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子安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47460447/answer/176353740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三个原因来说,给大家上一些韩国的统计数据吧。最早的一个原因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首尔的人口疏散,而近期的两个原因分别是首尔的生活成本和因此导致的生育率问题。前两个是机械流出,后一个则和自然增减有关。
首先来看一下首尔近70年来的人口总趋势。
下面这张图是首尔市从1950年到今年1月的人口变化趋势。可以看出,首尔人口的大幅增加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到90年代前期结束。前期是战争结束,人口增长之后,婴儿潮一代的很多人为了谋生纷纷“上京”,后期正好是韩国经济腾飞时期。

首尔市人口变化趋势
90年代前期,首尔市的人口就开始逐步下降。初期的原因主要是首都圈一期新城的开发。首尔市的面积是605平方公里,而且还有不少区域是住不了人的。50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里最多的时候挤了1060万人,现在还有965万人。拿台北市做个对比,台北市面积271平方公里,目前人口只有259万。
在地方人纷纷“上京”的年代,首尔明显过于拥挤,从而导致一系列城市病。比如现在作为旅游景点的清溪川
以前两边搭满了棚户,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里。市区西南角的新林洞
,奉天洞,加里峰等地到处都是所谓的“板子村
”。市区的交通也非常拥堵。
首尔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的有关60,70年代地方人上京谋生的报纸,大意是很多地方人因为听别人讲首尔很好,所以过完春节,没有什么明确的计划,就盲目地到首尔找工作
80年代末90年代初,韩国开始疏散首尔市的人口,最主要的措施就是在首尔周围建设新城,上世纪90年代初首先建设的四大新城分别是:盆唐、一山、坪村
、山本。这四座新城都是位于京畿道的,人搬过去当然也就属于京畿道人口了。
三十年过去,除了山本稍微差点意思,其他三座新城都成为了非常成熟的大型居住社区。当然了,基本上也只是“居住”社区,里面大部分人还是每天乘车乘地铁去首尔上班的。
在一期新城完成之后,韩国又推出过二期新城和三期新城。二期新城里有首都圈朋友们比较熟悉的东滩,板桥等等。三期新城里有仁川桂阳,高阳昌陵
等等。
这些新城有一个特征,就是绝大部分都在京畿道。
除了新城建设导致一部分人口外流之外,首尔的生活成本太高也是使得人口减少的原因之一,尤其是老文去年推出不动产新政
之后,首尔房价又狠狠地涨了一波。
拿京畿道省会水原的房价和首尔的房价做个对比好了。
水原离首尔不太远,距离市中心35公里左右。从水原站坐火车到首尔站
30分钟不到,如果坐地铁,到明洞1小时多一点,这已经是去江北老市中心了,如果去江南就更近一点。
下图中的C是水原市
长安区枣园洞一处99年建成的小区的价格。81平差不多3亿6千万韩币,按照今天的汇率206万人民币。枣园洞算是省会的市区,而且有走高速的公交去首尔市中心,不堵的话一小时车程。
水原而E是首尔市芦原区月溪洞
的一处小区。芦原区在首尔市东北角上,离首尔站直线距离15公里左右,是一个比较平民化的街区。同样是80平出头,世纪交替时期建成的房子,首尔芦原要比水原长安
贵了将近一倍,换算成人民币是378万。虽然离首尔市中心比较近,但是从小区旁边的1号线石溪站到首尔站也要40分钟左右。而且因为市内出行只能走市政道路,即使开车,也很容易一出门就堵在路上。
由于房价相对便宜,在通勤上时间增加得又不多,所以很多人就宁愿住到京畿道去了。和中国相比,韩国行政区划
都划得比较小。京畿道类比的不是河北省,而更像是大兴,燕郊
,顺义,廊坊,张家口等环京区域。而且京畿道不少地区已经高度城市化,又有众多公交轨交铁路可以直达首尔市中心。所以即使搬出首尔,生活上也不会有很大的不便。
新世纪之后,首尔人口总体呈减少趋势,但这20年正好也是京畿道人口增长比较多的时期,涨了足足446万。仁川从2000年到2020年也增长了差不多40万人。这此消彼长也导致了首尔人口跌破千万。
京畿道人口趋势当然了,从数字上可以看到,2000年之后首尔市减少的人口远小于京畿道和仁川市增加的人口。这也说明其实新世纪之后“上京”还是在持续,只不过很多人选择安家在京畿道或仁川市,每天往首尔市通勤。首都圈虹吸地方人口的总趋势没有改变,甚至越来越严重。
仁川市人口趋势首都圈的生活成本太高也导致生育率的下降。下图中第一行中间是韩国统计厅
的各地区“合计出产率”数据。所谓“合计出产率”是每一位18-49岁育龄妇女平均生育的孩子数量。
首尔-世宗2020年的数据,每一位首尔市户籍的育龄妇女平均生育0.717个孩子,而公务员家庭集中,整体年龄比较小的世宗市,每一位育龄妇女平均生育1.472个孩子。
京畿道和仁川市的情况比首尔稍微好一点,但也不乐观。每个育龄妇女差不多生育0.9个孩子。也可以说,韩国首都圈吸干了地方的人口,但巨大的生活压力又使得这些被吸引过来的地方人口不太愿意生孩子。
目前韩国合计生育率比较高的地方,除了世宗和蔚山之类整体收入比较高的都会区之外,反而是江原道,忠清南道
,全罗南道
之类的农村地区,基本都能上1。
京畿-仁川其实人口情况最不好的并不是首尔,而是釜山,大邱等南部都会城市。南部长期面临人口机械外流和生育率低迷的双重考验。其中釜山的情况又更糟一些。
釜山人口变化
从1995年至今,釜山的人口减少了近50万。减少的人口中有一部分流向了周边的梁山、金海
等卫星城,但也有很多“北漂青年”是流向了首都圈。按照去年的数据,从各年龄段居住地转出人数来看,釜山市居民中,25-35岁是居住地转出最高的年龄段,而这个年龄段正好是生育的主力。
相应地,釜山的婴儿出生率很不乐观。去年每位育龄妇女平均生育0.827个孩子,不比首尔高多少。
釜山南部都会区面临的这种人口机械流出+人口自然减少双重打击的趋势如果持续下去,无论对韩国,还是对南部本身都是非常不利的。对韩国来说,首都圈独大的趋势将会越来越无法扭转。对南部来说,中心城市,门面城市都“又老又穷”的话,其周边地区就更加无法发展,年轻人就更加要“北漂”了。这是比首尔人口流出更严重和急迫的问题。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