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97篇帖子。
(轉載知乎)德國未來會不會淪為發展中國家?
71楼 JosephHeinrich 2025-9-19 17:29

作者:北京Fund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5643374/answer/189774738278920345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德國現在明明缺人缺到冒煙,為什麼80%的留學生畢業扭頭就跑?

先說個冷知識,德國大學至今免學費,全球都少有這種制度,簡直就是教育界的一股清流。

但等你真的去讀書的時候就會發現德國教授都可都是閻王爺的存在。

有個在慕尼黑工大讀書的朋友哭訴,她的電磁學教授最後一堂課只說了一句話:"整個走廊里,最終能見到我出題原圖的人不超過3個。"德國大學從來不劃重點,圖書館凌晨坐滿了翻文獻到眼神獃滯的學生,想靠小聰明混畢業證的?分分鐘被掛科警告單砸醒。聽說某機械製造專業的學生按要求畫了2000張圖紙,年年都有學生讀到髮際線後移才拿到畢業證,網友調侃:"在德國千萬別跟同學比年齡,你永遠不知道那個頭髮花白的男人讀大幾。"

但你以為熬到禿頭就勝利了?真正的暴擊是在求職市場。朋友學計算機拿了亞琛工大碩士,想先當外賣員過渡一下,直接被拒:"您的學歷不允許浪費社會資源。"德國公司的邏輯堪比鋼鐵直男:你是學建築的,簡歷上多寫一句會烹飪都屬於"跑題"。有個生化博士去超市應聘收銀員,被勞動局約談:"國家花錢培養的人才去掃碼,你考慮過納稅人的感受嗎?"

這時候再回看國內,清華畢業生當保姆、海歸碩士搶月薪5000的前台崗位,這樣的"學歷跳水"早不是新聞。德國人卻像開了上帝視角:如果所有高材生都來內卷底層崗位,普通人拿什麼活?他們甚至從初中開始分流,別覺得這是歧視——水電工女兒和教授兒子在同一家咖啡館約會,沒人覺得奇怪。雙元制教育直接把97%的初中畢業生精準送進企業,超市收銀員也能用自動補貨系統跟總部AI對線。

最絕的是35歲焦慮這回事,在德國就像偽命題。當你看著國內程式設計師35歲被迫轉行跑滴滴時,德國工程師50歲還能帶著學徒現場調試設備。他們的思路很簡單:給挖掘機司機和大學教授同樣的社會尊重,讓每個人都有專屬跑道,誰還會擠破頭去踩別人的紅毯?

反觀我們的學歷軍備競賽,把二本畢業生硬生生逼成考研釘子戶。朋友說送外賣時遇見某雙一流碩士同行的故事,評論區炸出滿屏"真實得想哭"。一場全民讀研的狂歡背後,是職業尊嚴底線的全面失守。德國用制度證明了一件事:真正的人才紅利,不是讓博士去搶專科生的飯碗,而是讓每種工作都活成令人嚮往的模樣。


72楼 JosephHeinrich 2025-9-19 17:29

有AfD這幫蠢貨的努力,德國的徹底衰亡指日可待。鑒於目前德國議會選舉前的民調結果,德國民眾大多數是沒腦子的,再一次把AfD這幫底層暴民組織推上了頂峰。不把這幫投給AfD的賤民送進集中營、體驗一下上世紀的Holocaust,他們就永遠不會長記性。

目前德國唯一一條活路,就是放棄堅守在衰頹不堪的西方陣營,擺脫對東方的偏見,與中國結盟。不只是德國,整個歐盟都要團結一致,遠離川普瘋子治下的美國,轉而和東方聯合。「中歐聯合」是拯救衰敗的老歐洲的唯一道路。



作者:Luminarchus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5643374/answer/10517724844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73楼 JosephHeinrich 2025-9-19 17:29

反DE專家:


看一個東西吧,歐元不崩潰,他就不會掉下去。但是下限就是沒有旅遊有一部分工業的西班牙。


74楼 JosephHeinrich 2025-9-19 17:30

心戀蒼井空似水:


可能性不大,已開發國家的根基是科技教育水平,很多人認為日本未來會成為發展中國家,我也認為不可能,同樣是因為他的科技教育水平,只要這個根基還在哪怕再差他也是已開發國家,除非德國科技水平停泄,而其他國家科技爆發,導致科技水平代差非常大,要不然不可能

75楼 JosephHeinrich 2025-9-19 17:30

姜太虛:


看了下來都在說不會,但我個人看來會。歐洲已經慢慢的軍事能源都要被美國掌握,美國金融危機爆發,絕對會吃掉歐洲,因為沒地方給它吃了,其次歐洲是有解體的風險的,如果歐洲解體,歐元這麼大一塊市場蛋糕,美元不可能不心動,至於目前美國為啥還不動歐元,我猜測是擔心歐元跨了,歐元佔領的市場會擁抱人民幣,所以美國估計在考慮風險,而且一旦歐盟解體德國再也不能得到歐洲其它國家的支持,地位財富急劇下降都會有可能,最後姑且算歐盟沒解體,但未來一二十年內,德國所擁有的產業大半會被中國吃掉,不用懷疑,只要中國堅持獨立自主,堅持全產業鏈發展,堅持產業升級,必然會和德國產業衝突,財富被美國吃掉的風險,歐盟解體的風險,產業被中國吃掉的風險,怎麼看德國未來都堪憂,怎麼在你們看來會沒一點風險!至於德國會不會淪為發展中國家,人均會不會大幅度下降,至於降到哪裡去,就看德國精英層的智慧了。


76楼 JosephHeinrich 2025-9-19 17:30

史客郎:


對這個問題,得從近段時間的兩件事說起。

第一件事是:最近,德國紐倫堡動物園

宣布了一件事,很讓人覺得匪夷所思,他們準備把動物園裡一半的狒狒殺掉,餵給肉食動物當飯吃!

動物園方面怎麼說的呢?

聽起來好像挺有道理的:我們這個動物園,原先設計的容納範圍,就是25隻啊,現在有45隻了,「繁殖數量失控」,把多出來的狒狒殺掉,給其他動物吃,很應該啊!


但問題是:媒體都說,這些幾內亞狒狒

是保護動物啊,你好歹也是動物園啊,怎麼能殺保護動物呢?

更何況,你實在養不起可以送人,為啥要殺呢?

再說了,狒狒也沒多少肉啊!

怎麼說呢?

早些年,德國人可是沒少為中國的狗和貓操過心啊!

才一轉眼,德國就自己動刀,殺起保護動物來了!

第二件事如果細品,可能更讓人覺得震驚:之前我就說過,這兩天德國總理朔爾茨

跑美國去了,然後在當地時間2月9日,其實差不多相當於我們這裡昨天見到了拜登。

新聞稿里說,兩人就中東局勢、烏克蘭問題等議題,相互交換了意見。

如果光看到這裡,可能覺得沒啥,但如果看一下現場畫面,至少很多德國人就不會這麼想了,而會十分沮喪!

為啥呢?

因為從表面上看,拜登好像在和朔爾茨講話,但實際上呢?

拜登手裡拿著一個提示卡!

這張卡上,密密麻麻地,寫滿了提示詞!

朔爾茨這是在和一個人,還是和一個念稿機說話?

這兩件事一個是當地一家動物園準備乾的事,一個是德國總理見美國總統,相互間好像沒啥聯繫,但真是這樣嗎?

不!

因為就在這兩年,歐洲的政治和經濟格局,發生了幾乎可以說是翻天覆地的變化!看在2月9號,普京是怎麼說的吧:儘管受到各種制裁和限制,但俄羅斯去年成為歐洲第一大經濟體,美國的各種工具不管用。

他還說:2023年俄羅斯經濟增長可能超過之前預測的3.5%,達到4%!這真是人類歷史上的笑話:自古以來,從來只聽說打仗能把一個國家打窮的,但俄羅斯卻是越打越富!

去年年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就說了:2022年俄羅斯的經濟規模達到 2.22萬億美元,超過韓國,位居世界第九!

怎麼說呢?

我之前分析過:為啥2022年2月24日,俄烏戰事爆發後,美國和歐洲突然間,像發瘋似的,對俄羅斯展開方面、一點死角都不漏的制裁?

就是因為瞧不起俄羅斯!

2021年美國GDP總額23萬億美元,是俄羅斯的12倍都多。如果你是拜登,你光看到這兩個數字,難道你不會起「趁俄病要俄命」的心?肯定會嘛!

畢竟開戰前,如果按美元匯率來算的話,廣東省的GDP是1.9萬億美元,俄羅斯才1.7萬億美元,它連廣東省都不如!

結果仗打到現在,已經成什麼樣子了?

美國加上北約

其餘30多個國家,現在連烏克蘭的炮彈都供應不上了,俄羅斯那邊卻還是炮聲隆隆,至少人家炮彈還有,還不見少!

美國更慘,前段時間美國媒體報導說:烏克蘭和中東的消耗,實在太大了,因為這兩個地方的戰事,美國武器儲備都快耗空了!

弄得之前英國首相,前段時間「回鍋」,再當外交大臣的卡梅倫,都一頭霧水地問:我們北約國家的GDP,加起來可是俄羅斯的30多倍啊,怎麼大家就收拾不下一個俄羅斯呢?

但事實就擺在面前:整個北約,不但打不下,還被俄羅斯抽幹了至少一大半武器儲備!

但以為這樣就算了嗎?

不!

還有更慘的事:德國2023年的GDP,居然萎縮了0.3%!

搞得好像在打仗的,不是俄羅斯,而是它!

搞得受制裁的,好像不是俄羅斯,而是它!

到啥程度呢?

有個在德國的小朋友跟我說:她就在超市買了5樣蔬菜之類吃的,之前的價格還不到10歐,結果一結賬,發現居然是14.44歐!

很小很小的一顆花菜,要3.99歐;

一包扁豆,才200克,要2.69歐!

不過她說,雖說德國物價漲了不少,但和法國比比,還是小弟,因為法國漲得更厲害!

說到這裡,大家就明白:為啥這家德國動物園,說園裡的狒狒太多,明知是保護動物,也不肯送人,非要要殺了一半,去喂其它吃肉的動物了吧?

說到底,還是德國現在的經濟不行了!

那德國總理朔爾茨,為啥明知拜登現在就是個讀稿機,為啥非要眼巴巴地,專門跑到美國去,卻和他會面?

看他這次去美國時,還同步在《華爾街日報》上發表的一篇文章,就明白了!

他是這麼說的:德國是繼美國之後,對烏克蘭援助第二多的國家,光今年德國就撥出超過70億歐元,為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佔了歐盟的一半!

他還說:前段時間,我們歐盟還通過了新的計劃,在今後4年,將向烏克蘭援助超過500億歐元!

然後他就說了:但光我們歐洲,一切都還不夠,還擋不住俄羅斯,我們還要美國也向烏克蘭提供援助!

怎麼說呢?

所以朔爾茨此行,簡直就是在對美國苦苦哀求啊!

為啥會這樣呢?

因為事情到了這一步,朔爾茨心裡已經明白得很:光憑德國甚至歐盟的力量,那是肯定擋不住俄羅斯,必須美國出手啊!

到這裡,忍不住讓人想起一樁10年前的往事:2014年1月31日,在德國慕尼黑,舉行了第五十屆慕尼黑安全會議,這會議一開場,德國人就群起而上,說了一番話,讓所有人都驚呆了!

先出場的,是當時的德國總統高克,他在開幕式當天,就發表演講說:德國將會「更及時、更堅決和更切實地」參與國際事務,甚至不排斥「使用軍事力量」!

他這番話出了後,大家都有點呆。

因為德國的實權,掌握在總理手裡啊,總統也就搞搞禮儀活動,算個花瓶啊,怎麼談起這麼實質性的戰略問題來了呢?

高克打頭,之後一堆當時德國高官,也都跟著,紛紛跳了出來!

哪些人呢?

有我們的老熟人,七個小矮人他媽,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

當時她是德國國防部長!

當時的德國外交部長施泰因邁爾,現在他是總統了!

說話的意思,都和高克差不多:德國將「承擔更多國際責任」,「甚至包括軍事介入」!

到這裡,大家都明白過來了:德國人準備搞大動作了!

但前面這些,都只是氣氛組,等醞釀得差不多,真正的老闆上場了!

默克爾!

她就公開說了:我們德國「參與國際事務的範圍」,仍將集中在「外交、發展援助和訓練當地軍警方面」,至於前面我們有些人說要動用軍事力量麼,大家不要擔心啊,「軍事介入是最後一種選擇」!

但所有人都看得出來,默克爾最後一句話,只是片安慰劑!

當時的德國人,已經在喊:我要雄起了!

為啥呢?

因為當時德國的形勢,確實算是烈火煎油,繁花似錦,形勢好得一塌糊塗!它吃到了蘇東劇變的很大一筆好處!

蘇聯和中東歐國家,可都是社會主義國家啊,過去搞社會主義時,搞基礎設施建設,公路、鐵路建得不少;

學校、醫院什麼的,也修了不少;

工廠更是蓋了不少!

結果一旦劇變,這些基礎設施,像鐵路、公路的,還用投入嗎?

不用了!

等它們用壞之前,至少得幾十年吧!

培養出來大批理工科人才,直接就能上崗當工人或工程師!

工廠呢?

用很低的價格收購過來,加上原來的工人,直接就能開工!

還能把這些地方,當作德國工業品的銷售市場!

一舉N得啊!

飛來一筆橫財,德國簡直賺翻了!

它吃到了俄羅斯廉價能源的好處!

當年蘇聯時期,為了把它和東歐的經濟,連在一起,可是修了很多條天然氣管道,直接把天然氣輸送到中東歐啊,德國人只要再連上一段,就能用上了!

管道天然氣,可是怎麼都比液化天然氣便宜啊!

又賺翻了!

它還吃到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好處!

想想看,當時在路上跑的,基本都是什麼車?

大眾!

奧迪!

奔馳!

寶馬!

除了日本車外,很多都掛著德國車的品牌標誌!

這三重富貴,只要碰上一個,都能讓一個國家賺得要死,更何況德國是連中三元呢?

所以當時的德國人就飄了!

就在德國飄的時候,又撞上了一個非常好的機會:美國人當時覺得有點不對勁了,中國發展速度太快了,所以決定把力量從東歐和中東地區,轉向亞太!

美國總統歐巴馬提出:我們要重返亞太!

這不就露出空白點來了嗎?

到這裡,明白10年前,也就是2014年,德國人在慕尼黑會議上,突然說自己要承擔更多「國際責任」,是啥意思了吧?

差不多等於公開跟美國人提出:大哥,你就放心地走吧,從東歐、中東甚至到非洲這一攤子,我們會看好的!

以一方霸主自居!

德國人說完這些後,他們就大規模地,動起手來了!

2015年,德國派出1200名士兵,介入敘利亞內戰,還讓土耳其同意,允許它在土耳其的空軍基地中,部署德國戰鬥機!

德國人還把手伸進非洲去:在馬里、尼日等好幾個西非國家,它都在當地建基地,甚至開始駐軍!

但這還不算!

我們都知道:在美國策動下,烏克蘭發生政變,之後頓巴斯等好幾個州起兵反抗,烏克蘭政府軍在美軍顧問指揮下,前去政府,結果被烏東武裝打得全軍覆沒,整個烏克蘭無兵可用,眼看烏東武裝就要揮師西進,劍指基輔!

就在這時,德國拉著法國,一起跳了出來,對俄羅斯軟磨硬泡,一定要普京控制住烏東武裝,不許再讓它們西進,而要就地停火!

結果簽署了《明斯克協議》

之後在這個協議的掩護下,被打掉的烏克蘭政府軍,才得以重建,並且接受了北約,主要是德國、法國、英國這些國家提供的培訓!

怎麼形容呢?

10年前德國,大家千萬別小看,它當年可是意氣風發得很啊!

結果彈指一揮間,一切都改變了!

現在怎麼形容當前的德國呢?

內憂外患!

怎麼說呢?

今天看到這兩條新聞,尤其是動物園其實養不起狒狒,硬要把它們殺掉,拿來喂其它動物的那條,真是十分地感慨!

想想10年前,大家對德國的印象是什麼?

科技發達!

產業先進!

國力強盛!

福利很好!

說起它,大家就油然而生,有一種對我們自己未來的憧憬!

結果誰能想到:德國現在科技不行了,產業不行了,如果從外面來看,它和美國,再加上一大堆北約盟國,居然炮彈產量還遠不如俄羅斯;從內來看,動物園都要殺狒狒了!

哪裡還有2014年慕尼黑會議上,一眾德國高官拍著胸脯的那股豪情:你儘管放心地重返亞太吧,從東歐到中東,再到非洲,我們都給你包圓了!

十年時間,絕對是彈指一揮間,變化居然這麼大!

這兩件事,如果不是出在現在,當年誰敢想?

這真是個大悲劇啊!

再想想看吧,2021年時,美國還在阿富汗,還在我們西邊的家門口。

才2年多,整條線已經推進2000多公里,進到中東了!

甚至在中東,都爆發這麼大的事了!

處理不好,可能動搖美國的根基!

現在東南亞方面,也是格局大變!

這個世界的變化,有多麼地塊,從這個比較,大家已經能看出來了吧!

不過德國人也不用氣餒,還有個國家比你更慘:日本!

自從1967年日本GDP超過德國後,在2023年,在德國經濟下滑了0.3個百分點的大背景下,德國仍然能以一種詭異的方式,GDP再度反超日本!

前後十年一對比,這世界的變化之快,大家已經能感受到了吧!

還是那句話,這裡再嘮叨一次:這種時代很少見,這種機會也很少見,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千萬不要錯過,我們一定要跟著時代的脈動,去同步走啊!

乘著新年放假,難得停下來的時候,建議大家好好思考一下未來的路。

選擇比努力,其實更重要!這幾天正是思考的好時候!

閱讀之後,如果覺得本文不錯,有一定收穫,麻煩您點一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便於今後不迷路。更多更精彩內容,不妨移步微信公眾號「史客郎」。

77楼 JosephHeinrich 2025-9-19 17:31

作者:Fourier lockneed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5643374/answer/12977403423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只要德子不賭,德子就還能維持第二世界的存在,目前德子遇到其發展的天花板,觸頂反彈。這是當今世界格局,國際秩序的天花板。德子目前給我的感覺像是一個站在賭桌前面的傻少爺,賭場老闆在不斷的刺激德子下注。德子或許不敢,或許是怕,或許還有那麼一絲絲懷疑,但是不斷的被老美這位賭場老闆慫恿下注。

目前糟糕的事情是,德子已經開始賭白左思潮了,把自家最先進的火力發電廠炸了為討好極端環保主義者卻不思考對於自身的發展和穩定會有什麼危害,隨之而來的必然是工業品和民眾生活成本的飆升,資本主義某些團體的饕餮盛宴,但是是底層民眾的悲歌,在被奇怪輿論操控下,淪為了資本的工具。有時候一個賭徒在第一次拉下老虎機的撥桿的時候,他的命運就已經註定了!

目前世界要被重新劃分,以中美為第一世界的對抗在不斷的持續,在分配這個世界上的所有資源,美管理所有的錢,中管理所有的貨,其他國家不可能與之直接構成競爭關係。如最近的關稅大戰,就是這兩個國家錢與貨的博弈,兩台頂級國家機器的對轟,但是目前老美這隻80年代的老V8看來難以匹敵,中華這座巨大的電動機。

第二世界,區域性大國,包括德國,俄羅斯,巴西,印度,澳洲。自己有自己能拿得出手可以換錢的東西,能維持自身的一定水平,但是不能賭,比如南非,賭前是非洲唯一一個已開發國家,賭后徹底淪為發展中國家。同樣的是德國,如果賭美式白左搞政治正確和武力擴張,德國在機械精密化工領域的優勢會像二戰一樣立即被吃掉分解,相信歷史不會給德子再一次蘇聯解體的鴻運。這次可能就是萬劫不復回到格林童話時代變成無數個小國有公主王子……為各自利益分解成若干小國取得各自細分領域的資源再被各個擊破。比如巴伐利亞共和國,魯爾共和國普魯士共和國,薩克森共和國……順帶一提 第二世界排名最強的是俄羅斯,德子排名十分靠前,能排到第三位,最弱的或者最接近門檻的是越南。

第三世界,只能靠極有限的方式獲取資源,代表就是亞非拉,中東地區的一些國家。出口一些原材料,或者跟超級大國關係好可以化緣,再比如說曾經是區域性大國跌落到第三世界。比如阿根廷,巴基斯坦,伊朗…最強的是伊朗,最弱的是朝鮮。

第四世界,下沉世界,不被援助就沒法過日子,就不列舉了。

只要不爆發三戰,德子還能靠教育水平和工業基礎維持現狀,但是還是被中美不斷的放血,因為沒有主權、還是歐元區第一大國,碰了美國的大蛋糕就從希臘放德子的血,而後因為華子要14億人口脫貧致富,就需要在工業門類不斷的挑戰德子,德子恨不起來老美所以只能恨我們。

德子歷史上跟本子差不多,奈何德子水平不行,在歐洲大平原上混了好久都沒搞出名堂,有馬大爺這種聖人都不知道運用,趕上大鵝這種菜雞都收拾不了。所以德子註定了天花板就只有中歐平原,踏踏實實做個中等國家。向外擴張的路堵死了,就不能擁有更多資源,養活更多人口,參與更多產業鏈和全球化分工,像是風中殘燭,搖曳一時是一時,但是目前來看,似乎是要起風了

後續;德子已經被資本利益集團綁架,典型的白左上頭。將來在這條路上疾馳,而我估計小鬍子已經到了去啤酒館的路上。


78楼 JosephHeinrich 2025-9-19 17:32


五個橘核:


不會,只是一種在特定階段的過渡方案。

帶有鋰電池,並不是汽車行業的未來。

79楼 JosephHeinrich 2025-9-19 17:32

知乎用戶1829839:


我個人覺得對於這些歐洲國家(也包括老鍾)而言,msl移民是遠比經濟發展更大的問題。

80楼 JosephHeinrich 2025-9-19 17:32

絕大部分已開發國家的發達是靠著高科技工業產品附加值達到的已開發國家

就比如,成本10塊錢的東西,賣給沒有能力製造這件商品的國家1000塊錢,達到的暴利,成為已開發國家。

但是現在中國在這裡,已開發國家獲得暴利的機會就會越來越少,中國會讓全世界越來越平均。


最後可能德國,英國等歐洲國家還是已開發國家,畢竟基礎建設,教育,醫療已經是發達水平了,但是不會比其他國家優越很多很多了



作者:凌晨二十一度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5643374/answer/8780316454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