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3日11:30 CST 更新中國今年首個重大政策會議更多是在嘆息聲中,而不是歡呼聲中落下帷幕的。目前中國經濟正在放緩,房地產行業仍然低迷且消費疲軟,因此,對於這個被稱為「兩會」的最高決策層會議,各屆原本抱有很高的期望,認為政府會加大刺激力度來推動中國經濟復甦。但這些期望落空了,政府公布的經濟目標沒有給出多少有關中國經濟振興計劃的新信息。公布的有些消息或許讓觀察人士歡呼,但市場基本上期待更多舉措。 取消總理記者會 人大會議剛一開幕就宣布了一個令人驚訝的消息:全國人大閉幕後不再舉行國務院總理新聞發布會。此舉打破了幾十年的傳統。中國自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在兩會後舉行總理記者會,期間會回答有關中國的關鍵政策問題和社會問題,因此一直備受全球關注。分析師表示,取消總理記者會將使政策更加不透明。JLL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Bruce Pang說,投資者現在必須更深入研究中國的官方公告、部門新聞發布會和政策文件來尋找線索,以期更好地了解中國的政策。 設定高目標 中國將2024年經濟增長目標定為「5%左右」,與分析師的普遍預期一致。這與2023年的增長目標相同,中國公布的去年GDP增幅為5.2%。但分析師認為,隨著疫情後反彈力量的減弱和比較基數帶來的不利影響,今年要實現5%的目標將難上加難。要實現今年的增長目標,可能需要加大財政刺激措施和重振房地產行業。官員們透露出有關刺激政策的信號,但對於房地產則未給出線索。 大華銀行經濟學家Ho Woei Chen說:「考慮到中國在國內國外都面臨挑戰……關鍵問題仍然是如何促使今年的經濟增長率達到5%左右。」 財政支持 官員們將今年的財政赤字目標設定為GDP的3.0%左右,符合預期。但他們設定了一項創出歷史新高的「全政府綜合赤字(augmented deficit)」 ,出乎市場意料。這其中包括計劃發行的人民幣1萬億元的超長期特別國債和3.9萬億元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務。 「全政府綜合赤字」是經濟學家經常跟蹤的一項衡量財政赤字的最廣泛指標。 投資者將密切關注這些資金的投向。出席兩會的官員暗示,這些資金將用於技術創新和能源安全。許多分析師認為,與地方政府專項債務相關的措辭意味著,相較於負債較重的省份而言,經濟狀況較好的沿海省份可能更先獲得資金。地方政府專項債務所籌資金通常用於交通和基礎設施等項目。 分析師說,這份預算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它標誌著中國政府解決財政問題的方式發生了轉變。在地方政府債務纏身的情況下,中央政府承擔了更多責任。恒生銀行(Hang Seng Bank)首席經濟學家王丹說,這是一個根本性轉變的開始。 對房地產行業的憂慮 任何期待為房地產行業提供更大、更大膽刺激的人可能都感到失望。對於中國重振房地產市場的計劃而言,兩會期間有關該行業的表態幾乎沒有透露出什麼新的信息。中國重申了「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政策,但也暗示一些地方政府有放寬購房限制的空間。鑒於此類舉措迄今為止沒有奏效,現在的問題是這種做法是否會產生更大的效果。 野村(Nomura)的研究分析師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房地產行業的形勢能否扭轉取決於能否穩住房屋銷售。由於消費者信心不足,中央政府的潛在政策支持有限,這可能需要很長時間。 通貨緊縮 中國經濟令人擔憂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消費者信心不足和通縮。與GDP目標一樣,中國政府提出的「3%左右」的通脹目標與去年相同,也符合預期。但由於缺乏如何實現目標的細節,人們對通脹目標的可行性產生了懷疑,這一點也與GDP目標的情況類似。 「3%的目標可能不太容易實現,」馬來亞銀行(Maybank)經濟學家Erica Tay說,「但設定在這一水平有助於錨定企業和家庭的通脹預期。」 中國經濟正徘徊在大範圍通貨緊縮的邊緣——由此造成的問題可能比高通脹更嚴重。這則視頻回顧了日本「失去的十年」,由此解釋中國經濟正面臨的困境,以及這對全球經濟意味著什麼。封面圖片製作:Ryan Trefes WSJ S Chinese 中國央行行長在會議期間表示,銀行存款準備金率還有進一步下調的空間,並承諾將採取更多貨幣政策來幫助支撐物價。中國政府對消費品以舊換新和設備更新計劃的重視也引起了分析師的注意。分析師稱,這項計劃雖然細節不多,但可能有助於刺激需求,不過同時也會產生「償還效應」,即消費者在未來一段時間不需要購買新商品。中國在2009年曾利用該計劃來刺激消費。 新的增長引擎 會議期間強調的一點是發展「新質生產力」,分析師稱這是指推進電動汽車、可再生能源和先進技術產業的發展。這句話強調了中國政府重新關注更可持續的經濟增長引擎,而不是過度依賴房地產行業等傳統模式。 一些分析師說,這一戰略的一個潛在不利點是,它似乎消除了大力刺激房地產行業的可能性。 下一步動向 中國觀察人士將繼續密切留意任何支持兩會目標的政策公告。經濟數據仍將是關注的焦點,人們會從中尋找迄今為止宣布的刺激政策正在產生效果的跡象。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通脹率出人意料地大幅上升,此外還有其他一些積極跡象,如年初出口增長強勁。 下一件大事將是4月下旬由習近平主持的政治局會議,會議將討論第一季度的主要經濟數據,並就今年的經濟發展重點發出信號。高盛(Goldman Sachs)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寫道,除了4月份的會議以外,其他宏觀經濟催化因素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時間表,這可能會令投資者失望。 星展(DBS)首席經濟學家Taimur Baig在一份報告中說:「中國經濟復甦的道路還很漫長,潛在的陷阱很多;人大會議之後,前路依然危機重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