了棚戶,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裡。市區西南角的新林洞
,奉天洞,加里峰等地到處都是所謂的「板子村
」。市區的交通也非常擁堵。
首爾歷史博物館裡陳列的有關60,70年代地方人上京謀生的報紙,大意是很多地方人因為聽別人講首爾很好,所以過完春節,沒有什麼明確的計劃,就盲目地到首爾找工作


80年代末90年代初,韓國開始疏散首爾市的人口,最主要的措施就是在首爾周圍建設新城,上世紀90年代初首先建設的四大新城分別是:盆唐、一山、坪村
、山本。這四座新城都是位於京畿道的,人搬過去當然也就屬於京畿道人口了。
三十年過去,除了山本稍微差點意思,其他三座新城都成為了非常成熟的大型居住社區。當然了,基本上也只是「居住」社區,裡面大部分人還是每天乘車乘地鐵去首爾上班的。
在一期新城完成之後,韓國又推出過二期新城和三期新城。二期新城裡有首都圈朋友們比較熟悉的東灘,板橋等等。三期新城裡有仁川桂陽,高陽昌陵
等等。
這些新城有一個特徵,就是絕大部分都在京畿道。
除了新城建設導致一部分人口外流之外,首爾的生活成本太高也是使得人口減少的原因之一,尤其是老文去年推出不動產新政
之後,首爾房價又狠狠地漲了一波。
拿京畿道省會水原的房價和首爾的房價做個對比好了。
水原離首爾不太遠,距離市中心35公里左右。從水原站坐火車到首爾站
30分鐘不到,如果坐地鐵,到明洞1小時多一點,這已經是去江北老市中心了,如果去江南就更近一點。
下圖中的C是水原市
長安區棗園洞一處99年建成的小區的價格。81平差不多3億6千萬韓幣,按照今天的匯率206萬人民幣。棗園洞算是省會的市區,而且有走高速的公交去首爾市中心,不堵的話一小時車程。
水原而E是首爾市蘆原區月溪洞
的一處小區。蘆原區在首爾市東北角上,離首爾站直線距離15公里左右,是一個比較平民化的街區。同樣是80平出頭,世紀交替時期建成的房子,首爾蘆原要比水原長安
貴了將近一倍,換算成人民幣是378萬。雖然離首爾市中心比較近,但是從小區旁邊的1號線石溪站到首爾站也要40分鐘左右。而且因為市內出行只能走市政道路,即使開車,也很容易一出門就堵在路上。
由於房價相對便宜,在通勤上時間增加得又不多,所以很多人就寧願住到京畿道去了。和中國相比,韓國行政區劃
都劃得比較小。京畿道類比的不是河北省,而更像是大興,燕郊
,順義,廊坊,張家口等環京區域。而且京畿道不少地區已經高度城市化,又有眾多公交軌交鐵路可以直達首爾市中心。所以即使搬出首爾,生活上也不會有很大的不便。
新世紀之後,首爾人口總體呈減少趨勢,但這20年正好也是京畿道人口增長比較多的時期,漲了足足446萬。仁川從2000年到2020年也增長了差不多40萬人。這此消彼長也導致了首爾人口跌破千萬。
京畿道人口趨勢當然了,從數字上可以看到,2000年之後首爾市減少的人口遠小於京畿道和仁川市增加的人口。這也說明其實新世紀之後「上京」還是在持續,只不過很多人選擇安家在京畿道或仁川市,每天往首爾市通勤。首都圈虹吸地方人口的總趨勢沒有改變,甚至越來越嚴重。
仁川市人口趨勢首都圈的生活成本太高也導致生育率的下降。下圖中第一行中間是韓國統計廳
的各地區「合計出產率」數據。所謂「合計出產率」是每一位18-49歲育齡婦女平均生育的孩子數量。
首爾-世宗2020年的數據,每一位首爾市戶籍的育齡婦女平均生育0.717個孩子,而公務員家庭集中,整體年齡比較小的世宗市,每一位育齡婦女平均生育1.472個孩子。
京畿道和仁川市的情況比首爾稍微好一點,但也不樂觀。每個育齡婦女差不多生育0.9個孩子。也可以說,韓國首都圈吸幹了地方的人口,但巨大的生活壓力又使得這些被吸引過來的地方人口不太願意生孩子。
目前韓國合計生育率比較高的地方,除了世宗和蔚山之類整體收入比較高的都會區之外,反而是江原道,忠清南道
,全羅南道
之類的農村地區,基本都能上1。
京畿-仁川其實人口情況最不好的並不是首爾,而是釜山,大邱等南部都會城市。南部長期面臨人口機械外流和生育率低迷的雙重考驗。其中釜山的情況又更糟一些。
釜山人口變化


從1995年至今,釜山的人口減少了近50萬。減少的人口中有一部分流向了周邊的梁山、金海
等衛星城,但也有很多「北漂青年」是流向了首都圈。按照去年的數據,從各年齡段居住地轉出人數來看,釜山市居民中,25-35歲是居住地轉出最高的年齡段,而這個年齡段正好是生育的主力。
相應地,釜山的嬰兒出生率很不樂觀。去年每位育齡婦女平均生育0.827個孩子,不比首爾高多少。
釜山南部都會區面臨的這種人口機械流出+人口自然減少雙重打擊的趨勢如果持續下去,無論對韓國,還是對南部本身都是非常不利的。對韓國來說,首都圈獨大的趨勢將會越來越無法扭轉。對南部來說,中心城市,門面城市都「又老又窮」的話,其周邊地區就更加無法發展,年輕人就更加要「北漂」了。這是比首爾人口流出更嚴重和急迫的問題。
(完)

3楼 JosephHeinrich 2024-4-1 20:33
15年前,劍橋大學一教授就根據當時的出生率斷言,韓國可能是世界第一個消失的國家。時至今日,韓國已經是全世界出生率最低的一檔,比日本還要低。雖然韓國在生育補貼和產假方面已經砸出數十億美元的補貼,但韓國人生活負擔大,生育意願很低,老齡化嚴重,長遠來看情況仍然會惡化下去。
回到首爾人口跌破千萬的問題上,根據報道,2020年首爾市人口較2019年減少了約1%(99895人),其中韓籍登記人口減少60642人,外國人減少39253人。去年0~4歲的首爾居民人口數下降10.26%,而85~89歲居民人口數量則上升了11.42%,目前兩會正討論大幅降低婚齡、全面放開生育以及試行生育補貼這類政策,在這個時候出這種新聞可謂正當其時。但我們和韓國有相似的情況,生活壓力極大,公民生育意願低,而且新生兒數量的下跌看不出能扭轉的希望。


作者:戰宇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47460447/answer/176155640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4楼 JosephHeinrich 2024-4-1 20:33
作者:TATSUMI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47460447/answer/190973907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從數據來看,狹義的「首爾」——首爾特別市的人口出現下降,也即題主所展示的資料。但廣義的「首爾」——首都圈/首爾都市圈(包含首爾特別市,仁川廣域市以及京畿道)的人口卻在增加。
2019年,韓國首都圈的人口首次突破2500萬人,達到韓國全國人口的50以上%。可以說,韓國一半以上的人口都集中在首都圈地區,集中效應也越來越明顯。
所以,首爾特別市的「人口衰減」,其實反而是首爾「都市擴張」的結果。原先居住在首爾特別市紛紛向周邊地區擴散,光是2015年,人口約為1300萬的京畿道,就增加了34萬人口。
2015年韓國各地區的人口變化情況韓國首都圈歷年人口變化情況(2020年資料)韓國首都圈(首爾都市圈)的地圖,其中包含「首爾特別市」(紅色),一部分「仁川廣域市」(灰色)以及「京畿道」(綠色)。
5楼 JosephHeinrich 2024-4-1 20:33
作者:知乎用戶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47460447/answer/176260558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兩方面原因 第一是由於疫情的原因 導致很多本來長期或者短期在韓的外國人沒來韓國
第二個原因是房價的原因 文在寅執政以來 韓國房價大漲 尤其是去年 漲價幅度位居全球城市房價漲幅的前列 因此很多韓國人選擇離開首爾 搬去京畿道 比如我們家 去年搬遷至京畿道 實際上韓國政府推動的一二三期的新都市發展計劃 也都普遍位於京畿道地區 因此首爾市的韓國人數量也下降了
我剛說的這兩方面 在圖一里有顯示
總的來說 其實首爾市人口首次下降到千萬人一下 是一個非常有衝擊力的話題 但是其實如果在韓有足夠的生活經驗 就會明白 中韓生活方式其實有差異 中國人的話 北京人是北京人 河北人是河北人 但是韓國不是 整個首都圈(即首爾市 仁川市 京畿道以及臨近的一些周邊地區)是一個整體的 整個首都圈的面積都不如北京上海大 所以京畿道仁川有非常多的人生活在非首爾但是仍然在首爾工作 類似於北京很多人生活在通州昌平等地 但是在四環以內的工作(實際上首爾市的面積確實相當於北京的四環五環之間)光算首爾市其實意義不大 從首都圈的人口來看 近年來一直沒有下降 而是在上升 因為生活在非首都圈的地方人口在往首都圈聚集 首都圈外的最大城市釜山 人口連年下降 原因就是年輕人都去首都圈發展了
6楼 JosephHeinrich 2024-4-1 20:34
某知乎用戶:


下面是個人不專業無價值的猜測

韓國這樣一個基本只有朝鮮族的單民族國家
人口出生率越來越低 最後快維持不了國家運行的時候
會不會因此迫不得已 和朝鮮合併?

不過如果那時候美國也許會讓韓國被迫開放成移民國家,。

7楼 JosephHeinrich 2024-4-1 20:34
某匿名用戶:


先把超生的罰款吐出來再說吧。

8楼 JosephHeinrich 2024-4-1 20:34
微微笑笑微微:


南韓可以去找北韓,用物資換人口

9楼 JosephHeinrich 2024-4-1 20:35
張大川:


好事,漢城的核心問題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始終有一個軟肋,沒有什麼緩衝地帶。如果還把主要人口都擺在這個地方,那是真的腦子有問題。。現實的問題是,遷都的巨額成本那屆政府都不想承擔,都想繼續在漢城吃城市紅利。漢城的人口完全沒必要這麼多。

10楼 JosephHeinrich 2024-4-1 20:35
勃其也興焉:


大哥不笑二哥
天天笑人家是「偷國」,自己的發展也沒比人家強到哪去
哦,我說的是日本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