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教養#
教養是人的言談舉止里體現出來的一種特性,這種特性之所以廣受人關注,是因為它直接與他人對人的直接觀感相連。
覺得教養好,就過了建立積極關係的第一關。
覺得教養不好,建立積極關係就先遇到了第一個門檻。
每個人都是一個小電視台,在不斷的對一切能看到自己的人廣播自己的言談舉止。這種廣播的範圍在信息時代之前僅限於能直接見面或者能通過口耳相傳風聞事迹的近距離人際圈。而在互聯網時代,則可以沿着網線、靠着搜索引擎和推薦算法瞬間傳遍全球,甚至還能藉著雲存儲和網絡快照跨越時間傳遞。每個人面前都擺着一個可怕的、然而卻在大多數情況下渾然無知的危機——不知道如何管理自己這個小電視台。
人們常常沒有審視和反思自己正在播出什麼節目,會和將會被誰看到,會有多寬、多深、多久遠的後果,茫然無知的任由智商還沒超過恐龍的杏仁核和額葉來擔任電視台的台長,而自己滿腹學識的大腦卻只擔任攝像師和音響師。特效倒是做得驚天動地,肯定不止五毛錢。
問題是台長畢竟是一頭恐龍啊。
什麼叫有教養?「有教養」的第一條,就是要意識到這個「電視台」的存在,意識到它的要害性,讓大腦而不是額葉來當「台長」。
就這一條,就至少已經跨越了6500萬年的進化歷程,至少也總算是個靈長類了。
從這裡往前,才有分所謂「好教養」和「壞教養」。不管正分負分,好歹總算有分,而不是null。
現在你正神歸位,打算自己當這個台長了,你要以什麼樣的指導思想去編排你的「節目」,這就是「教養」問題的本質。
那麼你一定要先理解你的觀眾的解讀邏輯。
人們是怎麼通過一個人的行為來評估這人的教養?
首先,人們在評估你的家教背景是不是夠全面。
人際交往中是有很多風俗禮節這類的潛在知識的。越是父母輩見多識廣,家族傳承有淵源的人,受到的這類教育就越多。這反應到人的言談舉止上,對人的稱呼、語氣、動作,都自然而然的會附和某種規範,也就是所謂的「若合符節」,「世家風範」。這就暗示着這人一定有着很深的人脈背景,自然令人不敢輕視、更不會輕易起什麼妄念。
這些行為信號,年紀很輕的人是不容易看懂的,但是老江湖們對這個敏感得很。
小孩子再優秀,畢竟仍然幼稚天真而且經驗不足,所以天然的就是老江湖老油條們的「可用資源」。說得不好聽一些,一些老鯊魚就是靠欺負人獲益的,而ta們欺負的人裡面很大的一個主流就是被ta們判定為得罪得起的小孩子們。
通過言談舉止讓人感覺「這孩子背後有恐怕有某種根深葉茂的不明背景」,那麼這些老狐狸們自然會三思而後行。ta們可選的目標甚多,只要讓ta們有一點疑慮,瞄準線都自然先移到別人身上去了。
所以,應對得體,不慌不忙,揖讓進退都有規矩和原則,說話溫和有禮,文質彬彬,讓人如沐春風……這本身就可以辟邪。反而渾身尖刺,見誰懟誰,陰陽怪氣,含沙射影,時時處處向外放信號讓別人知道你「不好惹」反而是沒用的。
不但沒用,這還是一種特別沒有底氣的證明。這證明你沒有「保持禮貌也能擺平事情」的底氣——也就是「真把你弄了,諒你也翻不起浪來」;
證明你急需盟友和認同——也就是只要說幾句你愛聽的話,你就會迫不及待的以為遇到兄弟,想拉你只需要勾勾手指;
證明你敏感多疑、寡思易怒——也就是看準了按鈕挑撥你幾句,就能操縱你當槍手和替死鬼,想推你只需要小小暗示。
三牆齊倒,當然五鬼臨門。
當然,人不是上帝,沒有無限的忍耐力,最終每個人都有不能保持教養的點。
但是你們要記住,這個點越低,人就越容易成為獵物。這個問題無比的冰冷而現實。
這也是為什麼我看到這裡有些人為了微不足道的理由就放下教養這個最大的護身符、大搞含沙射影、陰陽怪氣的藝術會覺得揪心的原因——就為這個,把自己暴露在獵人面前……父母真的沒盡到責任。
這樣做的人,真的是不知死活。再說一遍——無論你覺得你在爭執的那件具體事情有多麼重要,「要不要丟不丟掉教養」都是另一個單獨的、更嚴重、更致命的問題。你寫下的話可是一直會留在那裡,供一切路過的人觀看的,你猜猜有多少鯊魚專門在這些地方物色下一個對象?為了爭到那根棒棒糖,值不值得對黑暗森林裡的獵人們廣播你的位置?
值得嗎?
是因為意識到這種知識的要害性,那些世家才如此看重這些揖讓進退的禮儀問題。ta們才會下這麼大的功夫,也才會因此造成所謂的「世家風範」。
ta們才因此可以享受這種「被動辟邪」的福利。如果你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這種系統教育的性價比之高,遠遠勝過請保鏢、買保險。
這本身就是世家得以長期繁榮穩定的一大支柱。那麼,要是因為種種原因,就是家裡沒有教這些規矩,就是不懂,怎麼辦呢?
畢竟這種家學淵源可遇而不可求,並不是我所能選擇的。那麼我萬一沒有生在有這種意識的家庭里,錯過了這些教育,難道我就沒有救了嗎?
並不是。
因為儘管上面這些的確是真的,也的確對人的命運非常重要,但它卻並不是教養最關鍵的方面。
舉個例子—— 假設有這麼一個外國人,完全不懂中國的基本禮儀,連漢語都不會說,你可以說他不識禮儀,但是就能因為ta不會正確的區分席次、身份,不懂中國的揖讓進退,就斷言ta沒有教養嗎?
並不能。
看明白了嗎?
因為人們會用「沒學會禮節的人」的新基線為基準來衡量ta的言談舉止。
你如果沒有受過這些家教傳承,不懂這些精微複雜的禮儀知識,的確會讓人看出來你沒有什麼大不了的背景。但這並不等於你教養的全部,你只是獲得了一根新的基線。
接下去你從這根新基線是往上偏還是往下偏,才是真正給你定調的東西。
一件事情,你不知道對別人是不是算是不禮貌,你的確不懂。那麼,在你不懂的前提下,你是會假定這是禮貌的,還是不禮貌的?
在自己不懂的前提下假定自己所做的肯定沒有什麼不禮貌,這就是沒有教養。別人說了一件你不喜歡的事情,你自己沒有能力判定對方是不是撒謊,你是當成撒謊處理,還是當成「我不能確定」處理?
你當成撒謊處理,這就是沒有教養。
一件事,可能造成別人的危險或者不便,也可能不會,你並沒有把握,你是當成「沒什麼大不了的「,還是當作「這個還是得慎重一點」?
你說「沒什麼大不了的」,這就是沒有教養。看懂這個規律沒有?
什麼叫教養?
教養的意思不是你什麼都知道。沒人什麼都知道,就算是有家學傳承,也本質上也不過是五十步笑一百步罷了——真正的問題是你如何對待未知。
你不知道,你不懂,但你在兩種可能性里把哪一頭留給了別人,把哪一頭分給了自己?
你可以愛,也可以恨的時候,你是選擇了愛,還是放縱了恨?
這裡才是真正的教養。
把好的那一頭儘可能的留給別人,對他人儘可能贈予benefit of doubt,這樣的人,必多朋友。
你不會少了人喜歡、不會少了人看好、不會少了貴人相助。
這種可能性就是你的「深厚背景」,這勝過只有「世家淵源」、卻沒有真正教養的人不可以道里計!
空有家傳的禮儀知識,在這個根本的關頭上沒有教養,就好像你有一潭死水,卻沒有水源。就有人脈,將來也會磨損耗盡。
就算沒有家傳積累,在這個根本的關頭上站得住,好的人脈關係、社會網絡自然會像泉水一樣滾滾而來。
後面這個,才是真正的活教養。
自己多想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