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研博碩英才網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0264765/answer/3121322025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1月2日,蘇州發布新一輪博士後崗位招引需求,涉及1152個崗位,涵蓋30家頂尖高校、科研院所和行業龍頭企業。全國各大城市爭相發布公告,持續擴大博士後崗位需求,加大博士後培養力度。相信關注就業問題的各位博士們一定也發現了。

圖源網路
畢業後進入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繼續從事學術研究工作,成了不少博士畢業生的畢業新去向。但不少博士仍處於猶豫不決的狀態,「博士畢業後,一定要去做博士後嗎?」
要不要做博士後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博士後續的發展。下面,跟著小研從多方面了解一下吧!
博士後規模升級
目前,「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已經在全國遍地開花,而且各地推進高水平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建設的勢頭越來越猛。
今年,杭州餘杭區啟動了「海創未來·卓越博士後」騰飛計劃,計劃5年投入不低於24億元,給予出站留餘杭(來餘杭)博士後三年最高90萬元的生活資助;符合條件出站博士後可認定為杭州市D類人才,並可享受杭州市D類人才最高100萬元的購房補貼等政策。
<img src="https://picx.zhimg.com/50/v2-1ecb0c75ffdedb92b19d5770cf6ca9b4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673" data-original-token="v2-9c070cebad00141d336ae30dc05bad3e"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1ecb0c75ffdedb92b19d5770cf6ca9b4_r.jpg?source=1def8aca"/>

圖源網路
5月,重慶市博士後管理辦公室會同548個博士後科研流動(工作)站,推出5016個優質博士後科研崗位,面向全球「招賢」,崗位平均年薪超35萬元,年薪超100萬元崗位近100個,最高年薪達120萬元。

圖源網路
根據人社部統計數據,截止到2023年,我國累計招收34萬博士後,成為全球博士後培養規模第二大的國家。從數據上來看,博士後規模不斷升級,已然成為一股新潮流。
博士後性價比01 就業前景
在考量博士後崗位的價值時,最先需要考慮的就是行為動機。
大部分博士畢業生從事博士後工作的動機均為繼續從事學術研究工作。但現在,一些單位在招聘中會優先有過博士後經歷的人才,也有不少高校實施師資博士後制度。部分高校在招聘公告中明確要求應屆博士畢業生應聘教學崗位,必須先進入學校的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經師資博士後考核合格,出站後方可聘為高校教職人員。
而且,今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明確將推動高校將博士後作為教師重要來源。也就是說,博士畢業生以後想要應聘部分高校教職崗位,很可能需要有做過博士後的經歷。
從博士後職業選擇來看,大部分博士後在出站後仍然選擇留在科研行業工作,一部分博士後選擇進入高校任教,擔任講師或副教授等職位。此外,也有部分博士後選擇進入科研機構或企業工作。
從部分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發布的數據,我們能夠粗略地了解博士後出站後的去向。例如,根據中國農業科學院的統計,2022年中國農業科學院進站博士後為300人,全年博士後出(退)站151人,出站博士後中26%留院工作,71.9%進入高校或科研機構工作。
而中國農業大學2022年累計招收博士後201人,出站86人,其中85%的出站博士後進入高校或科研院所工作,其中留校工作33人,佔總人數的38%。留校工作的博士後中,24人直聘為副高級職稱,博士後隊伍已經成為學校優質師資儲備的重要來源。
博士後出站的就業前景很大程度上還受到所在領域的影響。在當前就業市場中,對博士後需求較高的行業或領域分別是人工智慧、電子信息
、先進材料
、生物醫藥
、臨床醫學
和計算機科學
等熱門的專業領域,這些領域是國家資助博士後研究人員計劃的主要面向方向,博士後能夠找到優質崗位的機率更大。但一些研究冷門領域的博士後就業前景可能不那麼佔優勢。
02 重重挑戰下的博士後?
工作挑戰:博士後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和壓力。在博士階段,學生通常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研究。相比之下,博士後的工作節奏更快、壓力更大,需要自己申請項目基金,同時還要管理自己的研究項目。相比於博士,博士後需要更獨立地解決科研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心理壓力:根據不少網友的分享,讀博和做博後的心理壓力都非常大。博士生的壓力來源主要來自學業壓力和前景迷茫,而博士後的心理壓力主要來自工作前景的不確定性和薪酬不穩定。博士後需要在短時間內積累足夠的研究成果,從而順利通過出站考核,還需要憂慮出站後的職業發展道路。
福利待遇:博士後的待遇相對較好,但具體數額因地區和行業而異。不少單位都承諾為博士後提供數十萬的豐厚薪資,讓博士後享有與正式員工相同的社會保險和福利待遇。例如,南京理工大學承諾為全職博士後提供30萬年薪和科研酬金等其他收入。據部分網友分享,國內大部分博士後的收入與科研績效掛鉤,如果完不成考核任務,有可能無法享受全部的待遇。
就業壓力:博士後出站後同樣要面臨就業市場帶來的挑戰。第一個是年齡問題,年齡門檻可以說是就業的重要關卡。博士後往往比博士面臨著更嚴峻的年齡危機。近年來,不少單位在招聘公告中明確應聘人員年齡必須在35歲以下,有些單位要求更為嚴苛,將年齡門檻限制在32歲以下。由於博士後的年齡增加,他們可能無法申報某些項目,更無法通過單位招聘時的年齡門檻。
而且,博士後出站後也可能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崗位,雖然一些單位在招聘中會優先有過博士後經歷的人才,但也有一些科研院所和事業單位要麼只招收應屆博士,要麼只招收高層次人才。
寫在最後
要不要做博士後,是一個需要深思熟慮的過程,它應當基於個人的職業規劃、年齡考量、科研實力以及諸多其他維度來綜合權衡。小研在此溫馨提醒,職業道路難免有坎坷,「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選擇一條與自身心靈相契、志向相符的道路,方能照亮前行的璀璨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