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91篇帖子。
(轉載知乎)如何看待iPhone成了2023年中國最暢銷的手機?
81樓 JosephHeinrich 2024-3-23 20:31
作者:花有重開時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9345989/answer/339442766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秉持著批判的原則,本人也購入了一台 iPhone 15 pm,結果發現有我沒我對iPhone的銷量的影響都不大。
Canalys
公司也跟進了2023年全球出貨量排名前十的機型:
冠軍:iPhone 14 Pro Max,出貨量3400萬台;
亞軍:iPhone 15 Pro Max,出貨量3300萬台;
季軍:iPhone 14,出貨量2900萬台;
排名四至十位的分別是:iPhone 14 Pro(2900萬台)、iPhone 13(2300萬台)、三星Galaxy
 A14 4G(2100萬台)、iPhone 15 Pro(2100萬台)、三星Galaxy A54
(2000萬台)、三星Galaxy A14 5G(1900萬台)、iPhone 15(1700萬台)。
數據中可以看出兩點:
1、全球出貨量排名前十的機型中有7款是iPhone;
2、iPhone 15 pm 僅僅使用了4個月的時間,就快追平了銷量榜第一且早發布12個月的iPhone 14 pm。
如果,有朋友也和我一樣抱著批判的角度,也可以點擊下面連結購買,咱們一起研究一邊批判。
廣告Apple iPhone15Promax 蘋果5G全網通手機 8+256G拼多多拼團價¥8458.00去購買​
82樓 JosephHeinrich 2024-3-23 20:32
看比例沒意義,看數字。
可以查到2022年iPhone中國區銷量5432萬部。
2023年的具體數字沒寫,但是從新聞來看,2.7億部的17.1%就是4617萬部。考慮到新聞報導的精度問題,2.7億可能是2.7億好多,那麼最保守的估計上限是總銷量2.8億部,佔比17.2%,也只是4816萬部。
也就是今年iPhone銷量下降了616-815萬台,對應比例11%-15%。市佔率從19.9%下跌到17.1%跌幅2.8%。
考慮到iPhone15的更新相比14還是比較大的(C口、變輕),這個下降幅度還是比較可觀的。
再看手機總銷量,2022年報導總銷量2.73億,2023年2.7億並未顯著下降,並不是簡單的市場萎縮。
同時Vivo、Oppo佔比都下降了,小米佔比略有上升但是幅度有限,也不是簡單的消費降級。
可以說iPhone在中國市場確實受到了相當大的衝擊。
所以高贊的吹,沒用。庫克應該比這些果粉更著急。


作者:SE董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9345989/answer/336671492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83樓 JosephHeinrich 2024-3-23 20:33
極科技Plus:


銷量永遠說明市場的動向
市場的動向永遠說明用戶的傾向
現在的消費者已經有了自我判斷能力
未來認知戰,敵國根本不可能動搖我們的國本

84樓 JosephHeinrich 2024-3-23 20:33
作者:知乎用戶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9345989/answer/337687213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數據並不意外,「華為跌倒,蘋果吃飽」,在國產手機高端領域,能與蘋果一較高下的也只有華為了,無奈華為在被制裁的情況下,國產手機其它品牌沒一個能打的,隨著相關技術的攻克,華為mate60系列手機
的問世,麒麟晶片//chip的重生,才使華為手機的銷量有所好轉。
在俄烏衝突開始之初,蘋果在第一時間響應美國對俄羅斯制裁的號召,不但停止了俄羅斯用戶iPhone的部分核心功能,如限制俄羅斯用戶使用Apple Pay,讓俄羅斯多座城市的地鐵運營陷入癱瘓。
我不否認蘋果手機在很多方面很優秀,但再好也是別人家的,試問,中美博弈,將來有一天蘋果會不會響應政府號召,限制iPhone的部分核心功能?
國家為什麼要倡導核心技術,自主可控,還不是因為西方列強動不動拿這個制裁我們,受制於人只有挨打的份。
看到下面的回答里,很多人跪舔蘋果,抹黑華為,我想說蘋果手機的確很好,承認它的優秀不難,只是別忘了將來有一天,中美鬧僵,蘋果依舊會限制你們手機功能的。
老話說的好,「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客觀看待蘋果的優秀,奮起直追,才是正道,而不是一味抹黑自己人。
85樓 JosephHeinrich 2024-3-23 20:34
作者:彌見青山遠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9345989/answer/337148686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看網上鋪天蓋地新聞,我還以為蘋果要擠出前三了呢。
現在告訴我最暢銷的,我不信
之前一直說用戶選擇手機都是出於自己的經濟情況和喜好,不可能是僅僅因為一個「牌子」,蘿卜青菜各有所愛。
蘋果自上市以來,始終以創新為核心,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其初期的成功,無疑歸功於其在手機領域的卓越創新能力和獨特設計工藝。這些創新和優秀的設計使蘋果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贏得了消費者的廣泛認可和喜愛。
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品牌,蘋果憑藉其深厚的歷史積澱和品牌形象,始終在市場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其高品質、時尚和科技的代表,吸引了大量的忠實粉絲。此外,蘋果獨特的作業系統也為其在市場上贏得了大量的份額。
蘋果一直致力於產品的創新和升級,以滿足用戶的需求和期望。這種始終為用戶著想的核心思想,使其產品深受用戶喜愛。
隨著手機和網際網路的發展,隱私成為了用戶關注的焦點問題。蘋果也在此問題上進行了積極的改進,特別是在手機信息的隱私與安全問題上。自2017年起,蘋果在其官網上首次專門介紹了手機隱私與安全相關功能,表明了其開始更加重視這一問題。
蘋果手機因其高安全性而廣受好評。隨著時間的推移,蘋果的隱私保護理念不斷升級,提出了「隱私是基本人權」的理念,將隱私保護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企業責任高度,並一直延續至今,廣泛出現在各種宣傳中。
蘋果在其產品和雲服務中廣泛採用了端到端加密技術,以確保用戶數據的安全性。這種加密方式可以確保即使在數據傳輸過程中被攔截或竊取,攻擊者也無法解密。在蘋果的產品中,如iMessage、FaceTime、iCloud、照片等都採用了端到端加密技術。
這種加密方式可以在設備之間同步信息,但只有設備所有者可以解密和訪問這些信息。這意味著即使蘋果也無法解密用戶的數據,因此無法提供用戶的個人信息給第三方。端到端加密技術
在社交軟體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許多軟體也採用了這個技術來保護用戶隱私安全。例如蝙蝠加密聊天、壁虎等成熟的社交軟體,不僅擁有端對端加密技術,還有非對稱加密
、spr演算法加密等三重加密保護信息安全。
這些軟體還具有預設密信、密聊模式、雙向撤回、截圖提醒等功能,讓用戶可以放心聊天而不必擔心信息泄露。


除了端到端加密技術外,蘋果還採用了其他安全措施來保護用戶的隱私和數據安全。例如使用強密碼、生物識別技術等。這些措施可以進一步增強用戶數據的安全性,並減少數據被盜或濫用的風險。
86樓 JosephHeinrich 2024-3-23 20:34
Rov:


只能說大幾千的手機裡面還預裝第三方軟體、系統里投送廣告的行為真的很low

87樓 JosephHeinrich 2024-3-23 20:34
說明很多人的整體素質還有待提高,買iphone的人多說明很多人使用手機還停留在玩遊戲、刷抖音嗶哩嗶哩知乎微博貼吧等平台。
但是,真正的高端人士,老闆都用華為。就是因為他們喜歡點台,點坐台的。華為粉絲最喜歡說的話:用蘋果只能坐台,用華為才能點台。看見沒?華為粉絲告訴你們,只有當瓢蟲才是高端人士,才能當老闆,不當瓢蟲很難高端啊。
與此同時,高端人士,老闆們都會把愛國刻在骨子裡,刻在心中,每天起來就是大喊愛國,大喊打倒美帝,大喊突破封鎖。
高端人士和老闆們也沉迷於衛星電話,衛星電話打個不停。每天沉迷於打高端的愛國衛星高端愛國電話。
不多說,高端等於愛國,愛國等於高端就完事了。真是太高端,太愛國了。


作者:忽聞天上仙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9345989/answer/339347848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88樓 JosephHeinrich 2024-3-23 20:34
某知乎用戶:


這和月薪3000的我們有啥關係?
蘋果竟然還支持沒有任何用的5G。

89樓 JosephHeinrich 2024-3-23 20:35
機不可失優品:


這還是沒算上美版歐版日版等外版機器這些外版機器銷量估計也能佔據不少算上這些銷量更多

90樓 JosephHeinrich 2024-3-23 20:35
霜月雪:


這不是很好理解,畢竟iPhone可是任X非、姚X娜、孟X周、古20和X京代言的
這幾個明星號召力不比那個傻逼美國國務卿強的太多了?
我這邊建議蘋果公司儘快給他們結算一下廣告代言費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