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鋼需研究所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654244/answer/193564290992072069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安哥拉是中國鋼鐵產能轉移的天堂
在全球鋼鐵行業競爭加劇、中國推進「雙碳」目標的背景下,國內鋼鐵企業正積極尋求海外布局,以降低生產成本、規避貿易壁壘並拓展新興市場。非洲作為全球鋼鐵需求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正吸引越來越多的中國鋼企關注。

安哥拉憑藉豐富的天然氣資源、低廉的電力成本、穩定的中安合作關係,以及輻射中西非市場的戰略位置,成為中國鋼鐵產業轉移的理想目的地。本文將從資源稟賦、市場需求、投資環境及發展潛力等方面,分析安哥拉為何能成為中國鋼鐵企業「走出去」的新陣地。
一、安哥拉:資源稟賦與成本優勢
低廉的天然氣資源——氣基直接還原鐵
(DRI)的理想選擇
安哥拉是非洲第二大產油國,天然氣儲量達11萬億立方英尺,但由於基礎設施不足,大量伴生氣被直接燃燒或回注,未能充分利用。近年來,安哥拉政府推動天然氣商業化,鼓勵發電、化工和冶金行業使用天然氣,價格遠低於國際市場(約1.5-2美元/MMBtu,而國際均價為3-4美元)。
這一優勢使安哥拉成為發展氣基直接還原鐵(DRI)的理想地點。DRI工藝以天然氣為還原劑,碳排放比傳統高爐低50%以上,符合全球綠色鋼鐵趨勢。在安哥拉建設DRI工廠,噸鐵成本可控制在250-300美元,遠低於中國高爐煉鐵(350-400美元),按非洲市場鋼材價格(600-700美元/噸),項目具備較強盈利空間
低廉的電力供應——降低電爐鍊鋼
成本
安哥拉電力以水電為主(如卡潘達水電站),電價僅0.02-0.03美元/千瓦時,遠低於中國工業電價(0.08-0.12美元)。電爐鍊鋼(EAF)依賴電力,低電價可大幅降低噸鋼成本,使短流程鍊鋼在非洲市場具備顯著競爭力。
海運便利,鐵礦石進口便捷
安哥拉擁有羅安達、洛比托等多個深水港,便於進口鐵礦石。例如,鄰近的賴比瑞亞邦礦(Bong Mine)鐵礦石品位達60%-65%,海運成本較低。未來幾內亞西芒杜鐵礦投產後,也可作為穩定供應來源。

二、市場需求:非洲鋼鐵缺口巨大
安哥拉本土需求旺盛
安哥拉戰後重建持續推進,基礎設施(公路、鐵路、港口、住房)需求旺盛,但本國鋼鐵產能嚴重不足,僅有一家小型鋼廠(年產量不足30萬噸),80%以上鋼材依賴進口(主要來自中國、巴西)。若在安哥拉設廠,可優先滿足本國市場,並享受進口替代紅利。
非洲大陸鋼鐵供不應求
非洲年鋼鐵消費量約4000萬噸,但本土產量僅2000萬噸,一半依賴進口。隨著非洲大陸自貿區
(AfCFTA)推進,區域基建一體化加速,鋼鐵需求將持續增長。安哥拉地理位置優越,可輻射剛果(金)、尚比亞、納米比亞等周邊市場。
國際低碳鋼鐵市場潛力
歐盟、美國等市場對低碳鋼鐵需求旺盛,並計劃徵收「碳關稅」。安哥拉的氣基DRI+電爐短流程工藝碳排放較低,未來可出口至歐美,搶佔綠色鋼鐵市場。

三、中安合作:政策支持與投資保障
安哥拉政府推動工業化
安哥拉《國家發展規劃(2023-2027)》將製造業作為重點發展領域,並提供稅收減免、土地優惠等政策吸引外資。鋼鐵產業作為基礎工業,符合其經濟多元化戰略。
中安關係緊密,合作基礎牢固
中國是安哥拉最大貿易夥伴、最大融資來源國和主要基建承包商。中資企業已在安哥拉參與港口、鐵路、電力等重大項目(如本格拉鐵路、卡庫洛卡巴薩水電站),具備成熟的本地化經驗。中國鋼鐵企業可藉助現有合作網路,降低投資風險。
融資與政策支持
中資銀行(如中國進出口銀行、國家開發銀行)可為項目提供優惠貸款。此外,安哥拉是「一帶一路」重要節點,符合中國國際產能合作方向,易獲政策支持。

四、挑戰與應對策略
基礎設施不足
安哥拉港口、公路、電網仍需升級,投資者可聯合中資工程企業參與基建配套,降低物流與運營成本。
政策穩定性風險
建議與安政府簽訂長期投資保障協議,確保天然氣供應、稅收優惠等政策延續性。
本地化運營挑戰
人才培訓:聯合安哥拉高校、職業院校培養技術工人。
社區關係:加強ESG(環境、社會、治理)投入,提升企業形象。
五、安哥拉——中國鋼鐵全球化布局的關鍵一環
在全球鋼鐵產業轉移浪潮中,安哥拉憑藉低廉的能源成本、旺盛的市場需求、穩定的中安關係及輻射非洲的區位優勢,成為中國鋼鐵企業「走出去」的新陣地。
對中國鋼企而言,投資安哥拉不僅是產能出海的戰略選擇,更是參與非洲工業化、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機遇。未來,隨著非洲基建需求爆發,安哥拉或將成為中國鋼鐵全球化版圖中的關鍵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