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弄清你寫作的目的,找准你的讀者群
寫任何小說,作者都應該想清楚寫作目的。
寫作目的從最常見的類型來劃分,大約有下列三種:
1-----儘可能多爭取讀者(來者不拒),或以營銷為目標(儘管很多菜鳥作者一開始並沒有這方面考慮,但最終他們會認識到,儘可能多爭取讀者本質上是一種營銷目的的行為,哪怕你只是想出名,那也是一種營銷目的,即推銷你自己)
2-----分享看法和點子,通常此類目的的實質就是為了尋找知音,或者與人探討某種觀點或結論的合理性
絕大多數小說家的成名作都源於這一目的(沒有誰一開始就有計劃地寫東西賺錢,這倒不是作者有沒有營銷意識的問題,而是在你沒有建立一個品牌,獲得知名度前,營銷目的根本就是個笑話)
以這個目的寫作的作者都可稱之為雛神,有成神的潛力
3-----單純為了練筆。這類選手不容易成為大家,而且很容易成為俗手。其實寫作的形式並不重要,古人也懂得大巧若拙的道理,文字最終的力量來自於它們傳遞的思想。單純練筆的寫手倒是可以成為熟練文秘,專擅於寫各類八股文
每個作者必須要搞清自己的寫作目的,比如說你想要寫長文騙點擊率去起點賺錢,或者想要成名,那麼你顯然是出於第一類目的寫作,那麼你就要儘可能迎合最廣大的讀者群的需要,你的作品除了要貼合通俗趣味,還需要切合時代脈絡
比如本文作者寫本文的這個時代,通俗文化還在流行各種意淫主義、後宮主義、喪失主義,但是高層文化部門已經開始準備引導文化界提高水平了,下一個階段里,前述三大主義的作品可能不太好混了,下一時段大眾讀者可能會跟風看點附庸風雅的主旋律文或者高大上的文章來裝B
本作者所述的情況不是沒發生過,上世紀科幻小說被槍斃那幾次,就是典型的大眾跟風拋棄科幻(雖然他們追科幻的時候大多也是跟風),說這些是想告訴諸位作者,大眾跟風的潮流是很強大的,如果你看不清洪流方向,你就可能被大浪淘沙
你需要了解你所處時代的讀者群需求特徵,比如說某一時代大眾都愛看喪失和後宮,都喜歡主角開掛,你不寫這些東西,就不要太想指望有太多人看
比如說某一時代大眾都喜歡看(大部分也可能是假裝喜歡)嚴肅藝術,你還在寫喪失後宮和幻想無敵,你的東西就擺不上檯面,反而可能成為千夫所指
如果你只是想要寫點東西表明你自己的觀點,與別人探討一些問題,那麼只要不涉及政教文非(鄭智、鬃叫、紋劃界、FIFA內容),可顧忌的東西就不太多了,你的讀者定位應該是樂於和思考的、智商和你差不多的讀者,不要太介意你的觀點能被多少人接受,不要學那些民科,遇到比自己看問題深的人辯不過就心裡有了陰影,遇到高手應該虛心學習,誰也不是一開始就是高手的,都是先被人當成沙袋打了幾千年才成神
因此,在你作品中應該更多透出客觀和理性,哪怕你說的不對,至少你的思考動機是沒錯的
所有超神的成名作都始於此(比如莫言,比如劉慈欣),即使是大神(韓寒or郭敬明)的成名之路也是從獨立思考開始的
切記,如果你是想要表明觀點,那麼你寫作時不要輕易模仿別人的寫法或風格,除非你確定你模仿的東西非常適合表達你的東西
對菜鳥來說,臨摹大作只能使你成為三流高手(反而會斷送你成為大神的可能性),一個人的風格和個性應該從菜鳥階段培養,你應該為那些喜歡並善於思考的讀者寫作,基於這個目的寫作的話,天長日久,你逐漸就會攀上巔峰
以練筆為目的的作者,你所寫的文學形式的常規讀者就是你應該側重的對象
例如科普作者主要寫科普文,那麼科普對象是大眾時,文章的通俗易懂就更為重要,至於知識的準確性這方面,儘可能迴避掉講不清楚的東西即可,科普的目的不是普及知識(普及知識其實是對科普的錯誤認識,因為很多知識需要有其他知識基礎的讀者才能看懂真正的含義,給沒有基礎知識的讀者普及知識,本質就是誤導,而且是故意誤導),而是吸引大眾關注科學,所以,達到這個目的就是最好的
但如果科普對象是有一定知識基礎的人群時,文章的內容準確性就比通俗性重要多了
所以,練筆的作者要根據你想要服務的讀者類型來選擇寫作的側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