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共發了108篇帖子。
(轉載知乎)为什么高中突然开始实施双休了?这是好事,家长怎么都反对呀?
71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6 20:19

作者:高考招考我来说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3714615971/answer/12300124459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高中突然开始实施双休,这一变化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多方面的考虑和长期规划的结果。以下是对高中实施双休原因的详细分析:


一、教育改革与减负需求


1. 延续“双减”政策精神:自义务教育阶段推行“双减”政策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减负提质的理念进一步向高中阶段延伸。高中双休政策的实施,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旨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保障学生身心健康。


2. 优化教育生态:教育部等多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如《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等,为高中双休提供了政策依据,旨在调整教学节奏,构建更科学的教育生态。


二、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1. 心理健康问题频发:据相关数据显示,高中生的心理问题频发,抑郁检出率较高。长时间高强度学习使学生身心俱疲,双休制度的实施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休息和放松时间,有助于缓解学习压力,降低心理健康风险。


2. 生理健康需求:长时间的学习还可能导致学生视力下降、体质下降等生理问题。双休日可以促进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户外活动,改善身心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三、培养创新型人才


1. 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在AI飞速发展的当下,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双休制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时间,参与机器人比赛、编程俱乐部等活动,培养创新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推动教育模式转型:双休制度的实施倒逼学校优化教学设计,减少“填鸭式”教学,转向素质教育模式,如分层教学、项目式学习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


四、优化教育资源分配


1. 减少学校间差异:部分学校通过压缩假期“超前教学”或“超纲教学”,加剧教育资源不均衡。统一双休可减少学校间因补课差异导致的教育分层,促进教育公平。


2. 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通过推广“智慧课堂”、项目制学习等高效教学模式,以及加强教师培训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缩小城乡学校间的差距。


五、社会多元发展需求


1.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双休制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时间,发展摄影、跳舞、写作等特长,挖掘自身兴趣爱好,为未来职业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2. 适应多元化发展趋势:如今社会多元化发展,职业选择日益丰富。双休制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高中实施双休是教育改革、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创新型人才、优化教育资源分配以及适应社会多元发展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政策的实施将有助于推动教育回归育人本质,培养更健康、更具创造力的下一代。


72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6 20:19

海海:


奇异的生物

我趴在沙发上,抬头看到一个人形生物突然出现。它静静俯卧,同时缓缓下沉了一段距离。它的两旁堆满高高的习题集和高考练习册,每一本书都散发着重复的味道。空中飘散着即将诞生的一张张虚幻的试卷,试卷排成长长的纸阵,望不到尽头……除了透明部分,它周身是黑色的,四肢在日光下炫耀着透明的特质,散发着微弱的白色光芒,大脑和躯干部位蔓延着墨色,一颗均匀跳动着的红色心脏暴露在外,周围的血管隐入黑暗。

我好奇地观察着这个奇怪的生物,它蠕动一下,用类似双手的肢体抚摸了一下脑门,瞬间我感觉自己的脑袋也被触摸了一次,我和它似乎有了某种神秘的联系。

过了一会儿,它的大脑突然长出了无数条蛇状触手,触手互相缠绕、彼此撕咬,每条触手上面闪烁着一行行白色的字迹:

“数学作业没写呢。

我很痛苦。

语文老师今天很高兴。

我要找回自我。

作为一个人,我有双休的自由。

老师讲得太快。

那个美女今天注意我了。

每天嗮到太阳不足半小时。

所有时间都是在别人监督下进行,甚至发呆的时间也没有。

回家周是我喘息的唯一机会。

这道题用守恒法很好解。

终于坐着吃饭了。

上厕所时间太短,却只能在厕所和小伙伴交流,下课教室里不让说话。

监狱比学校好。

下课不让动。

衡水模式是领导们的最爱。

父母是比血汗工厂的监工更狠的人,他们要求我坐好他们做不到的事,还在心里骂我废物。

父母总是逃避责任,将孩子推给学校。

每天固定时间要念让人恶心的立志文。

不能在教室外逗留。

听着这首《校园的小路》,以前的孩子多自由。

跑操要排整齐,要的是面子,为了表演,而不是锻炼身体……”

它捂着脑袋痛苦地扭动着,我的脑袋瞬间疼痛袭来。那些触手被强行按回脑袋,但很快它们如狂欢的病毒又冒了出来。疼痛再次出现,我别无他法,只好忍受着。它的大脑出现萎缩,不安地抽搐着,大脑底部流出黑色的血迹。那颗痛苦扭曲的心脏像被一个看不见的隐形巨手蹂躏着。

几个更高大的人形生物出现,透明的双手拿来诱人的食物,填入小人形生物的口中。那些不安的触手突然退回大脑的幽暗深处,大脑的黑色血迹停止了渗出,它的双手离开了脑袋,我的疼痛也停止了。那几个高大的人形生物满意地点点头,突然消失,一切好转……

我悠然地享受片刻的安闲,周围宁静祥和,这时却隐隐传来大脑和心脏轻轻的叹息声,那气息中漂荡着无望的求救信号……


73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6 20:19

西瓜刀老魔:


反正我作为教培机构从业人员

我是严重同意实施双休,甚至是三休,最好是四休

74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6 20:20

作者:孤独的肉球球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3714615971/answer/12207881556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高中取消晚自习,周末实行双休,这究竟是不是好事呢?目前,全国已经开始逐步推行这一政策,本月,青岛的许多高中就已落地实施。此前,不少高中家长呼吁取消晚自习,为孩子减负。然而,取消晚自习真的全然是好事吗?


在有晚自习的时候,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而言,其实是相对公平的。大家都能平等地接受老师的指导。但如今晚自习取消,周末双休,可能会导致两个极端结果。


一方面,普通家庭中那些自学能力欠佳的孩子,可能会在学业竞争中被筛选掉。不过,对于自学能力较强的普通家庭孩子来说,取消晚自习的影响倒也不大。


另一方面,有钱人的孩子则可以聘请老师进行一对一辅导。如此一来,教育资源从原本学校里的相对平均,变得不那么均衡了,这确实给普通家庭带来了一定挑战。既然政策已经出台,如果普通家庭的孩子依旧只依赖课内的学习资源,那么与其他孩子的差距可能会越来越大。


国家为什么要推出这样的政策呢?

实际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发生变化,越来越需要具备自驱力,能够主动寻找学习资源、善于利用学习工具的孩子。从初高中就开始进行这样的筛选,或许能避免当下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情况。


高中执行新政策后,家长需要承担更多责任。

第一,要学会观察孩子,发现孩子的个性化特点,挖掘孩子的亮点,让孩子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


第二,培养孩子的自驱力。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学习习惯和自驱力就愈发重要。要让孩子具备主动完成事情的能力,而不是事事都靠家长督促。所以,各位家长,教育改革对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让我们一起加油,共同学习,迎接这个新教改时代。你们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75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6 20:20

作者:千月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3714615971/answer/12197158720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高中实行双休日?教育平等化的乌托邦

*最近有很多地方的高中,落实“双减”要求,高一高二实行双休,高一实行单休,且不上晚自习。谁要是违反规定,发现一次罚款20万。据说有河南一家私立学校,直接把20万罚款交了,然后给学生通知:周末继续上课。

这个政策引发了舆论的撕裂。一部分家长说,教育就应该减负,让孩子快乐学习,甚至直接说,最好把双休日还上课的校长给抓了,谁敢私自补课也抓了,教培机构更是要关干净,让你想卷也卷不起来;另一部分家长说:孩子要高考,高考就是拼成绩,高中娃搞双休,纯粹是胡闹!

政策有利于谁,不利于谁?

不同于自由市场上,人们的行动必然有利于交换双方,否则交换不会发生;干预主义的结果必定制造受益的一方和受损的一方,或者造成交换双方均受损。所有干预主义政策,永远有利的是干预者,因为他们的权力更大了,可以对经济生活发号施令了。除了这个永远的受益者之外,具体到每一项干预政策,其受益方和受损方有所不同。那么高中学生周末双休,受益和受损的是哪些人呢?

首先有利于公立学校的老师。

教师是规模庞大的税金资助的公务员队伍,是一个“压力集团”,在有关教育的问题上能够抱团、形成舆论声势并最终影响政策制定。公立学校,就是教育领域的公社、计划经济。这种模式下,教师必然倾向于干最少的活儿,拿最多的钱。公办学校的老师,最不喜欢“卷”——市场竞争机制。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铁饭碗端一辈子,是他们的梦想。

所以高中周末双休,公立学校教师是最支持的,他们干活儿少了,基本的待遇不减。如果有私立学校周末不休息,老师比他们更负责任,将对他们形成强大的竞争压力,所以他们也最有动力让政府把私立学校也管住。

西班牙人的超市,下午五点关门,周末不营业,华人去了之后,玩命生产经营,西班牙人就要完蛋了。所以他们的办法,先是打杂华人店铺,后来更干脆,直接呼吁政府出台法令,华人这样做是违法的,于是大家就一起躺平了。这跟公立教师行业是一个道理。

其次有利于学习能力强的。

学习习惯好的,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开运动会在看书,大年初一在刷题,去不去学校,他都一如既往。学习能力差的,有约束了可以学一点,没约束了就刷抖音了。

高考,看的不是绝对成绩,而是相对成绩,一分跑赢一操场。所以这对学习能力强的孩子有利,他们可以由此拉开与其他学生的分差。

再次,有利于大学资源丰富的省份,不利于资源短缺、竞争激烈的省份。高中学习,是面向高考的。一流大学多的,如北京考生,与好大学少、人口多的省份例如河南,本来就不是一套卷子,也不是一个录取标准。全体降低学习强度,有利于北京考生,不利于河南考生,以后,北大就更接近北京人的北大了。

最后有利于富人,不利于穷人。

富人有更多的资源可以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之中,穷人则不具备这种能力。所以学校周末不上课了,富人可以请一对一私教,穷人则请不起,娃就放羊了。

教培,是打不掉的,只要有需求,就有供给,无非就是转入地下变成黑市了,价格更高了,缺乏竞争质量更低了而已。这同样不利于穷人。

一切行动皆有代价。所有干预主义,都将制造两个阶层,一是受益阶层,一是付出代价的阶层。只看你是那个受益者,还是那个代价。现在的问题就是,很多人明明是那个代价,却自以为他是那个受益者。

为什么过去公立学校很有竞争力?

首先是因为办私立学校难于上青天,因此无法实现市场充分竞争。把市场腿打瘸了,说市场不行,只剩下公办的,筷子里面拔旗杆而已。

其次是因为公立学校引入了许多市场化因素。

当公有制无法改变的时候,边际改善的办法就是按照私有财产一样去对待它,“模仿”市场的运作模式去经营。过去公立学校,虽为公有,但是对升学率、教学质量等有排名考核,由此挂钩到校长的升迁和绩效,班主任、优秀教师还有一定的经济激励,这就是在国企模式上的市场化边际改善,比纯国企模式,就要好一点。

大公社改成联产承包责任制,尽管仍然没有实现完全的私有财产,但是就是在往市场化方向的迈进,因此马上就解决了吃饭问题。一家大国企邮电局,后来拆分成邮政电信移动联通,尽管仍然是国企,但引入了市场化的竞争机制,服务消费者的水平就立即提高了。

医疗,也一样的道理。中国公立医疗之所以效率尚可,就是因为引入了市场化的因素,医院接受的财政拨款很少,主要靠自负盈亏,所以效率就提高了。反过来说,如美国,即便名义上医疗是私有的,但是整套流程和资金,美国政府都在干预,那就是实质上的国企,所以就必然质次价高。

经济学原理,哪儿都适用,教育不特殊。

第三个原因是,毕竟还有私立学校,对公立学校形成竞争压力。尽管这些私立学校也是被严格管制的私立学校,也就是私有产权的权能处于羁束状态,但是半吊子私立,也比公立效率高。

全行业实施干预的直接后果

那么现在不论公立私立,都不能双休日上课,其实就是把私立学校仅存的一点竞争优势彻底消灭,它已经变成了实质性的公立学校了。由此,所有学校都处在同一水平上,一并降低教学水平。

这个时候,我们仍然可以得出结论:原有的公立学校仍然会有优势,因为它通过设置准入限制等方式,排除了竞争,本来就吸引了绝大多数相对优秀的老师,而私立学校的优势被消灭了,更加竞争不过它了。但是,你要是由此得出一个结论:还是公办教育好耶,那就很荒唐了。

结局是,仍然还有竞争,毕竟,家长们有这样的需求。但是整体水平齐齐下降。过去考一本,需要480分,现在400分即可,总体成绩都下降了。索马里两个买面包的也在竞争,中国杭州的六小龙也在竞争,层次不一样的。

中国过去独步全球的中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优势,可能不复存在。当然,这在一部分人眼里,是引以为傲的,另一部分人眼里,却是引以为耻的。

为什么会以孩子总体学习成绩好为耻?

这就是双减、双休日不上课政策的另一个根源:白左思潮观念。

他们认为中国的教育是灌输式、填鸭式的,不是启发式、创新性的。孩子应当注重素质教育,快乐学习,而不应该把孩子搞成“卷王”,老师跟着卷。

其根源是“平等化”观念。首先认为人人平等。这不是指权利上的平等,而是在追求结果均等。这当然是无视事实,人与人,根本不可能平等,智商、身体、出生地、家庭状况,永远不可能平等。鉴于此,他们认为,可以通过教育这种手段敉平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这是一种什么思维呢?

社会主义思维。试图通过社会工程师,来改变人类与生俱来的、有益的不平等状况,改变不可改变的宇宙法则。

放到孩子的教育领域,就是由国家出资,进行普遍化的强制教育——“义务教育”,由社会工程师将孩子全盘国有化,统一教育,造就为“一代新人”,供工程师们随时调遣。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就说道,让父母不认识孩子,孩子不认识父母,将孩子统统交给“哲学王”们来统一管教。

于是,就像流水线一样,把孩子像一个模子一样“生产”出来了。由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了,所以就可以像螺丝钉一样被替换。人只有工具的意义。

托洛斯基就说:

在这样的制度下,普通人将崛起至亚里士多德、歌德或马克思的高度。在这座山峰之上,新的高峰将不断涌现……人将重建社会并重塑自我。传统的家庭生活将发生转变,遗传法则和盲目性选择将被摒弃,人的目标将是创造一种更高的社会生物类型,或者——如果你愿意,可以说——创造一个超人。”

这是一个乌托邦!

另一个乌托邦是:认为不通过严苛的训练,就可以轻松地取得成功。

一切成就的取得,都是严苛训练的结果。不分文理,以为通过所谓素质和快乐,就能激发潜能、具备专业技能并开创成就,是痴人做梦。

那些看似轻松而快乐的创新能力和成就,背后都是无数严苛乃至残酷的、旷日持久的训练。这叫厚积薄发。你只看到他轻松快乐地取得了成就,却没看到他把自己关在图书馆和实验室里不出来。

高超的专业技能的取得,就是“刷题”刷出来的,刷得都成肌肉记忆了才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些人提出反驳:你搞了那么多魔鬼训练,不是还没有科技领先吗?由此否定严苛的基础训练,作为他们教育平等化、快乐化的论据。

须知基础学科训练、培养人才,只是科技领先的一个必要条件,并不是充分条件。科技的进步,依靠的是资本积累。没有资本积累,再好的科学技术,也不过是科学家们的个人消遣和纸上谈兵。是资本积累水平,决定了什么样的科学技术会被投入使用。稀缺性,始终是制约人们生存的基本事实。

当市场繁荣,资本雄厚,科学技术和人才这些互补要素才能发挥作用。达到这样一个层次的时候,科技成果就会井喷。这正是当今中国科技赶超的过程,四十多年的资本积累雄厚了,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资本是时间概念。拥有资本,就意味着离预定的目标更近一步。

他们还会说:你看乔布斯,不是退学了吗,照样搞苹果;你看王兴兴,就上了个浙江理工大学,不是照样搞宇树科技和人形机器人吗?

嗯,前面已经说了,你光看到人家轻松搞科技发明,没看到人家把在关在图书馆和实验室。况且,乔布斯只有一个;你也不是王兴兴。人,总是个性化的存在,他无法复制,不是数学公式。

没有素质教育,也没有快乐教育

所谓素质教育,无非是把科学严谨的能力和知识评价标准,替换为老师的主观武断标准,这是教育领域的腐化;把必须通过严酷无情的逻辑操练增长智力的学习问题,改变为小儿科式的体育成绩,是对智力活动的羞辱,造成整个社会的智力平庸化。

霍金若是按照这些素质教育的标准,啥都不是,他都没有德智体美劳啊;梅西按照他们的标准,也不达标,他又没扶老人过马路。可是评价霍金和梅西的标准,到底是他们的什么素质?

所以发明素质教育这种概念的人,可能很没素质。

也没有快乐教育这回事。劳动有负效用,除非天才,可以从劳动中直接获得乐趣和满足,绝大多数人,劳动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学习的过程,必然放弃休闲,放弃其他满足,艰苦、枯燥的过程,并不快乐。大部分人就是爱刷短视频,要是没有生存压力,谁TM愿意去学习、去工作?

人也是有时间偏好概念的,总是在现在与未来之间权衡。人愿意忍受一定时期内的不快乐,去追求未来更大的快乐;有的人,甚至可以忍受一生的不快乐,追求来世的升华。所以,现在经受严苛的训练而不快乐,是为了换取未来长久的快乐。老一辈教导我们: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就是这道理。

当然,教育并没有必然的规律。有些孩子适合自由放任式教育,有些孩子则需要严格管教。这叫因材施教,同样是因为每个人的个性化,并没有统一的“教育数学公式”。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你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去搞所谓的素质和快乐教育,那样做的结果是:既没素质,也不快乐。

为什么老师们和有些家长喜欢白左平等观念?

因为老师、媒体工作者,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左派。他们对真实的经济规律处于无知状态,他们的唯一雇主是国家,他们讨厌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让他们无所适从。由此,他们热爱干预主义,希望通过权力实现他们的愿景和目标。

但是他们不会承认这一点,而是会发展出一套反资本主义的哲学,为自己不可言明的内心隐秘做挡箭牌,为自己的失败和平庸寻找替罪羊。

私立学校这些人,太卷了,满堂灌,把孩子往死里整;市场上的企业家之所以有钱,是因为他们会坑蒙拐骗,而不是他们更会服务消费者,而我之所以这么穷,是因为我诚实和道德高尚;资本主义造成官商勾结,加大贫富差距,有损穷人的利益。必须有一个计划当局来力挽狂澜。这些,都是他们惯用的陈词滥调。

总而言之,一切都是市场经济的过错。就像约瑟夫·熊彼特所说:资本主义站在审判席上,法官们手里攥着死刑判决。不论你怎么说,反正都是你的错,你都得死!

他们通过这种意识形态的宣传,掩盖自己秘而不宣不可告人的个人利益,且为自己披上道德光环。是啊,在一个公有化的、没有经济计算的领域,没有了市场的经济激励,没有了消费者的金钱投票,人人平等地躺平比烂,那么除了用皮鞭抽打,那就是道德教化,多少还是能激励一部分人的。

工程师、园丁、蜡烛,加诸其身。公众也乐于用这种方式道德绑架他们:你都修理人类灵魂了,还谈什么钱?但绝大多数人,道德说教是无用的,他们只是掩藏起来了,装作道德高尚,实际上该搞钱搞钱。这造成了整个社会的虚伪,“科条既备,民多伪态”。

教育平等化的结果和解决思路

高中双休日不上课,是教育平等化思想观念的结果,压力集团和知识分子运用这种思想观念,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蓝图。那些差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希望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一样差,也不想多为孩子付出心力,于是接受了这种观念。当这股


76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6 20:20

跟小学生减负是一个道理

家长可能不懂什么战略布局,但是能感到身上挨的铁拳

二三年级的孩子4点放学,社畜牛马家长6点才下班,挤了地铁最早7点回家

父母接孩子?父母还没退休呢,怎么解这道题?

高中不双休是父母最省钱的方案

孩子出门玩,你兜里不揣个百八十的让他出门

别人逛街喝奶茶买零碎,你家孩子瞪个大眼睛看着?

社会配套的大结构不改,光在一个地方装好人???

有配套的前提下,双休能激发活力,改善孩子的精神面貌

没配套的前提下,等着《无耻之徒》芝加哥南区化吧



作者:宇宙边缘的大土豆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3714615971/answer/12195176966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77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6 20:20

洞察超女:


家长怕自己投资烂尾。

78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6 20:20

绪山真尋:


终于大发慈悲,让高中生更像人了一些,但那些出生家长不乐意了:“我们高中的时候就是这么过来的,你们不经历这样的阶段,以后绝对不能成才”

“被别人卖了还要替别人说话”

79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6 20:21
作者:斜月三星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3714615971/answer/12066203128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先不看高考

到底有没有用,能不能解决就业问题。

单说这么多年来高考的重要性已经刻入中国人的骨髓了。

【高考是决定一生的考试】

【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提高一分,干掉千人】

这些口号就像用烙铁烙在中国家长的脑海里,所以高考对家长的重要性几乎不亚于对学生的。

高中双休,对中国家长是一个致命打击。

1.不自律的孩子拥有了双休,基本上就是两天玩电脑打游戏的欢乐时光,原本能考580的孩子可能直接降到540,家长必然开始焦虑急躁。但因为孩子出处于关键时期,还不敢硬碰硬。

2.很多地方其实辅导班

肆虐,高中双休无疑是给高中老师又打开了一扇挣钱的大门。

相应的,家长的支出负担又在增加,要知道有的老师,一节课就100元以上。

很多农村乡镇的学生可能根本没有能力负担,或者有能力负担,周末回城里上辅导班交通也有困难。

这是两个对家长来说特别明显的问题吧。

那对于高中生本人呢?

以【自制力】为标准,孩子们将拉开很大的差距。

退潮的时候,才能看出谁在裸泳。

那些原本依靠着高中强制制度才能保证学习效率的学生,一旦投入了更多假期的怀抱,结果可想而知。

据说这也是国家选拔人才的方法。

估计看着这几年那么多985,211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都找不到工作,就想改变这种现象吧。

鼓励大家寻找其他出路。

总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4aa9f5c1961d73e281b8c016e9d93dad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rawwidth="863" data-rawheight="666" data-size="normal" data-original-token="v2-04396032bf97bc1461a1a231876561dd"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1.zhimg.com/50/v2-a90bf2231936bd89f71e117ebcfe9e61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4aa9f5c1961d73e281b8c016e9d93dad_r.jpg?source=1def8aca"/>


<img src="https://pica.zhimg.com/50/v2-a8ffc7c5ea4d03079f57c263e038c168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rawwidth="520" data-rawheight="500" data-size="normal" data-original-token="v2-afda42dfe3f05e9028d7796836762f87"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1.zhimg.com/50/v2-8c6c48ffabc673f5e59bbc66739d6d7b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0" data-original="https://picx.zhimg.com/v2-a8ffc7c5ea4d03079f57c263e038c168_r.jpg?source=1def8aca"/>

80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6 20:21

妖月:


意识没跟上呗,潜意识还以为学习这种东西只有在校堆时间就能考好呗。

还有一种就是担心自己小孩自控力不行,怕孩子放松了,落后其他学生

或者就是说知道自己家庭情况不行,知道实行双休之后,普通家庭会之间的差距会变大

核心原因还是学历至上的思维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