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14篇帖子。
(轉載知乎)如何看待留學群體中的訪問學者?
71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45

講真的,對我們在國外留學的學生而言,來一個訪學我們巴不得他們天天在外面玩,別來實驗室禍禍,很多情況下什麼都不懂不說,還亂來,急功近利,不遵守這邊的各項規範,就連最基本的safety rule都是不管我們怎麼叮囑都不當回事,覺得我們在這邊的學生有義務替他們擦屁股一樣,你要多說了他們就回你一句又沒花你的錢,你管不着。然而實驗室真因為他們的原因被人complain了,最後做事情的還是我們這些本來就屬於這個實驗室的學生,這些來訪學的早不知道哪兒去了。當然,我們實驗室的這種例子不能拿來否定所有的訪問學者,畢竟終究是有好好做事的人的,但是我認為這種水平不匹配的訪問學者真不是少數,有的人了解一下發現國內的學位都是混來的,回頭就大放厥詞的說自己是什麼什麼學校的博士畢業,國家還是研究研究訪學申請的標準及篩選條件吧,國家需要交流項目助力科研發展,也得考慮考慮錢也沒有打水漂吧



作者:Lisanity001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383848/answer/49825647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72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45

作者:匿名用戶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383848/answer/22731425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可能會有專註學術的訪問學者吧,不能一棒子打死,不過大部分我也就呵呵了。o(╯□╰)o。 遠的不說,我一個表姐,某地方大學的副教授,研究馬克思主義的,非要去美國訪學,還讓我幫她打聽,有木有熟人。她的要求就是:「那邊不要求發論文,對我啥要求都沒有,我就是想帶着孩子出去玩兒一年。」 目的很明確,且不說美國有沒有研究馬克思的,既然啥要求沒有,為啥人家要給你邀請函呢?我就不懂了。再說國家有錢沒地方花麼?每個月1700刀,就給這些人用來旅遊?納稅人的錢就可以這麼揮霍?我也是醉了。她可能覺得自己能出去是因為自己有這個能力,你行你也出去啊。這年頭,只有有能力的人才能揮霍納稅人的錢,普通百姓還是乖乖交稅讓人家揮霍吧,誰讓咱沒能力呢。

73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46

犯困的胡蘿卜:


我遇到的訪問學者大多都很謙和,素質都挺高,奇葩比例與博士群體差不多。訪學唯一共性是英語交流能力都很低,從而導致生活自理能力比較差,去什麼波士頓紐約的還好,如果是在村裡訪學的,一般都需要當地華人博士群體大力扶持。

74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46

某匿名用戶:


在美帝留學的群體可以分成這樣幾個群體(按照某種property排序):


美高美本自費來的
國內本科碩士出來的
國內本科博士全獎出來的,或者國內博士拿到全獎博後的
國內博士拿CSC錢聯合培養的,以及拿到教職拿CSC錢的訪問學者

至於他們的區別嘛,你懂的。。不喜勿噴。

75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46

兮款款:


誰tmd說人生奮鬥到死就值得肯定,到什麼年紀幹什麼樣的事。對大多數人而言,教師不過是個職業而已。

76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46

牛牛:


知道的都挺糟心的,大晚上的別提這麼些噁心的事

77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47

因人而異吧。不過這幾年,訪而不學,拖家帶口旅遊得的確實是有。

我之前辦公室來的幾個訪學老師,哈哈,基本不來學校,訪學一年來學校辦公室的總時間可能不到一個月吧。見面聊天都是去哪裡玩,吃什麼,喝什麼。

也有很認真的啊,之前和我合租的一個青年教師,不是很有名的國內高校過來訪學的,學醫的,每天早出晚歸,一周五天,做實驗,寫論文,很認真。

一般來說,有科研追求或者壓力的,都會珍惜訪學機會。

補充一點,我曉得一些特別知名的高校或者課題組招收訪學的老師和聯培的博士生的時候要求很高,申請的人多,能被選上的都是科研做的很好的,或者很有科研潛力的,去了也就好好做了。



作者:帶走流星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383848/answer/22447890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78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47

某匿名用戶:


來生孩子的說道心坎了。

唉,我就認識一b。就是來生孩子的。

79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47

學生身份訪學一般都比較好學,因為忙,所以其他方面接觸的少,但是訪學老師接觸的比較多。訪學老師兩極分化嚴重,一種不靠譜,走路上你就想躲着,另外一種賊靠譜,簡直是勞模性質。
我個人見過的,第一種居多。這個應該是和我學校不好有直接原因的,當然我學校工科王牌專業的訪學,我見過的都還不錯。
第一種,就是來混的,學術?不存在的。自己來之前該幹啥都沒譜,多的是來之前一周才想起找住處的那種。經常還牛逼哄哄的,一點跟你不客氣,覺得你就該幫他。錢上面錙銖必較。(非常)不守規矩。

第二種,是真的珍惜海外經歷,包括學術經歷和生活經歷。學術上天天比博士趕deadline還要拼,生活上各種試圖融入外國人或者留學生圈子來體驗生活。為人處事上基本做到了和人相處各種需要注意的細節,相處起來很舒服。



作者:McCLION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383848/answer/23498710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80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48
作者:中創僑智來華服務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383848/answer/266093773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訪問學者與留學生的異同


目標

留學生的目標是攻讀學位,畢業後將獲得國外院校的學位證書。但是學生需要選修學分,達到聽課標準,完成報告,論文,考試等結課考核,多方面符合要求才可以。

訪問學者則不一樣,可以旁聽課程,參與研究。但是不會獲得學分,也不需要參加任何課業考核。他的主要目標是在導師的監督協助下,完成指定課題研究。也可以參加校內的研討會,講座等學術或課餘活動。 

申請方法

留學生的申請通常由院校招生統一管理,學生需要達到指定的標準,才可以申請入學。即使教授從學術角度認可申請者,但如果申請者不滿足入學標準,也依然無法申請。

訪問學者的申請條件就比較寬鬆,只要外方導師對申請的學術背景認可,通過面試即可獲得外方邀請函。通常需要自己向外方教授發郵件,附上自己的簡歷,並表達想去做訪問學者的想法。如果導師比較感興趣就會進一步交流,如果願意接收,後續流程就會由教授轉給校方辦理。  

留學生因為要按照學年入學,申請就要按照學校要求的招生時間。訪問學者比較靈活,只要導師有接收的名額,願意接收,大多數時間都可以赴職,只是需要注意校方辦理手續的時間,錯開休息日,避免延誤簽證等流程。


費用

留學生學費比較高,特別是英美澳加等國家,相當於每年幾十萬人民幣,國際生的學費、雜費每年都在增長。

訪問學者不用交學費,只需要自己承擔生活費和一些學校內的手續費,如辦理簽證表格、辦理校園卡等。部分專業學校可能會提出需要交納管理費,但遠遠低於學費的標準。如果能申請到公派,這些支出又會降低不少。一些特殊情況下,如訪問學者幫助導師完成一些項目或實驗,導師願意支付部分薪酬,雖然不及博士後的薪水,但是在生活待遇上也是比較可觀的收入。  

待遇

訪問學者雖然在學校的待遇類似於留學生,通常導師會給訪問學者安排工位,但是大部分不會提供住宿。訪問學者只能諮詢附近租房相關事宜,可以通過導師或者同事解決的房源這方面的問題。

留學生完成學業後可以在領事館開出《留學人員回國證明》,訪問學者的交流時間在6個月以上,也可開出《留學人員回國證明》。但二者有區別的,頭銜不一樣。



簽證及攜簽待遇

美國學生簽證為F1簽證,攜簽為F2簽證。美國訪問學者是J1簽證,攜簽配偶及子女是J2簽證。以J2身份來美國的義務教育年齡範圍子女可以申請入讀當地免費的公立學校,不光自己在大學進行學術交流,也可以帶孩子去上美國中小學,體驗不一樣的文化氛圍教育,能夠提高孩子的英語水平。也有一部分人以這個為目的申請訪問學者,也算是一大優勢。

想一邊提升自己的英語,又要準備之後的學位申請,也想爭取留學獎學金,中創僑智提醒大家,如果是去美國做訪問學者,中美協議J1簽證一旦回國需在國內工作或學習2年,然後才可以申請赴美。如果抱着以訪問學者為跳板發展自己這個目標,就需要在美國辦理J1豁免,請中國使領館出具「不持異議信」,豁免成功後再變更為學生簽證。如果是國家公派資助,一律沒辦法辦理豁免,這也點也很重要。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