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钢需研究所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654244/answer/193564290992072069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安哥拉是中国钢铁产能转移的天堂
在全球钢铁行业竞争加剧、中国推进“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国内钢铁企业正积极寻求海外布局,以降低生产成本、规避贸易壁垒并拓展新兴市场。非洲作为全球钢铁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钢企关注。

安哥拉凭借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低廉的电力成本、稳定的中安合作关系,以及辐射中西非市场的战略位置,成为中国钢铁产业转移的理想目的地。本文将从资源禀赋、市场需求、投资环境及发展潜力等方面,分析安哥拉为何能成为中国钢铁企业“走出去”的新阵地。
一、安哥拉:资源禀赋与成本优势
低廉的天然气资源——气基直接还原铁
(DRI)的理想选择
安哥拉是非洲第二大产油国,天然气储量达11万亿立方英尺,但由于基础设施不足,大量伴生气被直接燃烧或回注,未能充分利用。近年来,安哥拉政府推动天然气商业化,鼓励发电、化工和冶金行业使用天然气,价格远低于国际市场(约1.5-2美元/MMBtu,而国际均价为3-4美元)。
这一优势使安哥拉成为发展气基直接还原铁(DRI)的理想地点。DRI工艺以天然气为还原剂,碳排放比传统高炉低50%以上,符合全球绿色钢铁趋势。在安哥拉建设DRI工厂,吨铁成本可控制在250-300美元,远低于中国高炉炼铁(350-400美元),按非洲市场钢材价格(600-700美元/吨),项目具备较强盈利空间
低廉的电力供应——降低电炉炼钢
成本
安哥拉电力以水电为主(如卡潘达水电站),电价仅0.02-0.03美元/千瓦时,远低于中国工业电价(0.08-0.12美元)。电炉炼钢(EAF)依赖电力,低电价可大幅降低吨钢成本,使短流程炼钢在非洲市场具备显著竞争力。
海运便利,铁矿石进口便捷
安哥拉拥有罗安达、洛比托等多个深水港,便于进口铁矿石。例如,邻近的利比里亚邦矿(Bong Mine)铁矿石品位达60%-65%,海运成本较低。未来几内亚西芒杜铁矿投产后,也可作为稳定供应来源。

二、市场需求:非洲钢铁缺口巨大
安哥拉本土需求旺盛
安哥拉战后重建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公路、铁路、港口、住房)需求旺盛,但本国钢铁产能严重不足,仅有一家小型钢厂(年产量不足30万吨),80%以上钢材依赖进口(主要来自中国、巴西)。若在安哥拉设厂,可优先满足本国市场,并享受进口替代红利。
非洲大陆钢铁供不应求
非洲年钢铁消费量约4000万吨,但本土产量仅2000万吨,一半依赖进口。随着非洲大陆自贸区
(AfCFTA)推进,区域基建一体化加速,钢铁需求将持续增长。安哥拉地理位置优越,可辐射刚果(金)、赞比亚、纳米比亚等周边市场。
国际低碳钢铁市场潜力
欧盟、美国等市场对低碳钢铁需求旺盛,并计划征收“碳关税”。安哥拉的气基DRI+电炉短流程工艺碳排放较低,未来可出口至欧美,抢占绿色钢铁市场。

三、中安合作:政策支持与投资保障
安哥拉政府推动工业化
安哥拉《国家发展规划(2023-2027)》将制造业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并提供税收减免、土地优惠等政策吸引外资。钢铁产业作为基础工业,符合其经济多元化战略。
中安关系紧密,合作基础牢固
中国是安哥拉最大贸易伙伴、最大融资来源国和主要基建承包商。中资企业已在安哥拉参与港口、铁路、电力等重大项目(如本格拉铁路、卡库洛卡巴萨水电站),具备成熟的本地化经验。中国钢铁企业可借助现有合作网络,降低投资风险。
融资与政策支持
中资银行(如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可为项目提供优惠贷款。此外,安哥拉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符合中国国际产能合作方向,易获政策支持。

四、挑战与应对策略
基础设施不足
安哥拉港口、公路、电网仍需升级,投资者可联合中资工程企业参与基建配套,降低物流与运营成本。
政策稳定性风险
建议与安政府签订长期投资保障协议,确保天然气供应、税收优惠等政策延续性。
本地化运营挑战
人才培训:联合安哥拉高校、职业院校培养技术工人。
社区关系:加强ESG(环境、社会、治理)投入,提升企业形象。
五、安哥拉——中国钢铁全球化布局的关键一环
在全球钢铁产业转移浪潮中,安哥拉凭借低廉的能源成本、旺盛的市场需求、稳定的中安关系及辐射非洲的区位优势,成为中国钢铁企业“走出去”的新阵地。
对中国钢企而言,投资安哥拉不仅是产能出海的战略选择,更是参与非洲工业化、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机遇。未来,随着非洲基建需求爆发,安哥拉或将成为中国钢铁全球化版图中的关键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