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40篇帖子。
(轉載知乎)情商高的人都怎樣發脾氣?
1樓 JosephHeinrich 2024-3-26 22:53
生而為人,都有不開心生氣的時候,你見過的情商高的人都是怎樣處理自己的怒氣呢?
2樓 JosephHeinrich 2024-3-26 22:54
我老婆曾經給我上過一課,她管這個叫,非暴力溝通。
比如,你看見你兒子把遙控器摔在地上。
暴力溝通:你幹什麼?摔壞了你再也別想看電視了。
你並沒有說明任何問題,兒子也沒有理解事情錯在哪,你主要是宣洩了自己的憤怒情緒。
非暴力溝通:
1.告訴他你看到了什麼:兒子你剛才把遙控器扔到地上了。
2.告訴他為什麼不對,或者說有什麼後果:你這樣做會把遙控器摔壞,就不能看電視了。
3.告訴他你希望他怎麼做:我們要學會愛惜東西,不能把遙控器摔到地上。
我試過幾次,是有點效果的。
不過我總結我這幾年的發脾氣經驗,我的辦法就是,合理的宣洩。
我是個脾氣非常暴躁的人,我上大學的時候在宿舍拿椅子砸過電腦。
我現在脾氣越來越小,但其實我覺得我內心的那種容易發怒的情緒是沒法改變的,我經常會很生氣。
然後我就忍著,找一個沒人的地方,用不影響別人的方式發泄一下情緒.
知乎小透明第一次這麼多贊,感謝大家。經評論區提醒以及和夫人請教,原來非暴力溝通是一本書,大家有需要的可以去買來看一下。


作者:劉一斯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14797/answer/74170800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3樓 JosephHeinrich 2024-3-26 22:55
作者:曾小so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14797/answer/66328325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跟男朋友交往了2個月後,他第一次惹我發了脾氣。(現在想起來,他應該是想試一試我發脾氣什麼樣。 )
我發了下火,說了幾句。
他正準備解釋,突然收到了我發的一條微信:
「現在不要跟我說話,也不要跟我接觸。 等一會兒好了會告訴你」
他第一次收到這種信息,一時三刻竟然不知道如何是好。不知道我是真的想讓他離遠一點,還是口是心非
地需要他上前安慰。 
最後,他決定在原地盯著我,看我什麼反應。 
10分鐘後,他又收到了我的第二條微信:
「現在好一點了,過來討論一下,可以嗎?」


男朋友覺得這樣的操作非常新奇。發脾氣還能這樣發,
我跟他解釋,因為人生氣的時候用的是「蜥蜴腦
」。
在這種情況下說出的話,做出的行為常常不受控制。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有那種發脾氣之後,清醒過來根本想不起來自己說了什麼話,或者說非常後悔的感覺。 
有時候,你放了狠話,摔了東西,別說解決問題了,卻連吵架原因都忘了。


所以,為了讓大家不要被氣得肝疼
有幾點自己生活的小經驗想分享給大家。


1) 產生憤怒的情緒是一種100%正常的行為。偶爾發發脾氣也不是什麼十惡不赦的大罪。 
2) 當我們產生憤怒情緒時,最好不要馬上和別人進行辯論和爭吵。因為這時候你的思維很混亂,基本上考亂吼來解決,對解決問題毫無幫助。 這個時候,最好一個人站起來走一走,或者去喝一口水。
3) 產生憤怒情緒之後,可能會進一步產生失望、遺憾、挫敗感
這類的情緒,這也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因為生氣,而去否定對方和自己個人,那確實不可取的。老話講:「對事不對人。」
4)在做了足夠的心理建設後,開始嘗試解決問題。問自己:我這麼生氣能夠解決問題嗎?他確定知道我在生什麼氣嗎?我自己到底是為什麼生氣呢?有沒有什麼其他的原因影響我們兩個剛剛的表現呢?是不是上班太累了,或者受了什麼委屈呢?
5) 一般進行上述思考後,兩個人可以坐下來好好談談了。講一講自己為什麼會發脾氣,說明一下下次應該注意些什麼?
好了,最後推薦兩本書

小朋友的繪本也可以看看 超治癒
《控制憤怒

廣告心理學大師埃利斯 理性情緒+控制焦慮+控制憤怒京東¥80.10去購買​


廣告情緒管理10冊 兒童書籍 輸了沒關係繪本京東¥128.00去購買​


<img src="https://picx.zhimg.com/50/v2-3b2412e16ad66f20d9d206f345caee22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579" data-size="normal" data-caption="" data-original-token="v2-979223f1f0e96ffebc34514cfc804c0e"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a.zhimg.com/50/v2-067b6078e5c08a6d99a664a485b845f8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希望大家都能更加平和地生活。


這個答案是當時看到題目,想到和男朋友互動的小事,就隨手寫的。
沒有想到有這麼多朋友喜歡,很是惶恐。 
從大家的評論也能看出,對自己的親近的人發脾氣真的是一件傷人傷己的事情。 
還有人問我說,我為什麼可以不生氣,是不是少了根筋?
我在答案裡面也寫了,你會感到憤怒,生氣,想要發泄,這些是100%正常的。但是我們可以選擇是好好消化,還是胡亂置氣。 
說句實話,我個人確實是脾氣比較好的那一種, 我的家人、朋友、愛人都這麼評價過我。但是這種人也很可怕,雖然不會作,不會亂髮脾氣,但是一旦越過我底線,那簡直是雷霆之怒
。不過,可能是成熟了,感覺很多事情都能接受了。 
當然,還有一個小建議:有時候他惹我生氣的時候,我就會想,如果是我媽媽/我好朋友做了這件事,我會生氣嗎?是不是因為他是我男朋友,我就生氣了呢?那就是對人不對事了,這樣是不好的。 
雖然這麼想可能只要幾秒鐘的時間,但是一下就覺得冷靜下來了。 
歸根到底,有一位評論區的朋友說的很好,這都是愛的藝術
。因為愛,所以我不會有那種:我不發脾氣就是委屈的感覺;也是因為愛,我覺得兩個人可以分享彼此的煩惱與困惑。 
祝各位好~
4樓 JosephHeinrich 2024-3-26 22:55
作者:穆晨王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14797/answer/63258130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
上周帶小妞去參加婚宴。
婚宴上有很多小氣球,小孩子們人手一個。
我們去的晚,當時氣球幾乎沒有了。
後來為娘的給小妞在角落裡找了一個氣球,小妞就高興地帶著氣球到處玩。
和她一起玩的還有一個小弟弟,比小妞小兩歲,是爺爺奶奶帶著來的,他還有一個親姐姐。
小弟弟兩歲,他娘是日常不管他的,仗著小兩口的父母都健在能帶娃,這小兩口真是活得非常瀟洒,所以小弟弟非常想親近我,可能覺得我像他媽媽。
當然我也的確和他媽媽很小就認識了,相像也是有可能的。
臨要走了,小男孩的氣球被他姐姐搶走了。
小弟弟轉過來就把我家妞的氣球搶走了。
我看我家妞瞬間就委屈了。
我看她要哭,就蹲下來丟了個玩具給她,趁著還沒有哭起來,迅速帶離現場。
出來以後,小妞不哭了,趴在我身上,很久以後,憂愁地說:「媽媽,我想了很久,我好生氣哦!」
我那一分鐘,真的是被震驚了,我跟小妞說:「寶貝,你真的太優秀了,你能知道自己是在生氣,非常棒!」
孩子繼續說:「我就是很生氣,他為什麼要搶我的氣球!」
我說:「你能用語言把自己的生氣表達出來,真的非常了不起啊寶貝!」
孩子說:「他有一個氣球了,還來搶我的氣球,這樣是不對的!」
我又問她:「你是不是覺得這樣讓你非常委屈,你感覺不公平。」
孩子說:「沒錯!非常不公平!我要那個氣球!我就要那個氣球!」
我說:「現在我們都分開了,氣球也要不到了,你說怎麼辦呢?」
孩子想了想說:「我不管,我就要那個氣球!」
我又說:「我幫你分析一下吧,小弟弟的氣球被他姐姐拿走了,他覺得和你很親,所以他就轉頭來拿你的氣球了,他信任你,所以他想也沒想就來拿走了你的氣球,這樣你能理解嗎?」
小妞撅撅嘴說:「不可以,他有氣球了,還拿我的,就是不公平!」
我當時習慣性哄孩子:「那我們回去打一堆氣球玩好不好?」
孩子說:「可以!我要打一百個!」
過了一會兒,孩子又繞圈圈回去了,還是糾纏在那個氣球被帶走了,她很不開心什麼的。
我又和她重複了一遍上面的對話,以及又一次,又一次再重複了兩遍。
認真說,當時我並沒有更好的辦法安撫她。
我不想告訴她她執著的一個小氣球不值得。
我也不想告訴她那個小弟弟比她小兩歲,她應該讓著他。
我非常希望孩子能抓住這個憤怒的小火苗,她應該理解生氣的情緒,理解並成功利用之,是我非常想看到的。
最後,我引導她去思考,往事不可追也,再發生一次同樣的情況該怎麼處理?
她當時說了一些尋常方案,或者說是我告訴她的方案,就是要回來什麼的。
到了第二天,她突然一下,大概靈光乍現,對我說:「媽媽,我想到了!如果再有小弟弟搶我的氣球,我就在他搶的時候把氣球弄爆了,如果是有線的氣球(會飛的氫氣球),我就把它弄飛了!」
我……?!
形容不出來什麼心情,但我知道,這種我得不到,別人也別想得到的小厲害,的確是我家妞的脾氣,這句話不是任何人放到她嘴裡的,是她自己想的。
不去管這個想法對不對,也不去管操作起來會不會很難堪,我當時還是誇獎了小妞。
我覺得她能在憤怒之餘想到一個解決方法,總比真的發生了這件事亂中出招要好。
至於正確不正確,這個情況只能說,等她眼界到了,自然會有更好的方案。
起碼眼前,這個方案不僅可行,而且能免除她被搶東西以後的生氣和後悔。
2
是人都該有憤怒。
憤怒是身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
你總能在某個地方去承受別人的憤怒。
有更多時候,這是別人對自己的遷怒。
老闆受老闆娘一頓氣,到公司來撒在員工身上,員工撒給另一半和孩子,孩子再撒給別的孩子,別的孩子又撒到自己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身上。
你總有一個機會被別人撒氣。
看清楚這個情況,你會發現,你不受情緒感染的機率簡直是小得又小。
既然身處洪流,又何必告訴自己清心寡欲,淡泊素淨。
別開玩笑了,做不到的。
情緒從一處得來,就該用一種方式撒走,留在體內憋著,當然就會生病的。
所以,我一般寫情商類的文章,都會扯到生氣、發脾氣這樣的情況。
理論上,我們要給別人好的情緒反應,但是如果自己都處理不好自己,憑什麼還要求我們笑臉迎人。
如果你想去幫助別人,自己都自身難保,怎麼去棒別人呢?
所以,不要強迫自己去逢迎,該發脾氣就發脾氣。
但是,最好的脾氣,是對事不對人,是把脾氣發還給丟給你脾氣的人。
你的脾氣只能給別人你不好惹的印象,不能告訴別人你在針對他,這個分寸就在於對事不對人。
我曾有一次在領導安排下做了一份問卷。
結果領導收到我的問卷以後,轉頭安排我的助理把我問卷給改了。
原因是認為內容太過簡單,應該把內容弄複雜一點。
然後我的助理就把公務員考試題目,很複雜了吧,抄了好一部分上去。
這件事如果我對我助理髮脾氣,其實是可以的,畢竟她沒有用腦子,一份親子相關的問卷搞什麼公務員考試題。
但我知道我的助理是因為被領導莫名批評了,很生氣才出的亂著。
我就拿著問卷甩給了我領導,問他有沒有搞清楚活動的目標,有沒有計劃好活動要達到的效果,有沒有亂明白填寫問卷的對象?
簡單追求複雜性沒有任何意義,而且我寫的題目,沒有和我做任何溝通,直接丟給別人改,這該是腦子多有毒。
後來關係也沒有壞到什麼程度,但是事情是辦成了。
如果不是個原本關係很親近的二逼領導,我可能不會非常直白的怒氣沖沖跑過去懟人家,也是這樣的情緒方式,我們才會很親近的。
現在的我不需要用發脾氣這種方式闡述自己的觀點,但是也會態度柔軟,語氣強硬表達自己。
慢慢的我才明白,很多時候,說出和別人不一樣的觀點,真的不需要發脾氣,一般情況下只需要堅持一到兩遍自己的觀點,通常就能得到自己預期的結果。
不過這樣是在發了很多脾氣,不停反思自己以後得到的。
所以我覺得發脾氣是應該的,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發應該發的脾氣,脾氣不發出來,就不知道別人的態度,自己會越想越害怕。
反思,是為了讓自己下次能更優雅的把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
3
正確的憤怒方式對關係是有極大益處的。
拿夫妻來講,只有一方發脾氣,對一個家庭都是悲哀。
詳情可以參見《都挺好
》一整家。
夫妻之間需要制衡的,兩人能正確的發脾氣發到對方的點上,這種夫妻就會溝通得比較高級。
見過太多只有一方發脾氣的家庭,結果發脾氣一方變得無法無天,隨著家庭關係崩塌的還有整個人際系統

應該這麼說,雙方互相制衡的脾氣,是對雙方的成全。
對孩子,我因為處理好了自己,所以很沒什麼機會看到她讓我很生氣的地方。
當然也有,她如果因為自己的小情緒逃課是會遭遇我自己想想都可怕的脾氣的。
我會明確告訴孩子我對這件事非常生氣,要懲戒她,然後用戒尺敲她三下。
這件事非常嚴肅地發生過一次。
如果我因為別的事在她面前生氣,我就會告訴她,寶貝,媽媽現在很生氣,我們能不能不要說話。
她也在這種溝通中學會了在非常生氣的時候,選擇告訴身邊的人,暫時不要說話,一會兒再說。
4
憤怒是非常好的保護色,正確的發脾氣能更好的成就自己。
5樓 JosephHeinrich 2024-3-26 22:55
作者:輓歌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14797/answer/66157124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01


舉個栗子↓


著名笑星黃渤的高情商和機智回答一直在業界一直被人津津樂道。


2013年,第50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上,鄭裕玲和黃渤在頒獎的熱場過程中,鄭裕玲不知何故,突然調侃
起了黃渤的衣著打扮:「今天晚上你穿的是睡衣嗎?因為我五年沒有來金馬獎了,所以我穿得特別隆重」




<img src="https://pica.zhimg.com/50/v2-fb8ad8a7b64570ec5eea243e7027babf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small" data-rawwidth="269" data-rawheight="342" data-original-token="v2-fb8ad8a7b64570ec5eea243e7027babf"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9"/>

(當時黃渤穿的是這一身,並沒有感覺不妥。)


面對刁難,黃渤用輕鬆的語氣回道:」你五年沒來,這五年我一直都在金馬獎。所以我已經把金馬當成了自己的家,回到家裡穿什麼(指睡衣),對不對?回到家裡一定要穿得舒服一點。「


頓時台下掌聲雷動,為黃渤的機智應答喝彩。


但鄭裕玲緊咬不放,繼續追問他獲得了幾次金馬獎,並表示自己得了一次,提名了三次。


不想,黃渤說自己得了「半次」,緊接著拋出緣由:在第46屆金馬獎上,黃渤和張家輝並列影帝,所以是半次。同時不動聲色地捧了一把張家輝
:「去年也有提名,今年也有提名,他是想努力地把自己失去的那一半拿回來。」


於是,台下又是掌聲與叫好響成一片。


然而緊接著第三波攻勢接踵而至,和鄭裕玲亦師亦友的蔡康永親自下場質問:「(金馬獎)是我家,不是你家。」


此話一出,郭富城,張曼玉,劉德華等明星大咖也一臉凝重,因為這明顯已經是在懟人了。


不料,黃渤先是哈哈大笑,然後說:「其實你不是一個人
在戰鬥,還有一匹馬和你一起,這麼久了,只見過人騎馬,頭一次見過馬騎人的。」


頓時,全場爆笑,劉德華更是不加掩飾地用力鼓掌。


為什麼會這麼說?因為蔡康永當晚亮相的打扮是這樣的↓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a6f8342056a36c6636e492cf6cf70f37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small" data-rawwidth="259" data-rawheight="321" data-original-token="v2-a6f8342056a36c6636e492cf6cf70f3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9"/>

(說是馬騎人沒什麼毛病)


你以為這就完了?


並不是,這裡面還有一些其它的意思 → 蔡康永的同性男友的名字叫馬啟人



是不是有些小污?黃渤這下著實夠狠的。


蔡康永
估計當下非常難受,卻無法用相同的方式回擊,只能繼續哈哈哈掩飾自己的尷尬。


正所謂泥人也有三分火氣,讓這倆三番五次刁難,可見黃渤脾氣再好也積壓了一肚子情緒。但他沒有直接發作,而是用優雅又不失惡意的語句當場就罵了回去,全句不帶一個髒字,卻讓人覺得非常爽。


情商高的人,罵人也罵的十分優雅。




02


不過,即使再優雅的方式,本質也是懟人,以直報怨
固然很爽。但我們畢竟還要考慮到因此帶來的後果,因為它畢竟沒有解決矛盾,同時會切實地影響到我們的生活。


也許你會遇到過以下這些情況:
當你因瑣事和對象吵架時;
當你苦口婆心勸誡被孩子頂嘴時;
當你因無心過失和朋友發生口角時;
當你工作不順被領導訓斥時;
當你不喜團建被同事排擠時;
當你因項目返工被客戶糾纏時;


我想無論如何你都會在上述一個場景中爆發過。


人類的本性決定了我們天生就容易被情緒所左右,一時熱血上腦,並非人力所能控制。所以,對於我們來講,因憤怒而衝動這一行為無法避免,


然而我們都清楚,有些情緒的產生往往並不由我們所願,而是一種【莫名其妙的憤怒】會從大腦發散至身體。讓我們變得暴躁、易怒、不耐煩,會產生一些自己也意料不到的情況。


這其實和人的天性有關,《思考,快與慢
》中提到,我們的身體具有兩套系統,一套用來思考,一套負責感知和應對。當人體在感知到來自外部的威脅或危險時,會激發腎上腺素
至全身,就如同汽油灌進了油箱,時刻準備著反抗或逃離當前環境。


隨著時代發展,我們本身就處在一個節奏加快,壓力增大的社會裡,當生活上的矛盾重重而至時,我們的身體就會自然而然地啟動應對威脅的機制,充滿了攻擊性。所以才會對外部環境作出強烈反應。


那假如不想引發更大的矛盾,又想達到自己的目的,應該怎麼做呢?


面對生活中矛盾和衝突,情商高的人更多的是利用話術技巧,不僅讓別人舒服,還能讓自己獲利,最終實現雙方共贏。


是的,我們無法直接改變他人,但能通過引導來促使他人改變。在不產生正面衝突的情況下,我們完全可以採用另一種更加優雅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舉兩個栗子↓


生活小場景1:
我們在工作中遇到一個問題,需要請人幫忙。


一般普通人是這樣講的:「過來幫我個忙。「 
答:「沒空。」
最終因加班過勞,卒


而情商高的人這樣講:
「他們都說你是這方面非常優秀的專家,現在我這邊有個小問題需要專家出馬解決一下。」 
答: 「不敢不敢,談不上專家,什麼問題我幫你看看。」
最終高效完成工作,開開心心下班回家。


生活小場景2:
公車上有個熊孩子非常鬧騰,家長也沒有過多管。


一般人這樣講:「管管你家孩子,這是公共場合。」
家長瞪了一眼,說;「小孩子嘛,誰沒有頑皮過?」熊孩子繼續鬧。


那情商高的人怎麼說:
「公交車車窗沒有關,現在車裡人又這麼多喝複雜,小心孩子不小心掉外面去。」
家長趕緊把熊孩子按到自己懷裡,不讓他再繼續搗亂。


有沒有一種茅塞頓開
的感覺?




03


情商高的人,懂得在溝通中懂得換位思考,具有共情能力



情商低的人,在溝通中只考慮到自己,有什麼說什麼,根本不在意別人的看法和眼光。


我相信,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會想讓自己變成一個更高情商的人,與人溝通能夠運用更多的話術技巧,面對問題能夠擁有更加豐富的處理手段。畢竟不是誰都願意天天生活在充滿怨念的環境里。


在這裡推薦幾本書給大家參考:


1.《情商:為什麼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img src="https://pica.zhimg.com/50/v2-2d590ba85fa2d2e38e473f3aa4592091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50" data-rawheight="350" data-original-token="v2-2d590ba85fa2d2e38e473f3aa459209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0"/>

這本書是丹尼爾•戈爾曼的經典著作,暢銷逾500萬冊,作者是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現為美國科學促進會研究員,曾四度獲頒美國心理協會最高榮譽獎項,並榮獲美國心理學會終生成就獎。這本書科學系統地分析情緒的來源和管理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再了解社交的藝術。


2.《說話的魅力》


<img src="https://pica.zhimg.com/50/v2-6822644cf2fb81c9e530431edb0d4e8b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17" data-rawheight="611" data-original-token="v2-6822644cf2fb81c9e530431edb0d4e8b"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7" data-original="https://picx.zhimg.com/v2-6822644cf2fb81c9e530431edb0d4e8b_r.jpg?source=1def8aca"/>

《說話的魅力
》可以算是人初入職場的入門書籍,能夠給予你說話、交流、溝通的指導,這本書算不上深奧,一個個生動的例子,經驗的總結,會讓人有帶入感。人的一生,身份在發生著變化,從學生到員工,從員工到領導,從單身到丈夫,再從丈夫到父親等等,在什麼位置說什麼話,在什麼場合說什麼話,除了說話以外又該怎樣應用自己的肢體語言?內容豐富,實用性強。


3.《人性的弱點



<img src="https://picx.zhimg.com/50/v2-f90f60ff7e51be3391a47be42608fe23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50" data-rawheight="350" data-original-token="v2-f90f60ff7e51be3391a47be42608fe2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0"/>

本書的唯一目的就是幫助你解決你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如何在你的日常生活、商務活動與社會交往中與人打交道,並有效地影響他人;如何擊敗人類的生存之敵—— 憂慮,以創造一種幸福美好的人生。 如何更好的在生活中變得快樂當你通過本書解決好這一問題之後,其他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除了學習之外,我們還需要對生活多加些觀察和細心,從他人的角度出發,多換位思考,這樣才能練就一身處事不驚又能巧妙應對的優雅本領。不論是職場還是交往,都可以完成得更加圓滿利落。


是的,我們之所以努力要變得優秀,並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


我們活在世上,不就是為了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嗎?


為了生活,加油吧!
6樓 JosephHeinrich 2024-3-26 22:56
我怎麼發脾氣,是分人的
對待市井小民,就直接硬剛,比他狠比他難纏比他兇狠。
對待愚蠢但又善良的人,我發脾氣是一定要把握得當,不可太過,以免傷了人心,但面對此類人脾氣不得不發,因為他們聽不懂你的暗示,所以自己掌握這個度,用生氣的語氣講道理,對這類人比較有用。
對待有三分聰明的人,用較為明顯的言語敲打暗示,和明顯的行為暗示,太晦澀了他們不懂,但太明顯了又傷和氣。
對中度聰明的人,就簡單了許多,他們很容易聽懂你的敲打,也很容易解讀出來你的行為語言。所以對他們可以用表面和氣寬厚的語言去表達自己的不滿,至於行為上,這一點要注意,面對此類人,行為的暗示必須戳中他們痛點(這個度自己掌握),因為聰明人都是不涉及自己利益就高高掛起的人,不讓他們感覺到實質性的受損,他們是不會感覺到你的威嚴的。
至於對待更高維的聰明人,你的怒氣要麼就直接表達出來,把邏輯道理一五一十講出來,真誠坦白一些,要麼就不要表達,永遠藏起來。這類人把你心裡小九九算的非常清楚,他們也忌諱被人敲打。


作者:匿名用戶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14797/answer/290157065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7樓 JosephHeinrich 2024-3-26 22:56
作者:ze ran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14797/answer/66325726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首先,要敢發脾氣。
自己的權益被侵犯時,被欺負時,要是脾氣都不敢發,自己不敢維護自己,就根本談不上情商。
第二,脾氣要發的及時。
有時候,惡意來的猝不及防,當時沒反應過來,事後越想越生氣。別人踩你一腳,可能是不小心,他來回的踩,還衝你笑,你還要揣度他的心理嗎?立即反擊,不要慫。等猶豫到明天,就只能自己覺得窩囊了。
這兩條是發脾氣的基本功,不會走,就沒法跑,這兩條都做不到,就別想著配合情商發揮。
很多時候,能做到這兩條,已經比隱忍猶豫的結果好得多,對身心都好。
敢發脾氣了,再看看該怎麼發。
發脾氣的好處什麼?
保持自己心理平衡,給對方施加壓力,讓他有所忌憚。他忌憚什麼?
忌憚你憤怒時不可預知的行為。
馬不可怕,瘋馬
才可怕;車不危險,酒駕才危險。危險的是不可預知性。不要過早的暴露自己的底牌,保持一點失控感,才讓對方顧忌。
表面失控,但心裡要有數,怒是給對方壓力的,不是給自己搞破壞的,底線在哪,自己要知道。這也是為什麼前兩條是基礎,平時不敢怒,忍到爆發的時候,自己也控制不了。
彬彬有禮的人沒人怕,會發脾氣人反而受禮遇。
還要知道發脾氣的壞處是什麼。
發脾氣,也暴露了自己的弱點。談笑間灰飛煙滅的事,不會發脾氣。
怒,某種意義上是承認自己的無能。如果無法對對方形成任何壓力,發脾氣就是示弱,成為對方的娛樂而已。這時,就沒必要發火。把仇記下來,以後報。
有很多人前兩條也做不到,就先練前兩條,不必考慮情商。等到發怒時,說話能不磕巴,再練後面的。
別拿懦弱當情商。
8樓 JosephHeinrich 2024-3-26 22:56
作者:簡單心理Uni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14797/answer/63204755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乍看之下,「情商高」的人似乎會選擇把怒氣及一切消極情緒都拋到一邊,但心理學家 Dan Moshavi 指出,越來越多的證據說明,真正情商高的人會選擇擁抱憤怒——只要這種情緒在當時情況下,可以幫助他們實現某個目標。


<img src="https://pica.zhimg.com/50/v2-8ff48369ce10861ef9d1a9e55f6ef5d4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60" data-rawheight="476" data-original-token="v2-8ff48369ce10861ef9d1a9e55f6ef5d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8ff48369ce10861ef9d1a9e55f6ef5d4_r.jpg?source=1def8aca"/>毫無疑問,「會哭的孩子」能夠得到更多的注意力,憤怒的表達甚至可以讓對方感受到某種真實可信感。相比那些從不發怒的夥伴,懂得憤怒的人們居然能得到更大的尊重,也更受歡迎。

如此說來,高情商者們一定意識到,如何解讀憤怒也是門藝術。這種能力被稱作「認知動機」:認知動機
高的人,會試圖尋找憤怒表達背後的意義,而認知動機低的人則會關注與憤怒本身。
可能,這也正是為什麼有些人會寧願選擇脾氣不好的老闆的原因:當你以高認知動機對待上司的憤怒時,看到的是引發憤怒的根本原因,例如自己工作上的不足,或是溝通上的失誤,進而可以得到自我的進步和提升。

正如亞里士多德
所說:「每個人都會發怒,這很簡單。但向恰當的人,在恰當的時間,以恰當的動機、恰當的方法,表達恰當程度的憤怒,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易事。」


其實,憤怒的情緒並不值得我們羞恥。
相反,其中對於個人空間、邊界、正義的知覺,恰恰是人性中自尊與道德的生動證明。

很多時候,憤怒只是我們的一種逃避方法,逃避其他更深、更脆弱的感情,例如悲傷,或羞恥。當被有意識地處理、審視的時候,憤怒可以將我們指向那些真正的問題,告訴我們,自己究竟在意什麼,甚至,究竟什麼是自己真實的模樣。

所以,事情很簡單:要麼,你觀察、了解你的憤怒;要麼,你受制於它。
電影「The Upside of Anger
」中,Terry 的女兒這樣講道:
「我現在知道,憤怒和憎惡讓你在原有軌跡上停下來。它並不需要什麼燃料,僅是把空氣和生活吞噬、浸沒……但它是真實的。它會改變你,塑造你,把你打造成不同於原本的樣子。」 是的,憤怒有這種力量。但將它駛向哪裡的方向盤,在你手上。「當你生氣時,數到四。當你非常生氣時,咒罵吧~」 ― Mark Twain


最後,再說一句:
在學習高情商的人處理憤怒情緒前,有以下三步需要我們提前準備好喲~
· 你能夠及時覺察到自己因為什麼而憤怒。
· 接納自己有憤怒:作為人類,負面情緒,憤怒是我們的一部分。
· 告訴自己「我是安全的」:有時候接納和表達憤怒,需要衝破內心對於被拋棄或者對於傷害他人等的恐懼。當你不再誇大憤怒的負面效果,你會找到屬於自己的表達方式。
願你也能和「憤怒」 和平共處。


<img src="https://pica.zhimg.com/50/v2-c8e8c63158db22ea6fe4ecb0a50bc89f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58" data-rawheight="285" data-original-token="v2-c8e8c63158db22ea6fe4ecb0a50bc89f"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8"/>最後,動動手指點個讚唄,一門學了就能用的心理諮詢實操應用課程免費贈送給你~

關注公眾號:簡單心理uni
(ID:jdxl-uni),回復「365」即可獲得《每天學點心理諮詢
》課程。

課程學習你將收穫:


掌握理解情緒,識別自我情緒、正確對待情緒甚至「雙向情感障礙
」的方法
了解人格障礙、抑鬱症、進食障礙
等常見心理疾病的識別與治療
學習團體諮詢
、藝術治療、曼陀羅彩繪心理治療等心理技術的實操和應用
懂得像諮詢師一樣建立關係、理解情緒、打開胸懷接納更美好的世界
……尋求心理幫助請直接添加簡單心理諮詢助理微信:jdxlzxzl,給你最溫暖的心理支持。
9樓 JosephHeinrich 2024-3-26 22:57
作者:知乎用戶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14797/answer/66395446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其實大眾對情商高是有很深的誤解的,往往以為討人喜歡就是高情商,情商的意思是情緒控制的能力。
控制情緒的本質是自己對事物的判斷不受情緒的干擾,而這不過是初級段位。更高級的段位是可以操控自己的情緒,收發自如。
該哭的時候離開就能淚流滿面,該生氣的時候馬上就能性命相搏,該笑的時候瞬間就就能滿面春風。
所以情商高的人怎麼發脾氣?最關鍵的在於他想實現什麼目的。
如果他需要快速解決問題,那麼他可能會突然爆發出比這個事件要強烈幾十倍的脾氣,一嗓子上去,把對方給搞懵了。
如果他想爭取旁觀者的認可,那麼他就會避免一切髒話,咬住對方邏輯的漏洞或者某個對方在意的點,反反覆復刺激對方,直到對方在憤怒的情況下說出不該說的話,或者做出不該做的事。
如果他想跟對方達成共識,那麼他會在爭辯中不斷總結對方的想法,然後暗中夾帶私貨,一點一點的把對方拉到自己的邏輯框架
下,而後做出讓步。一旦對方承認了自己設定的前提,就立刻借坡下驢,給足對方面子。
如果他想激怒對方,來測試對方或者單純娛樂,他會依據私人場合亦或是公眾場合採用不同策略,私密場合會用比對方更加惡毒的言語句句回應,公眾場合會冷嘲熱諷。
如果他對你無所求,他根本不發脾氣,唾面自乾。
如果他想要制對方於死地,他會在單獨與對方相處和公眾場合展現完全不同的兩種姿態。一旦單獨相處就處處找對方的彆扭,接近一切能力噁心對方。一旦有第三者或者到了其他人面前就會特別關照對方。在整個過程中無論對方如何試探,吵鬧,乃至掏心掏肺都不跟他說出自己的真實意圖,直到他被排擠走,也一句實話都不說。
如果他要討好你,他也可能沖你大吵大鬧,然後被你嚴密的邏輯和雄辯的口才所折服,最後低頭認錯,還表示得五體投地。
當然,情商高和閱歷豐富又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情商高是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閱歷豐富是指能看出對方到底是喜歡征服別人還是更喜歡諂媚。所以邏輯上,與人相處的狀態是這樣的


根據個人的需求制定目標
根據經驗閱歷對此人進行分析,拿出一套與之相處的方案
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按照既定策略來辦
根據反饋調整情緒,調整策略再次相處
多次調整
實現目標在這個過程中,情商僅僅是手段之一,中間如何制定合理的目標,如何分析對方,如何運用語言高效溝通,分別需要強大的邏輯分析
能力,社會經驗,和語言能力。沒有這些能力,只有一個所謂的情商,並不足以「左右逢源」。
最後,別覺得別人讓自己不舒服就是他情商低,有時候他不過是耍猴玩兒罷了。
10樓 JosephHeinrich 2024-3-26 22:57
作者:西城涼築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14797/answer/66256328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有一期的《奇葩說》中,蔡康永發火了!
那一期的辯題是:如果一項新技術,可以讓全人類大腦一秒創用CC
,你支持嗎?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cf35b1a9c7ff66253e1d6f91186d6c73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8" data-rawheight="343" data-original-token="v2-18ddea004e11661378946fbd7b6f7c2a"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x.zhimg.com/50/v2-0306c4710907848fb6452d598ee5f697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cf35b1a9c7ff66253e1d6f91186d6c73_r.jpg?source=1def8aca"/>

反方一個辯手說,如果發現你爺爺沒有在泡茶,奶奶沒有在做飯,而是用顯微鏡研究細胞,你會覺得整個生活都亂了套。
蔡康永聽到後的第一反應是:「我當時真的是火大」。
但是很「火大」的蔡康永
,並沒有在臉上表現出他的憤怒,他說:
「我很生氣,但我不會在臉上表現出來,因為這不是發泄個人情緒的時候。」
他依然平靜地說:
「《奇葩說》里的每一個人都是知識的既得利益者
,我們卻希望爺爺繼續泡茶、奶奶繼續做饅頭。我們為什麼會自私到,讓老人家活在不同層次。」




<img src="https://picx.zhimg.com/50/v2-f4bae594b79c73ee85e7b8d437461015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8" data-rawheight="343" data-original-token="v2-d9c026c1879b007ac51e9df6e44cfe09"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a.zhimg.com/50/v2-6431c82a03b7c2a24baaf90832bc4c9d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8" data-original="https://pica.zhimg.com/v2-f4bae594b79c73ee85e7b8d437461015_r.jpg?source=1def8aca"/>



雖然他很生氣,卻沒有亂髮脾氣,「我不是追求無情緒,而是追求恰如其分的情緒。」
同樣地,一向好脾氣的何炅老師有一次因為「發飆」上了熱搜。
因為在一檔節目的錄製現場,由於對比賽結果不滿,選手之間開始互懟,一位小鮮肉甚至一腳踢飛衣物。
何炅多次叫停無果後,撂下一句「我對你們很失望」,便離開了。
事後他解釋:
「我覺得他們在那裡吵吵鬧鬧的樣子很不體面,遇到一個問題的時候,一定要以解決問題為前提,而不是以發泄作為自己唯一的選擇。」
人在生氣時發脾氣,是一種本能反應。而如何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不與對方進行情緒對抗,只關注事實,才是高情商的表現。
馬歇爾
·盧森堡在《非暴力溝通
》中寫過:
大多數暴力的根源在於人們忽視彼此的感受與需要,而將衝突歸咎於對方。
一個人能夠在關鍵時刻控制情緒,並時刻牢記自己和他人的目的,才是解決問題的溝通高手。
不做情緒的奴隸
,做情緒的主人

曾經看過關於宋美齡的一個故事:
據說,宋美齡因為當年英、美、蘇、中是同盟國,對邱吉爾看不起中國很是不滿。
那時雖然羅斯福把中國看成四強之一,但是邱吉爾的態度卻一直不贊成,這讓宋美齡非常惱火,就一直拒絕訪英。
甚至,邱吉爾到美國訪問時提出想見同在美國的宋美齡,她也毫不猶豫且堅決地拒絕。





<img src="https://picx.zhimg.com/50/v2-078a059c29fe9168eb8ffdce5f3acf47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43" data-rawheight="451" data-original-token="v2-3c64ec87772ec75f1ac6b1e853103db1"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a.zhimg.com/50/v2-cf9e9efc9c5ca0e1f2b841fcabada896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3"/>


看到《顧維鈞
回憶錄》描述,有人提醒宋美齡見邱吉爾會給對方臉上增光,她立刻表示:「放心,我不會幫他這個忙。」
可是,1943年11月,宋美齡陪同蔣介石參加英、美、中三國首腦開羅會議
,她和邱吉爾不可避免地會面,兩人有過一段經典對話。
邱吉爾說:「委員長夫人,在你印象里,我是一個很壞的老頭子吧?」
宋美齡沒有回答「是」或「不是」,直接把皮球踢回去: 「請問首相您自己怎麼看?」
邱吉爾說:「我認為自己不是個壞人。」
她順勢回答:「那就好。」


宋美齡地這一回答,既不違反外交禮儀,也不違背自己內心,還很好地控制住了自己對邱吉爾討厭的情緒。
其實,外交和生活是一樣的,靠的不是脾氣,而是你的實力。
宋美齡是出了名的高情商的代表,有寬廣的的眼界和格局,擁有強大的自控力。
情商低的人面對這一問題,可能就不一定處理得當了,能隨時控制住自己脾氣的人才是真正的厲害。
奧里森馬登
在《一生的資本》中寫到:
「任何時候,一個人都不應該做自己情緒的奴隸,不應該使一切行動都受制於自己的情緒,而應該反過來控制情緒。
無論情況多麼糟糕,你應該努力去支配你的環境,把自己從黑暗中拯救出來。」
情商越高的人,越不容易被憤怒控制;情商越低的人,越容易被憤怒牽著鼻子走。


不與傻子論短長

同為台灣著名的文人才子,李敖卻與余光中
幾十年不合。
李敖看不慣余光中,覺得他虛偽,弄文字遊戲
。只要有機會就罵他。
因為余光中曾寫過詩哀悼蔣經國
。被李敖稱為「馬屁詩人」。
他在鳳凰衛視節目《李敖有話說》里,甚至把余光中稱為「騙子」,認為他有人格問題,文學水平也不高。
很多作家為余光中鳴不平,可是余光中先生從不回應。




<img src="https://picx.zhimg.com/50/v2-4b8357d9e91b0bd4986ebc81028e512f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small"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188" data-original-token="v2-1b74c83962be0dafce1b76c0df87c5aa"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a.zhimg.com/50/v2-28ce22d70c696a3925a0fa897fd5d7b8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



後來,余光中接受東方衛視採訪時,回答為何沒有回應李敖的謾罵,「他一直在罵我,我則保持沉默,這說明,他的生活不能沒有我,而我的生活可以沒有他。」
這一則回答讓人拍案叫絕,也顯示出了他的高情商。
與一個偏激的人對罵,即使贏了也是輸,姿態必定也不好看。饒過別人也就是饒過了自己。
高情商的人不是沒有脾氣,而是不輕易發脾氣,和別人爭吵,互罵,恰恰說明了你和他一樣。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去溝通。所謂「只與同好爭高低,不與傻瓜論短長」。
聽到過一句話: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是一種無能的表現。
當面臨別人無端指責時,有時候無聲勝有聲
,沉默也是一種有力量的反擊。
你對我罵個不停,我卻對你不屑一顧。恐怕也能讓對方氣出一身內傷了。




恰到好處地表達情緒

不輕易發脾氣,並不是要一味地壓抑自己的情緒,而是要學會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美國著名心理醫生派克曾經這樣說到:


「在這個複雜多變的世界裡,要想人生順遂,我們一定要學會生氣。
我們要學會用不同的方式,恰當地表達憤怒的情緒。有時候需要委婉,有時候需要直接,有時候需要心平氣和,有時候不妨火冒三丈,生氣一定要注意場合、時機和人物。」


有的人一輩子都沒有學會生氣,要麼是一味地只顧自己發泄,要麼一直隱忍著憋成內傷。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14a014c0825ef49ad8bcb12c52ea7f60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11" data-rawheight="469" data-original-token="v2-36c639e86261c489de516f189b52ed37"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x.zhimg.com/50/v2-07608a75b647b35d689e2badd73aa414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1" data-original="https://picx.zhimg.com/v2-14a014c0825ef49ad8bcb12c52ea7f60_r.jpg?source=1def8aca"/>



真正高情商的人時刻懂得如何正確地發脾氣,不把情緒作為觸發器

在生氣時,還能泰然自若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提出需求,解決問題,才是真正的溝通高手。
恰到好處地發脾氣,更是為人處世的高級智慧。
X西城
不過年輕人還是得有自己的脾氣,不然怎麼叫年輕人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共享創意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