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8篇帖子。
(轉載知乎)如何看待學術界「近親繁殖」現象?
1樓 JosephHeinrich 2024-3-9 00:00
提問內容:
學術界」近親繁殖「,我認為是老師喜歡讓自己學校的學生跟著自己做科研,或者自己帶的博士成為老師之後能和自己在一個團隊。
最近教育部也出台了保研的新規定,即推免研究生時不分保內保外(這次很強硬),避免」近親繁殖「。
在我看來,這確實有很大的弊端,如思維局限,不易吸收更好的思想等等。
但是這也不是一點好處都沒的,如果學生不好的話,老師也不會選擇自己的學生的,而且質量有保障。
個人認為這種現象肯定是弊大於利的,但是關於弊端,我能想到的不是很多,希望各位能夠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介紹一些實際的弊端,感激不盡。
2樓 JosephHeinrich 2024-3-9 00:00
3樓 JosephHeinrich 2024-3-9 00:00
很多時候,是老闆強而不是學生強。一個學生在頂尖老闆手下發了若干頂級期刊,並不代表是學生的能力。一個牛老闆終會老去,一個熱門的方向終會冷去。國內很多近親繁殖的組目前看似不錯,一旦課題組的頂樑柱不在,近親繁殖的惡果就容易顯現出來。將不過三代,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我以前的導師,就是近親繁殖的產物。當年他的博導,博後導,都是何等厲害:兩彈元勛,中科院院士……然而自身的實際水平呢?
所以在美帝,讀完phd要找教職前必須到別的學校做幾輪博後,然後用幾年時間做AP,以此證明自己有獨立科研的能力,最後才能混上tenure。這也是為了防止學術近親繁殖。


作者:知乎用戶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157354/answer/15372344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4樓 JosephHeinrich 2024-3-9 00:01
作者:知乎用戶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157354/answer/15389320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中國學術界「近親繁殖」現象非常普遍,原因在於教育行政化、大學衙門化,教授官僚化。既然校長院長和教授都是副部正處和副處級別的官吏,那麼拉幫結派黨同伐異就很正常了。《吾國教育病理》的作者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鄭也夫在一個訪談中談過這個問題。本人拾人牙慧轉載一下。
中國的學術派系是「近親繁殖」
  鄭也夫:有的學校,一半以上的教師都是這個系的祖師爺的學生,它的招聘制度極不合理,從學術能力、道德品質上來說,被錄取的老師往往是一無可取,只是在拉幫結派,所以你在這兒工作,如果不跟他們拉幫結派,還唱點不同的聲音,他們就會把你開除。
  「教授治校」的基礎早就不存在了,因為它的前提是有合格的教授,現在的教授大多不夠格,它是高校長期行政化導致的結果。
  國外學術界的確存在類似現象,畢竟人性都有弱點,但從招聘的方式來說,哪個國外大學的院系,有50%都是同一個人的學生?國外大學根本不允許這種招人方式的存在。由於大家的性格、觀點的差異,形成了不同的派系,這很正常,哪個地方沒有派系呢?有人的地方就有派,但是國外的學術派系不是由高校的招聘體制所導致的。
  在中國,一個學者要是有點獨立性,有點叛骨的話,他在高校的學術小團體里就沒法生活,其它人都是學科帶頭人的學生,你能怎麼樣呢?國外則不然,國外高校有嚴格規定,在本校畢業的人,先到別處去打天下,功成名就以後,他可以申請回來當教授,不允許近親繁殖,所以不可能出現中國學術界的這種局面。
  嚴格來說,中國的學術派系不是思想派別,是准血統、師門成員的近親抱團。
5樓 JosephHeinrich 2024-3-9 00:01
作者:知乎用戶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157354/answer/15389320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中國學術界「近親繁殖」現象非常普遍,原因在於教育行政化、大學衙門化,教授官僚化。既然校長院長和教授都是副部正處和副處級別的官吏,那麼拉幫結派黨同伐異就很正常了。《吾國教育病理》的作者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鄭也夫在一個訪談中談過這個問題。本人拾人牙慧轉載一下。
中國的學術派系是「近親繁殖」
  鄭也夫:有的學校,一半以上的教師都是這個系的祖師爺的學生,它的招聘制度極不合理,從學術能力、道德品質上來說,被錄取的老師往往是一無可取,只是在拉幫結派,所以你在這兒工作,如果不跟他們拉幫結派,還唱點不同的聲音,他們就會把你開除。
  「教授治校」的基礎早就不存在了,因為它的前提是有合格的教授,現在的教授大多不夠格,它是高校長期行政化導致的結果。
  國外學術界的確存在類似現象,畢竟人性都有弱點,但從招聘的方式來說,哪個國外大學的院系,有50%都是同一個人的學生?國外大學根本不允許這種招人方式的存在。由於大家的性格、觀點的差異,形成了不同的派系,這很正常,哪個地方沒有派系呢?有人的地方就有派,但是國外的學術派系不是由高校的招聘體制所導致的。
  在中國,一個學者要是有點獨立性,有點叛骨的話,他在高校的學術小團體里就沒法生活,其它人都是學科帶頭人的學生,你能怎麼樣呢?國外則不然,國外高校有嚴格規定,在本校畢業的人,先到別處去打天下,功成名就以後,他可以申請回來當教授,不允許近親繁殖,所以不可能出現中國學術界的這種局面。
  嚴格來說,中國的學術派系不是思想派別,是准血統、師門成員的近親抱團。
6樓 JosephHeinrich 2024-3-9 00:02
近親繁殖的結果就是誕生了大量的學術混子,尤其是在基礎學科。在某基礎學科非常強的211大學讀過研,我看到的就是整個學院基本可以稱為某院士的徒子徒孫們。其中一些老師的「混」是肉眼可見的。他們的上位之路簡單的說就是抱住了院士或者院士弟子的大腿,只要他們聽話,大牛讓做什麼就做什麼,總還是能用大牛的想法、大牛的實驗室、大牛的資源發出一些很水的文章然後藉著大牛的面子留校,接著他們再用大牛的ppt給學生講課,從中挑出下一個自己,所以這樣的人有個屁的科研能力。


作者:匿名用戶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157354/answer/152672356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7樓 JosephHeinrich 2024-3-9 00:02
刨去一些黑幕,即使真的是老師所喜歡的所謂好學生,總歸是按照老師自己的知識結構,辦事標準的,老師的標準一定好嗎?未必吧。中國的高校被噴的那麼厲害,可是高校科研的骨幹教授,不都是上一輩人選中的人嗎?結果呢?
另外,知識儲備,科研思路的多樣性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 不同的人之間才能碰出火花,「近親繁殖」扼殺的 正是這種多樣性。


作者:老王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157354/answer/11903771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8樓 JosephHeinrich 2024-11-23 17:26

問:

如何看待學術界「近親繁殖」現象?學術界近親繁殖指的是大學招聘中僱傭自己的畢業生填補學術人員職位的空缺


ChatGPT答:

學術界的「近親繁殖」現象,通常指的是高校在招聘學術人員時,傾向於優先考慮自己的校友或者曾經的畢業生,或者直接從自己的學術圈內選拔。這種現象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學術界內部的網路關係和人際資源驅動的,雖然它在某些情況下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諸多值得關注的問題。

1. 可能的積極面:

信任和認同:校內僱傭自己的畢業生,學校往往對其學術能力和人品有較為深入的了解。這種基於長期接觸的信任,能夠幫助招聘單位更有效地判斷候選人的素質。
學術氛圍的延續:在某些學術領域和特定學術傳統下,保持一定的校內人才延續,可能有助於學術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學生對自己的母校有較深的歸屬感,能夠較快融入並延續學校的學術氛圍。
效率問題:對於一些學校來說,近親繁殖也可能是出於一種高效招聘的考慮,尤其是在一些研究領域比較狹窄或是學校的專業性較強的情況下,校內招募可能更能確保新進教師能夠立刻參與到相關領域的研究。

2. 負面影響和風險:

缺乏多樣性和創新:如果學術招聘過於依賴近親繁殖,就可能導致學術圈的思想單一化,缺乏多元視角的碰撞。不同背景、經驗和思想方式的學者可能會帶來更多的創新機會。如果總是選拔同一圈子的人,可能會形成閉環,限制學術進步。
公平性問題:學術招聘如果過度依賴「近親繁殖」,可能導致外部學者或那些來自其他學校、擁有不同背景的人難以進入,造成學術領域的封閉性,從而降低招聘過程的公平性。對那些有才華卻沒有機會在相同圈子中得到推薦的人來說,這種現象無疑是一種不公。
人才質量參差不齊:雖然「近親繁殖」可能基於對學術背景的信任,但也有可能導致部分學術水平不高的畢業生通過人際關係得到職位,進而影響學術質量和教學水平。
激勵機制扭曲:學術招聘過度依賴內部聯繫,可能降低學生或年輕學者的積極性,形成「內卷」現象。一些學者可能會選擇更注重與導師或校內高層的關係,而不是注重自己的學術能力和獨立性,從而導致人才的「井底之蛙」現象。

3. 如何應對這種現象?

招聘透明化與多元化:為了避免過度依賴「近親繁殖」,高校可以通過更加公開透明的招聘程序,確保候選人來自更廣泛的學術圈,並通過多元化的評價標準,確保招聘的公平性和學術質量。
加強跨學校、跨學科的交流合作:高校可以鼓勵更多的跨校合作,拓寬學術網路,增強學術多樣性,避免過度依賴內部候選人。
培養獨立思考和創新精神:學術界應更加註重培養學生的獨立研究能力和創新思維,鼓勵他們打破傳統學術圈的框架,探索不同的學術方向和問題。

綜上所述,學術界的「近親繁殖」現象,雖然有其合理性,但過度依賴這種做法可能會限制學術的創新性和多樣性,甚至影響學術公平性。因此,在學術招聘和人事管理中,應該更加註重公平、公正、多元和透明,以推動學術領域的健康發展。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4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