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73篇帖子。
(轉載知乎)在蒙納士 (Monash) 大學就讀是怎樣的一番體驗?
1楼 JosephHeinrich 2024-3-28 18:45
2楼 JosephHeinrich 2024-3-28 18:47
作者:澳洲一哥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288047/answer/62940099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哇哈哈~身邊的太多太多人都是monash
的了!
趕緊佔了朋友圈的一半以上,

Monash是個什麼樣的大學呢?
以下一哥原創文章:
知道我是誰嗎?
澳洲最屌最出名的人了解一下……
蒙納士大學申請評估​
www.mikecrm.com/roVFUiQ我有一點小鬍子
但顏值剛剛好
我有一點小囂張
但尺度剛剛好


蒙納士大學申請評估​
www.mikecrm.com/roVFUiQ就是這個令人聞昏喪膽
掛科灰常厲害的地荒
莫納什

平地上高樓
學渣抖三抖




蒙納士大學申請評估​
www.mikecrm.com/roVFUiQ



所以Monash的學生都是戰士
向前一步要剛槍
退後一步是毒瘴
不過大家別害怕
一定要理解我
不然我就來一首
蒙納士大學申請評估​
www.mikecrm.com/roVFUiQ「你要我怎麼做怎麼說你才能穩過」
「要我唱幾首歌,你才能不掛科」
榮譽勳章
你到了哪個Level?
掛!
是Monash最磨礪的恩賜!
在Monash畢業的那一刻
面朝馬場
深深一嘆
蒙納士大學申請評估​
www.mikecrm.com/roVFUiQ「掛過……」
何其洒脫!
掛過,人生從此圓滿。
然而……
不過……
(雕塑暴丑三連)


但是……
那群人寧願蓋樓也不給我做雕塑整形
要錢有何用?
祖師爺保你這學期不掛


關注
@澳洲一哥
3楼 JosephHeinrich 2024-3-28 18:47
作者:單小楓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288047/answer/2741636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來了monash快一年了。從當初的糾結要不要出國,到現在基本適應這裡的生活。我覺得可以談談的有很多。
當我去年這個時候還在國內的時候,有很多朋友問我去哪個國家,哪個大學,什麼專業,這似乎是對每個出國的學生都是標準格式的問卷,而當我說出Monash的時候,80%的朋友並沒有聽說過,為數不多幾個知道的,一是有親戚朋友在monash,又或者是有旅澳的經歷。當時我就嚴重懷疑,monash
好歹也是世界前100的學校(甚至有幾大科繫世界前20),卻不是在中國人心中的名校。一般在概念中,有實力就是有名氣唄。比如,劍橋,牛津,再比如在中國商科學生心中務必嚮往的英國曼徹斯特大學
。甚至有一段時間,我都想用我3.3的績點重新申請悉尼大學。夠有名氣了吧!
但是我怕麻煩,重新遞交一遍材料很鬧心,去了再說,就這樣踏進了MONASH 的大門。
事實證明,我並沒有來錯地方。
1.建築與學校面積
建築風格,因為我並不是學建築的,說不出個123來,我只能從最最簡單的視覺感受來講,學校的建築很「凌亂」,凌亂是因為各個學院的有自己的風格,比如工程樓的整體就像國內建築工地的移動板房,簡約而不簡單,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這不像悉尼大學,一磚一瓦都有歷史的氣息。而MONASH正是因為凌亂,給人一種活力的感覺,不拘泥於一沉不變,而是用誇張的建築形態勃發出內在的張力。請參考CLAYTON校區的新建成的工程信息樓
。恩。應該是工程樓。哪種風格更好,那就智者見智仁者見仁啦。
學校的總面積是全澳洲的最大的。學生也是最多的。毫不誇張的說就是綠樹成蔭,綠草成毯。冬日的正午,你會發現很多的學生都在在草地上喝着咖啡,看着書,或是和好友們聊着天,享受澳洲人最鍾情的陽光。這不就是我想要的學生生活嘛。(圖片來自網絡,MONASH大學)
2.網絡與基礎設施。(含跑題內容)
當時在國內的時候,每個學生都要買賬號上網,一人一號,學校雖然象徵性的給開放了中國電信的無線網絡,但是需要客戶端登陸,那平板呢?那手機呢。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要把monash的網絡單獨列出來一塊,學校很好注重了用戶體驗,在學校的每個角落,拿出手機,平板,滿格的WIFI信號都能隨時接入網絡。有人說我們學費貴,做到這點是應該的。對,沒錯,是應該的。但是國內的大學連這最基本的都沒有做到,不是嗎?國內的大學並沒有考慮到這一點,或者說根本的懶得做。寧願多種幾棵領導喜歡的樹,也不願意維修學生寢室內4個端口壞掉的那三個。(我就讀的是國內二本的大學,而且是新校區。--|||| )
在學校的任何一台公共的電腦,未完成的文稿,作業,圖紙,收藏的網頁等等,都可以在學校的其它的任何電腦進行無縫對接,甚至跨校區也可行。這大大解決了外部可移動存儲設備的使用麻煩,拔插使得硬件損耗的問題。提高了學習效率。有一次我並沒有帶電腦,而是空手到學校的計算機上完成我的作業,第二天換個校區換台電腦接着寫。有朋友又說了,這技術實現很簡單。對,很簡單。國內的大學沒有實現不是麼?
{{{{ 建設的好不好,國家發不發達,並不是體現在某一種高科技,某一項閃光的東西所反映,決定這些的永遠是平均水平。所以別拿GDP總量來比,平均水準在哪裡?在澳洲這個沒幾個高新技術產業的國度里,大大小小的企業都有對應的安卓,IOS的APPS. 城市APP,學校APP,景區APP,運營商的APP,超市的APP的層出不窮。也許這就是發達國家應該有的樣子吧。曾經有個同學在建設銀行工作,在朋友圈分享了建行的手機APP,並且吹噓了幾句,我便開玩笑的回復了一句,「澳洲的COMM bank 的手機app的使用體驗,再給建行幾年也未必能做出來. 不是銀行的IT不行,而是根本沒有人用心做。" }}}}(跑題的內容,寫這段文字的時候真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
對了,MONASH的手機APP 是全球高校智能APP 的第一名。有時候,細節真的可以決定成敗。
接著說。
3 同學以及老師。
墨爾本本來就是多民族的城市,在這裡你可以聽到100多種語言,在這種多元化的城市裡的學校,不用說膚色啦。各種膚色都有,保證色譜上的每一種都有。同學一般都很友好。
給上LECTURE 的教授一般情況下都是大牛,在這個領域有一定的研究和威望,上小課的教師一般都是在讀的PHD 或者是專職講師。
4 自由與真理。
」一把劍,一本書「這是刻畫在我們學校校徽上的兩個圖案。我想大概就是自由以及真理的意思吧。因為真理使爾自由。
我上的第一堂課。老師便說,我們要學習的並不是我所講的內容,而是學會質疑,學會反駁,學會提問,學會尋找真理。你覺得我上的不好,你可以轉身離開。學什麼,怎麼學完全在於你。


這與現在正在看我寫的東西的你一樣,無論看多少書,體驗不在你,思想不在你,行動不在你,那這些和你有什麼關係呢。看再多小說,你也無法變成劇中的豬腳。
如果你看了我寫的,覺得MONASH真是好,那你錯了,全球大學千千萬,單純看的看排名,我相信比monash更好的還有幾十所, 我想說的是,如果我寫的能吸引你為出國念書而再次拿起考雅思的五彩鴨蛋筆,那就夠了。

曾經有個同屆畢業的同學說,「我們都工作了,你還留學,用爸媽的錢........」 
而我說,「你沒有來過,你永遠不會知道墨爾本的天有多藍,ST kilda 的海水有多清。甚至 在CLAYTON MONASH校區11棟樓下的那個咖啡,有多好喝。值得從紐約飛過來品嘗一杯……」

歡迎其他同學補充喲。
4楼 JosephHeinrich 2024-3-28 18:48
作者:澳洲留學申請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288047/answer/300758889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Monash大學在學生們心中是一個很好的平台。這所位於墨爾本的大學是澳洲學生人數最多的大學,同時也有大量的國際學生。Monash大學在許多方面表現出色,位列澳洲前十名大學。該校具有顯著的國際研究聲譽,排名在全球前200名大學之列。此外,Monash大學的課程入學標準較高,畢業生對課程的評價也相當好。
根據一些學生的評價,Monash大學的課程設置和教學質量很高,學生們在校期間收穫頗豐。此外,學校提供了各種學術和社交活動,讓學生們充分感受到大學和校園生活。另外,Monash大學還擁有一流的設施和師資力量,對於遠程教育學生和殘疾人士提供了很多幫助。值得一提的是,該校還有許多俱樂部、團體、社團和體育活動,豐富了同學們的課餘生活。
儘管大部分學生對Monash大學的評價較為正面,但其中也有一些負面評價。有學生表示,在線課程的技術支持較差,對學生的幫助有限。此外,還有學生認為學校的課程負擔較重,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尤其是對於國際學生來說,學業壓力較大,因為掛科可能會影響他們的簽證情況。
不過總的來說,學生們普遍認為Monash大學是一所優秀的大學,值得選擇。雖然每個人的經歷和感受可能不同,但大多數人對Monash大學的評價都是正面的。有些學生表示,如果不是因為學校位於郊區,他們甚至會選擇繼續在Monash大學攻讀研究生課程。
5楼 JosephHeinrich 2024-3-28 18:48
作者:匿名用戶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288047/answer/22895927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商科Master師兄回答這問題,給出三個學期期間與同學、留學中介以及學校打交道得出的經驗,希望能給各位在讀或準備就讀百元大學
的同學一點幫助。 


1、Monash的教學實力
Monash的定位其實十分尷尬。澳洲八大,兩所偏遠地區的大學與前面六所的總合實力其實有差距,Monash每年不是排第五就是第六,其排位相當尷尬,屬於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但畢竟能入八大及世界前一百,爛船也有三斤釘,教育質量還是有最基本的保證。


最近隨着澳洲政府發給各大學的資金越發減少,基本上澳洲大學都想辦法掙錢,Local學生是不能動的,就從國際生身上動歪腦筋,換言之就是針對國際生多的專業做調整,就我自己的體驗有:一些不錯的老師被調走,換來了一些教學經驗相對不豐富的老師;入學門檻一降再降;課程難度增加;部分高性價比學位的取消;與留學中介的合作進一步提高等。


建議:現在部分國內留學消息中介有滯後性,並且出於其他考慮(學校傭金及成功率等),給出的申請建議不一定合適。如果自身條件不太好,完全可以嘗試申請八大
;自身條件符合的話,可以在正常申請之外挑戰排名更高的學校。


2、Monash的定位
對於國際生來說,Monash的定位十分尷尬:移民比不上偏遠地區的學校;就業比不上排名更高的學校,課程難度倒是常年八大第一。我本人認為Monash的留學及移民的性價比都不高,但因為門檻不高,作為跳板來說卻十分理想。


建議:無論是學霸還是學渣,我覺得入讀了Monash,轉學應該是一個需要重點關注的選項。申請排名更高的學校失敗,可以用Monash作跳板申請轉學到更好的大學;或者認為課程難度高,可以轉去下面的一些比較水的四星大學
,學費還低;或者移民需要偏遠地區加分,可以轉去偏遠地區的大學。


3、Monash的就讀體驗
Monash由於其八大的身份及入學門檻低,導致了兩個現象:1、國際生(大部分中國留學生)很多很多,尤其是移民專業及Master課程;2、學生之間水平差距很大。


針對第一點,典型的就是會計及計算機專業,很多時候上課就那麼一兩個Local學生,對於口語鍛煉及拓展Local人脈十分不利。


第二點就是會讓人在還未上課之前錯判課程難度。就我個人而言,既認識985/211出身的大牛,也有因為在國內連本科也上不了就過來鍍金的學渣。前者學習打工玩樂三不誤,後者不缺課勤自習也照樣掛科。網上有人說Monash難度大,也有人說很水,這就是其中一個原因。


建議:第一個學期,無論水平如何,重心都應該是學習,等熬過第一次Final,就大概清楚自己的水平了。另外,多認識朋友,尤其是老司機(無論是學霸還是學渣),Monash很多課套路都很深,但套路常年不變,有老司機帶路(往年考題,作業答案等),留學生涯會輕鬆很多。近年也有一些由畢業生開的付費補課機構,在入學前注意打聽,這些就見仁見智了。


有心情且有人看就更新。
6楼 JosephHeinrich 2024-3-28 18:52
作者:機械人鼓勵師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288047/answer/136969363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剛剛從莫納什大學博士畢業,然後趕在墨爾本封城前離開了墨爾本蹲到了悉尼,然後一個月後又因為忘記打健康碼了不滿足登機要求,但是航空公司放我登機了,總算回國了。現在在酒店隔離無聊中,寫一下回復也當作梳理一遍回憶了。
隔離的伙食是真的特別好了,就是沒法運動,感覺消化也不是太給力,吃個一大半就已經飽了

總體體驗:很滿意,也很感激莫納什大學
網上有時候會有對留學生的吐槽,但是個人認為,讀書不僅僅是學知識而已,朋友圈子,社交環境,工作機會,其他技能的學習也很重要,甚至更重要。起碼我周圍的朋友,認真用心去學習、實習和社交了的,都是不後悔的。目前的情況是,授課型碩士可能是不如985的碩士學歷的,但是本科和博士還是含金量比較高的,去工業界(工程公司類)、服務業(諮詢公司金融公司等)或者學學術圈,都還是有一定加分的。以前是讀完了書順帶送一個綠卡,現在是只有博士送綠卡了,以後的趨勢應該是越來越緊,所以如果把綠卡作為核心需求來澳洲讀書的話,可能會失望。
校園生活:
莫納什有多個分校,我記得的有澳洲分校、馬來西亞分校和蘇州分校。在澳洲分校區又有以工科和理科為主的Clayton校區,以商科為主的Caulfield校區和以醫科為主的Peninsula校區。因為我一直呆在Clayton校區,所以可能生活經歷都只跟它有關。
Clayton校區整體還是蠻大的,有很多酷酷的樓,很現代的風格,有蠻多樓還拿了建築設計的獎。校區內教學樓,各個院系的辦公區和實驗室,電影院,劇場,音樂廳,酒吧,各種餐廳和咖啡廳,健身房,游泳館,學生宿舍,都是齊全的。校區的面積在澳洲的大學裡面算是比較大的了,並且經常組織校內的活動,就算一直呆學校也不會太寂寞。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活動有夏天晚上的在大螢幕前看戶外電影,還有周四中午的樂隊時間,會請一些當地的青年人樂隊來表演,並且有免費的啤酒分發。學校的藝術系很厲害,每年會排幾部大劇在劇場演出,道具服裝vocal的登機我感覺跟市區的大劇場的是差不多的,但是價格只有外面劇場的1/10。針對本科生還有學生會,不像hk那邊一直碰zz,而是為學生做了蠻多事的,比如運營了乾洗服務,開了一家校內的廉價餐廳,給很多學生活動籌集經費等。
學校新修的教學樓,外面看挺漂亮,裡面更加炫酷好像是化學院的樓,看起來很炫酷學校劇場里學生自己編排的大劇,道具燈光音效vocal都很贊

另外學校里還有一些每年固定的主題活動,比如冬日節(Winter Fest),夏日節(Summer Fest),在這些時間裡學校會把遊樂場搬進學校裡面,同時也會有很多美食小推車進學校來,到了晚上會放煙花。有一個印度裔的活動,會在學校里大聲放印度音樂
以及互相砸顏料彈。印象裡面還有給華裔的活動,會有舞獅
和中華美食分享的。時不時還會有小動物們進學校裡面給學生來減壓。
冬日節里的校內遊樂場以及煙花

唯一讓我吐槽的就是,學校的餐廳雖然數目還可以,但是味道真的,一言難盡。也可能是我本身不喜歡吃西餐,留學了幾年後,我基本哪裡的西餐都不太想吃了,攤手。。
項目:
我讀的是博士,感覺每個系每年招的人數還是比較有限的,大概一半的人可以申請到學校或者學院的全獎,一部分人會有公派獎學金
或者導師自己的經費作為獎學金,少部分人自費。在本校念的本科的話,在我們系升全獎博士需要念honor並且均分達到85以上(比較難)。中國學生申請的話,大概是985的學生有80+的均分加上一定的科研經歷(一般是讀完了碩士後),標準不絕對比較看運氣。如果拿到了全獎,節約着花可以省下一筆錢(有個同學攢了7萬刀,嚇到我了),隨便花的話,可能就不太夠還需要偶爾家裡補貼一下(比如我。。。)。
博士會在大辦公室里給你分配一個位置,會把你當作staff看待,請原諒我無比凌亂的桌子。。。

師資:
這個應該是莫納什大學
最大的本錢了。實話實說的話,生源質量從本科到博士應該都是弱於國內的上游985的,但是老師的水平應該是不弱於甚至強於的。系裡招聘新老師都是全球招聘的,一個職位可以收200+的簡歷,能拿到這個位置的都是狠人。之前參加過一次討論會,系主任說,升professor最低的要求是谷歌學術
的引用要過1000,這在我們這個引用過100就是大新聞的領域還是非常難的。講師(lecturer)裡面可能有弱一點的,但是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和教授(professor)應該水平都是杠杠的。我已經聽過系裡不下於兩個老師說自己的課題組在某個小領域是全球做的最好的了(雖然本人非常非常懷疑。。。)。
提交完論文後導師請我吃飯,導師在拍照沒有進入照片里。其實課題組以前沒有什麼華人,但是之前一個華人產論文太猛了嚇到了導師,後面就慢點變成了純中國人的隊伍

另外由於在澳洲老師自己的壓力不大,所以通常不太會push博士生。我自己是平均三個月見一次我導師,如果我不主動聯繫他,他絕對不會主動聯繫我。但是個別華人和印度人老師還是需要提防一下的,這個全球範圍內適用。
跟另外一個課題組的新年聚餐,突然發現導師很佛系,然後導師的朋友也很佛系,據說也是完全不push學生

過程:
目前澳洲的博士也需要修課了,我們系是要求修兩門研究生的課,放在一學期里花上1/3的精力基本就可以搞定,反正及格萬歲。其他時間全部是搬磚時間,具體怎麼搬根據不同的導師來定。我周圍有些朋友是需要做橫向的,但是主流還是所有時間都在做自己的科研項目,並且要做啥具體的題目,還得你自己來想,導師只是提供一下建議而已,更像一個同事而不是老師。
個人最期待的就是會議!當然第一是為了能投中會議論文,然後就是也能出國玩一趟,起碼機票住宿可以被報銷

然後進度正常的話第一年末要過candidature review,過了以後就是phd candidate了,然後第二年底要過mid review,證明有能力在規定的時間內讀完這個Phd。第三年底要過final review,給評委們講一遍自己畢業大論文的結構,然後最後的時間就是寫完畢業大論文了。中間會有若干次出國去開學術會議的機會,我基本當作公費旅遊了嘻嘻。目前我們系沒有發表小論文的具體要求,但是平均是3篇Q1,然後有的課題組會有規定必須發哪幾本期刊。基本上每個人都要申請延期半年左右,所以在澳洲讀完一個博士需要花大概三年半到四年。
在澳洲的博士群體裡面,感覺一半是中國人,而且中國人是普遍年齡小於其他國家的人的。可能的原因是,個人感覺,中國人會覺得如果要進軍學術圈,就得一口氣讀到博士去,然後爭取30以前畢業了去結婚生孩子啥得。外國人很多是工作了一段時間,發現喜歡學術,然後再來讀博的,我們課題組年紀最大的在讀博士40+歲。還有蠻多人拖家帶口來澳洲讀博士的,這個中東的偏多。我們系大概博士畢業率是不到40%,最開始聽到這個數字時候嚇到我了,因為我認識的好像都能順利畢業。後來才知道蠻多澳洲人讀博士的話,讀不下去了、沒興趣了或者找到了好的工作,就不讀了,拉低了比例。
一個拖家帶口來讀博的博士生的小孩,覺得長得無比可愛

總體而言,學術生活還是比較自由愜意的,會有壓力很大的時候,但是這個壓力更多是來自於同伴和自己,而不是導師。
平時生活:
墨爾本是一座非常美麗的城市,連續很多年被評為了全球最宜居城市
,當然肯定是沒有國內大城市的cbd那麼繁華,但是三年前第一次來到墨爾本時候還是非常驚艷的。
墨爾本cbd的傍晚時分

因為綠化很好,空氣質量也棒,墨爾本應該是全球最適宜的幾個來跑步的城市了。城市裡有很多大公園和綠化帶,路況很平整,隨時都可以看到很多身材很健美的人在跑步。沿海的道路風景更是美好,一邊跑步一邊欣賞景色一邊吹吹海風非常享受。每年墨爾本有兩場大型馬拉松,墨爾本馬拉松和大洋路
馬拉松,同時還有蠻多大大小小的慈善馬拉松,印象裡面每兩個月就有一場的樣子。騎單車也是很流行的運動,墨爾本的都會區範圍內有很多專門的單車道。
美麗的沿海步道,非常適合跑步、徒步和騎單車等運動第一次參加了墨爾本馬拉松

另外墨爾本是一座文藝之都,文娛生活真的非常豐富。我自己在讀書的幾年裡看了Taylor Swift、Shawn Mendes、Carly Rae Jepsen、Coldplay等蠻多歌手和樂隊的演唱會,現在回憶一下都還蠻開心的。有名的音樂劇、戲劇的全球巡演一般也都會有墨爾本站。還有數不清的音樂節和音樂會,如果對這些方面比較感興趣的話,應該會很滿足。其他的大型活動也是基本每個月都有,比如馬拉松,各種狂歡節之類。
Shawn Mendes演唱會現場,我在山頂上

最開始打算練口語就修了學校的戲劇的workshop,結果發現自己蠻喜歡的,就斷斷續續參加了兩年,期間參與了兩次劇場演出,總共駐場演出了20+場。邀請了蠻多朋友來看劇,他們評價我的口語聽起來很地道,有點開心。
兩年前在劇場里第一次演出,謝幕時候的照片

同時因為墨爾本巨大的華人群體,據說佔了墨爾本總人口的30%了,所以那些中國人特有的興趣愛好也都可以在這邊滿足。國內的蠻多大學都在墨爾本有校友會,會定期組織一些羽毛球、乒乓球比賽和徒步、聚餐等活動。華人群體里也會組織LOL和王者榮耀比賽,還會每年來幾次非誠勿擾的相親活動。。。。
跟本科學校的校友會羽毛球社一起的合照,一起參加了墨爾本的羽毛球校友杯比賽

當然墨爾本的cbd只是大墨爾本的一小塊,在大墨爾本都會區里,有雪山可以滑雪,有沙漠可以去滑沙,有世界上最美的海岸線大洋路,還有很多風景無敵的徒步路線。如果喜歡戶外的話,也一定會喜歡上墨爾本。個人最喜歡的是墨爾本的海邊落日,在很多海灘可以看到太陽慢慢落進海里,天空被染成橘紅色,特別的浪漫,有時候甚至會讓我感到很傷感,這麼美麗的景色,卻不是跟喜歡的人一起分享的。哎,單身狗傷不起。
聖誕節去徒步,那時候山火還在燒空氣都是灰濛濛的,但是徒步到山頂看到了大海還是心情很舒暢海邊落日

畢業出路:
個人覺得還是挺不錯的。在澳洲可能導師不會像國內的導師一樣給你主動推薦工作,但是莫納什的學歷應該在大部分場合都是加分的。我自己三月時候嘗試過在墨爾本找工作,諮詢公司mbb和工程企業的都能過簡歷關和得到面試機會。
最後還是想着回學術圈,國外的高校職位是基本一定需要做博後的,而且還可能不止一輪。回國的話,目前莫納什的博士學歷還是比較被認可,可以跟博後們一起競爭正式的教職。我自己面試了十所左右的樣子,範圍包含中游985到上游雙非,都拿到了offer,最後選擇了距離家最近的大學。
周圍的朋友,一部分去了澳洲本地的工程公司,小部分去了諮詢公司,大部分回了國內的學術圈,大家沒事聊天,基本都是比較滿意的。
總結:如果家裡有底子有機會來莫納什讀本科,或者拿到了全獎可以來讀博士,個人是非常推薦的,你會交到很好的朋友,見識到很多學術大牛,體驗到很豐富的墨爾本生活。如果是讀授課型碩士,因為時間較短,所以需要你更積極主動地去鍛煉口語去練習社交技巧去找實習,才能在澳洲找到一個好的工作。但是如果你有機會去藤校
或者其他牛校,就算目前疫情和zz因素都很頭大,但是我還是會義無反顧地毫無猶豫地選擇去美帝,手動狗頭保命

7楼 JosephHeinrich 2024-3-28 18:52
作者:匿名用戶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288047/answer/5617630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前排警告:此回答之前被利益相關學生和中介投訴導致因【回答不友善】被要求整改並摺疊一個多月
由此可見本回答的真實性
一流的學校,四流的國際生源
【QS之前給monash備註的生源質量是全球440+,要知道QS可是著名的英吹】
但並不缺乏百里挑一的學生
Clayton和Caulfield學生月經撕逼
Business和Commerce都有各自不知哪兒來的爆棚的優越感
念Accounting或者Finance的的確壓力不小
但是因為課程難就自恃澳洲第一商科專業就太離譜了
寬進嚴出是事實
但為了圈錢節操是沒有的
是個適合念本科的地兒
不是個適合做移民跳板的學校
別聽中介和QS胡謅排名
最好的醫法藥學院向來低調
Melbourne Business School和悉尼兩所才是澳洲商科的王牌



鍍金首選悉尼墨大(都有澳洲一流的exchange項目,前者Cornell後者和西澳大
可以交換去UCLA)
Research沒得說ANU就是王牌,Top3都是首選
想要去美碩,不讀美本幹什麼玩意兒?
想PR,哪個學校不一樣?越早畢業學費越少EOI越高收益越大
只有2%的中國學生能最後拿到身份留下來,慎思


真心不建議來讀這邊的商學院
每次期中期末考看他們發朋友圈都覺得
商院的聲譽比沃頓
還好
商院的卷子比哈佛都難
商院的考試個個只求Pass
我們看書泡圖書館不去City,但我們還是考不好
悉尼?水校加奇葩的華裔老師好意思說?
墨大?本科有我們難?考試還有hints
墨爾本別的學校全是垃圾我都不想和你們比
商院的專業比別的院系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絕對是八大獨有的一道風景線


不信我說的?交個學費進BusEco感受一下?
可以直接點開鏈接看一下最近BusEco學生對於學校採用限定品牌專用金融計算器
的抵制
http://www.change.org/p/monash-university-monash-buseco-allow-calculator-choice
言論自由當然是受到保護的
但是自己用不來用不好就責怪校方我也是第一次見
美加學校
不都用的好好的?
這個故事同時也告訴了我們掛科率高不一定代表課業難,還可能是因為學生水,同時還砸了一下學校招牌


說一下MONASH的優勢和劣勢吧
優勢:
強大的本地生源:(這個沒得黑Overall就是本地第二好的生源,對於學工程IT教育等等Unimelb沒有本科學位的專業來說優勢巨大,Melbourne mode真是黑都懶得黑,這批人接近於墨爾本最好的生源)。
工作人員效率高:親自辦手續包括和中介了解的結果下來,不管是Admission還是教務人員。都可以欽定是墨爾本所有大學裡效率最高的水平之一,因為學生無論申請還是學習的數量多都可以更可以說明其執行問題,比起墨大來真是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申請個墨大商科碩士試試看,offshore至少晾你半年,當然這和墨大接近全澳第一的碩士生源造成的擁堵也有關係)。
設施完備:學校里不管是lab里的電腦還是esolution
提供的配套軟件包括圖書館的服務都是非常值得新生期待的,餐廳不說了,擴建以後補充了不少第三方授權餐廳
(Papa Rich等)稍微好了些,以前那真是無力吐槽。當然引起學生擔憂的造樓速度也出自這個情況,不過建築內至少都還比較實用,兩個主校區校區不算特別大但是此項水平八大Top3不虛,畢竟別的學校真的沒有天天在造樓。。。
劣勢:
國際生源毀譽參半:回答這點的時候我一直在考慮自己的措辭,說句實話,我認為最後的結論沒什麼問題。作為八大里國際生源最次的兩個學校,offer機的名號可不是白來的。這點上本科比碩士要好不少,但也沒優質到哪裡去。本科的問題在於MUFY(預科)和MC(文憑)的生源混雜,別的回答里大家也可以看到不少優秀的MUFY和MC畢業生有着自己獨到的看法和值得借鑒的學習方法(在這兩個學院里能上均分HD的,吹一句學霸不為過)。
但是,可怕的情況是MONASH不少國際學生的生源質量明顯堪憂,此處不含任何歧視或針對性的說法,僅僅擺事實講道理,看客們從評論中也可以看出我所言非虛。
1.許多學生高中讀到高一高二或者成績不好剛畢業,高中分數改改就可以來念Diploma,英語基礎讀了幾十周語言班。MUFY或者MC混了兩三年才進的Uni,均分不能看,這可不是少數情況。
2.中國高考一本分進來的學生,沒見過幾個(說實話太多人要是國內能上本一或者211誰會來這裡呢,回國就業的優勢絕對蕩然無存)。
3.商科本科除非是通過VCE或它州高考或者IB選拔進來的,不然很大程度上達不到國內一本的生源水平,碩士甚至遠難達到。不知道不少人記不記得大概半年前大家刷的朋友圈,今年高考不努力,來年澳洲當兄弟,這句話商學院的人可沒少發,不是自嘲,這可是事實。無論本科還是碩士,國內雙非無論什麼專業GPA上3,就可以秒下Commerce或者Business的offer。之前諮詢過Local中介的時候中介還提醒我說MONASH現在的商科門檻至少比以前還稍稍提高了,本地非八大轉學生要65而不是60了。。。這吐槽。商科畢業考了幾次雅思也沒拿到485(要求4個6)的,考了幾十次也沒3個7的,也不少見。至於協同作業、Quiz對答案或者拿上一屆資料複習的,在澳洲大學看來等同於作弊行為(儘管他們經常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種不光榮現象的普遍性就不多說了。。。每個學校都有。
4.當然這並不是說理工科的學生就有什麼優越感了,不少講師的印度口音濃重還是略微蛋疼的,需要習慣(或是洗腦?)。碩士的Researcher里國內二本畢業生不少見吧,當然他們本人還是相當優秀的。不過更能說明問題的是在同城裡碩士方面無論Coursework還是Research方向985211都更青睞去Unimelb深造,畢竟本身澳洲的工程發展或是IT走向比起中美那都是比較低級的一個水平(維州本地工業萎縮,霍頓倒閉,軍事工業轉移至南澳和北領地
發展都是不爭的事實,土木建築行業很火但是沒有身份工作非常難找),墨大學IT和工程的研究生實力有多剛,我想大家還是比較有自知的。
5.文憑含金量:MONASH在澳洲是非常不錯的學校,因為本地人念書除非是高端專業如醫學法律沒得選只能去八大,別的情況下一般考慮離家近的學校。說到底吹QS這種英吹排名對求職尤其是國內求職沒什麼幫助,澳洲教育產業化的發展對於入學門檻的拉低和學費的提升有着不可磨滅的貢獻。
如果在校績點不高(WAM<65),沒什麼社團活動和兼職,英語也不好,除非家裡資源很好,否則不管什麼學校畢業基本上都是普通人水平,口語又肛不過Local還不如去念TAFE出來干技術活工資高(這樣的人在MONASH並不少見)。當然大牛也是很出挑,見過院里績點4然後碩博連讀斯坦福的,真的是人和人的差距飛起。非本地Target School所以做着投行夢的國際商科生可以歇了,生源比起國內那就是不如上大的水平(人有高盛校招),比起悉尼的學校那就是不如UTS的水平(Macquarie校友集中地之一)。當然回國的話如果英語夠好,同等級211的水平應該還是可以達到的,畢竟學院和國內四大所關係不錯,北上廣深的外企就算不知道但查了排名至少也會認可這所學校。還是那句話,家裡沒錢沒背景澳洲讀商科,無論移民還是回國求職,那都是hard模式。


想填MONASH的記得先拿UAdelaide拖底
能扔Unimelb的就往那裡扔
想移民的早點畢業湊分
想找工作的練好口語去申intern
想回國的刷完GPA趕緊找路子去
想混日子的
不好意思
換個學校可能更輕鬆一些
MONASH的牌子給了不少中國學生一個改頭換面
或者在親友面前裝逼的機會
希望大家一起珍惜
就補充到這兒
8楼 JosephHeinrich 2024-3-28 18:53

某知乎用戶:


多圖殺貓
警告!文章後段含有大量圖片,手機黨可選擇繞行2018年11月5日更新
這個答案在此次更新就已經滿四年了,這四年發生了很多事情,也出現了很多變化。四年前的我剛畢業,還在申請本校的Master;四年後的我已經在母校教了2年書,也在2017年的移民政策劇變中生存了下來,拿到了PR。
Monash FIT的專業結構在這幾年間改進不少,更加突出IT類課程,畢業設計項目(Industry Experience)也基本完成了新老交替,教學質量和成果也得到了業內的認可,獲得了多個獎項。兩個主要的校區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經過幾年的翻新,Clayton和Caulfield都已經舊貌換新顏,基礎設施和校園風貌都得到了極大的現代化。
這個答案中的提到的體驗對於這所現在不再「山寨」的大學依然不會改變,但如果你對答案中提及的具體教學和行政細節有疑問,請參考知乎莫納什大學
話題下更新的答案,以及學校官網。如果你對澳洲留學需要幫助,敬請邀我、私信或者值乎我,我會努力幫助更多的朋友。
繼續歡迎求學的朋友多多了解莫納什!
==============================================
2014年7月4日更新
有位朋友發私信問關於Bachelor of Computer Science和今後留澳工作的問題。雖然和題目不太相關我還是把我的答案貼上來好了:
IT專業在這邊需求量還是很大的,機會不少。BCS找工作和其他幾個課程差別不大的。現在Monash的BCS不分Major了,可選的Elective有10門(見http://www.infotech.monash.edu.au/infotech/current/course-information/2380-cl-bcs.pdf),建議你選課的時候往應用方向選,運氣好的和校辦談可能還能在材料里標個Minor(就是學習方向,對簡歷有幫助),學習比較好肯用功的還可以選BS(Science)+BCS的double
 degree、最後一年選修IE(FIT3047+FIT3048 FIT3047: Industry experience project 1,不過IE的話BCS不一定能修,需要找校辦談)或者修BCS的Honour year(Honours degree of Bachelor of Computer Science, Monash University 相當於大四,有研究內容,這東西回國沒人認的但是在這邊公司相當吃這一套,因為人人可以上Master但是只有學習好的人才能上Honour,上完Honour還有機會繼續讀PhD)。 能不能在澳洲找到工作純粹拼自己。一開始你沒有PR(綠卡)找工作肯定是很難的,啥專業都是這樣,但是畢業了努努力拿上PR遍地都是工作機會攔都攔不住。外加上一點:Computer Science專業的話,UNSW(http://www.handbook.unsw.edu.au/undergraduate/programs/2013/3978.html)更有名
==============================================
沒想到我也會被邀,更沒想到第一次被邀還是回答經典的「體驗題」。
我先談談我自己的情況。我在來Monash之前在北京愛迪讀書,高二結業前拿到了Monash College的Diploma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DIT) Offer,於是高二結業後(2011年初)就直奔墨爾本。在讀了DIT Part1一個學期之後被通知DIT課程將會取消,於是我被直接升到了DIT Part 2。在College的一年三個學期里讀完了DIT然後順利升到了University的第二年,校區是Clayton,專業是Bachelor of Computer Science。接下來的兩年半里有起有落,有幾門課有拿到HD(80%+),也有三門課掛了(其中FIT2014 Theory of computation
還掛了兩次,真不是我的強項,還因此晚了半個學期)。最後發現Bachelor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ystems更適合我,於是在最後一個學期的時候轉到了Caulfield校區的BITS並完成了Monash IT學院小有名氣的Industry Experience課程,然後就在前天所有的課程都完成了,算是畢業了吧(WAM70%左右吧,真是讀得好累)。當然在畢業之前也「順利」拿到了Monash的Master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Professional)的Offer,要繼續讀下去咯。
既然在Monash待了三年半,各方面也算相對了解一些了吧。我是IT的學生肯定IT學院的東西會多談一些,其他學院的情況如果有偏差還請諒解。下面分幾個方面談談Monash:
1. Why Monash?
首先當然要談談為什麼(不)選擇Monash咯~ Monash是名校這是肯定的,各種排名都有擠進過前100,歷史排名甚至一度高於北大清華。不過話說回來因為Monash並不是以澳洲城市命名的大學,在國內的知名度真是小的可憐(請參見 非你莫屬20101226 )。但是Monash的學位在澳洲是很出名的,僱主認可度非常高,在世界範圍內都有一定知名度。有人說如果你想留在澳洲,那麼請放棄墨大
。I couldn't agree more. 我當初選擇Monash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靈活的課程安排,使得我高二結業就可以進入其快捷課程。(當然我不否定大多數讀Diploma的都是因為成績不夠)Monash一向寬進嚴出,對學生的入學要求並不是很高的。但是課程難度不低,導致每年半途而廢的大有人在。有學生圈子裡傳在墨大(墨爾本大學
)能拿到Average Distinction,來Monash肯定沒戲的。再加上Monash沒有補考,掛了就得重修,確實是挺慘的。在我的印象中Monash和國內的任何一所大學都不一樣,來這邊讀書沒有點拼勁是絕對會吃虧的。
2. 設施和師資
Monash的設施絕對是Top of the line的。
Clayton的主校區大小圖書館一堆,想要熱鬧的可以去Matheson和HA,想要安靜的可以去Law。圖書館藏書量非常大,網上可以直接查找和預約你想要的書籍。在線文獻訂閱也很全,甚至很多課本都有在線版不需要買的。電腦都是新款的DELL,用你的賬戶登錄在任意一台電腦上都會同步你所有的文件和設置。學校網速絕對一流(Speedtest.net by Ookla),校區全面WiFi覆蓋,部分學院(比如IT)還提供24/7 access的學習室。
學校非常多的東西都已經信息化了。在學校一張學生卡(有ID號在上面)一個Authcate帳號基本不愁了。Monash的學生App應該是澳洲最好的,什麼地圖、時間表、活動、課程等等等等,你需要的信息裡面都能找得到。
維多利亞州
的幾個校區之間全部都有校車,免費的(這個一會兒在後面詳談)。大多校區都有診所,憑OSHC卡預約看病都很方便。Clayton的校園中心餐廳眾多(有好的有坑的),還有小超市藥店咖啡廳理髮館銀行郵局等等等等。Clayton校區有多大呢?這個校區有自己的郵編(3800)。學校安保方面做的也很不錯,有專業隊伍,部分地區晚上還有小巴送附近的學生回家。
Administration Staff非常負責,有任何關於課程和學習安排的問題都有人會接待你。除了第一次報道需要參加Orientation,以後的註冊可以直接網上做,選課選時間都有自動系統,學校用的Google Apps,日曆可以直接同步到手機上超方便。學期時間表都是固定的,考試時間在期中假那段時間應該可以查得到,安排回國的時間非常方便。
師資方面,講師有非常多都是很有名的教授而且都是很客氣的人,甚至院主任也有來教書的,課上聽不懂可以直接問,我還沒遇過霸氣型的講師。學習上遇到困難可以和講師約個時間聊。課前準備都做得很不錯,如果做好預習課上講師一講難點就懂了,課堂氣氛也比較活躍。大多數課程都有每周固定的Session,Tutor和Lecturer會參加並解答學生的問題。所有課程資料都在網上可以提前下載預習,所有Lecture都有自動錄音錄像,誤課或者課上沒聽好回家也可以再看一遍。據我所知做研究的PhD在這邊感受也不錯,我認識一些讀材料的PhD(中南大學
2+2過來的),來這邊成績夠格都有全獎。Clayton校區有規模很大的電鏡中心,校區東邊隔一條馬路就是 Australian Synchrotron。最近科學院在建新樓(蜂窩樓),工程院的新樓也在年前建完了(New Horizons, Faculty of Engineering, Monash University),投資巨大但是環境非常好。
3. 專業和課程
Monash最出名的專業應該是生物工程和商科。中國學生過來讀的大多數都是商科(所以以商科為主的Caulfield到處都是自己人= =)。至於我讀的IT嘛,Monash是八大裡面唯一有獨立IT院的學校,也是不錯的選擇。如果你對IT有興趣,可以報BITS或者BBIS這類實踐為主的課程,最後兩學期會有安排Industry Experience課程,會和社區合作為商戶創建真正上線的系統,全部都是小組作業,行業規則評分,是個非常好的學習實習的機會。Monash的會計可能不是最好的但也是非常不錯的,經濟學也是排的上號的。只是我要在重申一遍,Monash的課怎麼考都分低,加上平時成績比重不小,不努力學習考試一定死的很慘。至於那些平常成績很強想逃過期末考的童鞋,不少科目期末成績是有hurdle的哦。課程費用每年在30000左右 (2018年更新:40K是跑不掉的了……) 徘徊,掛科後果很嚴重哦~
選課方面,大多數課程都是每學期4門課,每門課6學分,144學分畢業。課程表(Course Map)可以在學院的網站上找到,必修就不用說了,選修課請注意分有限制和無限制的,無限制的選修可以選其他學院的課程。
4. 技巧篇
申請本身我就不說什麼了,有問題發郵件問Monash的IRS,員工態度都是很端正的。如果你對語言班不感興趣或者不願意花那個錢,請一定把雅思考好。不過Monash的英語課程還是不錯的,有教寫作啦交際啦什麼的,(雖然我沒上過)上過的朋友都說差不多能值回票價。
快捷課程的話並不算容易,而且因為算作大一的學分,所以有可能導致之後的兩年選課方面會受限,所以快捷課程要按需選擇提前規劃。再有,都有Diploma了還讀什麼預科(Foundation)啊?你Out了!
報到和Orientation一定要參加,收穫頗豐。
Monash的住宿中心安排的Home Stay和公寓超級坑爹,最好能在學校附近找房子住。我之前住的地方步行到學校西門只需要1分鐘……
每天能接受20分鐘校車上下學,而且主校區在Caulfield的童鞋,盡情搬來Clayton住吧~租金便宜房子好。
坐校車又想在高峰期有座位的,在車來之前就估計好車會停在那裡,以方便排隊。如果你已經在第五層人牆之外,不要抱有座位的希望了。還有在高峰期不要坐車中間那一塊,那裡的座位可以摺疊,人一多你就得站着騰地方了。
從Clayton去City方向請坐601到Huntingdale坐電車,坐900可能會被charge 1+2區。
妹紙們晚上回家晚的在Busloop下了巴士可以叫晚上學校安保的小巴回家,安全省心,還是免費福利,詳情在Orientation會講(所以你看Orientation不去不行的嘛)。
Clayton的童鞋,如果吃中餐,到HA Library樓下吃更實惠更好吃~10號樓二樓的中餐適合下午5點後吃,有折扣,只是一年四季都是那幾個菜,太單調了。
Lecture下課一般會提早幾分鐘因為要給下一節課騰教室。有什麼不懂的這時候衝到前面去問講師是很不錯的機會。
上面說的無限制選修是可以選語言的。如果你真的讀累了想刷學分可以去選修中文(I am serious)BTW,韓語挺難的。
其他的想到再補充咯。
5. 結語
沒想到一敲敲了這麼多。總之我對我在Monash學習的感受就一個字:值!雖然我經常寫報告堆代碼到半夜,雖然我為了考試複習通宵,雖然我需要辛苦打工補貼家用,但是這些努力換來的經歷和知識可以使我受用終生,絕對比在國內混四年強的多得多。如果再給我一個選擇的機會,我會毫不猶豫地作出同樣的選擇。
==============================================
貼一批照片吧,這些是用Glass照的所以顏色發暗、角度不正、有點抖、天氣不對而且量少,請見諒
Clayton校區的門牌
醫學院門前的小廣場,今年剛翻新的
Clayton校區最高的樓Menzies Bdg,商科主場,前面的小廣場有個雕塑,不過寫的啥我也看不懂
上面的小廣場對面就是Law Library
校園另一邊的HA Library,理科的書都在這邊
到Caulfield的校車,免費的,主打綠色牌"Greening up our act"
到Caulfield了,等車的人相當多
Caulfield的大草坪,注意屋檐上的太陽能電池板,又是主打綠色牌
Caulfield校區門牌
再找到的以後補上
==============================================
繼續補一批照片,時間跨度2011~2014,不是按時間排列的
後面的樓就是Monash College的73號樓,讀Diploma(快捷課程)的各位看一下~
工程院小院兒牆上的機械蝙蝠雕塑,以前的學生用摩托車廢舊件做的
草坪上的鴨子一家(可惜草坪上木有袋鼠,樹上木有考拉

補一張人少清楚的,Menzies小廣場的雕塑
這是IT學院63號樓的大門
Science在建的蜂窩樓效果圖
這個……(請腦補)
下面來幾張教室里的
Google有來校園搞過活動,擺明了就是來要人的
FIT1029課堂,BCS必修, 講師是Dr. David Albrecht,BCS的前Course Director
Caulfield某休息室里的白板,一片人在考前扎堆複習FIT2078 Introduction to security(這門課是Dr. Abdul Malik Khan帶,很有意思的印度人)
下面是Clayton 10號樓(校園中心)大全~在Clayton上課的各位以後要常往這裡跑了~
牆上的日晷
,Arts學生的作品
O-week的時候到處都很熱鬧,這是校園中心前門
校園中心後門之一,上面二樓是大食堂和中餐館
校園中心正後方,O-week有MSA(學生會)組織的演出
校園中心二樓俯視,大草坪在校園中心後面
校園中心和Menzies之間的小草坪,照片的盡頭(看不清)是校區最大的圖書館,主攻商科
校園中心一樓裡面的就餐區
校園中心後面的大草坪再來一張
最後一張圖給你一個來澳洲來Monash的理由:
9楼 JosephHeinrich 2024-3-28 18:53
從生源的方面來說說吧。 我在澳洲讀過3個大學的IT系,Monash是我感到生源最好的。
上大課的時候,雖然可以看到一半華人,一半印度,零星幾個鬼佬,(鬼佬們都去上藝術課去了,IT系中見過最多鬼佬的課程應該是html+css的課程了)。印度人不詳,但是和我一起上課的同學基本上都是國內211工程大學的人,比如浙大,武大,武理,中南大學的畢業生等等。學習主動性非常高,個人作業獨立完成,小組作業也是能很好的獨立完成自己的部分,成績全D(Distinction 70%-79%的分數)以上的比比皆是。相比我讀的其他兩個大學(非8大),可以遇到不少不做小組作業的成員,作業要依賴他人的人也很多。
就是因為讀過了3個大學,有了比較,讓我深刻的理解了生源質量的重要性。另外也明白了素質好的人素質就是好,素質差的人素質就是差,這和國籍和地區無關。
另外說一句,普通大學裡面也能 遇到厲害的同學,但感覺是兩極分化特別大,優秀的人特別優秀,那些學習不行的就是不行。而在Monash的遇到的同學,都很優秀,實力非常平均,兩極分化不大


作者:caoglish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288047/answer/2790202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0楼 JosephHeinrich 2024-3-28 18:54
作者:青衫梔拾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288047/answer/6954386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飄在澳洲懷念澳洲 澳洲留學回憶錄
這是任曉霆
在澳洲的第五年,五年的時光匆匆如流水,一些經歷帶來的成長讓她慢慢沉澱。最初剛到澳洲,她本以為自己只是個匆匆過客,一晃便也離開。可是不知不覺之中,五年還是這樣過去了。最初她本以為澳洲留不住她,就像她留不住所有的日子那樣。留學,等到畢業,然後順勢離開。而如今五年過去,她依然留在澳洲,於是,她也決定把這幾年的青春一同留在回憶里。她把留學的記憶寫成小說,小說是從2008年開始的。
  就在2008年7月,任曉霆在澳洲的留學生生活開始了。
  晚上10點多,飛機開始降落了,我拉開窗口的遮光板,有些興奮又帶點緊張的望着窗外,不知道P市的機場是怎樣的。但我看到的基本上是黑漆漆的一片,零星的閃着一些燈光,估計大多也是那些物流配送中心吧。談不上失落,心裡想着也許是晚上吧,看不到什麼。(但其實就是現在,都已經過去4年多了,P市的國際機場還是那個老樣子。晚上從起降的飛機上望下來,還是那麼稀稀落落的燈光,在昏暗的幾條交錯的主幹道上來來往往的車輛,以及黑漆漆的大片區域。)這就是P市,這就是澳洲,我來了。我心裡對自己說著。
  2008年7月12號晚上10點40左右,我第一次踏上了澳洲的土地,開始了我的留學生涯。
  第一章: To Begin With Arrival
  一。
  下了飛機,跟着人群往前面走着,我一邊走一邊打量着這個機場:通道不寬,但指示牌很有條理的分佈着,指向也很清晰。由於我在這之前去過德國,在法蘭克福國際機場我見到過更大的場面,所以我一點也不慌張,心想反正就是那麼回事:戳章過關,領行李走人。過關很輕鬆,就問了一下我的行李裡面的申報項目,等我拿回護照去取行李,放眼一看,人還不少。由於第一次來,帶了很多東西,這點我想第一次出國讀書的人都明白的,總是以為澳洲不像國內,什麼都有,但來之後發現這邊確實就是和國內一樣,什麼都有。
  等清關拿了行李出來,已經11點50分了,當穿過最後一道海關的門走到機場大廳的時候,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茫然。我停了下來,把行李放在腳邊,看着眾多等着接親朋好友的人們,那種無助的感覺從四面八方襲來。因為在這個地方,我一個人都不認識,我左顧右盼着,不知道事先在國內聯繫好的來接我機的人
在哪裡。看到身邊一對中年夫婦手提着行李也在張望,我想難不成他們也是來讀書的?但轉眼,就看到一個女孩蹦過來,開心的一把摟住他們,笑顏展現在他們彼此的臉上。女孩激動地說到:「爸爸媽媽 ,可把你們等來了,累了吧?」我在一旁聽了,心裡也不知道是個啥滋味,不由得想起早上上飛機之前,不經意的一回頭,看到媽媽也正看着我,一邊正在抹眼淚;看到爸爸關切的眼神裡面分明還有一些擔心。我狠狠地咬了一下嘴唇,痛感讓我回過神來,怎麼辦呢?是在原地等着還是去找找那個約好來接我的人?我決定還是從那些正在等着接人的人群當中尋找一下,我推着行李車往前邁出了步子。
  在出國前半個月,我決定不住學校的學生宿舍,而是找學校周邊中國學生合租的房子,於是通過網絡找到了韓寧和馬婷婷
他們兩個租的房子。他們其實是整租了一個房子,再把裡面的房間出租給其他學生。當時在網上,和他們兩說好的,房租是125澳幣/周,他們來接機,但我得另外給他們50澳幣作為接機費用,我想想反正學校接機也要給錢,就答應了。
  我正在想着這個韓寧應該會來接我吧,大家都是中國人;再說,我是要去住他租的房間啊,間接減輕他的經濟負擔嘛,怎麼會不來?說不定這刻也在找我呢。
  想着想着,從旁邊走過來一個人問我:「你是任曉霆嗎?我是馬婷婷男朋友。」
  我一看,一個高瘦的哥們站我面前,牛仔褲配一件短衛衣,看上去很酷但挺清爽的。我馬上說:「是啊,我就是,謝謝你來接我啊。」
  而眼前這個穿着清爽長相俊俏的哥們微笑了一下,「沒事。」他回到。
  「走吧,車停那邊了」他說完,幫我提了一個箱子,走在了前面。
  走出機場,我們朝正前方諾大的停車坪走去。
二。
  我上了韓寧的車,是一台白色的Yaris。車裡很乾淨,有一股新車的香味。後來我才知道,原來是他暫時租的,他的車前不久蹭了一下,正在補漆。澳洲的車是右舵,靠左行駛,我第一次見,於是覺得很新鮮,仔細的打量着他開車。以至於都忘記給家裡打個電話報平安,還是我爸爸先打過來倒韓寧的手機上,我才想起,心裡頓時又多了一分內疚。電話里爸爸讓我安心學習,和室友搞好關係這樣不會太寂寞,多認識些朋友。媽媽叮囑我一定要吃好,不要捨不得花錢。我一一答應着,心裡覺得很溫暖。
  放下電話,我對韓寧說了謝謝,順便想找個話題聊聊,於是問他怎麼稱呼。
  「你叫我James吧。」他目視前方,面無表情的說著。
  「哦,我叫任曉霆,那… 你就叫我Tim吧。」我看得出他不是個主動的人,感覺自己討了個沒趣。剛好,旁邊一台Sabaru Impreza WRX經過,我自言自語的說了一句:咦 WRX STI。沒想到挑起了韓寧的興趣。
  「你也喜歡車啊?」他說,這次轉頭望了我一眼,面帶着微笑。
  「是啊,以前在國內,我就喜歡Sabaru,特別是WRX STI,2.5T。」突然找個一個大家都感興趣的話題,我感覺尷尬少了幾分。
  「你在國內開這個嗎?」他認真的問到。
  「沒有,我朋友的,比我更喜歡車,經常陪他出去私下裡和人跑圈,所以我有時候也開一開。」我說著,想起了我在國內剛參加工作的那一年, 和小江一起出去和別人飆車的時光,多麼開心自由啊,身邊都是朋友。每次賽車都特別興奮,聽着引擎低沉咆哮,血一下就沸騰了…那些,永遠都只是過去了。現在我要在這樣的一個陌生而又未知的環境里開始我的另外一個人生。遠離了家人和朋友,我在異鄉的生活又會是怎樣呢?會有很多困難在前面等着我吧。
  韓寧聽着,把油門踩得更深了,「我們超過它, STI嘛。」哈哈大笑起來。
  我聽着笑了,心想,他幽默的時候, 給人的感覺也不是那麼冷。
  開了20分鐘的車,我們在一個大的住宅前面停下來。停好車,韓寧先去開門,一進門,他就對我說:「這, 就是我們家~~了。」他把「家」字拖了一聲。
  說著,他帶我到我住的房間,一個標準的小單人間,裡面有一張床,一個桌子,桌子還破了一個角, 一把椅子,也是很舊的樣子。遠離床頭,在房間的另外一端,有一個內嵌的藏衣室。
  「這就是你房間了,浴室就在房間旁邊,廁所再往過道裡邊走一點。你一轉彎就看得到。」他很着急的樣子。「我先走了,房租什麼的明天再說吧。」
  「James,你等一下,我把煙給你。」我叫住了他,在行李裡面拿出兩包我爸爸臨走時塞給我的芙蓉王
遞給了韓寧。「我這次第一次來,行李很多,沒能幫你帶什麼,這兩包煙你拿去抽吧。」我說著。
  「這…那…那謝謝你了。」他還是面無表情,但雙手接過那兩包煙塞進了衣服裡面,出門了。
  我回到房間,在床邊坐下來,想到未來兩年,頭腦裡面一片空白。那是一種對未來的未知的一種害怕。後來的一個月,晚上我都睡不好,總是做夢,夢見有一個巨大的穿着古代盔甲的武士追我,我在前面拚命地跑着,但始終甩不掉他。
  畢竟是一整晚飛機,加上來自內心的壓力,在匆匆洗了個澡後,我馬上把床鋪開睡了。7月的澳洲是冬天了,我把外套蓋在輩子上,才覺得不那麼冷。明天該幹麼呢?哎,睡醒再說吧。
三。
  這一覺昏昏沉沉的睡去,醒來一看已經10點多了,覺得口乾舌燥,於是趕緊爬起來找水喝。由於剛來,連一個杯子都沒有,只好跑到廚房對着水龍頭狠狠的喝了一口。心想澳洲的自來水不知道能不能直接喝,這時隔壁房間的門開了,我轉身一看,出來兩個女生,她們同時也看到了我。
  我主動先講話了 「你們好, 我剛搬進來的。做完沒有吵到你們吧?」
  「哦 沒有 我們今天就搬走了。」 她們對我說到。
  的確,我看到他們都在搬箱子行李什麼的,於是我提出幫她們搬,順便也和她們聊了起來。原來她們是在C. University剛讀完本科,這馬上就去悉尼讀Master了。她們叫了的士,於是我和她們一起把行李都搬到門外等。
  「你剛從國內過來嗎?」她們問到。
  「是啊,我昨晚剛過來的,下周就開始Orientation Week了。」我回答到。
  「馬婷婷他們讓你簽多久啊?」他們隨口又問到。
  「之前她說半年吧。 怎麼了?」 我有點奇怪她們怎麼突然問這個。
  「哦…沒事。」 她們把臉轉向另外一邊望着馬路的另外一端, 像是盼望着的士快點來好快點離開着。 後來我明白了她們的感受,在我離開這個地方的那一刻, 我也是同樣的心情:恨不得立馬就離開這個地方。
  我心想該不會自己住進了一個不好的地方吧?但是她們又沒有繼續說什麼了。心裡隱約有些不踏實的感覺。
  過了一會,車來了,她們臨上車前,給我指了一下最近的超市的方向,走路3分鐘就可以到了。我感激的向她們揮了揮手,並祝她們一路平安。
  今天才剛剛開始,我就有一種不是很好的感覺,但又說不出到底是怎麼回事。同時,我又對自己說,來都來了,有什麼好怕的,難不成他們還吃了我?可是,我的擔心後來也得到了證實,我找的這個地方,確實不是一個認真讀書的學生應該待的地方。我一直以為中國人在國外應該更團結,但後來發生的事情,推翻了我的這個想法。
  我回到房間,趕緊洗刷了一下,感覺肚子好餓,但是我翻遍了所有行李,也只是找出了幾包速溶咖啡,MD, 心想湊合吧。於是跑到廚房,煮了一壺開水,隨便找了一個杯子,也不知道是誰的,就沖了一杯咖啡。「喝完再給他們洗乾淨就好了。」我想。
  喝完,洗乾淨杯子,我回到房間,想出去那個最近的超市買點東西,也想去學校看看,但又不知道學校
在哪,只是知道很近我現在住的地方。正在猶豫的時候,掛在線上的QQ「嘀嘀嘀」的叫起來,我打開對話框,心裡頓時感覺輕鬆了很多,我差點把這個人給忘了,現在她就是我的救星啊。QQ上是Eliane在和我說話,我不認識她,她是我在國內的時候一個大學時候的師兄聽到我要來P市介紹給我認識的,說是他好朋友,到了P市有事可以找她。我當時聽了就加了她QQ,想不到這麼快就能聯繫上。
  「你在哪啊」 Eliane說到。
  「哦 你是Eliane啊 我到P市了 凌晨剛到的」 我說。
  「你電話是多少啊。今天打算幹嘛?」她關心的問到。
  「我還沒買電話卡呢,今天想出去買點東西,但是我又認識路,連學校都不知在哪個方向。」我有點慚愧的說到。
  「你房東呢?」後來才知道 她原以為我住的是homestay。
  「他們都還在睡覺吧 昨晚他接我回來後就又出去了。」我想起來 半夜的時候隱約聽到有人說話,估計那時候也5點多了,他們才回來。
  「我今天剛好有空 就帶你去city逛一逛吧 你把你住的地方的地址給我吧。」Elaine豪爽的說道。
  「好的。是在: 218 HelView St, BENTXXX」 我心想 就這個機會出去把做飯的工具什麼的買回來好了。
  「好 我20分鐘到。」Elaine說完下線了。
  我趕緊做準備 把護照 錢包什麼的都拿出來。 然後把要買的東西用一張紙寫了下來,一邊寫一邊在想, rmb兌澳幣可是6.6 比 1啊。 後來很長一段時間,我去超市或者哪裡買東西,看到價格都要乘以6.6然後對比一下國內的價格,再決定買不買。這樣的思維,一直到我自己開始打工賺錢才結束。
四。
  在我思考的一會兒功夫,我就聽到外面有人敲門,我趕緊拿好東西去開門。
  打開門一看,一個高高的女生門外,黛着一幅黑超,站在我面前問到:「雷~系任曉霆?」 好一個「雷系」,一聽就是廣東人啦。
  「呵呵 是我 你是Eliane?」我笑着說到。
  「哦,系啊~來這裡感覺
怎麼樣啊?」她一邊說,一邊往她的車那邊走。
  「昨晚12點才到的 晚上看不到什麼啊 道路建設挺好的」我穿好鞋跟了上去。
  「呵呵 不要寄望太高 P市和農村沒什麼兩樣 高級農村吧」她笑着對我說。由於一幅黑超架在臉上,我看不清她是一種略帶諷刺的笑,還是打趣的想嚇嚇我。
  「上車吧。」她說。
  我想都沒想就往車右手邊走,差點和她撞個正着。
  「哈哈 你要開我車嗎?」她又笑起來。
  「哦 我習慣了 國內副駕駛的位置都是在右手邊」 我尷尬的說著。隨即趕緊跑到左邊開門上了車。
  一路上我一直望着窗外。很快我們就經過我即將要度過兩年的校園,我剛想開口問她。
  「喇,你讀C.University是吧?這就是你的校園了。好好看看。」她搶先對我說。
  我眼神裡面充滿期望,看着那些現代感十足的建築,我恨不得現在就開學。看着那棟最雄偉的建築,心想着自己就在那裡面坐着上課的情景。後來知道了,那棟樓是BHP在C.University的研究中心。
  很快,車子上了去city的Free way。Eliane告訴我,旁邊看到的湖泊就是P市着名的Swan River。我放眼眺望,看到寬廣的湖面,蔚藍的湖水,一直延伸到我視線夠不着的地方。真美啊,我感嘆到。
  美麗的湖景一晃而過,很快,我們就到了市中心。Elaine找了個地方停下車,我之前已經告訴Elaine我想買什麼,於是她就帶着我直奔P市華人都知道的「越興盛」。我在裡面逛了大概10分鐘左右,就把各種做飯的東西買好了。接下來,Eliane又帶我去買鮮肉,買麵包…花了差不多兩小時,把所有做飯的東西買下來了,我舒了口氣,心想這樣至少不至於餓死了。Elaine問我還要買什麼,我看了一下清單,還有檯燈和電話卡。於是我們又跑去Myer買了檯燈,隨便找到一個Optus的門店買了一張prepaid的電話卡。一看時間,都3點多了。我還是感到蠻興奮的,因為馬上晚上我就可以自己做飯吃了。想到這裡,我肚子不爭氣的咕嚕咕嚕叫了,給Elaine聽到,她好心的問到:「你今天吃飯了嗎?」
  「哦,那個…早上隨便吃了點;不過沒事,馬上回去就可以做飯了,這不買了肉了嗎。」我慌張的回答到。其實我是不想在外面吃飯,因為知道一頓飯下來,很貴。至少對當時我的來說還是很貴。窮學生在澳洲買東西什麼都要先乘以6.6去考慮考慮。
  現在回想起來,那個時刻應該是很餓的了,都一天沒有吃東西了。
  Elaine提出送我回去,因為她5點半還約了人去教堂。我想這個聽起來好像很有意思的,雖然我不信基督,但一路上也亂七八糟問題問了一大堆。很快就到了我住的地方。我想請Elaine進去坐會,但她趕時間,所以我也沒多留,而且我房間現在還什麼都沒收拾,亂着呢。於是就道別加謝謝,她開車離開,我進自己房間收拾去了。
  五。
  回到房間第一件事就是把手機弄好,給家人發了個信息,和他們聊了一會。接着就慢慢開始收拾行李,整理房間。不一會兒,就有人來敲我房門,我開門看到一個女生,手裡拿着一份文檔站在我面前。我心想,這個估計就是馬婷婷了。她人挺瘦的,臉尖尖的,一對丹鳳眼
,面無表情的對我說:
  「你是任曉霆啊,這一份是你的租房合同,今天要交四個禮拜的房租,和四個禮拜的房屋Bond金,所以總共是一千澳幣。」她語速很快,一口氣就說完了。然後半倚在門上,用冷冷的眼神直直的看着我。
  我接過來她給我的合同,看了一眼,原來就是在網上抄的一份英文版租房程序,我看都沒看。就簽了字,遞給了她。也是因為當時我太大意,才會在那被拖住那麼久。
  馬接過合同說到「你要清楚你從今天入住開始,是一直要住到明年2月份的。如果你提前想搬走,得找一個人進來住,但你的Bond金我們不會退給你的。」她說完開始數我給她的一千澳幣,數了三遍。又冷冷的說:
  「昨晚的接機費你要給我們150澳幣。」
  什麼!?我心裡感覺到一沉,同時也覺得有點火大,TMD之前不是說好是50澳幣的嗎?怎麼現在翻成了3倍的錢?我努力使自己瞬間平靜下來,問她說:
  「我們之前不是在網上說好的接機費50澳幣嗎?怎麼是150呢?我電腦上還有聊天記錄呢。我可以找出來給你看的。」
  「哦 那是我當時打字漏了一個1,就是150澳幣。你知道C.University來接你要收多少嗎?200澳幣呢!」她輕蔑的一笑然後用有點挑釁的眼神看着我。彷彿覺得收150澳幣是便宜我了,我倒變成不識相的人。
  「這…」我心裡其實已經知道怎麼回事了,她就是看我新來的,誰也不認識,想故意敲詐我一筆唄。雖然很氣憤,但我當時又有什麼辦法呢?難不成立馬就搬出去嗎?可是我能找誰呢?我又能去哪呢?我沒什麼時間多想,就當人生地不熟,交的買路錢得了。我頓了頓,說到:
  「你看這,大家都是中國人,能不能大家都退一步,我給你100澳幣,行嗎?」
  「嗯…看你也新來,那就100算了。」馬婷婷嘴角往上翹了翹,一副得意的樣子。
  我只好又拿出100澳幣給她。她把錢放進口袋,走了出去。
  等我把房門關上,一拳重重地敲在地毯上。現在才7月,想到要和這樣的人在一個屋檐下繼續住7個月,我心裡就覺得噁心。最讓我覺得難受的是,我是被自己的中國同胞硬生生的敲詐了。如果說是被當地人這樣對待了,我只能自認倒霉,但這是我的同胞啊。後來在國外時間久了,我開始看淡,開始明白到了國外之後心理扭曲的人實在不少。
  我又繼續整理房間,但肚子又咕嚕咕嚕了。就想乾脆去做飯好了,都一天沒吃東西了。我拿出買回來的東西,打開門走向廚房。穿過飯廳,看到一黃頭髮的哥們正在吃面,他聽到後面有聲音,也回過頭來。我介紹了我自己,他連忙站起來,面帶笑容的對我說:「我叫楊陽,叫我Leo吧。我住走廊盡頭
那間房。」
  寒暄了兩句,我就進廚房開始準備自己在澳洲的第一頓飯。因為來之前我就會做飯,所以很快,兩個菜就做好了:馬鈴薯絲炒肉末,黃瓜片炒雞蛋。接下來就是狼吞虎咽,一口氣吃了3碗飯,不到二十分鐘,兩個菜全部吃完了。洗完碗,回到自己房間,打開窗戶,發現外面已經開始下雨。感覺有點凄涼,兩個小時前發生的「接機費用」事件仍然讓我覺得心裡很不舒服。
六。
  猶豫着要不要給家裡打個電話傾述一下,最後還是決定不和他們說。因為聽了之後,他們在國內一定會更加牽掛,更加擔心。尤其是媽媽,本來就經常失眠晚上睡不好了,我沒有必要去再加重他們心理上的負擔了。我已經是一個成年人了,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必須學會自己去承擔;不管來自哪裡的壓力,都要學會自己去吸收,我對自己說。
  後天周一就Orientation Week了,不知道學校
在哪,於是我上網找了起來。很快就在G.Map上面找到了從我住的地方走去學校的路線,走上15分鐘就到。如果說當時唯一值得我考慮繼續在那個地方住下去的原因,可能也就是離學校比較近。
  「接下來我要好好努力把
專業學好,提高英語水平,爭取畢業的時候能有個好成績。」
  我在C. University讀的是會計學的碩士, Master of Accounting。我高中就是讀理科的,數學一直很好,心想會計學應該也逃不出數學的範疇,學起來不會枯燥,再加上會計又是移民專業,當時出國的時候,很自然的就選了它。而我大學本科學的物流管理,是一門專業理論知識偏多的課程,當時我讀的是索然無味。07年大學畢業之後去了北京一家海運公司,負責海外船舶市場的信息動態,然後報告給我的上司,作為市場分析的一個基礎。當時看來,這是一份不錯的工作,而且由於一些關係,我的薪酬也不低,可也是這樣的一份工作,讓我因為距離而失去了我的女朋友;也是這樣一份工作,讓我看到了物流這個行業個人事業發展的瓶頸。於是我在07年底的時候決定了出國,考了雅思。也許因為本來我的英語基礎就不錯,大學英語四級是85分通過的,六級是86分,所以我在複習了2個月後,就考到了總分6.5以上,四科平均不低於6的成績,聽力和閱讀都在7分以上。之後的簽證申請也是很順利。選擇P市,是因為當時沒聽過它,心想應該要比東部的中國人要少,應該會是一個更適合非英語母語國家的人提高自己英語水平的地方。寫到這裡,我已經對自己的一些基本情況做了一個大概的介紹。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猜到我寫的是哪個城市,是哪所大學,甚至住的地方。接下來我要繼續寫下去的,將是我在這裡的兩年學生生活。和你們大多數人一樣,這兩年的生活是難忘的,有苦有甜,有傷心有快樂。而後來,當我從韓寧他們這般出去之後,我更是刻意選擇純英語語言環境的地方居住,對我的英語水平的提高很大;而這對後來我畢業後順利拿到PR也是至關重要的。
第二章: Tomorrow Will Be Better
  (二) 一。
  周一一早,我就出門去學校了。根據之前整理出來的路線,我很快就找到了學校所在。學校給我的感覺與國內很不同。首先,沒有所謂的校門。這個讓我一開始很沒有安全感,學校的開放的,任誰都可以進來學校裡面參觀。第二,學校給學生自己選擇課業的權力。學什麼專業,一個學期讀幾科,什麼時間去上課,你都可以自己安排。這樣的情況,讓我這個初來咋到的中國留學生瞬間變得有點反應遲鈍,本來英語就不是母語,又要熟悉澳洲口音的英語。
  好在學校給新生安排了兩周的時間來熟悉校園和選課。這兩周的Orientation Weeks,我完成了學校註冊,選好了課,去銀行開戶,還去參加了一次學校裡面的C.Christian.Church組織的戶外BBQ的活動。有很多新來的留學生參加,有幾個和我一樣,也是中國來的,我和他們聊了幾句專業之後,反而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看到一旁有一個澳洲白人在沖我們喊,吆喝我們和他們一起去玩木球或者踢足球,我一下來了動力,爬起來很快就和國際留學生以及當地澳洲人玩到了一起。
  下午2點的時候,應該是Church裡面的澳洲朋友來叫我們去吃烤好的食物了。我早已經餓了,由於沒吃早飯來的,我第一個隨着一個叫Cam的Aussie過去。邊吃邊聊着,Cam告訴我學校就在湖的另外一邊,現在隔着這座山,你所以看不到罷了。我當時一點方向感都沒有,哪裡知道什麼這邊那邊的,只好說; I have been here for only a week, and have little sense of directions or locations. 聽我說完,Cam笑了起來,安慰我說沒事的沒事的,等你再過兩個月,你就會熟悉了;如果喜歡騎單車,可能一個月你就會熟悉的了。Cam說我的英語還不錯,說的比其他中國留學生要更加地道一點,聽到他這麼表揚我,我很開心。後來還是Cam送我回的家,一路上一直和Cam聊的很開心。
  在第二周里,學校給新學生安排的都是一些怎樣快速融入學校生活,或者關於學院以及學院專業介紹的互動活動。在幾次的活動中,我認識了和我同一專業的Christian, 讀國貿專業的Mubita以及讀電子商務的Damien. 他們都來自不同的國家,Chris來自智利但同時也有英國國籍,Mubita是贊比亞
的,而Damien是法國人。這三位後來都成了我的好朋友,在後面的兩年中,他們給了我很多幫助,也因為他們,我們彼此的留學生活變得具有更多色彩。尤其是Chris,後來還收留過我在他租住的公寓里住了半個月。
  一轉眼,Orientation Week和Preparation Week就過去了。我選的課分別在星期二,星期三和星期四。想到星期二就要上課了,我在周一的晚上特意把要上的內容預習了一遍,可看來看去都覺得頭暈想睡覺。原因是看的這門課是Australian Business Law,第一章節整個是在介紹澳洲法律的構成以及立法機制什麼的,看了我好久都找不到看書的感覺。總之看了後面的,忘記前面說什麼了。理科生的我,看來這個學期要在這一科上傷透腦筋了啊。翻了一晚上一本磚頭一樣厚的書, 我覺得索然無味,心裡卻又十分擔心這一科最後怎麼去考試。
  就這麼的耗到了晚上11點多,看書看得我頭暈腦脹的,索性去刷完牙直接睡了。P市的冬天已經讓我感受到了寒冷,晚上蓋好被子裹的嚴嚴實實,我還是得加一件厚外套在被子外面。慢慢的我進入了夢鄉,夢到自己剛下課回到住處,抬頭一看,我怎麼覺得這地方這麼像我GW大的13棟以前住的303啊,心裡雖然很懷疑自己在做夢,卻又感覺到它很真實。推門進去,看見我的大學室友竟然都在!怎麼可能啊,我的房間就一張床啊。這時候突然環境變了,我看到的完完全全是GW大13棟303室的樣子,上下鋪,住6個人,走到陽台,看到的是樓下兩條縱橫的校道,以及來往穿梭不息的同學們。我回頭跑進宿舍,想問這是怎麼回事,我不是在澳洲了嗎?我的室友們說,是啊,這是澳洲啊,我們都在澳洲啊。我心裡說這可能嗎?但是又看見書桌上人手一本的Australian Business Law的書,才放下心來,而且這時候又覺得校道上來往的同學大部分都是澳洲本地人。我高興起來,心想原來我是做夢了,才有韓寧,馬婷婷這樣的人,而現實不是這樣的,我是和我親愛的大學同學們一起開始這邊的課程… …
  醒來的時候已經是9點了,10點半上課。我看了看時間,又嘆了口氣,安慰自己說沒有過不去的坎的,習慣了就會好的,忍忍過了這段時間就搬出去。我伸了個懶腰,起床刷牙洗臉,早餐吃了個muffin和一杯牛奶,拿好書本,就出門了。
(二) 二。
  早上的天氣還算不錯,澳洲的天空永遠是那麼湛藍湛藍的,陽光又充足,曬在身上感覺很暖和, 但就是風吹過來還是會有些冷,畢竟溫度才11度,是冬天了嘛。
  從住的地方走到上課的教學樓得走上20分鐘,校園很大,而且岔路很多,我繞了幾圈之後,終於找到了Build 407,Business School。進入到裡面,感覺很安靜,每個人都匆匆的走着,這個點,大家都是趕着去上課的吧,我想。也許剛剛才和我擦肩的人,即將成為我未來兩年的study mate。我走進我上課的教室,裡面已經坐滿了3/4的人。我進去的時候選擇了中間靠邊的一個座位坐下,發現大家要麼在和旁邊的同桌介紹自己,要麼自己在翻着書熟悉即將上課的內容。我也想和坐身邊的同學講講話,正左顧右盼的時候,我看到Chris穿着件厚羽絨走了進來,他剛好也看到我,於是笑呵呵的走過來我旁邊坐下。我們聊了幾句,得知他這兩天沒閒着,跑了移民局兩趟,把他的學生簽證延長了幾個月,由原本1年半讀完的課程變成了兩年讀完。他說他也想和我一樣,畢業之後方便申請PR。
  很可惜, 畢業後, 他努力了一年半, 最終還是選擇回國了。在這, 我又少了一個老朋友。
  回到上課的課堂上。畢竟是第一堂課,老師先是隨便講了一下課程的結構,主要涉及的商業法和合同法的幾個大的方面,介紹了一下澳洲的法制系統之後,就開始講比較經典的案例故事了。大家都聽得很認真,可是我有些跟不上,除主要內容聽懂個七七八八,其他的我都聽的很吃力,身邊的Chris以及其他本地同學都在笑着評論什麼的時候,我卻還是木木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現在想想那個樣子一定很搞笑,基本上中國的同學都是一個樣:木納
的乾瞪眼,表情尷尬。很想去了解別人因為什麼而開心得笑了,但又不好意思去問,只能自己琢磨上面講的故事,推測一下結果。感覺那一刻自己就像是在做刑偵分析一樣,想起來真是覺得苦13啊。
  一堂原本3個小時的Seminar,老師上了2個小時就宣布下課了。我們都坐在教室裡面沒走,大家忙着互相認識前後左右的同學。Chris很健談,尤其見到亞洲的女生,他都覺得是美女,於是我也跟着他認識了Angela(來自韓國的美女),Anton(這位朋友是中國人,來自廣州),以及Julie(Born in Malaysia, grew up locally)。
  Angela比我大了好幾歲, 不過韓國MM通常會打扮也很會保養,所以皮膚身材都很好。畢業之後,她進了一間Tax Agency,和一個新加坡男生結婚了,還學了不少中文。每次Catch-up都要和我講幾句中文, 弄到我也學會了用韓文介紹我自己了,不過就一句:我叫 任曉霆,來自中國。
  接下來的幾天,除了開始接觸另外兩門課程: Financial Accounting和Economics,我發現學校給我們學生提供了很多學習資源。首先是圖書館,這裡每一層都有Silence Zone,是一個絕對安靜的地方,非常適合專心的看書學習,以致於後面的兩年裡面,我大部分泡圖書館的時間都花在Silence Zone里了;其次是Postgraduates Study Room,這是個小組作業交流和討論的好地方。在後來的日子裡,Chris, Angela,Damien還有後來認識的中國同學,都是在這裡完成小組作業或者big assignment的。發現了這麼好的學習硬件資源,我很自然的願意往學校跑,因為內心裏面一想起住的地方,就覺得非常的冷(剛好那段日子正好是冬天)。所以我接下來兩個多月的時間裡的typical day就是白天都泡在圖書館,不上課的時候偶爾去一下Chris的apartment聊天或者寫一下assignment
,晚上回到家就直奔廚房做晚飯,並且把第二天的午飯做出來。偶爾遇上楊陽或者James他們在做晚飯,我可能就得等到晚上9點多才能吃晚飯,不過這樣的日子也不多,因為James和楊陽經常晚上11點出去打工,凌晨4點才下班回家,然後抽根煙聊會天再去睡,所以大部分時候他們一直睡到下午3點才會起床吃飯。
  這一度導致我非常想搬出去,換一個安靜的環境,因為當時我的房間離客廳很近,他們凌晨4點下班回到家之後嘻哈打鬧講話什麼的很大聲,所以我每天睡覺幾乎都得半夜被吵醒,我也曾委婉的和他們提過這樣已經打擾到我的生活了。但是他們沒有任何錶態,甚至在我和他們微笑着問他們是否可以小點聲的時候,他們直接扭頭就走開了。我自己一個人晾在那,感覺超級尷尬。
  終於有一個晚上。
  由於第二天要考Financial Accounting的第一個quiz, 我一直看書複習到晚上12點才睡覺。由於長期半夜被吵醒,我都已經睡覺的時候習慣性帶耳塞來隔絕噪音了,可是這並不能保證我不被吵醒。那天晚上凌晨4點,他們回來了,一進門就開始嬉戲笑罵,並在客廳和走廊裡面追趕,製造出很大的聲響,似乎是把椅子撞翻了吧。我無奈的嘆了口氣,早知道會是這樣子的。現在我被完全的被吵醒了,只好一邊望着天花板,一邊被聽到他們的打鬧聲。我在想,這些人怎麼打完工回來精神還這麼好?6個小時下來,他們不會覺得累嗎?好,就算他們才20歲出頭的年紀,可是天天都過這樣的生活,有意義嗎?前幾天我回家的時候聽到楊陽很緊張的和James說,他已經收到第二封termination letter了,原因是他剛結束的這個學期又是4門功課全亮紅燈。James比他好點,只掛了兩科。這樣的話,打工賺來的錢還不夠交重讀的
學費吧。只是他們樂此不疲的往返重複着一樣的生活,消耗着現在這無比珍貴的青春,自己卻一點也不覺得可惜。
  我逼着自己睡去,但怎麼都無法再入睡,心裡覺得很委屈,也很氣憤。為什麼我就空投到這樣一片土地上來了?為什麼我就找了這樣的一個地方住進來了?為什麼我的house mates都這樣子呢?… … 這樣鬱悶的心情終於抵不過黎明前後陣陣襲來的倦意,而他們折騰了大概兩個多小時後也終於安靜了,我沉沉睡去。
(二) 三。
  第二天的quiz我考的還不錯。雖然沒有滿分,但比Chris和Angela都要高很多。回到家,我開始做飯。做到一半,遇到馬婷婷走進廚房把吃完飯的碗筷放進水池。於是我告訴她我想搬走,在兩個禮拜之內我會找新的地方住,並且說了我想搬家的原因。
  她聽完,輕蔑的嘴角上揚了一下,說:「那你不要忘記了,你是簽了合同的,如果你現在搬走,可以,可是你房租照樣要付除非你找到一個來續租的人。但是,不管怎樣,bond我一分也不會退還給你。」
  「是我違約, 但這樣的環境我每天晚上都沒有辦法好好睡覺啊。我可以補償你們一個禮拜的租金,而且負責幫你們找到續租的人,但是你說bond一分錢也不退,這個也太不合情理了吧。」我壓抑着心裡的憤怒平靜的說道。
  「哼, 你不服氣可以去找學校的宿管部門。我這裡以前不是沒住過你這樣的,簽了合同,住了兩三個禮拜就想毀約走人。當時學校宿管部門就告訴我,對付你這樣的,就是:如果找不到人續租,房租你還得出;就算你找到人,bond一分我就是不會退,誰讓你出爾反爾。」馬婷婷語氣傲慢的說道。
  局面一下僵持了,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一下思維停頓了下來。馬婷婷甩下那幾句話,扭頭走出了廚房。
  吃過晚飯,回到房間,我自己腦子裡一直重複着剛才在廚房的那段對話。我想,我的確想搬出去,但是我不願意損失bond
,而他們這樣做完全是硬生生欺負人,不能這麼容易讓他們得逞。我初來咋到,舉目無親,都不知道該和誰去訴說一下。父母那邊我是只能報好不報憂的,而這邊的同學我也才剛剛認識,他們一定也有着他們自己的各種困難。那麼,能幫我的人,也只有我自己一個人了。可是現在這一刻,我能做什麼呢?
  我得冷靜下來,我對自己說。也許剛才我講話的態度也有失妥當,畢竟我一上來就告訴她我要搬走,任憑是誰,心裡都會覺得不爽的。我也的確是因為這一個多月以來經常睡不好,內心裏面累積了不少怨恨,所以剛才可能也失言了吧。我嘗試着思考約他們認真的談一次,看看他們是否可以半夜回來的時候聲響小一點。我也只能自己多忍受忍受,哎,這樣的做法目前看來是最好的了。
  第二天下午,我下課回來,剛好他們都在,於是我就主動去找他們。大家坐了下來,交流了一下意見,他們表示只要我不提前搬走,他們可以答應我晚上回來小聲一點。我當時聽到他們這樣講,心裡覺得輕鬆了一下,但還是擔心他們是只說不做。
  寫到這裡,我想起那時候,感覺很充實雖然日子有點無味:晚上回家匆忙吃完晚飯,就進房間繼續看書,做題或者預習第二天上課的內容。看書看到11點就去洗澡睡覺。他們還是會吵鬧,不過也許我也慢慢習慣了,那一段時間的一周7天裡面,我可能有4個晚上都會被他們的吵鬧聲弄醒,剩下三個晚上他們不打工的晚上,我有時候也會自覺的在3點多或者4點多醒來。白天的時候,我在圖書館看書看到睡著了是常有的事情,但小小的瞌睡之後反而精神更好。實在困的不行的時候,我就去洗手間洗個臉,或者出去走一圈再回來。
  感覺學習壓力好大,讓我絲毫不敢大意,因為我知道,一個lecture下來,講80多到100頁的內容,要複習,不容易,何況還是全英語的!我擔心自己學不好,到時候課程不會,考試考不到好的成績,那樣我會覺得很失望,白白浪費了光陰。所以我認真的看書,用心的看進腦子裡去。因為我明白雖然我無法控制結果,但我可以做到問心無愧!有時候看完書從圖書館回到住的地方,覺得好累,脖子痛,肩膀痛,頭痛,當然還得自己做飯吃 。哎,真懷念湘菜啊!懷念鐵板牛肉,懷念剁椒魚頭,懷念紅燒茄子煲
,懷念小籠包子,太多了,太多想吃了的。就讓我想想明年6月回國的情形吧。我想,這樣的發獃,也是一種很好的放鬆和自我調節。那時候我想到回去就會很開心,想起一些朋友和事情,會一個人笑半天。
  時間總是嘀嗒的走,年華總是似水的流。時間過的很快,轉眼我已經來了澳洲2個月了。昨天是中秋節,而我卻是在圖書館渡過的,雖然是在看書,但效率並不是很高。可能因為沒有睡好的緣故吧。
(二) 四。
  我知道CBS每周一中午都有一節英語課,專門為國際學生設計的,一節1個半小時的口語課。我自從得知後,就每周一都堅持去,雖然我周一沒有課,不過反正我也會去圖書館看書,去一下正好得到一個機會糾正和提高自己現有的英語口語了。第二次去的時候,又再次見到法國小伙Damien了,我和他坐一起交流起來。我很快發現,他的口語表達沒有問題,語法也不存在我們中國人經常會犯的忘記三人稱單數,時態混亂或者根本就沒有時態的概念等基本語法問題。他唯一的問題就是會在口語中夾雜很多法語發音,如果一句話里有5個單詞,It was a busy week,那麼最後那重要的兩個名詞被他講出來都是法語式的發音。很難想像我在聽他連續講話的時候有多麼難受。為了不打斷他的連續性,我只能在聽到陌生單詞的時候勉強的將它們同可能的詞彙聯繫,但很多時候我都是等他講完停頓的時候說:sorry, Damien, I think you were mentioning sth, but could you pls repeat that again? I didn't quite catch you。不過話說回來,雖然小「丹」發音不是很好,但他還是具有很強的表達能力的。
  在課上練習的時候,老師會把我們分成幾個小組,給每個組一些卡片,卡上有各種有趣的口語話題;我們可以就任何感興趣的口語話題展開交流,而老師也會走到不同小組之間傾聽並發表她的意見,和我們交流並及時糾正我們錯誤的英語語法和表達。1個小時的自由討論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剩下半小時,老師會把她收集到的錯誤的或者不恰當的英語表達收集起來,然後幫我們找到最合適的,地道的英語表達。這的的確確是一個很好的提高自己英語語法和口語的機會啊!我很慶幸自己來參加了,而且我還覺得時間不夠。每周就一堂這樣的課,我多麼希望兩天就有一次。這樣我可以用一天時間上課, 用一天時間總結提高。我的英語自然也會提高很快吧,我想。
  下課結束後,我去圖書館看Accounting,Damien去403上課。通過聊天我們發現原來我們住的地方好近,我住218號,他是222號,所以我們約好周六去家附近的Coles。
  周六早上,我走到Damien家的時候,他已經在門口等我了。雖然我們出門前有電話聯繫告知彼此已經出門,但我還是有點小小不好意思。從我和Damien住的地方,走到最近的Coles,得走15-20分鐘,去程還好,風和日麗,我和Damien有說有笑,很快走到了。可是回來就不輕鬆了,因為周一到周五我是沒有時間去超市的,所以去到Coles, 我們都買了一周的食物。~~~從超市回來,我們都是手提兩大袋東西,一路上走了25分鐘才到家,真是累的夠嗆。其實原本也可以不這麼累自己,Coles門口就有巴士坐到學校,然後再從學校坐車回到我們住的地方。但時間上就不經濟了,因為Coles門口的34路巴士周六是快半小時才有一班,而從學校回我們住處的巴士也是20分鐘才有一班。
  接下來的日子就是這麼重複着,周一周五圖書館,周六上午去Coles,中午做個飯吃了下午繼續去學校看書或者group study,周日在家整理下房間,洗衣服,打掃衛生。
  這裡的生活,簡單而枯燥。我其實還是會經常想念國內的生活,便宜的物價,什麼都方便,父母也在身邊,朋友們時常可以聯繫,出來聚聚,唱唱K,劈劈酒聊聊天什麼的。我來了這邊後,會有很懷念MildSeven或者Dunhill的時候。在國內,一包才14塊rmb,而這邊,11澳幣,折合rmb差不多70塊吧,太奢侈了。所以我來了這邊後,煙也沒有抽了,我想,並不是我戒煙了,而且因為我不能把錢花在這種事情上,那會讓我產生罪惡感的:花父母的錢來傷害自己的身體! 雖然有時候,在某個時刻會特別覺得,如果有一根煙,那會是多麼好的一件事情,但是我還是忍住了。這是我的另外一個發現,原來自己還有可以有這樣的自控能力。
  而這裡的書,不好念,以前在國內上大學的時候,平時愛怎麼玩怎麼玩,只要隨便花點心思,然後在期末考試前一個月努力一把,pass根本不成問題,拿Distinction都有可能(75%-80%)。 可是在這,每門課程都會讓你整個學期很充實,因為它不僅僅只有一個期末考試,也不是還有attendance call;最重要的,它給你安排了大大小小3到4個assignment,也許還有期中考試,或者每個月一個quiz。總之就是讓你不能消停,得緊跟着學習的節奏走。
  現在我的頭還暈暈的,剛完成Aus. Business Law的一個tutorial question,是這一章最難的一個,我從中午12點開始的,做了整整4個小時。感覺腰酸背痛……缺乏鍛煉啊~~~~~~哎,就算做完了這個,那還有一個在等着我。不說這個無聊的科目,我覺得它最悶,本來法律的東西就是悶,條條框框,而且還要是英文的,看得我頭大。但我又很欲哭無淚,難道我可以不看嗎?我還是得看,還得看上幾次,哎,辛苦!
(二) 五。
  2008年9月。
  周四是Christian的國慶日,但因為周四要上課,所以我們約好周五去他家看他做智利的很有名的一種點心,叫做Empanadas。翻譯成中文是牛肉酥皮餃子,可能源於西班牙?智利以前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周五下午從圖書館看完書,我,Christian還有Damien先去了超市,陪Chris買了原材料: 有牛肉,洋蔥, 菠菜, 雞蛋(雞蛋用來混合麵粉然後放入烤箱做酥皮)和麵粉, 牛油,牛奶以及其他一大堆東西,之後就去他家一邊看電視,一邊吃薯片看他做。不過我是第二天才品嘗到他的傑作的,因為整個製作過程很複雜,很耗時間。據Chris說,他做了一個晚上,一直到凌晨3點,才完成。真是難為他了,不過做的empanadas很好吃啊,和廣州那些知名的糕點師傅做出來的點心絕對有的一比!
  話說回來,我真的很佩服Christian的毅力,居然可以為了做這樣一個東西從晚上7點多做到第二天凌晨3點,要是我知道這個東西這麼難做,我是絕對不會去做的!也許這就是南美洲的人和中國人的區別吧。拉丁美洲的人總是一副樂天派
的樣子,一副「反正天不會塌下來」的表情,想做什麼事情,不管有多麼艱難,辛苦,都要一直做下去。這就是我認識的Christian,一個實際年齡31歲的男人,是一個好人!
  Christian和我在校園裡走着的時候,總是對身邊路過的女生側目,有時候我會說,你怎麼老是看別人,好像一個動物一樣,哈哈哈。他卻毫不在乎的說,you boring Asians, I am different from yours, I am hot-blooded, I am Latino~~~~我受不了他的「Boring Asians」的稱呼,便喚他做「pure animal」。哦,更有趣的是,Christian每次見到Angela或者說再見的時候,總要來一個側臉kiss,這是拉丁美洲人的一個習慣。可是Angela是韓國人,所以每次Angela都很尷尬,甚至拒絕Christian的要求。這個場景很搞笑,Christian張開懷抱走向Angela,但後者卻做出一副驚恐狀,雙手做出拒絕的姿勢,但無奈於Christian的堅持,最後還是讓Christian在側臉親了一個。好像被強吻了一樣,我這時候總是在一旁樂,因為那兩個人的姿勢真是很滑稽。
  如果生活能多一點這樣的樂趣就好了,哎,就快到Australian Business Law的大作業的due date了,我痛苦的掙扎在和assignment的鬥爭中。過去的一個月,總共做了2篇essay,2個quiz。苦於不是以英語為母語,我總是要花很多時間去思考,去琢磨,然而結果卻不是那麼的理想;過去的一個月,晚上的睡眠質量時好時壞,但總算有睡着的時候,有時候也保證了8個小時的睡眠。但最近我的失眠好像更加厲害了,從上周開始,幾乎每晚只能入睡4~5個小時,而昨天晚上我整晚都沒有睡着。我真的很累,真的想放棄這一切,背上背包回國算了;而這樣的失眠一直持續了三個多月,雖然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後來我覺得,應該是和居住環境有關係吧。人以類聚,物以群分。
  來了3個多月的某一天,馬婷婷韓寧和楊陽還有楊陽的女朋友爭吵了起來。
  那天我剛從學校下課回來,一進門,就見他們四人坐在沙發上抽煙。整個屋子煙霧繚繞的,像是關起門來開會的那種,而氣氛也沒有了往常嬉戲笑罵時的輕鬆。這讓我感覺,如果不是他們中誰又接到termination letter,那麼就是他們因為錢的事情產生矛盾了。我和他們打了招呼,除了馬婷婷,其他人都禮節性的應了一聲。我經過的時候,馬婷婷還是用那種傲慢的語氣的對楊陽說:「我已經說了,如果你們決定了,那麼也別怪我不講情面…」而聽完這句,坐在馬對面的 楊陽沒有回話,但楊陽女朋友立即起身,離開客廳朝他們住的房間走去了。
  我回到房間,聽到楊陽
的腳步聲,他也緊跟着他女朋友回了房間。而這時,馬和韓住的主人房也傳來重重的摔門聲。看來他們的談話不歡而散了。我心裡沒有幸災樂禍,反而擔心這樣的爭吵會不會持續,因為我就快期末考試了。
  吃完晚飯,我回到房間看Economics。這是一門很奇怪的學科,當你用它的理論來解釋現實經濟生活當中的問題的時候,似乎感覺很好,分析的也很貼切;可實際上這一點作用都沒有,因為所有的分析和理解,都是事後諸葛亮
!說的不好聽一點,經濟學分析,都是茶餘飯後的談資而已。不過埋怨歸埋怨,書還是要看的,為了讓自己更好的掌握那些曲線啊什麼的,我從第一章開始,根據自己腦子裡面的知識累積,一章一章的把各種曲線在本上畫出來,然後再回到書本對照,看看哪裡錯了,哪裡漏了。這叫做記憶複習,我每次考前都這樣做,每次考出來的結果都還不錯,如果是邏輯性很強的計算類,我更是得心應手,HD是穩穩噹噹的。因為複習的目的就是尋找你知識的盲點,覆蓋重要的考點;鞏固你已經掌握的,加深印象你已經理解的。
  今晚出奇的安靜,自從楊陽和馬婷婷他們各自回房間之後,就再也沒有出來過。我很感謝這樣的安靜給我製造的一個好的學習環境,並希望他們能一直這樣安靜下去。但其實,後來楊陽搬出去之後,我才知道,原來他們回到房間也沒有真正的「安靜」,而只是改變了一種對話的方式 ———網上對罵。
(二) 六。
  爭吵的源頭是馬婷婷不喜歡楊陽的女朋友,因此楊陽和他女朋友打算搬出去住,但是馬婷婷以不遵守合同為理由不同意退還押金,所以才有他們的爭吵,最後還升級為網絡罵戰。
  楊陽的動作很快,就在第二天一早,他們就把整個房間的東西搬走了,而馬婷婷一分錢押金也沒有退給他們。楊陽他們心裡怎麼想的,我不得而知,但我第二天見到韓寧
的時候,他臉上照樣是剛睡醒時的一臉茫然,絲毫看不出有因為楊陽,這個曾經一起打工,一起喝酒的好朋友的搬走而也許應該有的一點不開心,或者叫做難過。
  房子里一下子冷清多了。畢竟,少了兩個人。我的期末複習還在繼續。Economics已經看過3遍了,翻來覆去也就那樣了。Accounting (Financial)我是胸有成竹。因為之前四次Quiz,我都是高分通過,而且整個學期我都是緊緊抓住學習節奏,沒掉過一點鏈子,所以我很自信;而Australian Business Law則是相對來說我不太放心的一門課程,因為之前兩個大Assignment
我都只是60多分,不過最後期末考試的方式很特別,就是四道主觀大題,題目已經告訴我們,我們自己去準備答案,然後考試的時候就是去默寫答案。所以,最近我都在準備答案,期間還約了Chris和Angela討論了幾次,但每次都沒有什麼進展。後來我覺得可能每個人都有所保留,畢竟不想到時候老師看到我們幾個人的答案雷同。我就索性自己研究了,準備了3天,終於把四道大題的答案準備出來了。但這還不算完,因為還得背下來,OMG,殺了我吧。每道題大概寫了800個單詞,我總共要背3200個單詞。
  每當人專註的時候,時間總是悄悄的飛逝了。一轉眼已經是11月,離期末考試只有1周的時間了。韓寧他們找了一個新房客
住進來,我叫他阿金,一個從河北剛剛過來的年輕小伙。阿金
高高瘦瘦,才18歲,滿臉朝氣,講標準的普通話,聽起來很舒服。阿金剛來,什麼東西都沒有,剛好我做了晚飯,就叫他一塊來吃。我們聊了一會他的
專業,我才知道他過來得先讀3個月的語言才開始讀大學一年級。聊到未來幾年的打算,阿金充滿憧憬,我說這裡很悶的,不過你要是願意,也可以活的很充實。很快吃完,其他閒話沒再多說,因為我要繼續看書複習了。
  幾乎是一轉眼,在鬆鬆緊緊的複習中,考試就過去了。感覺考的都還不錯,尤其是Accounting(Financial),感覺至少可以85分以上吧。想想自己的付出能有這樣的一個結果,雖然還未出成績,但那種來自內心的自信,給我一種踏實的感覺。要知道為了有這樣一種自信,為了考場上那一兩個小時的揮灑自如,平日里你得付出多少努力。也許還有很多時候有很多時間消耗了卻還是一頭霧水;也許思考琢磨了一個晚上,卻還是想不明白要怎樣才能將那個準則運用到實踐中;也許看上去簡單的一句話,10個單詞,你卻得用好幾天的時間泡在圖書館,去探索它的意義的延展。這個過程很枯燥無味,不管是哪一次,為了什麼目標,都一樣的枯燥,逼的人想發瘋,但最後,這些所做的功課,都會匯於一點。如果你奮鬥過,你會明白。
  前天是國內一個很好的朋友的生日,晚上我打電話給他,聊到現在的生活,他很是羨慕的說:「兄弟,你現在多好啊,還有書可以讀。我都不知道多希望有書讀啊!!!」 當時我在北京工作的時候,我也這麼想的。只是,不親身體驗過,是不會知道一些具體的細節的。看上去美好的東西,就像留學生活,展現出來的那光鮮的一面,都只是它願意展現的東西;它那深層的內在,那些為了擁有光鮮而作的犧牲,為了光鮮而滴下汗水的無數瞬間,隨着時間的流逝,則慢慢的被遺忘了。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