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http://www.economist.com/content/big-mac-index大麦克指数(Big Mac index)是一个非正式的经济指数,用以测量两种货币的汇率理论上是否合理。这种测量方法假定购买力平价理论成立。此指数是由《经济学人》之编辑Pam Woodall(毕业于曼彻斯特大学及伦敦政经学院,主修经济)于1986年9月推出,此后该报每年出版一次新的指数。该指数在英语国家里衍生了“Burgernomics”(汉堡包经济)一词。
|
|
两国的大麦克的购买力平价汇率的计算方法,是以一个国家的大麦克以当地货币的价格,除以另一个国家的大麦克以当地货币的价格。该商数用来跟实际的汇率比较;要是商数比汇率为低,就表示第一国货币的汇价被低估了(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相反,要是商数比汇率为高,则第一国货币的汇价被高估了。 举例而言,假设一个大麦克在美国的售价为 $2.50,在英国的售价为 £2.00;购买力平价汇率就是 2.50 ÷ 2.00 = 1.25。要是$1能买入£0.55(或 £1 = $1.82),则表示以两国大麦克的售价而言,英镑兑美元的汇价被高估了 45.6%((1.82-1.25)÷1.25×100%)。
|
|
用汉堡测量购买力平价是有其限制的;比方说,当地税收、商业竞争力及汉堡材料的进口税可能无法代表该国的整体经济状况。在许多国家,像在麦当劳这样的国际快餐店进餐要比在当地餐馆贵,而且不同国家对大麦克的需求也不一样。例如在美国,低收入的家庭可能会一周几次在麦当劳进餐,但在马来西亚,低收入者可能从来就不会去吃大麦克。尽管如此,大麦克指数广为经济学家引述。
|
|
|
|
由于欧元、澳元等多种货币对美元贬值,美国排名由去年7月第19暴升至第5。
|
|
|
|
|
|
|
|
阿根廷的大麦克汉堡已经涨价到28阿根廷披索一个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