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鍋達斯坦森
連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9701684/answer/2683076277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化影響教育目的的確立、教育內容的選擇和教育方法的運用,而教育通過篩選、整理、保存、傳遞文化,又對文化發展具有促進作用。無論是文化傳統,還是教育體系,都十分龐雜而繁複,其間又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照和對應。不同的文化心理折射到教育上,衍生了迥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體制、教育方法和評價標準,使中美教育呈現出明顯差異,現撮其犖犖大端
,分而述之。
1.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指人們在理性思考和親身體驗基礎之上形成的、關於教育本身及其價值以及價值實現途徑的根本性判斷與看法。一個國家和社會有什樣的佔主流的教育理念或教育觀念,就會有什麼樣的教育實踐和教育制度。伍先祿立足於文化價值觀的角度,認為中美教育理念的主要差異就是共性教育和個性教育的區別,主要表現為:標新立異與整齊劃一、獨立思考與被動接受、平等寬鬆與權威嚴格、注重知識傳授與注重能力培養。
2.教育思想
在世界教育史上有代表性的流派包括:要素主義、永恆主義、存在主義、行為主義和進步主義等,直至今天,每一種流派在美國都還不乏其支持者。以杜威為代表的進步主義教育,則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教育思想理論。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生活」「以兒童為中心」等教育思想,民主理想一直貫穿杜威教育思想的始終,這與美國主流社會價值觀共通融合,對美國教育思想的影響極其深遠。中國傳統儒家教育思想中,強調師道尊嚴,塑造出了「天地君親師」的等級觀念,師生關係不僅表現在「教」與「學」的教化與聆聽,更是深化為權威與服從。在這樣的先決條件下,知識的傳播只能沿著老師——學生的單向路徑傳播。在「唯上唯古」意識的推動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即使再完美,也難以超越前人,難有創新[30]。百餘年來,在東西方文化大交融的時代背景下,中國的教育思想特別是現代教育思想,受到諸多外來教育思潮的深刻影響,既有五四時期在杜威的民主主義教育理論影響下生髮出的現代生本教育思想,也有建國後在凱洛夫
教育學說為理論指導下形成的指令型課程範式。新世紀以來,全球化進程的加速進一步提升了中外教育思潮與改革實踐的融合。中國當代教育思想及其實踐,要在本土化與外來教育新思潮的交融中獲得更好的生長態勢,仍任重而道遠。
3.教育體制
美國的基礎教育實行的是聯邦、州府和學區的三級管理制。美國憲法規定,聯邦政府的教育行政職能只是局限在立法授權和憲法限制的範圍內,對教育不負具體實際管理的責任。辦教育主要是州和地方政府的權力範圍,州政府的立法機關制定教育的法律和政策,而對教學的具體經辦和管理則由地方學區委員會來負責。美國作為聯邦制國家,採取的是地方分權制。而我國作為單一制國家,採取中央集權制。同時中國的傳統文化突出「合一」而天然地排斥「多樣」,這內在地決定了中國的教育不會有太多的個性。我國教育部是國務院主管全國教育工作的職能部門,負責掌握教育的大政方針,統籌規劃教育事業的發展。這種大一統的管理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統籌規劃國家教育資源、明確國家育人培養目標,實現教育質量和數量的宏觀控制,推進教育公平和高等教育大眾化,這也是與我國處於發展中國家的國情相適應的。
4.教學模式
與美國教育理念與教育思想相一致,美國的教學模式是一個強調交流互動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模式。在這一模式中,教育目的強調的不是基礎知識的積累和獲取,而是學生創新能力和自主意識的養成。我國教育建立在知識傳授的基礎上,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視為被動的信息接收者,學習內容則由高考決定。在這一模式下,中國的教育目標特別突出基礎知識的重要性,課堂教學注重知識的傳授與灌輸,注重培養學生對權威的尊重和接受、對知識的掌握和繼承。
5.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的選擇是與教學模式相適應的。美國的課堂教學普遍注重交流互動,注重培養學生自我學習與協作學習的意識與能力,採用的教學方法除了直接講授法、案例教學法、團隊討論和小組學習外,更重要的形式便是研究性學習法,即「探究性學習」和「基於問題的學習」。此外,還包括掌握學習法、「狐光」法、主題循環法等。在我國的課堂教學中,長期以來受到傳統文化中師生等級觀念以及教師中心模式的影響,普遍採用的是強調基礎知識傳授的灌輸式講授,重視對教師教的方法的研究,不同程度上忽視了對學生學的方法的拓展。當代教學改革倡導學生從被動接受學習轉向主動參與學習、從個體學習轉向合作學習、從傳承性學習轉向創新性學習等新的教學方法[38]。但實際中,許多教師還沒有深刻領會教學方法改革的意義,還存在著一些新方法流於形式,不能達到應有目的的現象。以上分析了中美文化的差異以及在教育領域中的實然映對,但同時有一點需要特別指出,總體而言,中美之間的文化教育,各有千秋,難分軒輊
,相互平等,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好壞與優劣之分,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客觀清醒地認識中國傳統文化以及教育的利弊,堅持繼承中的創新和揚棄中的突破,以開放的態度和跨文化意識來審視原有的模式框架,在兼容並包的基礎上進行整合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