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8篇帖子。
(转载换日线)“5C”之外,年轻世代的“新加坡梦”──我的英美留学观察
1樓 JosephHeinrich 2024-3-25 07:37
年轻一代似乎正在前辈凿出的路上走出了些岔路──许多学生在家庭能负担的情况下,选择自费留学或是申请无绑约条件的奖学金,海外生涯发展也渐渐成为年轻一代的选项。
2樓 JosephHeinrich 2024-3-25 07:38
李韦萱/东方美.不美2021/08/02
3樓 JosephHeinrich 2024-3-25 07:38
我在美国南方 4 年来所接触到的华人面孔,与我在剑桥短短 5 个月所接触的华人族群组成相差甚远。我在美国南方大多所接触到的亚洲人为中国与韩国留学生居多,4 年来完全没有遇过任何一位来自新加坡的留学生。然而,我在剑桥里所遇到的 10 个华人里,却有 6 个以上都是新加坡人。
在厘清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多方搜集资料、访问身旁朋友时,我发现学术地位愈高的学校(如英国牛津、剑桥、帝国理工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史丹佛大学等),愈多持新加坡政府奖学金就读的学生。而数据统计也指出,英国的海外新加坡人也比美国更多。虽然决定是否出国留学,皆为个人投资报酬与机会成本计算的结果,但同时也会因为新加坡教育体制里固有的条件,而影响与不同国家、不同大学接轨的流畅度。
4樓 JosephHeinrich 2024-3-25 07:38
举例来说,新加坡高中学生需要参加“新加坡-剑桥普通教育证书高级水平会考”(Singapore-Cambridge GCE 'A' Level),以剑桥高级证书申请进入大学。此考试成绩为许多国际顶尖学院认可的第三级教育(中学后教育)认证,包括英国牛剑,美国史丹佛与其他常春藤盟校,因此学生能使用此成绩直接申请世界许多高等教育学院。
此外,新加坡给予计划出国专攻学士学位的学生丰沛的奖学金资源,其中科学、工程和经济学科较法律、财经、医学等专业更多奖金专案。许多奖学金福利包含所有就学期间的学费与学杂费、生活费,以及来回新加坡与海外大学的机票一次。当然,奖学金得主必须与政府签约;此合约规定学生必须在完成学位后立即回到新加坡,在政府相关部门或奖学金给与者相关单位服务 6 年的时间──透露出新加坡政府对于人才外出训练与回流的经营与重视。
我不禁好奇:在新加坡这个沿袭英国的教育体制、中西合璧的教育方式下,新加坡留学生对于旅外求学、求职与生活的看法与想望。以下,我采访了在英国遇见的几位持有新加坡绑约奖学金的大学在学生与研究所毕业生,希望了解其对职涯规划的见解与思路。
5樓 JosephHeinrich 2024-3-25 07:38
来自新加坡的留学生,选择出国的理由
访问者之一刚从剑桥大学制造工程硕士毕业,即将返回新加坡服务,在新加坡食品局从事食品与农业研发创新相关工作,在合约到期后希望有机会加入国际食品相关非政府组织或是联合国工作。另外一位则是毕业于伦敦政经学院(LSE)人类学和犯罪学硕士,目前在新加坡通讯新闻部(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帮忙政府设计电子与文书文案、文宣、新闻稿、广告。最后一位则是在剑桥大学攻读电机工程与资讯科学系,毕业后将返回新加坡从事研发工程相关工作。
当我问起为何他们会选择离开新加坡念大学时,他们的回答也跟我选择出国的原因有几分相似。他们说到新加坡虽然文化多元、国际化且经济蓬勃,高等学院也在国际榜上有名,但希望透离开 281 平方米的海岛,踏出舒适圈,训练独立自主,以不同视野检视世界与家乡。
此外,特定领域(如人类学)在欧美国家的相关课程、实习机会等资源,较新加坡更为完备。而选择英国而非美国的原因,多为新加坡高中衔接大学的考试制度和申请准备内容与英国相符,不需做太大的修正与调整。
有人提到,较多新加坡人会选择到英国就读学士与硕士,而想继续攻读博士并走学术界则会转战美国。这是因为美国博士学位包含修课、教学与研究,因此对于希望走学术与教学的学生来说,能拥有较全面的训练;相较之下,英国博士较侧重于研究,教学和修课的比重较低。问起他们若有能不返国的选择,是否仍会直接返回新加坡工作,他们都坦言会想在国外闯闯几年,但最后仍想在新加坡安身立命。
6樓 JosephHeinrich 2024-3-25 07:39
新一代的“新加坡梦”正在成形
当我和新加坡朋友们谈起“新加坡梦”的概念时,有受访者讲起几个刻板印象中的传统期望,如念好大学、当律师或医师,还有努力上名校、找高薪工作等。而网络上也流传着代表新加坡梦的 ” 5C ”──现金(cash)、车(car)、信用卡(credit card)、私人公寓(condominium)和乡村俱乐部会员(country club membership)。
7樓 JosephHeinrich 2024-3-25 07:39
过去的新加坡梦,在 1960 年代新加坡刚起步时,总与美国梦有那么一点类似的精神,即靠自己努力就能摆脱贫困,在菁英领导体制下披荆斩棘、出人头地,并提供下一代更好的生活品质。
尽管新加坡梦的定义随着时代更迭,但隐约能在不同世代身上看出类似的规律:读好书、申请奖学金出国念书、学成归国服务、有稳定交往对象后一起抽 HDB 公共住宅、养育下一代并重新开始此循环⋯⋯。他们普遍对于新加坡的国家认同与种族多元感到骄傲,也希望能贡献所学。
值得一提的是,年轻一代似乎正在前辈凿出的路上走出了些岔路──许多学生在家庭能负担的情况下,选择自费留学或是申请无绑约条件的奖学金,使自己能更有弹性地在海外累积工作经验。此外,前面所访问的剑桥制造工程硕士毕业生,也提出了加入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长期旅外的想法。而我在医学院里遇见的一位新加坡籍学生同样表达他对于在美国接受职业训练、开启海外职涯的想法,可见海外生涯发展也渐渐成为年轻一代的选项。
虽然上一代传统人生轨迹的影子与观念依旧存在,但更多年轻人正设法从人生各层面跳脱传统、社会和政府所设立的制度与期望,渐渐构筑属于自己年代的“新加坡梦”。
8樓 JosephHeinrich 2024-3-25 07:39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4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