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2篇帖子。
問:一個人的教養如何體現?
1樓 浅风仁樱 2024-2-22 19:51
作者:9adgq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2217308/answer/155125248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學哲學
#
書目這些東西,來來回回不過就是那麼幾本,沒什麼必要反覆推薦了。
真正要準備的是接觸這些東西的心態——一種「我先看看,將來自然會懂」的心態,而不是「讀完一套東西,只要讀的這套東西足夠好、足夠多,我考試80分,我老師也很有名,我就學會了哲學」的心態。
一種「我是在涉獵哲學」,而不是「學哲學」的心態。
這差別在哪?在於抱著涉獵自覺的人,不會看完那些東西就覺得自己懂了,而「學哲學」的人,花完那些時間,不給自己戴上「多少懂一點哲學」的小紅花是無法甘心的。
而最後你會看到的——前者從這番涉獵里所得到的實際收益要遠大於抱著「學哲學」心態的人。
後者甚至常常不但沒有實際獲益,反而會在性格、社交能力、認識能力上出現相當明顯的缺陷。
哲學這個東西,猶如牛吃草

先把草嚼一嚼存在肚子里,將來要花無窮的時間慢慢反芻。你吃下去的不算,反芻
之後消化的才算。
中國人學哲學最大的害處,就是在我們這個歷史局面下被預定的統一思想的強烈需要而造成的對「經典著作」、「主流觀點」的下意識崇拜。
哲學和神學
、倫理學血肉相連,無法分割,政治學、法學、社會學
則是倫理學親生的骨肉。這些東西里涉及到的政治正確程度之深,已經同樣深入了中國哲學
教育體系的靈魂深處,內化到了不再被意識到——甚至也不會再被談論的——元問題層面了。
甚至在幾代人之後,現在連一些在給學科帶頭的「學術領袖」們也開始以「那些問題已有確定答案「的態度,開始只談論二樓以上的問題。
我並不是在批評說這個如何不對或者不好——坦白說,這是歷史分配給中國的不可選擇的命運,這不能視為什麼「陰謀詭計」或者「學術失范」。
這種現實問題造成的哲學教育的必然的偏狹,已經不可避免的融入了這個文化環境的骨髓,你的老師不能例外,你看的書的編者、譯者也不能例外,你的評審委員會和閱卷組也不能例外,你不要指望你可以例外。
說得直白點,自認為「自由」的西方學界也只不過五十步笑一百步
罷了。
哪怕你加十二萬分的小心,你一丁點都不覺得,你也不是例外。
你只知道哲學一個極窄的,被給你啟蒙的這個派別鼓吹為「正統」「主流的」的那點東西的一點摘要,這才是你讀到應屆博士畢業的真實水平。
這也是為什麼哲學存在「學派」問題。因為一個不同但是卻有同樣效應的理由,同一派內,也不會再談論這一派的元命題
,而是在第二第三第四級樹枝上修修剪剪、縫縫補補。因為即使我這一派的理論大廈
藍圖也已經高聳入雲遮天蔽日,一樓不擱置爭議,五十樓八十樓蓋到哪一年?更何況,一樓的很多問題,不蓋到八十樓你看不見。你真的直接對元命題有異議,那你去蓋隔壁那棟樓。
學哲學的最大困難,就在於這麼多派的東西,以你有限的人生里,你只能摘要式的看那麼一門兩門的目錄。
單獨一派都足夠把你這小腦袋瓜撐破了,何談這麼多奇門八卦
呢?
因此,我坦率的告訴你——年輕人自認為搞懂了哲學,只有一種可能——就是像新生的小雞那樣,把第一個自己看到的老母雞加封為真理之母——有時甚至這位真理之母連雞都不是,而是一條狗。
無論你自認為閱讀量多大、師門多高貴、自己讀得有多通,你只要是個人類,你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到三十歲只有一萬天,你必然只能止步於此,不服你就把計算器
拿來多算幾遍。
只有這一種可能性,不存在你三十歲就看懂了哲學的世界然後大徹大悟的任何可能性。
唯一的區別,只在於你承認和不承認。
而你承認或者不承認,只會決定你自己未來的命運,改變不了「你其實不懂」這個事實一分一毫。
因為決定你不懂的是人的天然限制,是超出你處理能力的信息量和你根本沒有的時間。
是數學,不是什麼「老人家的傲慢」。
哲學不是年輕人能宣稱掌握甚至了解的學問。
你只有先徹徹底底地認清這一點,毫無任何僥倖,你才有可能避開「學哲學」最大的問題——就是學著學著「自以為懂了」。
你「懂了」,你特麼的就「完了」!
那意味著你在一個連門都沒入的鬼地方安營紮寨準備頤養天年了。
幾本導論,幾本綜述,幾個老師那點耳提面命
,在「哲學」這個話題下根本微不足道。這跟讀了五百字的百度百科或者聽了高中老師讀了下課本那四百字就自認為懂了佛教、基督教或者共產主義一樣,只是五十步笑一百步的區別。
你以為讀到一億字很了不起?我坦白告訴你,一年一億字你讀個二十年,你才會知道你知道個屁。你真到那一天,第一個念頭就是二十幾歲的自己那份「肯定」真的是蠢得無法形容。
你死過沒?你死過幾次?你見人在你面前死去過沒有?你沒死過,連見都沒見過死亡,你就這麼自信那點「才華橫溢」的文字已經足夠準確了?你知道什麼是貧窮、什麼是絕望、什麼是背叛、什麼是誤解、什麼是冤屈、什麼是公平、什麼是仁慈?你沒嘗過,沒見過,沒親手摸過,你就敢憑閱讀斷言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你以為這只是精妙的定義、嚴謹的語法結構
就能定義的東西?
光這樣想,你就什麼都還不知道。你根本連「知道」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滋味都還不知道。
你覺得你這就算知道了,只會導致你連真正知道的機會都失去。
必然,看清楚,必然自誤前程。
看清楚,到這裡沒有拿任何個人的偶然經驗或者什麼「學術資格」來壓人。
為什麼這是必然、論證邏輯簡單得像磚頭一樣列出來給你們看了。
順便幫你們解開那個未解之謎——所謂「少年成名」、「足不出戶」的哲學家。
1)按經歷,人家不是少年。
2)按交遊,人家不是足不出戶。
3)他們在少年時出口成誦,事後被認識、被重視、被傳頌的那些見解,他們自己當時也不懂。
是不是覺得「荒謬絕倫」?
等你真的有過這樣的經歷之後,你才會明白。
某些東西,只是歷史憑著你的遭遇注入你的靈魂,驅使著你的直覺借用了你的筆來轉達給世界。
握著筆的只是一個代言人,其實並不懂得正寫下來的那些話真正的意義。
他年輕與否,無關緊要。
那些被安排聽到這些話、記住這些話、咀嚼這些話的人,才是這顆種子真正的土壤和養分。是這些人真正把這口信譯解出來,成為一個新的事物。
不是那個郵差。
別以為那點例子真的能推翻這句「哲學不是年輕人可以學得會的東西」。




實際上,我不推薦大學生業餘「學哲學」。
因為「哲學」這個東西是「學」不好的。
哲學專業書籍一般講的是什麼東西呢,主要是兩樣東西——一樣是哲學的歷史,一樣是哲學的研究工具。
前者約等於前輩畫的畫,後者約等於畫畫的基本工具,比如透視理論、色彩理論
這些。
但是哲學的本質是思想的藝術。哲學家必定是思想家,思想家的本質是一種藝術家。
作為藝術的一種,哲學並不能依賴「和前輩的東西沒矛盾 + 正確使用工具」來保證其結論的價值和意義。
並不能。
無數人去「學哲學」,是抱著「這是一門像物理學、工程學一樣可以通過掌握一些確定無疑的知識和技能就加以掌握」的念頭。
大錯而特錯。
哲學好不好,其標準根本就不在於「對不對」,它真正的標準是夠不夠美。
永遠記住這一基本事實——人類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真和善,人類只有對美的直覺。人是靠著對美的追求來摸索真和善的面目,而且在事實上是被「越美越真,越美越善」這樣簡單的現實邏輯所絕對統治的。
而一心鑽研「著色技巧」「鋪線手法」,參考「大師之作」,能幫助你畫出悅人心目的行貨,但那不是藝術,你也並不因此成其為藝術家,就像那樣畫到死也只是畫手,這樣學到死你也不是一個真正的哲學家。
不是真正的哲學家,那是什麼呢?是一個只會將自己的貪婪、慾望和懦弱用華麗的學術語言包裝起來的可憐蟲。
所謂的「思考」,全都用在怎麼層層包裝上了。
哲學家必須是久歷人世,心齡三千年,見過生老病死、盛衰興亡的「老人」。
真正檢驗一個新的概念、一個新的架構是不是有生命力的,不是妙辯無礙的自洽,更不是無破綻可抓的「學術媚雅
」,而是從那些人海沉浮中形成的強烈的理性直覺,那種對思想的審美能力。
沒有這種久經滄海沉澱出來的直覺,只是靠「沒人能駁倒我」的無敵感去搞「哲學」,極其容易搞成一個滿嘴哲學名詞和聖賢語錄的廢人——甚至——一個混蛋。
論「說」,誰也「說」不過ta(其實是懶得理會),但望之即令人生厭,根本不能成事,不能團結人——甚至可能工作生活不能自理。
學哲學如果不是為了堆字紙,而是為了經世致用,消解人生迷惑,最好不要學當康德黑格爾,倒是應該先去學當馬克吐溫。
我更建議年輕人對哲學著作哲學史
這些放在次要的位置,先學好自然科學
,學好手藝,先去人海沉浮。等你閱盡千山、死去活來之後,再談哲學。那時候你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以及那些人在說什麼。
然後你就會明白為什麼我會說「不建議年輕學生們自己去『學哲學』 」。
哲學涉及到人的基本方法論
問題,不可避免的極其深刻的影響著人的價值觀,進而影響到人的立場,進而影響到人的命運,其實是一項對個人而言政治性極強的實踐。
換句話說,它本質上不是在學一套個人不能不服從的「客觀真理」,而是在通過一定的狀似「學習」的儀式,在漸漸擁抱一種自己選擇(或被選擇)的命運。
它事實上是一門結果導向的反向摸索。
是靠「什麼樣的立場能行得通」,而不是「什麼樣的說辭能說得通」來確定「什麼是有希望、有生命力的理論」的。
而「行不行得通」的答案,並不在哲學書里,在實踐裡面。只有實踐經驗越豐富、越深刻的人,才能越清楚的做出越好質量的判斷。這個判斷並不是一種科學判斷,而本質上是一種審美判斷。
很顯然,這在邏輯上不可能(也不應該)是沒有足夠閱歷的人所能做到的。
不是說哲學著作不可讀,也不是說哲學不宜涉獵,只是要絕掉「哲學可以學,學了哲學就會哲學」的念頭。
學成閉著眼睛都能畫蒙娜麗莎,並不意味著你是另一個達文西

我再簡單的總結一下——
哲學當然應該涉獵,但是不要因為背會了這些東西就覺得自己算「哲學科班」了。
更不要二三十歲就拿自己看的哲學書出來教訓人。因為這個實在是一言難盡。
這麼說吧——懂哲學而無教養在邏輯上是很諷刺的。
學工程學可以沒有教養,這不必然影響人做一個好工程師。學數學,學物理,都可以。
但學哲學的人沒有教養,就是白學了。
這就跟學管理的沒有規範、學心理的沒有語言藝術、學財務的沒有數值直覺、學法學的沒有程序意識、學神學的沒有信仰一樣。
論文寫得飛起,判例說起來頭頭是道,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到這裡來對這個觀點表示憂慮和反對,我一點不覺得有什麼不好——因為這個觀點理所當然會讓熱愛哲學的人覺得「危險」。
但是,那些就因為這種原因就開始夾槍帶棒、含沙射影,開始「民哲
」、「胡說八道」、「誤人子弟」……的所謂「科班生」,根本就沒有真正的邁進這個門。
這個你們自己最好想清楚。
這一個基本修養關你們過不去,你們就只是在浪費自己的青春做夢。
僅僅因為這個觀點自己不喜歡,就斷言「這必定是不懂哲學的人胡說,沒有任何別的可能性」,這種「面向內心恐懼開發」的態度意味著無論這人的觀點是什麼,都不太值得繼續花精力去理解和回應。
我對獲得誰的「非民哲
」認證沒有任何興趣,而且覺得自稱熱愛哲學的人熱衷於搞這種認證本身就很……最客氣的說法,也是「奇怪」。
一個觀點就是一個觀點。你不認同可以不理會,你想反駁也可以做論述。沒人關心你自己對這個觀點怎麼作價值判斷。
更不用說關心你對說話的人做的人身性的判斷了。
你的「民哲標準」沒你想的那麼普世適用,說實話對別人沒有任何特別的意義,你為什麼假定別人肯定很關心你的個人評價?為什麼佔用別人的時間去公布根據你的個人標準測量的結果,對你是一種理所當然的權利?
這一點你都想不通,都沒有養成本能的直覺,你的學術前途——至少是哲學這個方向上學術前途——是零。
因為這是非常基本、ABC級別的哲學實踐
問題。你對這個沒有敏感性,只可能是因為你的「哲學」總被用作解釋你的權威性、總被拿來讓人閉嘴屈服,而從來沒有真的拿來指導你自己的生活。
因為只要你哪怕做了最基本的一點在自己生活上的應用,你都會養成這種最基本的本能。
這就是所謂的「教養」。
如果沒有,在明白人看來,你就其實是「毫無訓練痕迹」。
那滿口的名詞、妙辯無礙的「經文」,不但不能作為你「懂哲學」的證明,反而會成為「你根本不懂哲學」的反證!
就像一個人站都站不穩,拳頭都揮不直,卻滿嘴拳經一樣——拳經
背得越熟,這事越是可悲。
如果學哲學甚至都沒有能幫你建立起最基本的教養,乃至於稍有「冒犯」嫌疑的觀點就能讓你斷言「必為胡說」,這種驚人的open mind的低水平,別說學哲學,學什麼都不值得期待。
自己多想想吧。
其實這些傲然判定「民哲」的小朋友們,已經有機會發現矛盾,你們只是根據經驗直接無視了。你們把自己被說服的門檻抬得很高。不但對方要給出不同的意見,還要對方承擔提供證據的義務。缺了哪個,你們就「不認可」。
這不是個有前途的習慣。憑什麼人家給了結論還要欠你論據?
從我的視角看,被說服受益的人是你們,而不是我。
我只是看小朋友可憐,隨手拉一把。拉一把嫌這嫌那不肯從坑裡出來,那就自己呆在坑裡好了。
我有多少說這些話的資格,是不是「民哲」,將來你們自然會知道——連基本的調查研究的習慣都沒有,還在順著自己情緒來給人下定義的小孩子,下的結論有什麼參考意義?
說句實話,這裡反對來鄙視去的這群孩子,只是無知者無畏,自以為讀了個博士就通天徹地了。其實讀個博士在真正談問題的場合,只不過「不算文盲」罷了。離真的配得重視,做出點站得住腳的創見,真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現在這點料就狂到這樣,前途如何先不說,將來抑鬱症是大機率事件。
別的不用問,只看評論區里部分人的說話腔調,就已經完美的驗證了「大學生還是不要學哲學為好」。
「學哲學」學成這個樣子,是好事嗎?
這種廣結惡緣的狀態,直接就能毀滅人生,任什麼「智慧」都是白給。
為什麼不建議「學哲學」?
就是為了保你們一條命。
這幾十年里,我看過像這樣自信的學哲學的小孩子得抑鬱症救都救不回來的已經兩隻手都數不過來了。
「學哲學」這種話所含的詛咒之深,所蘊含的危險,沒有前輩告訴你、扶著你,你「學」成一個傲慢的(而且還是無知的)混蛋的機會有多大,你無法想像。
愛好可以,涉獵可以,甚至鼓勵。
但你就是倒背如流,只要你年紀尚輕,沒有經歷過生死沉浮,拜託你不要自以為已經獲得了傲視群氓的「超人智慧」。
我這不是以什麼「哲學前輩」的老資格嚇唬你們,我這是作為一個見過累累白骨的歸人叫你們知道死活。
你們沒去過地獄,你們根本不知道自己這份「自信」是個什麼樣的魔鬼。
這要是都打不醒,那就自己去面對後果吧。
我再說一遍——自認為是在學哲學,卻沒能因為學哲學而獲得教養,獲得對可能性的敬畏,獲得對自己不認可的事物的本能謹慎,就直接預示著你在走邪路。
前路必有拿著你名字的魔鬼。
勿謂言之不預

2樓 浅风仁樱 2024-2-22 19:51
標題標錯了,應該是「問:想在大學四年里好好學習哲學,請問需要做些什麼呢?」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4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