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92篇帖子。
(轉載知乎)帝国理工(Imperial College London)是什么层次?
81樓 JosephHeinrich 2024-4-10 06:23
Black-J:


好学校。
到眼看读什么专业,也要看读什么学位。
毕竟,亲眼所见,英国水硕是真的啥都不会……

82樓 JosephHeinrich 2024-4-10 06:24
作者:WAS威雅学校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7609436/answer/234775052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临近新春佳节之际,常州威雅2022届的准毕业生们捷报频传。


1月下旬,76位12年级的威雅学子已收获了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总计211封录取通知书,这其中不乏多所全球知名大学。


同学们在翘首期盼中,即将展开他们绚丽多姿的人生新篇章。




手握帝国理工学院、布里斯托大学等多个offer的谢同学,正是此次申请季中收获累累硕果的人之一。


当初在递交申请的时候,他还“闯”进了剑桥大学的面试轮。从申请的结果来看,谢同学不可谓不优秀。


可谁能想到,谈起初来常州威雅的日子,谢同学却说自己那时“可不算个乖孩子”。在常州威雅的日子,匆匆如流水而逝,带走了往日的迷茫,见证了如今愈发成熟坚毅的面庞。谢同学的“逆袭”,是如何发生的呢?






以身作则的师长

三年前,谢同学初次来到常州威雅,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


当时,他是一个英语水平不算特别出众、数学成绩尚且不错的孩子。但由于整体稍显落后的学术情况,他有好几门主修科目,都暂时安排在了相对基础的学习层次。


威雅学校 分层教学


威雅学校的中学部实行分科分层教学,譬如,在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核心科目上,我们会根据学生不同的学术基础和能力,细化为不同的层级与班型。


这和“分快慢班”完全不同,事实上,每个班的教学目标都保持一致,师资也同样优秀,只是进度和教学方法有差异——学有余力的,课上可以做更多的探究项目,深挖知识点;基础薄弱的,则能慢学勤练,夯实基础。“分层班
”并不是固定,会根据学生的程度,在学期中及时进行调整。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学校还会根据其特定的兴趣、以后想从事的方向,定制专属课程。






由于一时无法适应校内的沉浸式英文学习环境,谢同学坦言,刚开始,“上课是听不太懂的”。


常州威雅
所提供的各类课外拓展活动、项目、竞赛等,一向都十分丰富多元。在课堂上“碰壁”的他,干脆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到了学习以外的事物上。




谢同学所属学院的师长,渐渐注意到了这个聪明却爱玩的孩子。


彼时,学院院长如同同龄好友一般,来到了谢同学身边,可他并非以“要好好学习”的大道理开场,而是平和地讲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故事。


他告诉谢同学,自己曾经也是个跟谢同学很像的少年,但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之下,逐渐成长为了全新的样子。


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来说,有时,以身作则的力量往往比单纯的大道理要深入人心得多,在师长的言传身教下,谢同学慢慢地“长大成人”,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需要成长,需要承担责任,需要为变成更好的自己而努力。


那一年,他11年级。






如期而至的“触底反弹”

男孩子的成长往往只在一瞬间,在院长的帮助下树立好价值观后,谢同学的触底反弹也如期而至。


可想要提升学术成绩,光有决心还远远不够。


不过聪明爱玩的他,想到了运用自己的个性优势和社交特长,为自己创造一切可以提升的机会。


英语不好,那就多练吧!他开始有意识地到处找外教老师聊天,电影、人生、生活、感情…… 什么都聊,什么都说,并且慢慢地从日常对话,过渡到了专业领域的交谈。


在高强度的全英文环境下,他的英文水平有了肉眼可见的提高,这意味着提升成绩最大的“拦路虎”——英文问题,得到了妥善的解决。与英文水平提升相伴而来的,是自信心的建立,他开始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并享受学习进步带来的成就感。




谢同学一直也都是一个很喜欢提问的人,开始对学习上心之后,课上可能会一口气提十几个问题。


得益于常州威雅的个性化、小班制教学,谢同学的问题,也都能得到及时的反馈。


“所幸的是班上人少,就算一直问问题,老师也顾得过来,为你细细解答”,他感激地说道。在老师们耐心的栽培与充足的关注之下,谢同学的成绩突飞猛进。








而作为一个数学成绩还不错的理科生,谢同学对于学习也有一套自己的方法。


谢同学并非那种喜欢花大量时间刷题的类型,而是会保证自己吃透做过的每一道题。


“每次做错了题,我都会问自己为什么做错,是理论出错还是单纯的粗心,下次应该如何避免。”谢同学大方地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验。他还提到,学会做好错题集,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




除此之外,思维导图 (Mind map)也是他的好帮手,能够帮他理清思路,高效吸收知识。


他每周都会结合思维导图,系统地去复习课上讲过的内容,如果发现哪里卡住了,就会回去重新翻阅书本,这样不仅能加深记忆,还能将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更加系统化的梳理,从而吃透每个知识点。




叩开一流高校的大门

回想起自己一路走来的历程,谢同学提到,自己是从11年级开始发奋图强的;到了12年级的时候,他已经从原来那个爱玩的孩子变成了人人称道的“学霸”,摩拳擦掌地准备挑战全球一流的大学。


但想成功入读好大学,光有学习成绩是不够的,在面试的时候,招生官们不仅会在意你的成绩,还会在意你除了成绩之外,还做了一些什么。
常州威雅会系统支持每位准毕业生,筹备自己的课外研究项目(EPQ),这次,谢同学就与另外一个同学搭档,一起尝试制作简易的Hirsh Fusor(一种核聚变装置)。


前期,他们就像大学生那样做了许多的学术研究,在写了差不多2万字的研究报告后,终于搞懂了装置的基本原理,并开始设计属于自己的装置。





据谢同学介绍,这个装置一共更迭了三代,第一代相当简易,只是为了测试密封方式
是否可行;第二代则是设计了一个草图,但最后没能成功做出来;而第三代目前则正在进行中。
正是这个亲手设计的项目,让帝国理工学院
的招生官眼前一亮,最终顺利帮助他拿到了offer;也正是因为这个项目,他通过了剑桥大学的第一轮筛选,一路“闯”进了面试阶段。
在进行剑桥的面试之前,先后在剑桥大学取得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文学硕士学位的常州威雅学校
校长,也曾帮助谢同学准备了三次剑桥模拟面试,他告诉谢同学,剑桥的面试更多考验的是你的思维方式,而不仅仅是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最终,谢同学虽无缘剑桥offer,但也以帝国理工学院、布里斯托大学
等多封录取喜报,为自己的申请季划下了一个圆满的句点。


在回顾整个申请季
的过程中,谢同学表示,自己还是有许多不够满意的地方。“我准备得还是不够充分,许多申请牛剑的同学,从10年级就开始了。”谢同学不无惋惜地说道,“一定要提前准备申请。我是12年级结束才开始准备的。可以多参加一些竞赛,不是为了拿奖,而是为了锻炼思维能力!”





这就是谢同学的逆袭故事,它并不像超级英雄电影一般,有着激动人心的起承转合,只是,常州威雅的教育方式,更像是春风细雨,慢慢地在日常的点点滴滴里改变着这个孩子,在他与师长、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之下,成就了一个生而不凡、并更为卓越的自己!
83樓 JosephHeinrich 2024-4-10 06:24
el Johnbe:


刚刚录了帝国理工电子电气工程本科! 感觉至少在理工科上不会逊色于牛剑吧

84樓 JosephHeinrich 2024-4-10 06:25
Tsinghe:


Quote 一句话:学校是不是别人心中的Tier 1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tier 1, 这样别人看你上的学校才会觉得你的学校好,学校的声誉不就是这样起来的吗。真不会有人混日子吧不会把不会吧

85樓 JosephHeinrich 2024-4-10 06:25
某匿名用戶:


笑嘻了
自从下了知乎就到处看到各种各样傻憨憨一样的鄙视链。

86樓 JosephHeinrich 2024-4-10 06:25
某匿名用戶:


ic化工本硕路过,如果学的理科工科,还是非常理想的地方。因为大多学的都和自己的专业相关,并不会有太多的其他内容。课程设置没有美加那样多样性,但是如果真的想静下心来好好学习,是一个不错的选择。1年的硕士节奏略快,体验没有本科那么好,不是非常推荐。

87樓 JosephHeinrich 2024-4-10 06:26
本科末9,cs专业,专业第二,国奖啥的都有
21年保研同时申请英国
保研最后去了清华深研院,ic拿到了computing(visual and robotic好像是这个名)
自己抉择时候大概是清北(只要专业不太偏)》华东五校cs学硕(导师中上)〉=ic〉=华五专硕/生医工》其他985


作者:Rogers博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7609436/answer/296691569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88樓 JosephHeinrich 2024-4-10 06:26
某匿名用戶:



既然帝國理工也那樣
建議考慮:牛津哈佛劍橋麻省
他都不用讀了
肯定加拿大人去的都是這些學校吧

89樓 JosephHeinrich 2024-4-10 06:27
我不是囧哥​:


谢邀
拒绝回答这种伸手党的问题


客观资料请全网差 主观判断无参考性

90樓 JosephHeinrich 2024-4-10 06:27
作者:英文赏析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7609436/answer/304714527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素材:StudyEction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专注于工程、科学、医学和商业管理领域,一直是众多理工科学生的逐梦之地。那么,你是否好奇这个学院的名称最初是如何产生的呢?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谜底。
In 1851, following the Great Exhibition in Hyde Park, Prince Albert(founder of Royal College of Science in 1845) designated his vision for a place where science and the arts would come together.
在1851年海德公园大展落幕后,阿尔伯特亲王(同时也是皇家科学学院的创建者)提出了一个令人激动的想法:融合科学与艺术,打造一所独具特色的学府。
得益于这一设想,许多世界领先的艺术和文化机构如皇家艺术和音乐学院,也都搬迁至此。


在1871年至1872年间,皇家化学学院和皇家矿业学院也搬迁至南肯辛顿,成为这个地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南肯辛顿在全球范围内都享有盛名,这些学院的到来无疑为这里的发展和繁荣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With the intention to be a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the Imperial Institute was created in 1887 to celebrate Queen Victoria’s Jubilee.
1887年,为庆祝维多利亚女王登基60周年,英国帝国理工学院
(Imperial Institute)应运而生,其目标是成为一所专注于科学研究的高等学府。
注意啦!这个时期设立的学术机构被称为institute,而不是college哦。institute更加重视研究和生产,因此当时的“帝国理工学院”并不是现在我们所熟知的Imperial College。当时,帝国理工学院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和开发国家原材料,类似于一个专注于科研的机构。
在20世纪初,随着皇家矿业学院和皇家科学学院的不断发展,学院的声誉迅速扩大,成为众多学生心中的梦想之地。因此,申请学生数量远超过实际容纳数量,造成了激烈的竞争,许多有才华且有梦想的年轻人都不惜挤破头争取入学机会。
A new building was required for chemistry
 and physics streams, with large, modern and well-equipped laboratories.
因此,为了满足化学和物理学科不断增长的研究需求,迫切需要一座全新的建筑。这座建筑将拥有大型、现代化、设备齐全的实验室,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加优越的研究环境和工具。
在1898年,政府为了满足帝国理工学院的需求,投资了10万英镑购置了对面的土地。而为了确保大楼的建设顺利进行,皇家科学院聘请了当时备受推崇的建筑师阿斯顿·韦伯爵士
来设计和监督这个项目。经过了长达8年的建设,这座壮丽的大楼于1906年终于完工。
在1906年初,教育委员会提议成立一个顶尖水平的科学和技术教育机构,旨在整合皇家矿业学院、皇家科学学院以及城市与行会学院。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创立了帝国理工学院。
In February 1907, after negotiating the complete details amongst the governing bodies of the institutions, the board of Education issued an outlining letter.
在1907年2月,各大学校的管理机构进行了深入的商讨,以确保所有细节都得到妥善处理。经过努力,教育委员会最终发布了一份详尽的纲要。
在1907年3月26日,老皇家学院
迎来了教育委员会主席麦肯纳先生的到来,他发表了一份草案,宣读了帝国学院宪章。这一草案在当时引起了巨大轰动,而仅仅三个月后,即1907年7月1日,爱德华七世
国王公布了管理机构成员名单。不久之后,于1907年7月8日,帝国理工学院就正式成立了。如今,我们所熟知的Imperial College London正是从这个历史时刻开始的。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公众号【英文赏析】
发布于 2023-05-27 10:33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