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10篇帖子。
(轉載知乎)為什麼高中突然開始實施雙休了?這是好事,家長怎麼都反對呀?
71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6 20:19

作者:高考招考我來說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3714615971/answer/12300124459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高中突然開始實施雙休,這一變化並非偶然,而是基於多方面的考慮和長期規劃的結果。以下是對高中實施雙休原因的詳細分析:


一、教育改革與減負需求


1. 延續「雙減」政策精神:自義務教育階段推行「雙減」政策並取得階段性成果後,減負提質的理念進一步向高中階段延伸。高中雙休政策的實施,是這一理念的具體體現,旨在減輕學生學業負擔,保障學生身心健康。


2. 優化教育生態:教育部等多部門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如《關於規範面向中小學生的非學科類校外培訓的意見》、《普通高中學校辦學質量評價指南》等,為高中雙休提供了政策依據,旨在調整教學節奏,構建更科學的教育生態。


二、關注學生身心健康


1. 心理健康問題頻發:據相關數據顯示,高中生的心理問題頻發,抑鬱檢出率較高。長時間高強度學習使學生身心俱疲,雙休制度的實施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休息和放鬆時間,有助於緩解學習壓力,降低心理健康風險。


2. 生理健康需求:長時間的學習還可能導致學生視力下降、體質下降等生理問題。雙休日可以促進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戶外活動,改善身心狀態,提高學習效率。


三、培養創新型人才


1. 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在AI飛速發展的當下,社會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雙休制度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時間,參與機器人比賽、編程俱樂部等活動,培養創新思維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2. 推動教育模式轉型:雙休制度的實施倒逼學校優化教學設計,減少「填鴨式」教學,轉向素質教育模式,如分層教學、項目式學習等,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與創新能力。


四、優化教育資源分配


1. 減少學校間差異:部分學校通過壓縮假期「超前教學」或「超綱教學」,加劇教育資源不均衡。統一雙休可減少學校間因補課差異導致的教育分層,促進教育公平。


2. 推動教育資源均衡發展:通過推廣「智慧課堂」、項目制學習等高效教學模式,以及加強教師培訓等措施,可以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縮小城鄉學校間的差距。


五、社會多元發展需求


1.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雙休制度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時間,發展攝影、跳舞、寫作等特長,挖掘自身興趣愛好,為未來職業發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2. 適應多元化發展趨勢:如今社會多元化發展,職業選擇日益豐富。雙休制度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以適應未來社會的多元化發展趨勢。


綜上所述,高中實施雙休是教育改革、關注學生身心健康、培養創新型人才、優化教育資源分配以及適應社會多元發展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一政策的實施將有助於推動教育回歸育人本質,培養更健康、更具創造力的下一代。


72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6 20:19

海海:


奇異的生物

我趴在沙發上,抬頭看到一個人形生物突然出現。它靜靜俯臥,同時緩緩下沉了一段距離。它的兩旁堆滿高高的習題集和高考練習冊,每一本書都散發著重複的味道。空中飄散著即將誕生的一張張虛幻的試卷,試卷排成長長的紙陣,望不到盡頭……除了透明部分,它周身是黑色的,四肢在日光下炫耀著透明的特質,散發著微弱的白色光芒,大腦和軀幹部位蔓延著墨色,一顆均勻跳動著的紅色心臟暴露在外,周圍的血管隱入黑暗。

我好奇地觀察著這個奇怪的生物,它蠕動一下,用類似雙手的肢體撫摸了一下腦門,瞬間我感覺自己的腦袋也被觸摸了一次,我和它似乎有了某種神秘的聯繫。

過了一會兒,它的大腦突然長出了無數條蛇狀觸手,觸手互相纏繞、彼此撕咬,每條觸手上面閃爍著一行行白色的字跡:

「數學作業沒寫呢。

我很痛苦。

語文老師今天很高興。

我要找回自我。

作為一個人,我有雙休的自由。

老師講得太快。

那個美女今天注意我了。

每天嗮到太陽不足半小時。

所有時間都是在別人監督下進行,甚至發獃的時間也沒有。

回家周是我喘息的唯一機會。

這道題用守恆法很好解。

終於坐著吃飯了。

上廁所時間太短,卻只能在廁所和小夥伴交流,下課教室里不讓說話。

監獄比學校好。

下課不讓動。

衡水模式是領導們的最愛。

父母是比血汗工廠的監工更狠的人,他們要求我坐好他們做不到的事,還在心裡罵我廢物。

父母總是逃避責任,將孩子推給學校。

每天固定時間要念讓人噁心的立志文。

不能在教室外逗留。

聽著這首《校園的小路》,以前的孩子多自由。

跑操要排整齊,要的是面子,為了表演,而不是鍛煉身體……」

它捂著腦袋痛苦地扭動著,我的腦袋瞬間疼痛襲來。那些觸手被強行按回腦袋,但很快它們如狂歡的病毒又冒了出來。疼痛再次出現,我別無他法,只好忍受著。它的大腦出現萎縮,不安地抽搐著,大腦底部流出黑色的血跡。那顆痛苦扭曲的心臟像被一個看不見的隱形巨手蹂躪著。

幾個更高大的人形生物出現,透明的雙手拿來誘人的食物,填入小人形生物的口中。那些不安的觸手突然退回大腦的幽暗深處,大腦的黑色血跡停止了滲出,它的雙手離開了腦袋,我的疼痛也停止了。那幾個高大的人形生物滿意地點點頭,突然消失,一切好轉……

我悠然地享受片刻的安閒,周圍寧靜祥和,這時卻隱隱傳來大腦和心臟輕輕的嘆息聲,那氣息中漂蕩著無望的求救信號……


73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6 20:19

西瓜刀老魔:


反正我作為教培機構從業人員

我是嚴重同意實施雙休,甚至是三休,最好是四休

74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6 20:20

作者:孤獨的肉球球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3714615971/answer/12207881556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高中取消晚自習,周末實行雙休,這究竟是不是好事呢?目前,全國已經開始逐步推行這一政策,本月,青島的許多高中就已落地實施。此前,不少高中家長呼籲取消晚自習,為孩子減負。然而,取消晚自習真的全然是好事嗎?


在有晚自習的時候,對於普通家庭的孩子而言,其實是相對公平的。大家都能平等地接受老師的指導。但如今晚自習取消,周末雙休,可能會導致兩個極端結果。


一方面,普通家庭中那些自學能力欠佳的孩子,可能會在學業競爭中被篩選掉。不過,對於自學能力較強的普通家庭孩子來說,取消晚自習的影響倒也不大。


另一方面,有錢人的孩子則可以聘請老師進行一對一輔導。如此一來,教育資源從原本學校里的相對平均,變得不那麼均衡了,這確實給普通家庭帶來了一定挑戰。既然政策已經出台,如果普通家庭的孩子依舊只依賴課內的學習資源,那麼與其他孩子的差距可能會越來越大。


國家為什麼要推出這樣的政策呢?

實際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在發生變化,越來越需要具備自驅力,能夠主動尋找學習資源、善於利用學習工具的孩子。從初高中就開始進行這樣的篩選,或許能避免當下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的情況。


高中執行新政策後,家長需要承擔更多責任。

第一,要學會觀察孩子,發現孩子的個性化特點,挖掘孩子的亮點,讓孩子找到自己擅長的領域。


第二,培養孩子的自驅力。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增多,學習習慣和自驅力就愈發重要。要讓孩子具備主動完成事情的能力,而不是事事都靠家長督促。所以,各位家長,教育改革對我們提出了更高要求,讓我們一起加油,共同學習,迎接這個新教改時代。你們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75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6 20:20

作者:千月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3714615971/answer/12197158720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高中實行雙休日?教育平等化的烏托邦

*最近有很多地方的高中,落實「雙減」要求,高一高二實行雙休,高一實行單休,且不上晚自習。誰要是違反規定,發現一次罰款20萬。據說有河南一家私立學校,直接把20萬罰款交了,然後給學生通知:周末繼續上課。

這個政策引發了輿論的撕裂。一部分家長說,教育就應該減負,讓孩子快樂學習,甚至直接說,最好把雙休日還上課的校長給抓了,誰敢私自補課也抓了,教培機構更是要關乾淨,讓你想卷也卷不起來;另一部分家長說:孩子要高考,高考就是拼成績,高中娃搞雙休,純粹是胡鬧!

政策有利於誰,不利於誰?

不同於自由市場上,人們的行動必然有利於交換雙方,否則交換不會發生;干預主義的結果必定製造受益的一方和受損的一方,或者造成交換雙方均受損。所有干預主義政策,永遠有利的是干預者,因為他們的權力更大了,可以對經濟生活發號施令了。除了這個永遠的受益者之外,具體到每一項干預政策,其受益方和受損方有所不同。那麼高中學生周末雙休,受益和受損的是哪些人呢?

首先有利於公立學校的老師。

教師是規模龐大的稅金資助的公務員隊伍,是一個「壓力集團」,在有關教育的問題上能夠抱團、形成輿論聲勢並最終影響政策制定。公立學校,就是教育領域的公社、計劃經濟。這種模式下,教師必然傾向於干最少的活兒,拿最多的錢。公辦學校的老師,最不喜歡「卷」——市場競爭機制。干多干少、干好乾壞一個樣,鐵飯碗端一輩子,是他們的夢想。

所以高中周末雙休,公立學校教師是最支持的,他們幹活兒少了,基本的待遇不減。如果有私立學校周末不休息,老師比他們更負責任,將對他們形成強大的競爭壓力,所以他們也最有動力讓政府把私立學校也管住。

西班牙人的超市,下午五點關門,周末不營業,華人去了之後,玩命生產經營,西班牙人就要完蛋了。所以他們的辦法,先是打雜華人店鋪,後來更乾脆,直接呼籲政府出台法令,華人這樣做是違法的,於是大家就一起躺平了。這跟公立教師行業是一個道理。

其次有利於學習能力強的。

學習習慣好的,有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開運動會在看書,大年初一在刷題,去不去學校,他都一如既往。學習能力差的,有約束了可以學一點,沒約束了就刷抖音了。

高考,看的不是絕對成績,而是相對成績,一分跑贏一操場。所以這對學習能力強的孩子有利,他們可以由此拉開與其他學生的分差。

再次,有利於大學資源豐富的省份,不利於資源短缺、競爭激烈的省份。高中學習,是面向高考的。一流大學多的,如北京考生,與好大學少、人口多的省份例如河南,本來就不是一套卷子,也不是一個錄取標準。全體降低學習強度,有利於北京考生,不利於河南考生,以後,北大就更接近北京人的北大了。

最後有利於富人,不利於窮人。

富人有更多的資源可以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之中,窮人則不具備這種能力。所以學校周末不上課了,富人可以請一對一私教,窮人則請不起,娃就放羊了。

教培,是打不掉的,只要有需求,就有供給,無非就是轉入地下變成黑市了,價格更高了,缺乏競爭質量更低了而已。這同樣不利於窮人。

一切行動皆有代價。所有干預主義,都將製造兩個階層,一是受益階層,一是付出代價的階層。只看你是那個受益者,還是那個代價。現在的問題就是,很多人明明是那個代價,卻自以為他是那個受益者。

為什麼過去公立學校很有競爭力?

首先是因為辦私立學校難於上青天,因此無法實現市場充分競爭。把市場腿打瘸了,說市場不行,只剩下公辦的,筷子裡面拔旗杆而已。

其次是因為公立學校引入了許多市場化因素。

當公有制無法改變的時候,邊際改善的辦法就是按照私有財產一樣去對待它,「模仿」市場的運作模式去經營。過去公立學校,雖為公有,但是對升學率、教學質量等有排名考核,由此掛鉤到校長的升遷和績效,班主任、優秀教師還有一定的經濟激勵,這就是在國企模式上的市場化邊際改善,比純國企模式,就要好一點。

大公社改成聯產承包責任制,儘管仍然沒有實現完全的私有財產,但是就是在往市場化方向的邁進,因此馬上就解決了吃飯問題。一家大國企郵電局,後來拆分成郵政電信移動聯通,儘管仍然是國企,但引入了市場化的競爭機制,服務消費者的水平就立即提高了。

醫療,也一樣的道理。中國公立醫療之所以效率尚可,就是因為引入了市場化的因素,醫院接受的財政撥款很少,主要靠自負盈虧,所以效率就提高了。反過來說,如美國,即便名義上醫療是私有的,但是整套流程和資金,美國政府都在干預,那就是實質上的國企,所以就必然質次價高。

經濟學原理,哪兒都適用,教育不特殊。

第三個原因是,畢竟還有私立學校,對公立學校形成競爭壓力。儘管這些私立學校也是被嚴格管制的私立學校,也就是私有產權的權能處於羈束狀態,但是半吊子私立,也比公立效率高。

全行業實施干預的直接後果

那麼現在不論公立私立,都不能雙休日上課,其實就是把私立學校僅存的一點競爭優勢徹底消滅,它已經變成了實質性的公立學校了。由此,所有學校都處在同一水平上,一併降低教學水平。

這個時候,我們仍然可以得出結論:原有的公立學校仍然會有優勢,因為它通過設置准入限制等方式,排除了競爭,本來就吸引了絕大多數相對優秀的老師,而私立學校的優勢被消滅了,更加競爭不過它了。但是,你要是由此得出一個結論:還是公辦教育好耶,那就很荒唐了。

結局是,仍然還有競爭,畢竟,家長們有這樣的需求。但是整體水平齊齊下降。過去考一本,需要480分,現在400分即可,總體成績都下降了。索馬里兩個買麵包的也在競爭,中國杭州的六小龍也在競爭,層次不一樣的。

中國過去獨步全球的中學生學習能力和水平優勢,可能不復存在。當然,這在一部分人眼裡,是引以為傲的,另一部分人眼裡,卻是引以為恥的。

為什麼會以孩子總體學習成績好為恥?

這就是雙減、雙休日不上課政策的另一個根源:白左思潮觀念。

他們認為中國的教育是灌輸式、填鴨式的,不是啟發式、創新性的。孩子應當注重素質教育,快樂學習,而不應該把孩子搞成「卷王」,老師跟著卷。

其根源是「平等化」觀念。首先認為人人平等。這不是指權利上的平等,而是在追求結果均等。這當然是無視事實,人與人,根本不可能平等,智商、身體、出生地、家庭狀況,永遠不可能平等。鑒於此,他們認為,可以通過教育這種手段敉平人與人之間的差異。

這是一種什麼思維呢?

社會主義思維。試圖通過社會工程師,來改變人類與生俱來的、有益的不平等狀況,改變不可改變的宇宙法則。

放到孩子的教育領域,就是由國家出資,進行普遍化的強制教育——「義務教育」,由社會工程師將孩子全盤國有化,統一教育,造就為「一代新人」,供工程師們隨時調遣。

柏拉圖的理想國中,就說道,讓父母不認識孩子,孩子不認識父母,將孩子統統交給「哲學王」們來統一管教。

於是,就像流水線一樣,把孩子像一個模子一樣「生產」出來了。由於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了,所以就可以像螺絲釘一樣被替換。人只有工具的意義。

托洛斯基就說:

在這樣的制度下,普通人將崛起至亞里士多德、歌德或馬克思的高度。在這座山峰之上,新的高峰將不斷湧現……人將重建社會並重塑自我。傳統的家庭生活將發生轉變,遺傳法則和盲目性選擇將被摒棄,人的目標將是創造一種更高的社會生物類型,或者——如果你願意,可以說——創造一個超人。」

這是一個烏托邦!

另一個烏托邦是:認為不通過嚴苛的訓練,就可以輕鬆地取得成功。

一切成就的取得,都是嚴苛訓練的結果。不分文理,以為通過所謂素質和快樂,就能激發潛能、具備專業技能並開創成就,是痴人做夢。

那些看似輕鬆而快樂的創新能力和成就,背後都是無數嚴苛乃至殘酷的、曠日持久的訓練。這叫厚積薄發。你只看到他輕鬆快樂地取得了成就,卻沒看到他把自己關在圖書館和實驗室里不出來。

高超的專業技能的取得,就是「刷題」刷出來的,刷得都成肌肉記憶了才行。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這些人提出反駁:你搞了那麼多魔鬼訓練,不是還沒有科技領先嗎?由此否定嚴苛的基礎訓練,作為他們教育平等化、快樂化的論據。

須知基礎學科訓練、培養人才,只是科技領先的一個必要條件,並不是充分條件。科技的進步,依靠的是資本積累。沒有資本積累,再好的科學技術,也不過是科學家們的個人消遣和紙上談兵。是資本積累水平,決定了什麼樣的科學技術會被投入使用。稀缺性,始終是制約人們生存的基本事實。

當市場繁榮,資本雄厚,科學技術和人才這些互補要素才能發揮作用。達到這樣一個層次的時候,科技成果就會井噴。這正是當今中國科技趕超的過程,四十多年的資本積累雄厚了,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資本是時間概念。擁有資本,就意味著離預定的目標更近一步。

他們還會說:你看喬布斯,不是退學了嗎,照樣搞蘋果;你看王興興,就上了個浙江理工大學,不是照樣搞宇樹科技和人形機器人嗎?

嗯,前面已經說了,你光看到人家輕鬆搞科技發明,沒看到人家把在關在圖書館和實驗室。況且,喬布斯只有一個;你也不是王興興。人,總是個性化的存在,他無法複製,不是數學公式。

沒有素質教育,也沒有快樂教育

所謂素質教育,無非是把科學嚴謹的能力和知識評價標準,替換為老師的主觀武斷標準,這是教育領域的腐化;把必須通過嚴酷無情的邏輯操練增長智力的學習問題,改變為小兒科式的體育成績,是對智力活動的羞辱,造成整個社會的智力平庸化。

霍金若是按照這些素質教育的標準,啥都不是,他都沒有德智體美勞啊;梅西按照他們的標準,也不達標,他又沒扶老人過馬路。可是評價霍金和梅西的標準,到底是他們的什麼素質?

所以發明素質教育這種概念的人,可能很沒素質。

也沒有快樂教育這回事。勞動有負效用,除非天才,可以從勞動中直接獲得樂趣和滿足,絕大多數人,勞動只是手段,並不是目的。學習的過程,必然放棄休閒,放棄其他滿足,艱苦、枯燥的過程,並不快樂。大部分人就是愛刷短視頻,要是沒有生存壓力,誰TM願意去學習、去工作?

人也是有時間偏好概念的,總是在現在與未來之間權衡。人願意忍受一定時期內的不快樂,去追求未來更大的快樂;有的人,甚至可以忍受一生的不快樂,追求來世的升華。所以,現在經受嚴苛的訓練而不快樂,是為了換取未來長久的快樂。老一輩教導我們: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就是這道理。

當然,教育並沒有必然的規律。有些孩子適合自由放任式教育,有些孩子則需要嚴格管教。這叫因材施教,同樣是因為每個人的個性化,並沒有統一的「教育數學公式」。所以問題的關鍵在於:你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去搞所謂的素質和快樂教育,那樣做的結果是:既沒素質,也不快樂。

為什麼老師們和有些家長喜歡白左平等觀念?

因為老師、媒體工作者,有一個算一個,都是左派。他們對真實的經濟規律處於無知狀態,他們的唯一僱主是國家,他們討厭市場經濟,激烈的競爭讓他們無所適從。由此,他們熱愛干預主義,希望通過權力實現他們的願景和目標。

但是他們不會承認這一點,而是會發展出一套反資本主義的哲學,為自己不可言明的內心隱秘做擋箭牌,為自己的失敗和平庸尋找替罪羊。

私立學校這些人,太卷了,滿堂灌,把孩子往死里整;市場上的企業家之所以有錢,是因為他們會坑蒙拐騙,而不是他們更會服務消費者,而我之所以這麼窮,是因為我誠實和道德高尚;資本主義造成官商勾結,加大貧富差距,有損窮人的利益。必須有一個計劃當局來力挽狂瀾。這些,都是他們慣用的陳詞濫調。

總而言之,一切都是市場經濟的過錯。就像約瑟夫·熊彼特所說:資本主義站在審判席上,法官們手裡攥著死刑判決。不論你怎麼說,反正都是你的錯,你都得死!

他們通過這種意識形態的宣傳,掩蓋自己秘而不宣不可告人的個人利益,且為自己披上道德光環。是啊,在一個公有化的、沒有經濟計算的領域,沒有了市場的經濟激勵,沒有了消費者的金錢投票,人人平等地躺平比爛,那麼除了用皮鞭抽打,那就是道德教化,多少還是能激勵一部分人的。

工程師、園丁、蠟燭,加諸其身。公眾也樂於用這種方式道德綁架他們:你都修理人類靈魂了,還談什麼錢?但絕大多數人,道德說教是無用的,他們只是掩藏起來了,裝作道德高尚,實際上該搞錢搞錢。這造成了整個社會的虛偽,「科條既備,民多偽態」。

教育平等化的結果和解決思路

高中雙休日不上課,是教育平等化思想觀念的結果,壓力集團和知識分子運用這種思想觀念,實現了自己的理想藍圖。那些差孩子和他們的家長,希望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己一樣差,也不想多為孩子付出心力,於是接受了這種觀念。當這股


76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6 20:20

跟小學生減負是一個道理

家長可能不懂什麼戰略布局,但是能感到身上挨的鐵拳

二三年級的孩子4點放學,社畜牛馬家長6點才下班,擠了地鐵最早7點回家

父母接孩子?父母還沒退休呢,怎麼解這道題?

高中不雙休是父母最省錢的方案

孩子出門玩,你兜里不揣個百八十的讓他出門

別人逛街喝奶茶買零碎,你家孩子瞪個大眼睛看著?

社會配套的大結構不改,光在一個地方裝好人???

有配套的前提下,雙休能激發活力,改善孩子的精神面貌

沒配套的前提下,等著《無恥之徒》芝加哥南區化吧



作者:宇宙邊緣的大土豆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3714615971/answer/12195176966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77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6 20:20

洞察超女:


家長怕自己投資爛尾。

78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6 20:20

緒山真尋:


終於大發慈悲,讓高中生更像人了一些,但那些出生家長不樂意了:「我們高中的時候就是這麼過來的,你們不經歷這樣的階段,以後絕對不能成才」

「被別人賣了還要替別人說話」

79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6 20:21
作者:斜月三星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3714615971/answer/12066203128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先不看高考

到底有沒有用,能不能解決就業問題。

單說這麼多年來高考的重要性已經刻入中國人的骨髓了。

【高考是決定一生的考試】

【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提高一分,幹掉千人】

這些口號就像用烙鐵烙在中國家長的腦海里,所以高考對家長的重要性幾乎不亞於對學生的。

高中雙休,對中國家長是一個致命打擊。

1.不自律的孩子擁有了雙休,基本上就是兩天玩電腦打遊戲的歡樂時光,原本能考580的孩子可能直接降到540,家長必然開始焦慮急躁。但因為孩子出處於關鍵時期,還不敢硬碰硬。

2.很多地方其實輔導班

肆虐,高中雙休無疑是給高中老師又打開了一扇掙錢的大門。

相應的,家長的支出負擔又在增加,要知道有的老師,一節課就100元以上。

很多農村鄉鎮的學生可能根本沒有能力負擔,或者有能力負擔,周末回城裡上輔導班交通也有困難。

這是兩個對家長來說特別明顯的問題吧。

那對於高中生本人呢?

以【自制力】為標準,孩子們將拉開很大的差距。

退潮的時候,才能看出誰在裸泳。

那些原本依靠著高中強制制度才能保證學習效率的學生,一旦投入了更多假期的懷抱,結果可想而知。

據說這也是國家選拔人才的方法。

估計看著這幾年那麼多985,211畢業的本科生研究生都找不到工作,就想改變這種現象吧。

鼓勵大家尋找其他出路。

總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4aa9f5c1961d73e281b8c016e9d93dad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rawwidth="863" data-rawheight="666" data-size="normal" data-original-token="v2-04396032bf97bc1461a1a231876561dd"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1.zhimg.com/50/v2-a90bf2231936bd89f71e117ebcfe9e61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4aa9f5c1961d73e281b8c016e9d93dad_r.jpg?source=1def8aca"/>


<img src="https://pica.zhimg.com/50/v2-a8ffc7c5ea4d03079f57c263e038c168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rawwidth="520" data-rawheight="500" data-size="normal" data-original-token="v2-afda42dfe3f05e9028d7796836762f87"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1.zhimg.com/50/v2-8c6c48ffabc673f5e59bbc66739d6d7b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0" data-original="https://picx.zhimg.com/v2-a8ffc7c5ea4d03079f57c263e038c168_r.jpg?source=1def8aca"/>

80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6 20:21

妖月:


意識沒跟上唄,潛意識還以為學習這種東西只有在校堆時間就能考好唄。

還有一種就是擔心自己小孩自控力不行,怕孩子放鬆了,落後其他學生

或者就是說知道自己家庭情況不行,知道實行雙休之後,普通家庭會之間的差距會變大

核心原因還是學歷至上的思維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