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赫時尚Cohim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40606222/answer/238858145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事事都有鄙視鏈,咖啡產業的鄙視鏈在近幾年咖啡文化盛行的影響下,體現在了方方面面:喝黑咖啡的,看不上喝奶咖的;喝奶咖的看不上喝掛耳的;喝掛耳的看不上喝速溶的。

事事都有鄙視鏈,咖啡產業的鄙視鏈在近幾年咖啡文化盛行的影響下,體現在了方方面面:喝黑咖啡的,看不上喝奶咖的;喝奶咖的看不上喝掛耳的;喝掛耳的看不上喝速溶的。
而在喝速溶的人群里,也出現了新的鄙視鏈:喝G7的看不上喝雀巢的,喝雀巢的看不上喝麥斯威爾的…… 其實咖啡消費者的這些思維、想法很多可能是被他們接觸到的咖啡從業者影響的(甚至是消費者自己)。
但雷打不動的站在咖啡鄙視鏈頂端的手沖咖啡,為什麼是高逼格的代名詞?手沖咖啡到底是什麼來頭?

與意式濃縮espresso一樣,品味一杯手沖咖啡(滴濾式咖啡)也要遵循若干標準。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手沖咖啡都被認為不太高級。然而時至今日,它又重新煥發生機,獲得了應有的地位。
那麼作為一名合格的咖啡愛好者,要如何才能品鑒手沖咖啡呢?基本準備無論是從器材價格,還是技術上看,手沖咖啡都比意式濃縮(espresso)要親民的多。然而,想要製作出一杯香醇可口的手沖咖啡,仍需注意以下幾點:


溫度:一杯好的手沖咖啡能夠隨溫度的變化,而呈現出不同的口感:
70℃:只能品味到一小部分芳香,因為香味被熱氣所遮蓋住了。
60℃:咖啡的酸味呈現出來,並散發果香。
40℃:咖啡清爽的後味常留於口中。
25℃:只有很少部分的精品咖啡可以在較低的溫度下,依舊可以保持令人愉悅的口感。

甜度:一杯精心製作的手沖咖啡根本無需加糖,因為糖的甜味會掩蓋咖啡精妙的口感和各種微妙的味道。
與之相反,如果是一杯糟糕的手沖咖啡,製作得漫不經心,口感苦澀,沒有甜味也沒有咖啡的芳香,那麼此時最好加糖來平衡一下口感。

運用感官色澤與意式濃縮相比,容器的好壞對手沖咖啡的影響不大。玻璃杯或透明馬克杯可以更好的看出手沖咖啡的色澤,從而判斷出咖啡豆的烘焙度:
·用深烘焙咖啡豆製作出的手沖咖啡顏色較深,是近乎黑色的深栗色。
·用淺烘焙咖啡豆製作出的手沖咖啡,身披近乎紅色的淺栗色外衣。


氣味:咖啡豆本身具有200-300種香氣,是目前最複雜的事物之一。在經過烘焙之後,會延展出1000+種香氣。
手沖咖啡會散發出果香、花香或堅果、巧克力等令人愉悅的氣味。
如果能聞到還有其他雜味,則意味着這杯咖啡有瑕疵。


口感:在五種主要味道中,對於手沖咖啡而言,最重要的或許是酸味,因為酸味的刺激是劇烈而鮮明的。若酸味中混合著果香等正面口感,就會讓這杯咖啡層次分明。然而,一旦酸味過於濃烈,則會適得其反。
中赫時尚學院4月咖啡沖煮課程預約通道已經開啟,想要學習的小夥伴快來諮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